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9-21 12:2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目前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对患者头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
3.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112569073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同步公开了底座和六个海绵护垫,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前表面焊接有基座板,所述基座板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器;利用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配合、第二电动推杆与支撑架及第二壳体之间的配合,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三壳体之间的配合实对患者的头颅两侧的前部、后部以及前额进行自适应调节;但是该装置仅能够起到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的效果,在实际手术的过程中,当需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角度调节时,需要将固定装置拆除后再通过医护人员适当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调整,然而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该种操作很容易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非常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5.当需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角度调节时,需要将固定装置拆除后再通过医护人员适当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调整,然而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该种操作很容易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非常的不便。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包括床体,床体一侧固定布设有颈部支座,颈部支座上开设有用于嵌设颈部的凹槽;
8.位于颈部支座一侧还布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布设有头部支座,头部支座可转动布设于颈部支座一侧,其中,床体一侧布设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头部支座于竖直方向转动以实现第一角度调节;
9.床体可转动布设于两侧限位座中间,其中,限位座一侧布设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床体于水平方向转动以实现第二角度调节;
10.位于头部支座上两侧相对布设定位板,定位板与驱动其朝向头部支座方向移送的夹持机构连接。
11.优选的,支撑板上可转动布设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螺旋套设有与头部支座固定
连接的第一螺母,第一螺杆端部固定布设手柄。
12.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布设于颈部支座底部的第一半齿轮,第一螺杆端部与第一半齿轮转动连接,其中,床体底部固定布设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半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板。
13.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与定位板连接的定位架,定位架另一端与头部支座底部转动连接,支撑板上还布设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定位架转动以朝向头部支座的方向靠近或远离。
14.优选的,转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布设于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布设于支撑板底部的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杆上螺旋套设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两侧相对转动布设推杆,其中,定位架底部开设滑槽,滑槽中可滑动布设滑座,推杆另一端与滑座转动连接。
15.优选的,头部支座上开设有圆槽,圆槽中可升降嵌设有头枕,其中,第二螺母上相对布设有与头枕固定连接的升降杆,升降杆与头部支座滑动连接。
16.优选的,位于凹槽中嵌设有第一气囊,位于定位板内端面粘贴有第二气囊,其中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与充气机构连接。
17.优选的,充气机构包括相对布设有支撑板上的缸体,缸体中可滑动布设活塞,缸体连接第一气管,缸体另一侧布设第二气管,第一气管一侧连接有与第一气囊连通的第三气管,另一侧连接有与第二气囊连通的第四气管,活塞与推动其于缸体中往复移送的推动机构连接。
18.优选的,支撑板上还相对布设弧形支架,弧形支架上开设弧形槽,弧形槽中可滑动布设销轴,销轴另一侧与定位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19.推动机构包括布设于转轴端部的凸轮,其中,支撑板上还固定布设有弧形齿条,转轴远离凸轮的一端固定布设有与弧形齿条啮合的齿轮,活塞固定连接支杆,支杆末端与推板固定连接,凸轮外端面与推板贴合,支杆上布设复位弹簧。
20.优选的,定位架末端开设空槽,空槽中布设第一电极片,定位板与滑动布设于定位架端部的定位杆固定连接,其中,定位杆上布设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架,另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板,定位杆位于空槽内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极片。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中,在床体上可布设若干组用于对患者四肢进行固定的绑带,对患者进行固定,当需要在水平方向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适当角度调节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床体转动相应角度即可,患者头部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同时,不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23.