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3-04-27 18:0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2.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产生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的电子设备。加热不燃烧型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核心部件是发热体,发热体通过将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到可以产生气溶胶但是却不足以燃烧的温度,从而在不燃烧的前提下,让气溶胶产生基质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气溶胶。
3.现有的一种发热体通过膜带卷绕包覆在发热杆上而成,其中膜带上设置有发热图形、导电图形等。发热杆上包覆膜带后会导致其直径公差变大。为提高工艺良率和可操作性,与发热体配合的法兰的法兰孔需要做的较大,从而影响发热体的垂直度良率。例如,发热杆的直径公差为
±
0.03mm,在包覆有膜带后的直径公差为
±
0.07mm,导致与之配合的法兰孔的内径需要增大,于是留有最大0.14mm的缝隙,从而影响产品的垂直度,该垂直度良率在实际生产中最高仅能达到85%。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发热组件以及具有该发热组件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热组件,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发热杆、部分包裹所述发热杆的包覆膜以及套设于所述发热杆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形成有装配孔,所述发热杆包括设置有所述包覆膜的功能部分和未设置有所述包覆膜的装配部分,所述装配部分收容于所述装配孔。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杆呈圆柱状,所述功能部分和所述装配部分沿所述发热杆的轴向方向排布。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部分完全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外侧,所述功能部分与所述装配部分相连接的一端端面抵靠于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上,或者,所述功能部分与所述装配部分相连接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具有间隔。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还形成有与所述装配孔相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功能部分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孔。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装配孔的横截面尺寸,使得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装配孔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功能部分与所述装配部分相连接的一端端面抵靠于所述台阶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杆还包括尖形部分,所述尖形部分和所述装配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功能部分的两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覆膜包括基底膜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底膜上的发热膜。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膜设置于所述基底膜的内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覆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底膜并与所述发热膜连接的两个导电膜,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导电膜连接的两个电极引线。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底膜上形成有两个导通孔,每一所述导电膜均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底膜的外侧并与所述电极引线连接的外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导通孔中并与所述发热膜连接的导通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杆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发热膜与所述发热杆贴合。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杆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包覆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热膜和所述发热杆之间的绝缘膜。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膜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形成有间隔。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覆膜由柔性膜带卷绕在所述发热杆上后烧结形成。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膜带通过流延工艺制成。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
21.实施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发热杆的装配部分未包覆有包覆膜,从而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使得装配部分与装配孔之间的配合间隙大大减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垂直度良率。
附图说明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俯视图;
24.图2是图1所示发热组件的a-a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收容有气溶胶产生基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4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收容有气溶胶产生基质时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轴向”、“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10,该发热组件10包括发热杆11、部分包裹发热杆11的包覆膜12以及套设于发热杆11外的固定座14。该发热组件10可用于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中,并在通电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烘烤加热。
33.发热杆11用于为包覆膜12提供刚性支撑,其可以为柱状,也可以为片状,可以为实心结构,也可具有空心结构,具体不做限定。发热杆11的材质可以为导电材质,也可以为不导电的绝缘材质。发热杆11的材质和结构的选择通常考虑导热系数。一般而言,采用高导热材料制成的发热杆11,其发热组件10的能耗较高;实心柱体结构的发热杆11,其发热组件10的能耗较高。
