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阳极炭碗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4: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碗预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阳极炭碗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阳极炭块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受环境中水分、湿度的影响,阳极炭块尤其是炭碗部分易吸收水气而受潮。在进行阳极浇铸过程中,铁水在炭碗中遇到水分容易发生“迸溅”,造成磷铁浇铸处结合性能差,增大压降,上槽后造成不必要的能耗损失,同时由于在浇铸过程中温度快速变化,水分极速蒸发,易造成炭块开裂,形成残次品。目前国内大中小型电解铝企业,通常采用火焰枪或简易装备进行烘烤预热,但这种方法需要人工手持操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预热温度不可控,能耗高,总体费用较高,同时存在氧化炭碗及人员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阳极炭碗预热装置,其旨在解决的是当前烘烤炭碗时自动化程度低、预热温度不可控、能耗高、人工作业强度大及人工作业时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智能阳极炭碗预热装置,包括固定架、设于固定架上的加热机构对输送带上多个炭块顶部的炭碗进行加热,在固定架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加热器和送风机,送风机的出风端与加热器的进风端连接,在支撑板下方设有加热罩,加热器一端底部设置有出风管,出风管贯穿支撑板延伸至支撑板下方,其底端与加热罩的顶部进风端连接,加热罩的底部热风扩散口朝向炭碗。
6.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架由侧架、顶架及底架构成,在支撑板两边侧部均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包括设于支撑板侧部的滑轮,以及在两边顶架的内侧部均开设有条形滑槽,滑轮配合设置在对应侧的滑槽内。
7.优选地,上述加热器为多个加热管集合而成得到的管道式加热器。
8.进一步地,在上述加热罩的底部两侧设有防护架。
9.进一步地,在上述输送带侧部设有定位传感器。
10.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led温度显示器,在控制器上设有处理器和报警器,led温度显示器与加热器电性连接,并固定设置在侧架上。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2.(1)设备安全性高,安全可靠,预热温度可控,能耗低;
13.(2)设备操作简便:设备功能齐全,结构简洁实用,方便易学,能够实现手/自动切换设备启动后,无需人员值守,能自动识别炭块到位,实时调整加热时间,升温速度快;
14.(3)设备稳定性高、适应性强:炭块间距达1.8m时设备仍可对炭碗有效预热;
15.(4)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设备能够达到智能检测、快速定位、自动报警、自
动切断等功能,实现智能化运作,在不影响阳极浇铸生产的前提下,快速对位加热;
16.(5)人性化设计:设备通过led屏将加热器出口温度实时、清晰的显示,便于现场工作人员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简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滑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2中a

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为:1、固定架;101、侧架;102、顶架;103、底架;2、输送带;3、炭块;301、炭碗;4、支撑板;5、加热器;501、出风管;6、送风机;7、加热罩;8、滑轮;9、滑槽;10、防护架;11、定位传感器;12、控制器;13、led温度显示器;14、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路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一种智能阳极炭碗预热装置,参照图1

图2所示,结构如下:
26.包括固定架1、安装在固定架1上的输送带2以及设于输送带2上的多个炭块3,固定架1由侧架101、顶架102及底架103构成,底架103与地面连接,上述输送带2具体设置在两边侧架101之间的下部位置,输送带2采用电动机(未示出)驱动,炭块3包括顶部的炭碗301部分。
27.基于前述,为了能够达到对炭碗301部分进行高效预热,在固定架1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上部固定安装有卧式的加热器5,优选地,该加热器5为多个加热管集合而成得到的管道式加热器。在支撑板4上部还设有送风机6,在支撑板4下方设有加热罩7,送风机6的出风端与上述加热器5的进风端连接,加热器5一端底部设置有出风管501,在支撑板4上开有穿孔(未示出),出风管501贯穿穿孔延伸至支撑板4下方,该出风管501的底端(即加热器5的热风出口)与上述加热罩7的顶部进风端连接,加热罩7的底部热风扩散口朝向炭碗301。
28.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为了便于调节加热罩7在输送带上的位置,在支撑板4两边侧部均设有多个滑轮8,在两边顶架102的内侧部均开设有条形滑槽9,上述滑轮8均配合设置在对应侧的滑槽9内,驱动支撑板4可使其在固定架1上方移动,进而达到调节上方加热罩7的位置。
29.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加热罩7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架10。
30.为了便于对炭块3位置的定位监测,在输送带2侧部机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传感器11。
31.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2和led温度显示器13,控制器12与上述加热器5、送风机6、定位传感器11等电器设备及器件电性连接,led温度显示器13与加热器5电性连接,并固定设置在侧架101上,如图4所示,用于将加热器5出口温度实时、清晰的显示出来,以便工作人员观测记录,进一步地,在控制器12的正面设置有处理器14,在控制器12顶部设有报警器(未示出)。
3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阳极炭碗预热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33.该装置使用电能作为加热能源,将现有常见的加热管进行集成处理,做成管道式加热器5,在管道腔内加热空气,加热管集成后热量更加集中,热效率更高,电热管热效率可达90%以上,管道式布置可以使空气流受热更加集中,升温更高,升温速度更快。送风机6将冷空气吹入管道式加热器5后,可以迅速形成热气流,产生的热气流经加热罩7喷入到炭碗301,从上往下吹入到炭碗301内,可以将炭碗301表层水分迅速烘干,能够将炭碗301内的灰尘杂质吹扫干净,同时将炭碗301温度提高,可将炭块3更深处水分进行蒸发,炭碗301表层干燥情况下也就解决了浇筑“迸溅”问题,同时能有效降低浇筑过程的热应力。
34.另外,根据现场炭块3输送带运行状态,现场炭块3运输线属于单线运输,炭块3停留时间和停留位置不确定性比较大,在不影响浇铸进度的情况下进行炭碗301预热,为保证预热质量及炭块3的烘烤定位精准,在该炭碗301预热装置上增加了炭块3位置搜寻定位功能,根据定位传感器11的信号自动调节加热喷吹系统位置,实现准确的炭块3定位喷吹。加热器5内的加热腔体内保持550度左右的恒温温度,炭块3被搜寻到位后,送风机6及加热负荷自动调节,直接喷出热气流,热气流经过加热后温度在350~450度,正常生产时单块阳极的推送周期为50~90秒,在一个加热周期内(50~90秒)一套加热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现场炭碗301预热要求。整个加热流程采用自动控制模式进行加热,无需人员值守,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