(2)本发明中,在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时,通过转动机构驱动定位架转动,定位架朝向头部支座方向转动时,以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定位,手术治疗完成后,转动机构带动定位架复位,完成拆卸,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2是本发明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27.图3是本发明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28.图4是本发明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29.图5是本发明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30.图6是本发明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中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本发明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中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限位座;2、颈部支座;3、头部支座;4、弧形齿条;5、定位板;6、第二螺杆;7、第二齿条板;8、定位板;101、导向槽;102、床体;103、导向座;104、第二半齿轮;201、第一气囊;202、第三气管;203、第一气管;204、凹槽;205、第二气管;301、圆槽;302、第一螺杆;303、手柄;304、第一半齿轮;305、第一螺母;306、升降杆;401、齿轮;402、转轴;403、凸轮;404、弧形支架;405、弧形槽;406、销轴;407、第四气管;408、第一排气阀;409、第二排气阀;501、第二气囊;502、定位架;503、定位杆;504、第一电极片;505、第二电极片;506、空槽;507、伸缩弹簧;601、第二螺母;602、电机;603、推杆;604、滑座;701、支板;702、第二气缸;801、第一齿条板;802、第一气缸;803、缸体;804、支杆;805、复位弹簧;806、推板;807、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1
35.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辅助装置,包括床体102,床体102一侧固定布设有颈部支座2,其中,颈部支座2上开设有用于嵌设颈部的凹槽204;
36.位于颈部支座2一侧还布设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布设有头部支座3,头部支座3可转动布设于颈部支座2一侧,其中,床体102一侧布设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头部支座3于竖直方向转动以实现第一角度调节;可以说明的是,患者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时,为了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患者首先躺在床体102上,将颈部嵌设于凹槽204中以进行支撑,而后将头部置于头部支座3上以进行支撑,在手术的过程中,当需要在竖直方向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适当调整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头部支座3于竖直方向转动适当角度即可;
37.床体102可转动布设于两侧限位座1中间,其中,限位座1一侧布设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床体102于水平方向转动以实现第二角度调节;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床体102上可布设若干组用于对患者四肢进行固定的绑带,对患者进行固定,当需要在水平方向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适当角度调节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床体102转动相应角度即可,患者头部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同时,不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38.位于头部支座3上两侧相对布设定位板5,定位板5与驱动其朝向头部支座3方向移送的夹持机构连接;可以说明的是,为了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当患者头部位于头部支座3上后,通过夹持机构带动两侧定位板5朝向内侧移送,以将患者的头部定位固定于头部支座3上;进而避免在对患者头部进行角度调节时出现偏移的现象。
39.实施例2
4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图4,支撑板8上可转动布设第一螺杆302,第一螺杆302上螺旋套设有与头部支座3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母305,第一螺杆302端部固定布设手柄303;可以说明的是,为了对头部支座3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转动手柄303驱动第一螺杆302转动,第一螺母305在第一螺杆302上移送的过程中带动头部支座3移送,以实现对头部支座3的水平位置调节,以便于与不同患者的头部位置相适配;
41.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布设于颈部支座2底部的第一半齿轮304,第一螺杆302端部与第一半齿轮304转动连接,其中,床体102底部固定布设第一气缸802,第一气缸80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半齿轮304啮合的第一齿条板801;可以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气缸802驱动第一齿条板801于床体102底部移送,第一齿条板801在移送的过程中通过与第一半齿轮304啮合带动第一螺杆302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螺杆302上的第一螺母305带动头部支座3转动,实现第一角度调节;
42.请参阅图5,夹持机构包括与定位板5连接的定位架502,定位架502另一端与头部支座3底部转动连接,支撑板8上还布设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定位架502转动以朝向头部支座3的方向靠近或远离;可以说明的是,在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时,通过转动机构驱动定位架502转动,定位架502朝向头部支座3方向转动时,以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定位,手术治疗完成后,转动机构带动定位架502复位,完成拆卸,非常的方便;
43.转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布设于支撑板8之间的第二螺杆6,第二螺杆6与布设于支撑板8底部的电机602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螺杆6上螺旋套设第二螺母601,第二螺母601两侧相对转动布设推杆603,其中,定位架502底部开设滑槽,滑槽中可滑动布设滑座604,推杆603另一端与滑座604转动连接;可以说明的是,通过电机602驱动第二螺杆6转动,第二螺母601于第二螺杆6上移送的过程中通过推杆603以及滑座604驱动定位架502绕着与头部支座3的连接端进行转动。
