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7-22 21:00: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含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来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从而生成气溶胶,供用户使用或者吸食。
3.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设置在加热组件的外围,用户通过手持外壳来抓握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在200℃以上,所以需要对外壳进行及时的散热,或者对加热组件进行隔热,以避免外壳烫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加快壳体散热,防止壳体烫手。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6.壳体,其内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具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用于供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穿过进而进入所述容纳腔中;
7.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产生气溶胶;和
8.散热通道,其至少局部由所述壳体界定,其中,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容纳腔相隔离,且在所述加热组件加热时,所述散热通道中的至少部分空气强对流。
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10.壳体,其内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
11.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产生气溶胶;和
12.散热通道,其至少局部由所述壳体界定,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容纳腔相隔离,其中,所述散热通道包括与外界大气连通的至少两个开口,沿所述散热通道内热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一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另一开口的下游。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其内具有容纳腔,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具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用于供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穿过进而进入所述容纳腔中;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用于加热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产生气溶胶;和散热通道,其至少局部由所述壳体界定,其中,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容纳腔相隔离,且所述散热通道的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向方向的宽度介于0.3-1.5mm。
14.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壳体的中形成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内的空气可发生强对流,空气在散热通道内的强对流能够提高空气与壳体之间的换热系数,不仅能够促进壳体上的温度分布均匀,有助于防止壳体局部温度过高,而且能够加快壳体散热,防止壳体烫手。气溶胶生成制品在容纳腔中被加热组件加热,而散热通道与容纳腔相隔离,使得散热通道与容纳腔之间无空气对流和交换,从而有助于降低散热通道中的空气对容纳腔中
的温度的影响,因此有益于降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能耗,同时散热通道与容纳腔相隔离,也能防止在容纳腔的影响下散热通道排出的空气温度过高,进而烫伤用户。
附图说明
15.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近端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远端的示意图;
1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
19.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0.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解时的纵截面示意图;
21.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22.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解时的纵截面示意图;
23.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24.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25.图中:
26.1、壳体;11、第一壳体;111、容纳腔;112、插入口;113、上端盖;114、本体;115、下端盖;12、第二壳体;13、间隙;14、凸起;15、第三壳体;
27.2、加热组件;21、管状体;
28.3、散热通道;31、第一散热通道;32、第二散热通道;
29.4、第一开口;5、第二开口;6、空气腔;7、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次序。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运动情况等,如果该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
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能同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4.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使气溶胶生成制品挥发出气溶胶来,以供吸食。
35.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当加热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释放出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气溶胶生成制品”是指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制品,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意图进行加热而不是燃烧来释放可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相比于通过燃烧或热解降解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的气溶胶,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形成的气溶胶可含有更少的已知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移除联接到气溶胶生成装置。制品可为一次性的或可再用的。
