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的制作方法

2023-06-01 18:07: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叠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


背景技术:

2.目前,车用座椅的种类多样,针对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用途进行开发,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应用在军用车辆上的座椅,除了和普通车用座椅的性能要求相同外,还需要能够承受大冲击力,以避免乘坐人员受到伤害。
3.座椅的舒适性主要来源于对不同体型乘坐人员的适应性,身高不同的乘坐人员对于座椅头枕的位置需求不同,同时对于不同身高的乘坐人员,对于坐垫的尺寸需求也不同。
4.因此,设计一种座椅吸能器,在保证乘坐舒适度的同时,还能实现吸收冲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通过可伸缩式的头枕来调整不同乘坐人员对于头枕高度的需求,提高座椅对不同体型乘坐人员的适应性,并且座椅骨架是可伸缩的设置在滑轨上,可以保证不同体型乘坐人员对于坐垫尺寸的需求,满足乘坐人员对于坐垫尺寸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另外,通过设置座椅吸能器来实现对座椅受到的大冲击力的有效吸收,有效保护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7.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包括支撑框架、座椅吸能器、座椅骨架以及椅面总成;座椅吸能器相对设置于支撑框架的边板两侧;座椅骨架可伸缩的设置于支撑框架的滑轨上;椅面总成包括头枕、四点式安全带、靠背以及坐垫;头枕、靠背以及坐垫均套设在座椅骨架上,且靠背的一端靠近头枕,另一端靠近坐垫;头枕可伸缩的设置于座椅骨架上;四点式安全带的上连接点连接在座椅骨架上,且位于靠背上靠近头枕的一端;四点式安全带的侧向连接点与座椅骨架连接,且位于坐垫的两侧。
8.进一步地,支撑框架包括滑轨、横向加强板、边板以及滑轨横梁;边板相对设置,且分别与位于两侧的座椅吸能器的一端连接;滑轨相对设置,且位于两个边板之间;两个滑轨滑动方向所在平面与边板的板面垂直;横向加强板分别与相对设置的边板连接;横向加强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滑轨通过连接孔与横向加强板连接;座椅骨架可滑动的与滑轨连接。
9.进一步地,座椅吸能器包括内管、上固定组件、下固定组件、吸能组件以及位置调整组件;是上固定组件、下固定组件、吸能组件以及位置调整组件均套设在内管上;下固定组件与边板连接;吸能组件的一端位于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之间;吸能组件与上固定组件连接;内管上位于上固定组件的一端沿轴线开设有导向孔;吸能组件穿过导向孔。
10.进一步地,吸能组件包括溃压筒、移动圆柱销、吸能圆柱销以及吸能钢带;溃压筒与上固定组件连接;溃压筒套设于内管上,且溃压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吸能安装孔;移动圆柱销穿过导向孔后两端均位于吸能安装孔中;吸能圆柱销设置于内管中;吸能钢带的一端经
过吸能圆柱销后与移动圆柱销连接。
11.进一步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座、调整连接座以及弹性体;固定连接座套设在内管上靠近上固定组件的一端;调整连接座套设于内管上;固定连接座和调整连接座通过弹性体连接;吸能组件和上固定组件均位于固定连接座和调整连接座之间。
12.进一步地,座椅骨架包括坐垫骨架、靠背骨架、调角器以及头枕管;坐垫骨架可伸缩的设置于支撑框架上;靠背骨架与设置在坐垫骨架上的调角器铰接;靠背骨架上远离坐垫骨架的一端开设有伸缩孔;头枕管可伸缩的设置于伸缩孔中;头枕套设在头枕管上;靠背套设于靠背骨架上;坐垫设置于坐垫骨架上。
13.进一步地,头枕管包括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以及中间连接管;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相对设置;中间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伸缩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伸缩管的一端连接;第一伸缩管可伸缩的设置于伸缩孔中;第二伸缩管可伸缩的设置于伸缩孔中;头枕包覆中间连接管、第一伸缩管上靠近中间连接管的一端以及第二伸缩管上靠近中间连接管的一端。
14.进一步地,坐垫骨架包括坐垫边缘板和坐盆;坐垫边缘板相对设置于坐盆的两侧;坐垫边缘板与支撑框架可伸缩的连接。
15.进一步地,坐盆上间隔开设有减重孔。
16.进一步地,调角器包括调节手柄;调节手柄铰接于靠背骨架。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集成式防雷座椅通过可伸缩式的头枕来调整不同乘坐人员对于头枕高度的需求,提高座椅对不同体型乘坐人员的适应性,并且座椅骨架是可伸缩的设置在滑轨上,可以保证不同体型乘坐人员对于坐垫尺寸的需求,满足乘坐人员对于坐垫尺寸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另外,通过设置座椅吸能器来实现对座椅受到的大冲击力的有效吸收,有效保护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的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的座椅吸能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的座椅骨架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01、支撑框架;11、滑轨;12、横向加强板;13、边板;14、滑轨横梁;02、座椅吸能器;21、内管;22、上固定组件;23、下固定组件;24、吸能组件;241、溃压筒;242、移动圆柱销;243、吸能圆柱销;244、吸能钢带;25、位置调整组件;251、固定连接座;252、调整连接座;253、弹性体;03、座椅骨架;31、坐垫骨架;32、靠背骨架;33、调角器;34、头枕管;04、椅面总成;41、头枕;42、四点式安全带;43、靠背;44、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32.