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3-07-26 21:0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烟草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传统卷烟基于环境污染和二手烟危害的因素受到强大的冲击。而电子烟采取雾化方式生成烟雾,不产生焦油和一氧化碳,同时几乎不产生二手烟危害,被视为无公害的戒烟产品或烟草替代品,受到了国内外各大烟草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
3.相关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调节烟雾量的电子烟,其采用将抽吸气流强度和烟雾量进行关联,气流传感器将吸烟者抽吸气流的压强信息转换成电压信号并传递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向电源发出功率调节指令,进而根据功率调节指令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
4.上述相关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属于被动式控制,必须根据吸烟者的抽吸气流的压强信号来调整电子烟的加热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电子烟的使用情况主动调节加热功率。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请求采集电子烟烟嘴处的气流强度信息;根据所述气流强度信息确定所述电子烟的状态;根据所述电子烟的状态采集所述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动态属性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调节所述电子烟的加热功率。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采集的气流强度信息确定电子烟的状态,且根据电子烟的状态采集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从而根据动态属性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了根据电子烟的使用情况主动调节加热功率的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气流强度信息确定所述电子烟的状态,具体包括:判断所述气流强度信息是否大于预设气流强度阈值;若所述气流强度信息大于所述气流强度阈值,则所述电子烟处于第一状态,且所述第一状态为使用状态;若所述气流强度信息小于所述气流强度阈值,则所述电子烟处于第二状态,且所述第二状态为静止状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气流强度信息与预设气流强度阈值之间的关系,得出电子烟的状态,从而方便电子烟后续动态属性信息的采集。
10.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子烟的状态采集所述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动态属性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调节所述电子烟的加热功率,具体包括:采集所述电子烟的第一动态数据与第二动态数据,所述第一动态数据包括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及外部环境温度数据,所述第二动态数据包括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与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判断所述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是否处于预设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内;若处于,则判断所述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是否处于预设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内;若处于,则定义所述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与所述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的比值为x;判断所述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若处于,则将所述第一温度阈值范围扩大x被作为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并判断所述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是否处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若处于,则不需要调节所述电子烟的加热功率;若不处于,则需要调节所述电子烟的加热功率,直至所述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处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为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集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并且在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处于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内及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处于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内时,将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与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的比值定义为x,且在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时,将第一温度阈值范围扩大x倍作为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并判断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是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一方面可以实现主动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进而保证流向电子烟烟嘴处的烟雾量,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佳的体验感受。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与所述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存在交叉,且所述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的最小值。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与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设置成交叉,且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的最大值,从而可以保证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与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之间不会相差太大,导致烟雾量流失过多。
14.进一步地,当所述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处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时,记录当前电子烟的加热功率,并在后续使用所述电子烟时,直接将加热功率调整至所述当前电子烟的加热功率。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记录当前电子烟的加热功率,并在后续使用电子烟时,可以直接将电子烟的加热功率调节至当前电子烟的加热功率,从而可以减少调节频次。
16.进一步地,还包括:根据所述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构建体验指数模型,并根据所述体验指数模型评估使用者的体验情况,并根据所述使用体验情况调整所述电子烟后续的改进方向。
17.进一步地,所述体验指数模型包括:
其中,z表示体验指数,l1表示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l2表示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t1表示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t2表示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t表示外部环境温度数据,α与β表示权重系数,且α β=100%。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体验指数模型可以计算出使用者的体验指数,并将使用者的体验指数反馈至电子烟制造厂商,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验指数评估使用者的体验情况,对于电子烟制造厂商来讲,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验情况调整电子烟后续的改进方向。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系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响应于请求采集电子烟烟嘴处的气流强度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气流强度信息确定所述电子烟的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烟的状态采集所述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动态属性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调节所述电子烟的加热功率。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采集的气流强度信息确定电子烟的状态,且根据电子烟的状态采集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从而根据动态属性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了根据电子烟的使用情况主动调节加热功率的效果。