36.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为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或者,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固体和液体组分。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烟草。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含烟草材料,所述含烟草材料含有在加热时从所述基质释放的挥发性烟草香味化合物。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非烟草材料。气溶胶形成基质可包括含烟草材料以及不含烟草材料。
37.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径可在大约5毫米和大约12毫米之间,例如在大约5.5毫米至大约8毫米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径为6毫米 /-10%。
38.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总长度可在大约25mm至大约100mm之间。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总长度可在大约30mm至大约100m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总长度占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总长度的约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总长度为大约45mm。在又一实施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总长度大约为33mm。
39.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与气溶胶生成制品接合或交互以形成可吸入气溶胶的装置。装置与气溶胶形成基质交互以生成气溶胶。电操作气溶胶生成装置是包括用于从例如电源组件供应能量以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从而生成气溶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装置。
40.气溶胶生成装置可描述为加热式气溶胶生成装置,这是一种包括加热组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41.气溶胶生成装置可包括用于向加热组件供应电力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可包括任何合适的电源,例如dc源,比如电池。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是锂离子电池。或者,电源可为镍金属氢化物电池、镍镉电池或锂基电池,例如锂钴、磷酸锂铁、钛酸锂或锂聚合物电池。电源组件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可控制电源的输出,例如使电源输出交流电流或者输出直流电流等,或者例如使电源以脉冲的形式输出电流或者电压等。
42.控制电路上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43.加热组件可以是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构成部分,或者加热组件可以是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构成部分,或者一部分加热组件可以是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构成部分,一部分可以是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构成部分。在如图3、5和7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形成气溶胶生成装置
的部分。
44.加热组件1可包括外部加热组件或内部加热组件或空气加热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外部加热组件”是指当组装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生成系统时定位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外部的加热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内部加热组件”是指当组装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生成系统时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的加热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空气加热组件”是指用于加热进气通道中的空气的加热组件,空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空气加热组件将流经进气通道的空气加热成高温空气,高温空气随后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中,与气溶胶生成制品发生换热,实现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和烘烤。
45.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包括一个的外部加热组件,该外部加热组件包括管状体,管状体沿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纵向延伸,且管状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至少局部的容纳腔。在一示例中,管状体可以为热源,能够自主发热,例如管状体包含在通电时能够产生焦耳热的电阻材料,或者包含能够在变化的磁场中发热的感受器。在一示例中,管状体可以为导热介质,此时加热组件还包括加热体,加热体加热管状体,使得管状体升温,然后高温管状体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气溶胶。在一示例中,加热组件还包括加热体,而管状体可以作为加热体的载体,此时加热体可以是加热线圈、蚀刻网、电阻涂层、红外电热涂层、加热膜、金属环或者金属管等。
46.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包括多于一个的外部加热组件,多个外部加热组件沿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纵向方向分布,用于对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不同纵向区间进行独立加热,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独立加热”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加热组件具有加热开始时间、加热结束时间、加热持续时间、加热功率、加热的目标温度、加热的最高温度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不同。
47.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的内部加热组件,内部加热组件包括形状大致为棒状、片状、针状等能够刺穿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而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的中心体。同上,该中心体可以为热源、加热体的导热介质或者加热体的载体。内部加热组件的至少局部位于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纳腔中,以在容纳腔中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
