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随着我国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大,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污染严重、难于处理、性质复杂的高浓度污染废水,对上述污水进行处理时,往往需要污水处理站。
3.一般的污水处理过程为,污水经过截流井进入到粗格栅池中间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打捞,然后通过污水泵将污水输送到细格栅池中,进一步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进入到沉砂池中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水输送到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沉淀池中进行最终的沉淀,将沉淀后的水排放到排水管网中,而沉淀后的泥土成分用作泥饼材料。
4.但是在经过曝气池处理后的污水中还留有可絮凝的成分及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残留物,在流通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时不能完全分离开,会直接排放到排水管网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解决了对曝气处理后的污水内残存的可絮凝成分及降解残留物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包括曝气池,沉淀池,还包括消毒处理装置,所述消毒处理装置设于所述曝气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所述消毒处理装置包括进液管,分滤箱,过滤层一,絮凝盘,加液管,絮凝箱,过滤层二,消毒箱,输液管,搅拌箱,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与分滤箱内部连通,所述过滤层一位于所述分滤箱内部,呈竖直放置,且将所述分滤箱内部分隔为杂质腔与污水腔,所述絮凝箱与所述分滤箱通过输送管一连通,所述絮凝盘位于所述絮凝箱内部,且上侧与所述絮凝箱内壁上侧固定,所述絮凝盘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絮凝盘下端等距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加液管穿过所述絮凝箱上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过滤层二位于所述絮凝箱内部,且呈竖直放置,所述絮凝箱与所述搅拌箱通过输送管二连通,所述消毒箱下端与所述搅拌箱上端固定,且所述消毒箱与所述输送管二通过所述输液管连通,所述搅拌箱远离所述输送管二一端与所述沉淀池通过所述出液管连通。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液管将曝气池内的污水输送进分滤箱内,通过过滤层一将污水和杂质进行分离在杂质腔和污水腔内,由输送管一将污水输送进絮凝箱内,通过加液管输送絮凝剂,由絮凝盘下端的喷嘴进行输送,使污水和絮凝剂在絮凝箱内进行反应,然后再通过过滤层二进入到输送管二内,消毒箱通过输液管对输送管二内部进行输送消毒液,并在搅拌箱内充分搅拌混合,再从出液管输送进沉淀池内。
9.作为优选,还包括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转板,转轴,收纳箱,输送管三,所
述转轴位于所述杂质腔内部,且底端与所述分滤箱内壁底侧转动连接,所述转板套设于所述转轴外壁,所述收纳箱与所述分滤箱通过所述输送管三连通,所述输送管三上固设有第一阀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滤箱内部污水过滤出后,打开第一阀门,人员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转轴启动,转轴转动带动转板转动,转板将位于杂质腔内部的杂质通过输送管三输送进收纳箱内部。
11.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箱上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穿过所述搅拌箱上端,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搅拌箱内部,所述搅拌轴呈竖直放置,且上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启动,电机输出轴带动搅拌轴进行转动,搅拌轴在搅拌箱内部对进来的液体进行搅拌。
13.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一上固设有止回阀,所述输液管上固设有控量阀,所述输送管二上固设有第二阀门,所述出液管上固设有第三阀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通过对止回阀和第二阀门进行关闭,使污水在絮凝箱内部沉淀一段时间,通过控量阀控制进入输送管二内部的消毒液量,当搅拌箱内搅拌完成后通过人工开启第三阀门进行出液。
15.作为优选,所述消毒箱与所述搅拌箱及所述收纳箱各自一侧固设有观察窗。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员对消毒箱,搅拌箱和收纳箱的内部进行观察。
