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锈三通弯头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2: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属于弯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锈三通弯头。


背景技术:

2.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弯头是一种改变管路方向的管件,在对管道的安装中普遍使用。
3.但传统的弯头应对于不同传输介质时的适应性不足,在一定使用期限和时长后容易产生腐蚀以及造成磨损,使用寿命有限,使用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锈三通弯头,提高三通弯头的防锈能力。
5.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防锈三通弯头,包括三通弯头本体,三通弯头本体上卡合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镜像布置的半卡盖,半卡盖相互间拼接对三通弯头本体进行卡合;
7.当所述半卡盖卡合在三通弯头本体上时,半卡盖的内壁与三通弯头本体外壁贴合;
8.以所述三通弯头本体的三个端部作为区分,将半卡盖内侧分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
9.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上均开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流道;
10.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上均开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流道;
11.处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内的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呈相交布置;
12.处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流道或所述第二流道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的部分所述第一流道或所述第二流道进行连通。
13.在一些公开中,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中进行注入防锈液;
14.所述防锈液通过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进行流入或者周侧进行渗透至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
15.在一些公开中,所述第一流道呈弧形,第二流道呈直线形,第二流道与多个第一流道相交;
16.所述第二流道延伸至半卡盖的端部外侧壁与外界连通。
17.在一些公开中,所述第二流道内嵌入有吸附棉条。
18.在一些公开中,所述处于三通弯头本体端部的密封盖上套设有限位端盖。
19.在一些公开中,所述限位端盖与半卡盖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20.在一些公开中,所述限位端盖侧面开设有注液孔。
21.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22.利用密封盖对三通弯头本体进行卡合,对三通弯头本体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对三通弯头本体的侵蚀,提高三通弯头本体的防锈能力;
23.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中进行注入防锈液,防锈液通过第一流道、第二流道进行流入或者周侧进行渗透至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对处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的三通弯头本体外壁进行防锈保护。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锈三通弯头,包括三通弯头本体1,三通弯头本体1上卡合密封盖,密封盖包括镜像布置的半卡盖2,半卡盖2相互间拼接对三通弯头本体1进行卡合;
29.当半卡盖2卡合在三通弯头本体1上时,半卡盖2的内壁与三通弯头本体1外壁贴合;
30.以三通弯头本体1的三个端部作为区分,将半卡盖2内侧分成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
31.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上均开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流道20;
32.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上均开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流道21;
33.处于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内的第一流道20与第二流道21呈相交布置;
34.处于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的第一流道20或第二流道21与相邻的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的部分第一流道20或第二流道21进行连通。
35.使用时,利用密封盖对三通弯头本体1进行卡合,对三通弯头本体1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对三通弯头本体1的侵蚀,提高三通弯头本体1的防锈能力;
36.从第一流道20与第二流道21中进行注入防锈液,防锈液通过第一流道20、第二流
道21进行流入或者周侧进行渗透至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对处于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的三通弯头本体1外壁进行防锈保护。
37.在一些公开中,第一流道20呈弧形,第二流道21呈直线形,第二流道21与多个第一流道20相交;
38.第二流道21延伸至半卡盖2的端部外侧壁与外界连通。
39.使用时,利用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流道21,进行注入防锈液,利用第二流道21进行将防锈液流入或渗入至一区域、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
40.在一些公开中,第二流道21内嵌入有吸附棉条4;使用时,利用吸附棉条4进行吸收防锈液,进行泻留防锈液。
41.在一些公开中,处于三通弯头本体1端部的密封盖上套设有限位端盖3,限位端盖3一方面使得半卡盖2之间相互贴合,形成稳定的整体;一方面,对密封盖的端部进行密封。
42.在一些公开中,处于三通弯头本体1端部的半卡盖2上均设置有外螺纹,限位端盖3内设置有与外螺纹进行配合的内螺纹;使用时,限位端盖3与半卡盖2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使得三通弯头本体1与限位端盖3之间保持稳定状态。
43.在一些公开中,限位端盖3侧面开设有注液孔30,旋转限位端盖3,使得注液孔30与第二流道21对齐,进行注入防锈液;当防锈液注入完毕后,旋转限位端盖3,使得注液孔30与第二流道21错位,直至限位端盖3的内侧对第二流道21遮合。
44.工作原理:
45.利用密封盖对三通弯头本体1进行卡合,对三通弯头本体1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对三通弯头本体1的侵蚀,提高三通弯头本体1的防锈能力;
46.从第一流道20与第二流道21中进行注入防锈液,防锈液通过第一流道20、第二流道21进行流入或者周侧进行渗透至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对处于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201以及第三区域202的三通弯头本体1外壁进行防锈保护;
47.针对于防锈液的注入,旋转限位端盖3,使得注液孔30与第二流道21对齐,进行注入防锈液;当防锈液注入完毕后,旋转限位端盖3,使得注液孔30与第二流道21错位,直至限位端盖3的内侧对第二流道21遮合。
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公开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公开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