48.在一实施例中,外部加热组件、内部加热组件或空气加热组件包含电阻材料。合适的电阻材料包含但不限于:半导体,如掺杂陶瓷、导电陶瓷(例如二硅化钼)、碳、石墨、金属、金属合金以及由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这类复合材料可包括掺杂或未掺杂的陶瓷。合适的掺杂陶瓷的实例包含掺杂碳化硅。合适的金属的实例包含钛、锆、钽和铂族金属。合适的金属合金的实例包含不锈钢、康铜(constantan)、含镍合金、含钴合金、含铬合金、含铝合金、含钛合金、含锆合金、含铪合金、含铌合金、含钼合金、含钽合金、含钨合金、含锡合金、含镓合金、含锰合金以及含铁合金,以及基于镍、铁、钴的超级合金、不锈钢、基于铁铝的合金以及基于铁锰铝的合金。在复合材料中,电阻材料可视需要包埋于绝缘材料中、由绝缘材料包封或涂布或反过来,这取决于能量传递的动力学和所需外部物理化学性质。加热组件可包括在两层惰性材料之间起隔离作用的金属蚀刻箔。在所述情况下,惰性材料可包括全聚酰亚胺或云母箔等。
49.在一实施例中,外部加热组件、内部加热组件或空气加热组件包含感受器。当在本
文中使用时,术语“感受器”是指可以将电磁能量转换成热的材料。当位于变化的电磁场内时,在感受器中引起的涡电流引起感受器的加热。在此类实施例中,感受器被设计成与包括磁场发生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接合。磁场发生器生成变化的磁场,以加热位于变化的磁场内的感受器。在使用时,感受器位于由磁场发生器生成的变化的磁场内。其中,磁场发生器与电源组件电连接,电源组件为磁场发生器提供产生变化的磁场的电流。磁场发生器可包括生成变化的磁场的一个或多个感应线圈,一个或多个感应线圈可围绕感受器。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生成在1至30mhz之间,例如在2至10mhz之间,例如在5至7mhz之间的变化的磁场。在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生成具有在1至5ka/m之间,例如在2至3ka/m之间,例如为约2.5ka/m的场强(h场)的变化的磁场。
50.其中,感受器可以包括金属或碳。在一实施例中,感受器可包括铁磁性材料,例如铁素体、铁磁性钢或不锈钢。在一实施例中,感受器包括镍铁合金。在一实施例中,感受器包括400系列不锈钢,400系列不锈钢包括410级或420级或430级不锈钢。当定位于具有类似频率和场强度值的电磁场内时,不同材料将耗散不同量的能量。因此,感受器的参数,例如材料类型、长度、宽度和厚度,可全部进行改变以提供已知电磁场内的所要功率消耗。
51.在一实施例中,外部加热组件、内部加热组件或空气加热组件包含红外电热涂层,红外电热涂层形成在管状体或者中心体的表面上。红外电热涂层在通电情况下能够产生热能,进而生成一定波长的红外线,例如:8μm~15μm的远红外线。当红外线的波长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吸收波长匹配时,红外线的能量易于被气溶胶形成基质吸收。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对红外线的波长不作限定,可以为0.75μm~1000μm的红外线,可选的为1.5μm~400μm的远红外线。红外电热涂层可选的由远红外电热油墨、陶瓷粉末和无机粘合剂充分搅拌均匀后涂印在基体的外表面上,然后烘干固化一定的时间,红外电热涂层的厚度为30μm-50μm;当然,红外电热涂层还可以由四氯化锡、氧化锡、三氯化锑、四氯化钛以及无水硫酸铜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涂覆到基体的外表面上;或者为碳化硅陶瓷层、碳纤维复合层、锆钛系氧化物陶瓷层、锆钛系氮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硼化物陶瓷层、锆钛系碳化物陶瓷层、铁系氧化物陶瓷层、铁系氮化物陶瓷层、铁系硼化物陶瓷层、铁系碳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氧化物陶瓷层、稀土系氮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硼化物陶瓷层、稀土系碳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氧化物陶瓷层、镍钴系氮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硼化物陶瓷层、镍钴系碳化物陶瓷层或高硅分子筛陶瓷层中的一种;红外电热涂层还可以是现有的其他材料涂层。
52.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一个或者多个加热组件能够达到大约200℃至440℃之间的温度,从而能够使气溶胶生成制品产生气溶胶。
53.可以参照图1-3,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在加热组件2的外围,用于防止用户直接接触加热组件2,从而避免用户被加热组件2烫伤。
54.壳体1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至少局部的容纳腔111,气溶胶生成制品在容纳腔111中被加热,并产生气溶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设置插入口112,插入口112与容纳腔111连通,气溶胶生成制品通过插入口112进入容纳腔111。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与容纳腔111连通的进气通道,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容纳腔111中或者进入容纳腔111内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中。
55.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散热通道3,散热通道3与容纳腔111相隔离。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相隔离”是指两个空间的空气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彼此不能相互汇合,或者不能
相互流通,或者不能相互对流,或者不能相互交换,或者不能共享。
56.散热通道3位于加热组件2和/或容纳腔111的外围,加热组件2和/或容纳腔111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向散发的热量可以加热壳体1,使得壳体1升温。经配置空气能够在散热通道3中发生对流,通过空气对流来增加空气与壳体1之间的换热系数:一方面,可以促进温度在壳体1上均匀分布,防止壳体1局部热量集中;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壳体1降温,防止壳体1表面温度过高。
57.为了进一步增加空气与壳体1之间的换热系数,可以使空气在散热通道3中发生强对流。
58.在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散热通道中设置扰流件,例如扇叶,通过扰流件扰动散热通道中的空气,例如通过扇叶扇动散热通道中的空气,来增加散热通道中的空气对流。
59.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1-3,可以使散热通道3包括至少一开口,该开口与外界的大气连通,在壳体1被加热组件2和/或容纳腔111横向散发的热量加热时,散热通道3中的至少部分空气形成热空气,沿散热通道3内热空气的流动方向,其中至少一开口位于散热通道3内至少部分热空气流动的下游,从而至少部分热空气通过该位于下游的开口排出,排出的热空气不仅能够带走壳体1上的热量,而且使得散热通道3与外界大气之间形成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外界的冷空气通过其中至少一开口快速地进入散热通道3中,包括空气通过同一开口进入和离开散热通道3,还包括空气通过不同的开口分别进入和离开散热通道3的情况,热空气形成的压差能够加快冷空气进入散热通道3的速度,有助于加快散热通道3中的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冷热空气在散热通道3中发生强对流,进而提高散热通道3对壳体1的散热效率和对壳体1均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散热通道3具有位于热空气下游的开口时,散热通道3内部亦可以设置扰流件,可以通过扰流件进一步强化空气对流,加快热空气从散热通道3中排出,但该扰流件是可选而非必选的。
60.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组件2工作时,会导致散热通道3中的至少部分空气形成热空气,进而形成强对流,散热通道3的温度越高,散热通道3中的空气对流越强,散热效果越好,相对于处于常温状态下的散热通道3中的空气对流强度,散热通道3在加热组件2处于工作状态下时内部空气形成的对流可以被理解为强对流的其中一种情况。
