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横机的毛圈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与流程

2021-11-03 13: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基于横机的毛圈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2.毛圈针织物是指,利用前针床(fb)和后针床(bb)中的一方的针床的织针通过基于毛圈纱和接结经线(
シメ
糸)的线圈来形成毛圈针织物的基底,在基底的反面侧利用另一方的针床的织针形成仅由毛圈纱构成的毛圈而得到的针织物。
3.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具备沉降片装置的横机来编织毛圈针织物的方法。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毛圈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不能在不具备用于拉出毛圈纱的沉降片装置的横机中形成。
4.图2示出了基于与专利文献1不同的方法的毛圈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方法利用搭载了2个三角系统(sys1、sys2)的三角座滑架进行。利用fb的织针形成毛圈针织物的基底,利用bb的织针形成毛圈。准备毛圈纱31用的给纱口p、接结经线33用的给纱口b这2个给纱口,对先行三角系统(sys1)分配毛圈纱31,对后行三角系统(sys2)分配接结经线33。
5.sys1中,使fb、bb的织针进退而拉入毛圈纱31。此时,在前一个线圈横列中形成的旧线圈被拉入直至不会从织针的前端脱圈的程度,维持该状态而将fb的织针向后行的sys2引导。sys2中,不使bb的织针动作,仅使fb的前述状态的织针再次进退而钩住接结经线33。由此,fb的织针通过拉入毛圈纱31和接结经线33双方而使旧线圈脱圈。然后,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对于bb的织针不供给针织纱而使其进退,使在sys1中拉入的毛圈纱31从织针脱离而形成毛圈。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编织而编织毛圈针织物。
6.【在先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0

5933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在基于上述方法的编织中,在sys1中,为了使在前线圈横列中形成的旧线圈不会从针前端脱圈,需要调整弯纱三角的位置,或将fb的织针卸下。而且,由于需要2个三角系统,因此存在生产率低等问题。
10.在本发明的基于横机的毛圈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向具备三角座滑架的横机供给毛圈纱和接结经线,所述三角座滑架在配置有多个织针的前后针床上往复行走,利用一方的针床的织针通过基于毛圈纱和接结经线的线圈来形成毛圈针织物的基底,利用另一方的针床的织针在所述基底的反面侧形成仅由毛圈纱构成的毛圈,从而编织毛圈针织物,其中,
11.在搭载于三角座滑架的前后的三角系统中,设置有起针三角和弯纱三角,
12.所述起针三角具有使设置于所述织针的片踵上升的上升三角面,使所述织针进入,
13.所述弯纱三角具有使所述片踵下降的第1拉下面,将所述织针拉下,
14.并且,对先行侧给纱口分配毛圈纱,对后行侧给纱口分配接结经线,
15.在所述三角系统中的至少形成毛圈的一侧的三角系统中,设置路线切换三角,所述路线切换三角具有在所述弯纱三角的所述第1拉下面的先行侧使所述片踵下降的第2拉下面,并能够在作用状态与不作用状态之间切换,
16.在进行毛圈编织的线圈横列中,
17.在形成毛圈的一侧的三角系统中,使所述路线切换三角成为作用状态而织针仅钩住毛圈纱和接结经线中的毛圈纱,在形成毛圈针织物的基底的一侧的三角系统中,织针钩住毛圈纱和接结经线双方。
18.另外,为了在前后的三角系统都能够形成毛圈,而在前后的三角系统分别设置路线切换三角,将使前后一方的三角系统的路线切换三角成为作用状态而进行毛圈编织的线圈横列和使前后另一方的三角系统的路线切换三角成为作用状态而进行毛圈编织的线圈横列混织在一起而进行编织,从而在毛圈针织物的正反面形成毛圈。
19.【发明效果】
20.本发明中,在进行毛圈编织的线圈横列中,在成为针织物的基底的一侧的三角系统中,能够拉入毛圈纱和接结经线双方,但在形成毛圈的一侧的三角系统中,路线切换三角处于作用状态,因此仅拉入先行的毛圈纱。其结果是,利用单一三角系统就能够完成基于毛圈纱和接结经线的编织,能够高效地编织毛圈针织物。
21.在前后的三角系统分别设置有路线切换三角,因此在前后任一个三角系统中都能够形成毛圈。因此能够得到在针织物的基底的正反面(前后)形成有毛圈的针织物。
附图说明
22.图1是表示用于进行实施方式的毛圈编织的织针与三角系统的对应关系的概略说明图。
23.图2是表示现有的基于横机的毛圈编织的图。
24.【标号说明】
25.1 织针
26.3 三角系统
27.5 针本体
28.7 挺针片 7a片踵
29.9 选针底脚片 9a片踵
30.11 选针片
31.13 起针三角 13a上升三角面
32.15 弯纱三角 15a第1拉下面
33.17 路线切换三角 17a第2拉下面
34.19 浮线压片
35.21 集圈压片
36.23 路线切换压片
37.31 毛圈纱
38.33 接结经线