34.在本实施例中,发热杆11为实心的圆柱状,且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陶瓷或耐高温塑料制成。发热杆11包括设置有包覆膜12的功能部分111和未设置有包覆膜12的装配部分112。功能部分111、装配部分112可沿发热杆11的轴向方向排布。进一步地,该发热杆11还可包括位于发热杆11一端的尖形部分113,该尖形部分113可呈圆锥状或圆台状等形状,发热组件10经由尖形部分113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中。在本实施例中,尖形部分113、功能部分111、装配部分112沿发热杆11的轴向从上往下依次排布。
35.包覆膜12可通过卷绕的方式包覆在发热杆11的功能部分111,其可包括基底膜122以及设置于基底膜122的发热膜121。其中,发热膜121用于在通电后发热,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基底膜122用于为发热膜121提供成型基底。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膜122可以为通过流延工艺形成的柔性的薄膜带,发热膜121可通过丝印、电镀或物理气相沉积等方式成型于基底膜122上。基底膜122的材料可以为微晶玻璃、玻璃-陶瓷(例如钙硼硅玻璃-氧化硅)、低温陶瓷(例如硼酸锡钡陶瓷、硼酸锆钡陶瓷)等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组合,其只要能够在低于1000℃以下进行烧结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底膜122的材质为玻璃-陶瓷材料。发热膜121可采用高电阻率材料制成,以使其在通电后能产生较多的热量。
3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发热膜121设置于基底膜122的内侧面并紧贴发热杆11。由于发热膜121包覆在基底膜122内,从而使得发热膜121无裸露,发热膜121无氧化和腐蚀风险,提高发热组件10的使用寿命。此外,采用玻璃和/或陶瓷等材料制成的基底膜122,使得基底膜122的外表面还具有较高的表面光滑度,光滑表面易清洁,且能够减少长期使用后因基底膜122的外表面粘结烟垢而产生的杂味焦味,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在基底膜122的外侧面涂覆釉层,来进一步提高其表面光滑度。
37.进一步地,发热组件10还包括分别与发热膜121的两极连接的两个导电膜123以及分别与该两个导电膜123连接的两个电极引线13,发热组件10通过该两个电极引线13与外部电源连接。导电膜123、电极引线13均可采用低电阻率材料制成,其在通电后不发热或发热少。
38.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电膜123均设置于基底膜122的下端,其可通过丝印、电镀或物理气相沉积等方式成型于基底膜122上。基底膜122上形成有两个导通孔1220,每一导电
膜123均包括设置于导通孔1220中的导通部1231以及设置于基底膜122外侧的外接部1232,外接部1232通过导通部1231与发热膜121连接。电极引线13可通过涂覆导电浆料或焊接等方式与外接部1232连接。外接部1232的外侧还可设置有导电盘15,电极引线13通过导电盘15与外接部1232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盘15为焊盘,电极引线13可通过银铜焊料采用高温钎焊的方式与导电盘15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盘15由涂覆在外接部1232上的导电浆料烧结后形成。
39.固定座14至少部分设置于发热杆11的装配部分112,其可采用陶瓷或peek(聚醚醚酮)等耐高温材料制成。固定座14上设置有用于收容装配部分112的装配孔140以及分别用于供两个电极引线13通过的两个过线通道141。该装配部分112与装配孔140相配合,装配部分112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装配孔140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用于实现发热杆11的安装和固定。由于装配部分112未包覆有包覆膜12,其相对于功能部分111具有较高的精度(即装配部分112具有与发热杆11自身的高加工精度相同的精度),使得该装配部分112与装配孔140能够实现较好的间隙配合,从而提高产品的垂直度良率。例如,装配孔140的孔精度为
±
0.03mm,装配部分112的杆精度为
±
0.03mm,装配部分112与装配孔140之间的最大间隙为0.06mm,该最大间隙与现有结构相比大大降低,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垂直度良率。在实际生产中,该发热组件10的每批产品的垂直度的良率可达93%~100%。装配部分112的外壁面与装配孔140的孔壁面之间可通过玻璃釉或陶瓷材料等进行粘接固定。
40.在本实施例中,装配孔140由固定座14的下端面沿纵向向上延伸至固定座14的上端面,过线通道141由装配孔140的孔壁凹陷形成。包覆膜12的下端面抵靠于固定座14的上端面,从而在发热杆11与固定座14装配时包覆膜12还能够起到限位作用,无需增加治具限位,简化了尺寸控制工艺。发热膜121的下端面与固定座14的上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便于隔热,减少发热膜121的热量至固定座14的热量传递。在其他实施例中,包覆膜12的下端面与固定座14的上端面之间也可具有一定的间隔,该设置方式能够便于实际生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包覆膜12的下端也可部分嵌入到固定座14中。
41.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10,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发热杆11采用金属等导电材料制成,且本实施例中的包覆膜12的下端部分嵌入到固定座14中。
42.由于发热杆11可导电,在本实施例中的包覆膜12还包括绝缘膜124,绝缘膜124设置于发热杆11和发热膜121之间,将发热杆11和发热膜121绝缘隔离。
43.固定座14上还形成有用于收容包覆膜12的下端的安装孔142。安装孔142由固定座14的上端面沿纵向向下延伸,装配孔140由固定座14的下端面沿纵向向上延伸至与安装孔142相连通,且安装孔14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装配孔140的横截面尺寸。发热组件10的垂直度良率由装配孔140与装配部分112之间的配合实现。此外,包覆膜12的下端面可抵靠于安装孔142与装配孔140之间的台阶面143上,从而使得在装配时包覆膜12还能够起到限位作用,简化了尺寸控制工艺。
44.图4-5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00,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00可用于对插接于其中的气溶胶产生基质200进行低温烘烤加热,以在不燃烧的状态下释放气溶胶产生基质200中的气溶胶提取物。该气溶胶产生基质200可呈圆柱状,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00大致可呈方形柱状。气溶胶产生基质200可拆卸地插接于气溶胶产生装置100中,方便
在加热完成后取出并更换新的气溶胶产生基质200。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00并不局限于呈方形柱状,其也可以呈圆柱状、椭圆柱状等其他形状;该气溶胶产生基质200也不局限于呈圆柱状,其也可以呈椭圆柱状等其他形状。
45.该气溶胶形成装置100包括外壳30以及收容于外壳30的发热组件10、收容管20、电池40、主板50。该发热组件1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发热组件。收容管20的内壁面界定出一用于收容气溶胶形成基质200的收容空间21,外壳30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200插入的插口31,气溶胶形成基质200可经由插口31插入到收容空间21中。发热组件10的上端可伸入到收容空间21中并插入到气溶胶形成基质200中,用于在通电发热后对气溶胶形成基质200进行烘烤加热。主板50分别与电池40、发热组件10电连接。主板50上布置有相关的控制电路,可借由设置于外壳30上的开关控制电池40与发热组件10之间的通断。
46.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4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