61.散热通道3中的空气因与壳体1发生换热从而温度升高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在自然状态下会自动地背向地面向上流动。气溶胶生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插入口112是背向底面朝上的,故在使用时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背向底面朝上,在一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开口可以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或者其中至少一开口接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从而使得在正常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时,散热通道3内能够自发的形成空气强对流,来加快对壳体1的散热效率,防止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表面烫手。
62.可以参照图1-3,散热通道3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开口,其中一开口为第一开口4,另一开口为第二开5,外界的大气可通过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进入或者离开散热通道3,通过配置,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之间的散热通道3内的空气可形成强对流。
63.在一实施例中,沿热空气自发流动的方向,第一开口4位于第二开口5的下游;或者,第一开口4与第二开口5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纵向上相对设置;或者,第一开口4相对第二开口5更加靠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基于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空气主要通过第一开口4排出散热通道3,外界大气中的冷空气主要通过第二开口5进入散热通道3,通过设置第
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来进一步地加快空气进出散热通道3,并且进一步地促进空气在散热通道3中的对流强度。
64.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纵向延伸,包括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纵向螺旋的延伸、倾斜的延伸或笔直的延伸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之间的组合,从而热空气能够自发地沿着散热通道3上升(背离底面向上运动)。
65.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之间的散热通道3纵向延伸,使得该区段的散热通道3构成类似烟囱的结构,基于烟囱效应,第一开口4能够快速地将散热通道3中的热空气排出,外界的冷空气可以快速地进入散热通道3中,从而加快散热通道3的散热速度,有助于使壳体1迅速冷却。
66.散热通道3用于防止壳体1的外表面温度过高,至少局部散热通道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表层,相对加热组件2或者相对容纳腔111,散热通道3更加靠近壳体1的外表面,以此提升散热通道对壳体1外表面的冷却、散热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介于0.3-1.5mm.例如散热通道3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大约是0.6mm。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或者容纳腔111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介于2.5-7mm,例如加热组件2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最小距离大约是3.27mm,例如容纳腔111与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约是4.25mm。
67.在一实施例中,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向方向,壳体1具有较大的壁厚,从而散热通道3的至少局部可以为在壳体1的壁中沿纵向延伸的孔。在一示例中,壳体1的壁厚介于1-3mm,例如壳体1的壁厚可以大约是1.9mm,散热通道3作为壳体1壁中的孔,其沿气溶胶生成装置横向的最小孔宽可以介于0.3-1.5mm。
68.为了方便散热通道3的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4,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位于第一壳体11至少局部的外围,第一壳体11位于加热组件2和/或容纳腔111的外围,散热通道3的至少局部位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界定。
69.在如图1、2和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局部相抵接,并且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以通过相互抵接而结合成一体结构。同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局部之间具有间隙13,该间隙13允许空气通过,从而构成散热通道3的至少局部。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向方向,该间隙13的宽度可以介于0.3-1.5mm,但不以此为限。
70.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1、2和4,第一壳体11的局部外表面上形成有凸起14,该凸起14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且该凸起14抵接第二外壳12的内表面,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上述的间隙13。可替换的,可以参照图4和5,凸起14形成在第二壳体12的局部内表面上,并抵接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可替换的,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和第二壳体12的内表面上均形成有凸起14,且第一壳体11上的凸起14与第二壳体12上的凸起14相互抵接或者相互错来。
71.所述凸起14可以包括凸筋。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4和5,凸筋沿壳体1的纵向延伸长度大于其沿壳体1的周向延伸的长度。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参照图4,凸筋沿壳体1的纵向延伸长度小于其沿壳体1的周向延伸的长度。
72.所述凸起可以包括凸台或者表面为弧面的凸包,凸台或者表面为弧面的凸包沿壳体的纵向延伸的最大长度与其沿壳体的周向延伸的最大长度大致相同。
7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局部外表面上形成有凹槽,该凹槽与第一壳体一体成型,该凹槽界定上述的间隙的至少局部,空气可在该凹槽中发生强对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非凹槽区域相互抵接。
74.可替代的,壳体还包括独立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抵接件,抵接件的至少局部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并且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抵接,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的至少局部。