44.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头部支座3上开设有圆槽301,圆槽301中可升降嵌设有头枕807,其中,第二螺母601上相对布设有与头枕807固定连接的升降杆306,升降杆306与头部支座3滑动连接;可以说明的是,第二螺母601在朝向头部支座3移送的过程中,通过升降杆306同步推动头枕807朝向远离圆槽301方向移送,当患者头部置于头枕807上时,通过两侧定位板5对头部侧端进行定位的同时,位于底部的头枕807同步对头部进行定位,定位稳定性更高,同样的,本实施例通过头枕807将患者头部顶起至与头部支座3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以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手术;
45.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凹槽204中嵌设有第一气囊201,位于定位板5内端面粘贴有第二气囊501,其中第一气囊201与第二气囊501与充气机构连接;可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布设的第一气囊201与第二气囊501,当患者头部嵌于凹槽204中以及通过定位板5进行定位时,第一气囊201与第二气囊501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头部和颈部的舒适度,还可以提高对患者头部和颈部定位的稳定性,气囊与患者颈部和头部贴合的紧密度更高,另一方面,通过布设第二气囊501还可以提高定位板5与患者头部之间的缓冲效果,避免对患者头部造成挤压损伤;
46.请参阅图6-图7,充气机构包括相对布设有支撑板8上的缸体803,缸体803中可滑动布设活塞,缸体803连接第一气管203,第一气管203与缸体803之间布设仅限于排气的单向阀,缸体803另一侧布设第二气管205,第二气管205与缸体803之间布设仅限于进气的单
向阀,第一气管203一侧连接有与第一气囊201连通的第三气管202,另一侧连接有与第二气囊501连通的第四气管407,活塞与推动其于缸体803中往复移送的推动机构连接;可以说明的是,在对第一气囊201以及第二气囊501进行充气时,通过推动机构推动活塞于缸体803中往复移送,缸体803通过第二气管205将外界空气吸入后通过第一气管203输送至第三气管202与第四气管407中,最后输送至第一气囊201以及第二气囊501中,实现充气的效果;
47.支撑板8上还相对布设弧形支架404,弧形支架404上开设弧形槽405,弧形槽405中可滑动布设销轴406,销轴406另一侧与定位架502通过转轴402转动连接;可以说明的是,定位架502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转轴402带动销轴406于弧形槽405中滑动,以提高定位架50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48.推动机构包括布设于转轴402端部的凸轮403,其中,支撑板8上还固定布设有弧形齿条4,转轴402远离凸轮403的一端固定布设有与弧形齿条4啮合的齿轮401,活塞固定连接支杆804,支杆804末端与推板806固定连接,凸轮403外端面与推板806贴合,支杆804上布设复位弹簧805;可以说明的是,转轴402在沿着弧形槽405移送的过程中同步带动齿轮401移送,齿轮401通过与弧形齿条4啮合带动转轴402自转,进而通过转轴402带动凸轮403转动,凸轮403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挤压推板806带动支杆804移送,支杆804推动活塞于缸体803中移送,随着凸轮403的转动,复位弹簧805在弹力作用下带动推板806复位;
49.第一气囊201一侧布设第一排气阀408,第二气囊501一侧布设第二排气阀409;当患者神经手术治疗完成后,分别通过第一排气阀408以及第二排气阀409将第一气囊201以及第二气囊501中的气体排出;
50.更进一步的,定位架502末端开设空槽506,空槽506中布设第一电极片504,定位板5与滑动布设于定位架502端部的定位杆503固定连接,其中,定位杆503上布设伸缩弹簧507,伸缩弹簧507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架502,另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板5,定位杆503位于空槽506内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极片505;可以说明的是,定位架502在带动定位板5与患者头部接触时,为了避免定位板5对患者头部造成的压力过大,随着定位板5与患者头部接触,在抵接作用力下,定位板5推动定位杆503于空槽506中滑动,当第二电极片505与第一电极片504接触时电性连接,向电机602发送信号,使得电机602输出端停止转动,进而定位板5移送停止;当再次启动电机602时,其输出端反转,使得定位板5远离患者头部;伸缩弹簧507带动定位杆503复位;
51.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布设于床体102底部的两组第二半齿轮104,两侧第二半齿轮104分别与第二齿条板7,两侧第二齿条板7通过支板701固定连接,限位座1底部设有与支板701固定连接的第二气缸702;可以说明的是,在驱动床体102沿着水平方向转动时,启动第二气缸702驱动支板701移送,支板701同步带动两侧第二齿条板7移送,进而通过与第二半齿轮104啮合带动床体102转动。
52.限位座1上还开设有导向槽101,导向槽101截面为圆弧状,床体102上设有滑动嵌设于导向槽101中的导向座103。
53.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患者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时,为了对患者头部进行定位,患者首先躺在床体102上,将颈部嵌设于凹槽204中以进行支撑,而后将头部置于头部支座3上以进行支撑,通过电机602驱动第二螺杆6转动,第二螺母601于第二螺杆6上移送的过程中通过推杆603以及滑座604驱动定位架502绕着与头部支座3的连接端进行转动,定位架
502朝向头部支座3方向转动时,以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定位,第二螺母601在朝向头部支座3移送的过程中,通过升降杆306同步推动头枕807朝向远离圆槽301方向移送,当患者头部置于头枕807上时,通过两侧定位板5对头部侧端进行定位的同时,位于底部的头枕807同步对头部进行定位,转动手柄303驱动第一螺杆302转动,第一螺母305在第一螺杆302上移送的过程中带动头部支座3移送,以实现对头部支座3的水平位置调节,以便于与不同患者的头部位置相适配,第一气缸802驱动第一齿条板801于床体102底部移送,第一齿条板801在移送的过程中通过与第一半齿轮304啮合带动第一螺杆302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螺杆302上的第一螺母305带动头部支座3转动,实现第一角度调节,启动第二气缸702驱动支板701移送,支板701同步带动两侧第二齿条板7移送,进而通过与第二半齿轮104啮合带动床体102转动,实现第二角度调节。
5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6.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