2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加载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方面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器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用户可以通过电子烟与系统建立联系,并查询到系统处理好的各项内容。
23.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时,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方面的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装入任一计算机后,任一计算机即可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步骤s100-s400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烟内部各元器件的连接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步骤s210-s230的方法流程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步骤s310-s380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系统的系统框架图;
图中,1、气流传感器;2、气流强度侦测电路;3、控制器;4、加热单元;5、采集模块;6、确定模块;7、判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一种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参照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响应于请求采集电子烟烟嘴处的气流强度信息。
28.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电子烟内设置有气流传感器1、气流强度侦测电路2、控制器3以及加热单元4,且气流传感器1的输出端与气流强度侦测电路2的输入端耦接,气流强度侦测电路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3耦接,控制器3用于控制加热单元4工作。
29.进而,当使用者使用电子烟时,通过气流传感器1实时感应电子烟烟嘴处的气流强度,并输出表征气流强度的强度信号,并将表征气流强度的强度信息发送至气流强度侦测电路2,气流强度侦测电路2根据强度信号输出脉宽调制信号,并将脉宽调制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控制器3根据脉宽调制信号控制加热单元4工作。
30.具体地,气流传感器1包括振膜、垫片和极板;进而当使用者对着电子烟的烟嘴吸气时,气流传感器1中的振膜在吸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以减小振膜和极板之间的距离,最终使得气流传感器1的电容增大;从而当气流传感器1的电容增大可以初步判定使用者在抽吸电子烟。
31.且当使用者的吸气强度不同时,振膜和极板之间的距离减小程度不同,最终使得气流传感器1的电容增大程度不同,也即,气流传感器1的电容变化量可以表征使用者吸气时的气流强度,即可使用气流传感器1的电容变化量作为表征气流强度的强度信号。
32.s200:根据气流强度信息确定电子烟的状态。
33.具体地,根据步骤s100中采集的电子烟烟嘴处的气流强度信息,且通过对气流强度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判断电子烟当前所处的状态。
34.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步骤s2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10:判断气流强度信息是否大于预设气流强度阈值。
3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气流强度阈值设定为10kpa,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将气流强度阈值相应地调大或调小,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从而将步骤s100采集的气流强度信息与10kpa进行比较,判断所采集的气流强度信息是否大于10kpa。
36.s220:若气流强度信息大于气流强度阈值,则电子烟处于第一状态,且第一状态为使用状态。
37.具体地,当所采集的气流强度信息大于10kpa时,可以认定电子烟处于使用状态。
38.s230:若气流强度信息小于气流强度阈值,则电子烟处于第二状态,且第二状态为静止状态。
39.具体地,当所采集的气流强度信息小于10kpa时,可以认定电子烟处于静止状态;以此可以排除电子烟烟嘴处因短暂的负压而产生的气流强度,从而可以避免出现误判导致电子烟产生烟雾而浪费电子烟的情况发生。
40.s300:根据电子烟的状态采集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并根据动态属性信息确定
是否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
41.具体地,根据步骤s200的判断结果,当电子烟处于使用状态时,采集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且根据采集的动态属性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电子烟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
42.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步骤s3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310:采集电子烟的第一动态数据与第二动态数据,第一动态数据包括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及外部环境温度数据,第二动态数据包括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与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
43.具体地,在电子烟内部靠近烟嘴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进而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在电子烟内部靠近烟弹的位置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进而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在电子烟的外部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进而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外部环境温度数据;在电子烟内部靠近烟嘴的位置还安装有第一流量传感器,进而通过第一流量传感器采集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在电子烟内部靠近烟弹的位置还安装有第二流量传感器,进而通过第二流量传感器采集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且在本实施例中关于上述温度传感器与流量传感器的型号可以选用市面上常用的传感器型号,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44.例如,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三传感器可以选用玻封型ntc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与第二流量传感器可以选用mf4000气体质量流量计。
45.s320:判断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是否处于预设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内。
4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设定为15mm3/s-17.5mm3/s,且判断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是否处于15mm3/s-17.5mm3/s之间,本实施例包含15mm3/s与17.5mm3/s两个端值。
47.s330:若处于,则判断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是否处于预设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内。
4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设定为14mm3/s-16mm3/s,且判断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是否处于14mm3/s-16mm3/s之间,本实施例包含14mm3/s与16mm3/s两个端值。