75.在如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包括上端盖113,和下端盖115,插入口112的至少局部开设在上端盖113上。在一示例中,至少部分散热通道3位于上端盖112与第二壳体12之间,可以由上端盖113与第二壳体12界定第一开口4,或者第一开口4可以开设在上端盖113上,由上端盖113单独界定;在一示例中,至少部分散热通道3位于下端盖115与第二壳体12之间,可以由下端盖115与第二壳体12界定第二开口5,或者第二开口5可以开设在下端盖115上,由下端盖115单独界定;在一示例中,第一壳体11还包括本体114,本体114连接上端盖113和下端盖115,至少部分散热通道3位于本体114与第二壳体12之间,第一开口4和/或第二开口5可以对应本体114开设在第二壳体12上,由第二壳体12单独界定。
76.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5可以均具有多个,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排出散热通道3中的热空气和导入外界的冷空气,进一步地加快空气在散热通道3中的更新速度,加强空气在散热通道3中的强对流,提高对壳体1的散热效果,加快壳体1冷却和均热。
77.防止壳体1的温度过高的其中一种方式可以是:在壳体1与加热组件2之间,或者在壳体1与容纳腔111之间,或者在壳体1与加热组件12和容纳腔111之间设置隔热层,通过隔热层来阻止加热组件2和/或容纳腔111中的热量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向向壳体1散发,隔热层不仅能够降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能耗,而且还能降低传递至壳体1的热量,从而能够阻碍壳体1升温,同时有助于防止通过第一开口4排出的热空气温度过高,造成安全隐患。
78.隔热层可以是真空隔热层、空气隔热层或者由隔热材料形成的隔热屏障。在如图3、6和8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包括管状体21,容纳腔111的至少局部由管状体21界定,管状体21与壳体1之间具有空气腔6,该空气腔6形成空气隔热层,能够阻碍热量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向向壳体1传递。同时,散热通道3与空气腔6相隔离,一方面,可以降低空气腔6中的空气对流,有助于确保空气腔6的隔热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散热通道3中的热空气温度更高,防止热空气排出后烫伤用户。请参照图3和7,具有一进气口与空气腔6连通,空气腔6中的空气通过进气口7进入,沿热空气的自发上升方向,空气腔6的下游端被密封,进气口7设置在空气腔6的上游,或者空气腔7环绕管状体21的外表面,进气口7更加靠近管状体21的远端,从而能够防止空气腔6中的热空气排出,使得空气腔6中的热空气能够停留在空气腔6中,使空气腔6实现隔热和保温功能。
79.散热通道3对壳体1的散热速度,和散热通道3中的空气与壳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正相关。
8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口4开设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开口5开设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开口4开设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近端,第二开口5开设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远端,或者第一开口4与第二开口5之间的散热通道3的纵向延伸长度与壳体1的纵向长度大致相等,从而使得第一开口4与第二开口5之间的散热通道3构成的类似烟囱的结构的纵向长度达到最长,以增
加空气与壳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并进一步地提升散热通道3对壳体1的冷却、散热效果。
81.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的至少局部为环形,环绕地设置在第一壳体11至少局部的外围,在如图7和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通过上端盖113和下端盖115与第二壳体12相抵接,以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间12形成构成散热通道3的间隙13,散热通道3的局部无障碍地环绕在第一壳体11中的本体114的外围,甚至可以环绕本体114的整个外表面。
82.在一实施例中,具有多个散热通道3,通过多个散热通道3来对壳体1的不同区域进行同时散热,有助于提高对壳体1的散热效率,加快壳体1冷却;参照图9,多个散热通道3可以相互隔离,并且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横向排布,从而能够对壳体1进行分层散热,其中一散热通道3为第一散热通道31,一散热通道3为第二散热通道32,第二散热通道32位于第一散热通道31的外围,相对第一散热通道31,第二散热通道32更加靠近壳体1的外表面,且第一散热通道31和第二散热通道32相隔离,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包括第三散热通道、第四散热通道等;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通道31的至少局部由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界定,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三壳体15,第三壳体15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外围,第二散热通道32的至少局部由第二壳体12与第三壳体15界定。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通道31和第二散热通道32可以连通,冷空气可以从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31上的开口进入第一散热通道31中,然后经过回折从第二散热通道32上的开口排出第二散热通道32,为了加快空气在第一散热通道31和第二散热通道32中的流速,加强空气在第一散热通道31和第二散热通道32中的对流,第一散热通道3和/或第二散热通道32中可以设置有扰流件。
83.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通道3,散热通道3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纵向延伸,对流的空气沿垂直的坡度在散热通道中上升或者下降。所述的垂直的坡度是指空气在散热通道3中的上升或下降方向与气溶胶生成装置横向垂直。
84.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壳体1,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至少其一包括金属、塑料或者陶瓷。或者壳体1包括金属、塑料或者陶瓷。
85.上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壳体的中形成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内的空气可发生强对流,空气在散热通道内的强对流能够提高空气与壳体之间的换热系数,不仅能够促进壳体上的温度分布均匀,有助于防止壳体局部温度过高,而且能够加快壳体散热,防止壳体烫手。气溶胶生成制品在容纳腔中被加热组件加热,而散热通道与容纳腔相隔离,使得散热通道与容纳腔之间无空气对流和交换,从而有助于降低散热通道中的空气对容纳腔中的温度的影响,因此有益于降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能耗,同时散热通道与容纳腔相隔离,也能防止在容纳腔的影响下散热通道排出的空气温度过高,进而烫伤用户。
8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进一步的,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