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2: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属于公路路基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山区公路路基受自身线型及地形条件限制,常在山区低洼地段设置填方路基,山区地形延绵起伏,地表水发育并多汇集于低洼地段。
3.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着本身土体的自重和路面结构的重量,同时还承受着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所以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在自重及车辆动静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大沉降变形及滑移破坏。而填方路基一般采用土、石填筑,路基长期受水体浸泡、侵蚀,填方土体及软质岩填料遇水易软化,降低岩土体抗剪强度如粘聚力c、内摩擦角φ等物理力学参数,导致填方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路面塌陷、冒浆、涌泥等,较为严重的则产生整体滑移破坏。
4.目前,针对水系发育低洼地段,常用的排水设计为坡脚设置一道排水沟,主要排泄路基、路面集水,未结合自然坡面汇水情况对路基集水和自然汇水进行分别导流,汛期雨水量较大,水系发育路段自然坡体汇水较大,多数低洼地段路基长期受雨水浸泡,路基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路面塌陷、开裂等病害。
5.因此,现需要一种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能解决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长期受水浸泡软化,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能解决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长期受水浸泡软化,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问题;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它包括路基及路基两侧的自然斜坡,所述路基由填方路基以及填方路基两侧的填方路基边坡组成,在填方路基边坡的坡面设置多条用于将路面集水向下导流的排水槽ⅰ,在填方路基边坡两侧坡脚设有排水沟ⅰ,所述排水槽ⅰ与排水沟ⅰ连接,在排水沟ⅰ的外侧均设置有沿路基纵长方向的拦水沟帮,所述拦水沟帮与自然斜坡之间构成山脚的排水沟ⅱ。
8.上述自然斜坡坡面均布设有向填方路基方向的排水槽ⅱ,所述排水槽ⅱ接入排水沟ⅱ。
9.上述填方路基外侧超高路段在路基中部设置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包括集水槽及横向排水管,集水槽沿路线纵向设置,横向排水管出口接填方边坡坡面的排水槽ⅰ。
10.前述的拦水沟帮为楔形结构。
11.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它包括
路基及路基两侧的自然斜坡,所述路基由填方路基以及填方路基两侧的填方路基边坡组成,在填方路基边坡的坡面设置多条用于将路面集水向下导流的排水槽ⅰ,在填方路基边坡两侧坡脚设有排水沟ⅰ,所述排水槽ⅰ与排水沟ⅰ连接,在排水沟ⅰ的外侧均设置有沿路基纵长方向的拦水沟帮,所述拦水沟帮与自然斜坡之间构成山脚的排水沟ⅱ;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时,将公路路基路面、填方坡面集水通过排水槽ⅰ排入坡脚排水沟ⅰ,拦水沟帮将两排水沟分离,避免在降雨量过大时,大量山体自然汇集水体因排泄不畅反浸入填方路基,避免水流侵蚀公路路基造成填方体及基底软化、坡脚细粒填料被水带走等一系列问题,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水对公路路基的侵害,提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延长公路路基及路面使用年限。
12.所述自然斜坡坡面均布设有向填方路基方向的排水槽ⅱ,所述排水槽ⅱ接入排水沟ⅱ,这样能通过自然坡面汇水及地下浸水集中通过排水槽ⅱ排入坡脚排水沟ⅱ。
13.所述填方路基外侧超高路段在路基中部设置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包括集水槽及横向排水管,集水槽沿路线纵向设置,横向排水管出口接填方边坡坡面的排水槽ⅰ,这样的结构,在降雨量较大时,能通过中央排水系统及坡面排水槽排水槽ⅰ,及时将路面积水引流入坡脚排水沟ⅰ,增加行车安全,同时减少雨水下渗量,降低水体对填方路基的侵蚀软化影响;所述的拦水沟帮为楔形结构;这样带有利于将水向洼地的两端导出。
附图说明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填方路基超高路段路面排水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拦水沟帮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路基1;自然斜坡2;填方路基3;填方路基边坡4;排水槽ⅰ5

1;排水槽5

2;排水沟
ⅱⅰ6‑
1;排水沟ⅱ6

2;拦水沟帮7;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8;集水槽9;横向排水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它包括路基1及路基1两侧的自然斜坡2,所述路基1由填方路基3以及填方路基3两侧的填方路基边坡4组成,在填方路基边坡4的坡面设置多条用于将路面集水向下导流的排水槽ⅰ5

1,在填方路基边坡4两侧坡脚设有排水沟ⅰ6

1,所述排水槽ⅰ5

1与排水沟ⅰ6

1连接,在排水沟ⅰ6

1的外侧均设置有沿路基纵长方向的拦水沟帮7,所述拦水沟帮7与自然斜坡2之间构成山脚的排水沟ⅱ6

2。
21.所述自然斜坡2坡面均布设有向填方路基3方向的排水槽ⅱ5

2,所述排水槽ⅱ5

2接入排水沟ⅱ6

2;所述填方路基3外侧超高路段在路基中部设置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8,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8包括集水槽9及横向排水管10,集水槽9沿路线纵向设置,横向排水管10
出口接填方边坡坡面的排水槽ⅰ5

1;所述的拦水沟帮7为楔形结构。
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它包括路基(1)及路基(1)两侧的自然斜坡(2),所述路基(1)由填方路基(3)以及填方路基(3)两侧的填方路基边坡(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填方路基边坡(4)的坡面设置多条用于将路面集水向下导流的排水槽ⅰ(5

1),在填方路基边坡(4)两侧坡脚设有排水沟ⅰ(6

1),所述排水槽ⅰ(5

1)与排水沟ⅰ(6

1)连接,在排水沟ⅰ(6

1)的外侧均设置有沿路基纵长方向的拦水沟帮(7),所述拦水沟帮(7)与自然斜坡(2)之间构成山脚的排水沟ⅱ(6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斜坡(2)坡面均布设有向填方路基(3)方向的排水槽ⅱ(5

2),所述排水槽ⅱ(5

2)接入排水沟ⅱ(6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方路基(3)外侧超高路段在路基中部设置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8),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8)包括集水槽(9)及横向排水管(10),集水槽(9)沿路线纵向设置,横向排水管(10)出口接填方边坡坡面的排水槽ⅰ(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水沟帮(7)为楔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系发育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防排水系统,它包括路基及路基两侧的自然斜坡,所述路基由填方路基以及填方路基两侧的填方路基边坡组成,在填方路基边坡的坡面设置多条用于将路面集水向下导流的排水槽Ⅰ,在填方路基边坡两侧坡脚设有排水沟Ⅰ,所述排水槽Ⅰ与排水沟Ⅰ连接,在排水沟Ⅰ的外侧均设置有沿路基纵长方向的拦水沟帮,所述拦水沟帮与自然斜坡之间构成山脚的排水沟Ⅱ;本实用新型能解决低洼地段的公路路基长期受水浸泡软化,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问题。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问题。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广 张国发 彭小勇 吁燃 邹启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7
技术公布日:2021/1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