17.作为优选,所述絮凝箱上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穿过所述絮凝箱上端,且所述气缸活塞杆顶端与所述过滤层二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絮凝箱下端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过滤层二下端固设有挡块,所述絮凝箱内壁下侧设有嵌槽,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嵌槽正上方,所述嵌槽内设有密封条。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通过控制系统气缸启动,气缸活塞杆带动过滤层二向上移动,过滤层二下端的挡块同时向上移动,对絮凝箱下端一侧的开口进行开启,方便人员通过开口对内部沉淀的杂质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关闭气缸,气缸活塞杆带动挡块移动回嵌槽内,与密封条相贴合,挡住开口。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1.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部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收纳箱;2、进液管;3、杂质腔;4、分滤箱;5、过滤层一;6、污水腔;7、絮凝箱;8、空腔;9、喷嘴;10、输液管;11、消毒箱;12、电机;13、搅拌箱;14、搅拌轴;15、出液管;16、过滤层二;17、输送管一;18、转轴;19、转板;20、输送管三;21、挡块;22、开口;23、密封条;24、第一阀门;25、止回阀;26、絮凝盘;27、加液管;28、气缸;29、第二阀门;30、控量阀;31、观察窗;32、第三阀门;33、输送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
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见图1至图3,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站,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消毒处理装置位于曝气池和沉淀池之间,消毒处理装置包括将曝气池出口和分滤箱4内部连通的进液管2,进液管2固定在分滤箱4左侧上端,分滤箱4内部中间竖直放置有过滤层一5,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层一5采用活性炭滤网,将分滤箱4远离进液管2一端下侧与絮凝箱7左侧下端相连通的输送管一17,位于絮凝箱7内部上方且下端等距设有若干喷嘴9的絮凝盘26,且絮凝盘26上端固设有加液管27,加液管27上端穿过絮凝箱7内壁上侧,位于絮凝箱7上方,竖直放置于絮凝箱7内部的过滤层二16,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层二16采用亲水处理的pvdf为膜材质的过滤网,将絮凝箱7右侧与搅拌箱13左侧相连通的输送管二33,固定在搅拌箱13上端左侧的消毒箱11,将消毒箱11与输送管二33相连通的输液管10,将搅拌箱13与沉淀池相连通的出液管15。
25.分滤箱4内部被过滤层一5分隔成杂质腔3与污水腔6,杂质腔3在过滤层一5的左侧,污水腔6在过滤层一5的右侧,杂质腔3的底侧上固设有转轴18,人员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转轴18进行转动,转轴18上套设有转板19,收纳箱1位于分滤箱4外部左侧,通过输送管三20和分滤箱4内部杂质腔3相通。
26.输送管三20上固设有第一阀门24,防止在分滤箱4进行分滤时,杂质从输送管三20输送进收纳箱1,输送管一17上固设有止回阀25,防止进入到絮凝箱7内部的污水通过输送管一17回流回分滤箱4内部。
27.搅拌箱13上端固设有电机12,电机12输出轴穿过搅拌箱13上端,搅拌轴14位于搅拌箱13内中部,呈竖直放置,上端和电机12输出轴顶端固定,人员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12转动,电机12带动搅拌轴14在搅拌箱13内进行搅拌。
28.输送管二33上固设有第二阀门29,防止搅拌箱13内的搅拌轴14搅拌时,搅拌液体通过输送管二33回流进絮凝箱7内,
29.输液管10上固设有控量阀30,方便人员对消毒液流入输送管二33内的流量进行控制。
30.出液管15上固设有第三阀门32,搅拌箱13内搅拌完毕后,人员可以通过开启第三阀门32将混合后的液体输送出搅拌箱13。
31.消毒箱11的上端,搅拌箱13的右侧及收纳箱1左侧各自固设有观察窗31,方便人员对内部进行观察。
32.絮凝箱7的上端右侧固设有气缸28,气缸28活塞杆穿过絮凝箱7上端,且气缸28活塞杆顶端与过滤层二16上端固定,絮凝箱7下端一侧开设有开口22,过滤层二16下端固设有挡块21,絮凝箱7内壁下侧设有嵌槽,挡块21位于嵌槽正上方,嵌槽内设有密封条23,当絮凝箱7内部存在有污水时,气缸28带动挡块21抵在嵌槽内,与密封条23贴合住,防止污水流出,当污水从输送管二33流出后,残留在絮凝箱7内部的杂质,人员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气缸28启动,带动过滤层二16上行,挡块21脱离出嵌槽内,将开口22打开,方便人员将絮凝后的杂质清理出来。
33.通过进液管2将曝气池内的污水输送到分滤箱4内,通过过滤层一5将污水中残留的大块固态杂质阻挡在杂质腔3内,剩余污水通过输送管一17进入到絮凝箱7内,通过加液
管27将絮凝剂添加到絮凝盘26中的空腔8内,并通过喷嘴9和絮凝箱7内部的污水进行反应,将污水中可絮凝的杂质进行沉淀,其他的通过过滤层二16和输送管二33,消毒箱11内的消毒液通过输液管10进入输送管二33与输送管二33内絮凝后的水进入到搅拌箱13内,通过搅拌轴14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在通过出液管15输送到沉淀池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