49.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与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存在交叉,且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的最小值。
50.s340:若处于,则定义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与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的比值为x。
51.具体地,当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处于14mm3/s-16mm3/s之间时,将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与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进行比值计算,并得出比值定义为x,且x的取值范围为:1≤x≤2。
52.s350:判断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是否处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范围内。
5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温度阈值范围设定为80度-100度,且判断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是否处于80度-100度之间,本实施例包含80度与100度两个端值。
54.s360:若处于,则将第一温度阈值范围扩大x倍作为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并判断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是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
55.具体地,当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处于80度-100度之间时,即可将第一温度
阈值范围(80度-100度)扩大x倍作为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并判断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是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本实施例的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同样包含最小值与最大值两个端值。
56.通过将第二温度阈值范围扩大x倍,可以保证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由于温度越高,烟雾量的消耗越小,进而可以保证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更佳的体验感受。
57.其中,在电子烟的烟嘴处还设置有降温装置,当烟雾达到烟嘴时,可以通过降温装置对烟雾进行降温,从而可以提升使用者的抽吸口感。
58.s370:若处于,则不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
59.s380:若不处于,则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直至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为止。
60.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时,记录当前电子烟的加热功率,可以将当前电子烟的加热功率设置为最优功率,并在后续使用电子烟时,可以直接将加热功率调整至最优功率,从而可以减少调节频次。
61.s400:根据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构建体验指数模型,并根据体验指数模型评估使用者的体验情况,并根据体验情况调整电子烟后续的改进方向。
62.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体验指数模型可以为:其中,在本模型中,z表示体验指数,l1表示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数据,l2表示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数据,t1表示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数据,t2表示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数据,t表示外部环境温度数据,α与β表示权重系数,且α β=100%。
63.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温度参数与烟雾量参数可以是调节电子烟加热功率之前的数据,也可以是调节电子烟加热功率之后的数据。
64.其中,在每个电子烟的内部安装一个记录终端,且将体验指数模型加载于记录终端上,进而根据上述检测的参数可以计算得出体验指数,并将计算得出的体验指数通过记录终端反馈至电子烟制造厂商,从而可以根据计算得出的体验指数评估使用者的体验情况,对于电子烟制造厂商来讲,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验情况调整电子烟后续的改进方向。
65.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根据采集的气流强度信息确定电子烟当前的状态,且当电子烟处于使用状态时,借助相应的传感器分别采集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与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并判断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是否处于第一烟雾量阈值范围,若处于,则判断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是否处于第二烟雾量阈值范围,若处于,则将烟道靠近烟弹处的烟雾量与烟道靠近烟嘴处的烟雾量的比值定义为x,且判断烟道靠近烟弹处的温度是否处于第一温度阈值范围,若处于,则将第一温度阈值范围扩大x倍作为第二温度阈值范围,且判断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是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若处于,则不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反之,若不处于,则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直至烟道靠近烟嘴处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阈值范围为止;从而,实现了根据电子烟的使用情况主动调节加热功率的效果。
6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系统,参照图5,具
体包括采集模块5、确定模块6与判断模块7;其中,确定模块6分别与采集模块5及判断模块7通信,且采集模块5用于响应于请求采集电子烟烟嘴处的气流强度信息;确定模块6用于根据气流强度信息确定电子烟的状态;判断模块7用于根据电子烟的状态采集电子烟的动态属性信息,并根据动态属性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调节电子烟的加热功率。
67.其中,本实施例的系统在具体的应用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也即该系统的具体内容与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具体内容一致,故关于系统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6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
69.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70.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为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的硬盘或者内存,也可以为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安全数字卡或者闪存卡等,且存储器还可以为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与外部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71.通过本电子烟的设置,将上述实施例的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存储于电子烟的存储器中,且被加载并执行于电子烟的处理器上,从而用户可以通过电子烟与系统建立联系,并查询到系统处理好的各项内容。
7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
73.其中,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者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74.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设置,将上述实施例的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装入任一计算机后,任一计算机即可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基于电子烟烟雾量的加热效率调节控制方法。
7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