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拆除的撬棍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拆除的撬棍。


背景技术:

2.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所使用的模板,根据材质可分为木模板、刚模板、塑料模板和铝合金模板等多种。其中木模板由于其价廉、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3.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升级发展,铝模板由于具有重量轻,易于定型化生产,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使用铝合金模板浇筑混凝土后,在拆模过程中,操作工人常需要使用撬棍等工具逐块将铝模翘起脱落,但是,现有的撬棍使用起来不方便,施工劳动强度大、速度慢,容易导致铝模板变形,且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缺棱掉角。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建筑工程模板拆除的撬棍。
5.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拆除的撬棍,包括撬棍本体,所述撬棍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对应朝向相反方向弯折,所述撬棍本体下部的外侧套设有移动套筒,并且所述移动套筒可相对于所述撬棍本体移动,所述移动套筒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于所述撬棍本体上,所述移动套筒侧面固定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所述移动套筒轴向。
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撬棍本体的下部设有移动套筒,并且所述移动套筒可相对于所述撬棍本体移动,所述移动套筒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支撑杆,以给所述撬棍本体在工作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避免所述撬杆本体在工作时,抵压在混凝土构件的棱角处,并造成混凝土棱角破损;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移动套筒的位置,以改变所述支撑杆的位置,进而起到改变所述撬棍本体支撑点的位置,以方便施工人员撬落模板。
7.优选地,所述撬棍本体下部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螺栓可贯穿所述移动套筒侧壁,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8.优选地,所述撬棍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扁形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羊角形撬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朝向一侧弯折,以形成所述扁形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朝向另一侧弯折,以形成所述羊角形撬杆,所述移动套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9.优选地,所述撬棍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接驳杆,所述接驳杆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均设有连接螺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两所述连接螺杆对应螺纹连接于所述接驳杆上下两端的两所述螺纹连接孔上。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有定位套筒,且所述连接螺杆位于所述定位套筒内,所述定位套筒罩设于所述接驳杆外。
11.优选地,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外侧均为弧形过
渡。
12.优选地,所述扁形杆上部固定连接有正六边形套筒,且所述正六边形套筒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轴向。
13.优选地,所述扁形杆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所述正六边形套筒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套筒内。
14.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筒上部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部可伸入所述固定套筒内,并抵紧于所述正六边形套筒的外侧壁。
15.优选地,所述扁形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加强肋板。
16.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拆除的撬棍中,所述撬棍本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可拆卸携带,其便捷性高,并且通过支撑杆的设置,可以使施工人员操作时更加省力,实用性高。
1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20.附图标记:1、扁形杆;2、正六边形套筒;3、固定螺栓;4、固定套筒;5、加强肋板;6、第一连接杆;7、定位套筒;8、接驳杆;9、第二连接杆;10、定位螺栓;11、羊角形撬杆;12、移动套筒;13、连接螺杆;14、定位孔;1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22.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23.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拆除的撬棍,包括撬棍本体,所述撬棍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对应朝向相反方向弯折,所述撬棍本体下部的外侧套设有移动套筒12,并且所述移动套筒12可相对于所述撬棍本体移动,所述移动套筒12通过定位螺栓10固定于所述撬棍本体上,所述移动套筒12侧面固定有支撑杆15,且所述支撑杆15垂直于所述移动套筒12轴向。
2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撬棍本体的下部设有移动套筒12,并且所述移动套筒12可相对于所述撬棍本体移动,所述移动套筒12的外侧面上固定有支撑杆15,以给所述撬棍本
体在工作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避免所述撬杆本体在工作时,抵压在混凝土构件的棱角处,并造成混凝土棱角破损;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移动套筒12的位置,以改变所述支撑杆15的位置,进而起到改变所述撬棍本体支撑点的位置,以方便施工人员撬落模板。
26.所述撬棍本体下部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定位孔14,所述定位螺栓10可贯穿所述移动套筒12侧壁,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孔14内。
27.所述定位螺栓10从所述移动套筒12外侧贯穿至内侧,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孔14内,以实现所述移动套筒12位置的固定,并且,所述撬棍本体下部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定位孔14,以实现所述移动套筒12位置的调节,方便所述撬棍本体的使用,并且保证所述支撑杆15的稳定支撑。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撬棍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扁形杆1、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9以及羊角形撬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上端朝向一侧弯折,以形成所述扁形杆1,所述第二连接杆9下端朝向另一侧弯折,以形成所述羊角形撬杆11,所述移动套筒12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9上。
29.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可拆卸连接,进而可以使所述撬棍本体的携带更加方便,大大提高其便捷性。
30.优选地,所述撬棍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9之间的接驳杆8,所述接驳杆8上端和下端均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杆6下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上端均设有连接螺杆13,且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9的两所述连接螺杆13对应螺纹连接于所述接驳杆8上下两端的两所述螺纹连接孔上;以通过所述连接螺杆13和所述接驳杆8上的螺纹连接孔的连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快速连接,并且两者的连接更加稳固,有利于提高所述撬棍本体使用的便捷性。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相互靠近的端部均设有定位套筒7,且所述连接螺杆13位于所述定位套筒7内,所述定位套筒7罩设于所述接驳杆8外。
32.在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与所述接驳杆8连接后,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两所述定位套筒7对应罩设于所述接驳杆8上部和下部的外侧,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安装时,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所述定位套筒7还对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9与接驳杆8连接处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保证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之间的稳固性。
33.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筒7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外侧和所述第二连接杆9外侧均为弧形过渡,以方便施工人员握持所述撬棍本体,方便了所述撬棍本体的使用。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形杆1上部固定连接有正六边形套筒2,且所述正六边形套筒2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轴向。
35.通过所述正六边形套筒2的设置,以使所述撬棍本体还可以用于在工地中,旋扭六边形的螺母,以提高所述撬棍本体的实用性。
36.优选地,所述扁形杆1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筒4,所述正六边形套筒2穿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套筒4内,所述固定套筒4上部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所述固定螺栓3的端部可伸入所述固定套筒4内,并抵紧于所述正六边形套筒2的外侧壁,实现所述正六边形套筒2与所述固定套筒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而了在所述固定套筒4内安装不同尺寸的正六边形套筒2,以实现对多种尺寸的螺母的旋扭,大大提高所述撬棍本体的实用性。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形杆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之间连接有加强肋板5,通过所述加强肋板5的设置,以加强所述扁形杆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之间的稳固性,进而保证所述撬棍本体的结构强度。
38.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拆除的撬棍中,所述撬棍本体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可拆卸携带,其便捷性高,并且通过支撑杆15的设置,可以使施工人员操作时更加省力,实用性高。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