39.p,g 给纱口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1.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了两针床横机的例子。横机具备配置有多个织针1的针床、搭载有驱动织针1的三角系统3的三角座滑架、向针床供给针织纱的多个给纱口。在三角系统3搭载的三角、压片的驱动方式、针床的构成、织针的选针方法等与日本专利第5057996号公报等公开的公知的横机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的三角系统3为例:将后述的路线切换三角分别设置于前后的三角系统3而能够在毛圈针织物的基底的正反面(前后)形成毛圈。
42.图1是表示织针1与三角系统3的对应关系的概略说明图。织针1具备针本体5、挺针片7、选针底脚片9、选针片11。挺针片7上设置有织针1的进退操作用的片踵7a,选针底脚片9上设置有a、h、b位置选择用的片踵9a。图中,选针底脚片9被选定于中间的h位置。
43.图1的三角系统3是能够实施成圈
·
集圈
·
浮线的三角系统,但也可以是还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的复合三角系统。图中示出三角系统3向左行走而进行编织时的状态。三角系统3具备作用于片踵7a的多个三角和作用于片踵9a的多个压片。配置在中央的起针三角13和夹着起针三角13而在左右设置的弯纱三角15、15、路线切换三角17、17作用于片踵7a。
44.起针三角13具备作用于片踵7a而使织针1上升直至成圈位置的上升三角面13a。弯纱三角15具备使片踵7a下降的第1拉下面15a。成圈、集圈等通常的编织中,片踵7a在路线切换三角17过而不停,被弯纱三角15的第1拉下面15a引导而通过拉入路线(通常路线)。在进行毛圈编织的情况下,在编织未形成毛圈的成为针织物的基底的一侧的三角系统3中,使片踵7a通过通常路线。
45.浮线压片19配置在成为选针的初始位置的b位置,按压未被选针的选针底脚片9而使织针1不编织。集圈压片21配置在a位置,在其左右设置有路线切换压片23。路线切换三角17以使织针1钩住毛圈纱31但不钩住接结经线33的方式作用,且配置在弯纱三角15的第1拉下面15a的上方侧。路线切换三角17具备在第1拉下面15a的先行侧使片踵7a下降的第2拉下面17a。
46.使路线切换三角17为弯纱三角15、起针三角13的一半程度的厚度,构成为路线切换压片23对于片踵9a的按压量为浮线压片21、集圈压片21的一半程度(一半高度的压片)。该情况下,通过路线切换压片23将选针底脚片9的片踵9a按压一半的量,因此挺针片7的片踵7a也下沉一半的量。其结果是,片踵7a不受路线切换三角17的作用地通过,被弯纱三角15的第1拉下面15a拉入。
47.路线切换压片23被螺线管等驱动单元驱动,构成为能够在如图的左侧所示的上升了的不作用位置与图的右侧所示的下降了的作用位置(h位置)之间摆动。也可以取代上述,构成为,利用螺线管等驱动单元使路线切换三角17进行出没控制而能够在作用位置与不作用位置之间切换。该情况下,不需要设置路线切换压片23。关于给纱口,使供给毛圈纱31的先行给纱口p和供给接结经线33的后行给纱口b相对于三角系统保持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而使其行走。
48.以下,对于使用具备以上说明的三角系统3的横机而编织毛圈针织物的方法进行
说明。以下的例子中,设毛圈针织物的基底利用fb的织针形成,毛圈利用bb的织针形成。
49.如图1所示,三角系统3向左行走时,在形成毛圈针织物的基底的fb的三角系统3中,织针1的选针底脚片9的片踵9a设置于h位置,先行侧的路线切换压片23设置于不作用位置,后行侧的路线切换压片23设置于h位置。另一方面,在形成毛圈的bb的三角系统(未图示)中,织针1设置于h位置,先行侧和后行侧的路线切换压片23都设置于上升了的不作用位置。
50.在i位置处,fb、bb的被选定于h位置的选针底脚片9的片踵9a都不受任一个压片的作用,因此织针1进入直至成圈位置而能够利用针钩钩住毛圈纱31。但是在后续的ii位置处,在形成针织物的基底的fb的三角系统3中,片踵9a接受路线切换压片23的按压作用,因此织针1不受到路线切换三角17的第2拉下面17a的作用,过而不停。其结果是,织针1保持与i位置大致相同的状态,能够利用针钩钩住从后行给纱口b供给的接结经线33。然后,被后续的弯纱三角15的第1拉下面15a拉下而利用毛圈纱31和接结经线33这两方形成线圈。相对于此,在形成毛圈的bb的三角系统3中,路线切换压片23位于不作用位置,因此片踵9a沿着线圈切换三角17的第2拉下面17a被拉下后,被弯纱三角15的第1拉下面15a进一步拉下。即,织针1在被供给接结经线33之前被拉下,因此成为在织针1仅钩住毛圈纱31的状态。
51.由于是这样的动作,因此能够利用单一的三角系统3进行基于毛圈纱31和接结经线33的编织。然后,对于钩挂有毛圈的bb的织针1,不供给针织纱地使其进退而使毛圈纱从织针1脱离。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编织,能够编织在针织物的基底的反面侧具有毛圈的毛圈针织物(单面毛圈)。通过将形成毛圈的三角系统3对每个线圈横列前后切换而进行编织,也能够编织在针织物的基底的正反两面具有毛圈的毛圈针织物(双面毛圈)。
52.上述中,以通过毛圈纱和接结经线这2种针织纱进行单色的毛圈针织物的编织为例,但如果将不同的两色的毛圈纱和给纱口准备两个而进行编织,则能够编织两色花纹的毛圈针织物。该情况下,能够在形成第1色的毛圈的三角系统中,将第2色的毛圈纱设为接结经线,在形成第2色的毛圈的三角系统中,将第1色的毛圈纱作为接结经线使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接结经线是指利用织针将毛圈纱一起拉入而形成线圈的纱线,既可以是与毛圈纱不同种类的纱线,也可以是相同种类的纱线。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路线切换三角分别设置于前后的三角系统的例子,但在进行仅在针织物的基底的正反面的某一面形成毛圈的毛圈针织物的编织的情况下,路线切换三角仅设置于前后三角系统的一方即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