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制粒机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制粒机可分为饲料制粒机和生物质能源制粒机。制粒机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下料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下料方式一般为人为投料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没有起到预先混合的作用,使得后期制粒机的生产效率较为低下。
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体,混合搅拌罐体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搅拌腔体和锥形出料腔,锥形出料腔与混合搅拌罐体底部外侧的出料管相连接,混合搅拌罐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搅拌电机,第一搅拌电机的驱动轴与下方的第一转轴驱动连接设置,第一转轴上从上往下依次均匀的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片,混合搅拌罐体顶部的中间位置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搅拌电机,第二搅拌电机的驱动轴与下方的第二转轴驱动连接设置,第二转轴上从上往下依次均匀的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下方的第二转轴上从上往下依次均匀的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搅拌叶片,第三搅拌叶片下方的第二转轴上从上往下依次均匀的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第四搅拌叶片,混合搅拌罐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垫。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混合搅拌罐体的顶部右侧沿着竖直方向连接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混合搅拌罐体的顶部左侧沿着竖直方向连接设置有第二进料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和第三搅拌叶片均为条状结构设置,第四搅拌叶片螺旋状结构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搅拌叶片的长度小于第三搅拌叶片的长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第二搅拌叶片之间的分布密度大于相邻第三搅拌叶片之间的分布密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搅拌叶片的末端通过第一转接块连接设置有第一清洁毛刷,第三搅拌叶片的末端通过第二转接块连接设置有第二清洁毛刷。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混合搅拌罐体上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透视窗。
14.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通过多级搅拌混合的作用,事先对物料进行混合处理,方便后期制粒机的加工使用,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通过清洁毛刷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少混合搅拌罐体内壁上的物料残留,提高物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20.1 混合搅拌罐体
ꢀꢀꢀꢀꢀꢀꢀꢀꢀ
2 第一搅拌电机
21.3 阀门
ꢀꢀꢀꢀꢀꢀꢀꢀꢀꢀꢀꢀꢀꢀꢀꢀꢀ
4 第一进料管
22.5 第二搅拌电机
ꢀꢀꢀꢀꢀꢀꢀꢀꢀ
6 第二转轴
23.7 第二进料管
ꢀꢀꢀꢀꢀꢀꢀꢀꢀꢀꢀ
8 第一转轴
24.9 搅拌腔体
ꢀꢀꢀꢀꢀꢀꢀꢀꢀꢀꢀꢀꢀ
10 第一搅拌叶片
25.11 第二搅拌叶片
ꢀꢀꢀꢀꢀꢀꢀꢀ
12 第一转接块
26.13 第一清洁毛刷
ꢀꢀꢀꢀꢀꢀꢀꢀ
14 透视窗
27.15 第三搅拌叶片
ꢀꢀꢀꢀꢀꢀꢀꢀ
16 第二转接块
28.17 第二清洁毛刷
ꢀꢀꢀꢀꢀꢀꢀꢀ
18 锥形出料腔
29.19 支撑杆
ꢀꢀꢀꢀꢀꢀꢀꢀꢀꢀꢀꢀꢀꢀ
20 固定脚垫
30.21 出料管
ꢀꢀꢀꢀꢀꢀꢀꢀꢀꢀꢀꢀꢀꢀ
22 第四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
34.如图1所示,
35.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混合搅拌罐体1,混合搅拌罐体1内从上往下依
次设置有搅拌腔体9和锥形出料腔18,锥形出料腔18与混合搅拌罐体1底部外侧的出料管21相连接,混合搅拌罐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搅拌电机2,第一搅拌电机2的驱动轴与下方的第一转轴8驱动连接设置,第一转轴8上从上往下依次均匀的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片10,混合搅拌罐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搅拌电机5,第二搅拌电机5的驱动轴与下方的第二转轴6驱动连接设置,第二转轴6上从上往下依次均匀的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片11,第二搅拌叶片11下方的第二转轴6上从上往下依次均匀的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搅拌叶片15,第三搅拌叶片15下方的第二转轴6上从上往下依次均匀的连接设置有若干个第四搅拌叶片22,混合搅拌罐体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垫20。
36.优选的,混合搅拌罐体1的顶部右侧沿着竖直方向连接设置有第一进料管4,混合搅拌罐体1的顶部左侧沿着竖直方向连接设置有第二进料管7。
37.优选的,第一进料管4和第二进料管7上均设置有阀门3。
38.优选的,第一搅拌叶片10、第二搅拌叶片11和第三搅拌叶片15均为条状结构设置,第四搅拌叶片22螺旋状结构设置。
39.优选的,第二搅拌叶片11的长度小于第三搅拌叶片15的长度。
40.优选的,相邻第二搅拌叶片11之间的分布密度大于相邻第三搅拌叶片15之间的分布密度。
41.优选的,第一搅拌叶片10的末端通过第一转接块12连接设置有第一清洁毛刷13,第三搅拌叶片15的末端通过第二转接块16连接设置有第二清洁毛刷17。
42.优选的,混合搅拌罐体1上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透视窗14。
43.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物料可以通过第一进料管4或者第二进料管7进入到混合搅拌罐体1内,依次通过搅拌腔体9内的第一搅拌叶片10、第二搅拌叶片11和第三搅拌叶片15进行多级搅拌处理,可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之后通过锥形出料腔18和出料管21进行出料处理,通过第四搅拌叶片22可以加快物料在出料管21的出料效率。
44.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制粒机的下料装置,通过多级搅拌混合的作用,事先对物料进行混合处理,方便后期制粒机的加工使用,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通过清洁毛刷的结构设置,可以减少混合搅拌罐体内壁上的物料残留,提高物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咧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