请参考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防雷座椅。该集成式防雷座椅包括支撑框架01、座椅吸能器02、座椅骨架03以及椅面总成04;座椅吸能器02相对设置于支撑框架01的边板13两侧;座椅骨架03可伸缩的设置于支撑框架01的滑轨11上;椅面总成04包括头枕41、四点式安全带42、靠背43以及坐垫44;头枕41、靠背43以及坐垫44均套设在座椅骨架03上,且靠背43的一端靠近头枕41,另一端靠近坐垫44;头枕41可伸缩的设置于座椅骨架03上;四点式安全带42的上连接点连接在座椅骨架03上,且位于靠背上靠近头枕41的一端;四点式安全带42的侧向连接点与座椅骨架03连接,且位于坐垫的两侧。
33.该集成式防雷座椅通过可伸缩式的头枕41来调整不同乘坐人员对于头枕41高度的需求,提高座椅对不同体型乘坐人员的适应性,并且座椅骨架03是可伸缩的设置在滑轨11上,可以保证不同体型乘坐人员对于坐垫尺寸的需求,满足乘坐人员对于坐垫尺寸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另外,通过设置座椅吸能器02来实现对座椅受到的大冲击力的有效吸收,有效保护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34.下面详细介绍各子结构的具体情况:
35.支撑框架01包括滑轨11、横向加强板12、边板13以及滑轨横梁14;边板13相对设置,且分别与位于两侧的座椅吸能器02的一端连接;滑轨11相对设置,且位于两个边板13之间;两个滑轨11滑动方向所在平面与边板13的板面垂直;横向加强板12分别与相对设置的边板13连接;横向加强板12上开设有连接孔;滑轨11通过连接孔与横向加强板12连接;座椅骨架03可滑动的与滑轨11连接。
36.座椅吸能器02包括内管21、上固定组件22、下固定组件23、吸能组件24以及位置调整组件25;是上固定组件22、下固定组件23、吸能组件24以及位置调整组件25均套设在内管21上;下固定组件23与边板13连接;吸能组件24的一端位于上固定组件22和下固定组件23之间;吸能组件24与上固定组件22连接;内管21上位于上固定组件22的一端沿轴线开设有导向孔;吸能组件24穿过导向孔。
37.其中,吸能组件24包括溃压筒241、移动圆柱销242、吸能圆柱销243以及吸能钢带244;溃压筒241与上固定组件22连接;溃压筒241套设于内管21上,且溃压筒241的侧壁上开设有吸能安装孔;移动圆柱销242穿过导向孔后两端均位于吸能安装孔中;吸能圆柱销243设置于内管21中;吸能钢带244的一端经过吸能圆柱销243后与移动圆柱销242连接。在受到大冲击力时,钢带被移动圆柱销242带动向上运动,使钢带通过吸能定位销而发生变形,这样将冲击的动能转化成钢带的形变能以及钢带与吸能定位销的摩擦产生的热能,最终实现吸能减震的效果。
38.位置调整组件25包括固定连接座251、调整连接座252以及弹性体253;固定连接座251套设在内管21上靠近上固定组件22的一端;调整连接座252套设于内管21上;固定连接座251和调整连接座252通过弹性体253连接;吸能组件24和上固定组件22均位于固定连接座251和调整连接座252之间。位置调整组件25主要起到调整支撑框架01位置的作用,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乘坐人员,具体地,在内管21上间隔开设有调整孔,调整连接座25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任意调整孔位置,依次来调整支撑骨架的位置。
39.座椅骨架03包括坐垫骨架31、靠背骨架32、调角器33以及头枕管34;坐垫骨架31可伸缩的设置于支撑框架01上;靠背骨架32与设置在坐垫骨架31上的调角器33铰接;靠背骨架32上远离坐垫骨架31的一端开设有伸缩孔;头枕管34可伸缩的设置于伸缩孔中;头枕41套设在头枕管34上;靠背套设于靠背骨架32上;坐垫设置于坐垫骨架31上。
40.其中,头枕管34包括第一伸缩管、第二伸缩管以及中间连接管;第一伸缩管和第二伸缩管相对设置;中间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伸缩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伸缩管的一端连接;第一伸缩管可伸缩的设置于伸缩孔中;第二伸缩管可伸缩的设置于伸缩孔中;头枕41包覆中间连接管、第一伸缩管上靠近中间连接管的一端以及第二伸缩管上靠近中间连接管的一端。
41.坐垫骨架31包括坐垫边缘板和坐盆;坐垫边缘板相对设置于坐盆的两侧;坐垫边缘板与支撑框架01可伸缩的连接。同时,坐盆上间隔开设有减重孔。
42.为了适应不同体型乘坐人员的需要以及提高舒适度,靠背骨架32与坐垫骨架31之间的角度可调,通过调角器33实现,调角器33包括调节手柄;调节手柄铰接于坐垫骨架31。当需要进行角度调整时拉起调节手柄即可将靠背骨架32转动,到适合位置后压下调节手柄即可锁定。
43.对于调角器33的具体结构多样,本实施例中调角器33主要是一根与调节手柄连接的转轴以及锁定机构;坐垫骨架31上靠近靠背骨架3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靠背骨架32转动连接。在坐垫骨架31上绕转轴的安装孔开设有锁定孔;锁定机构上的锁定销设置于锁定孔中,同时锁定机构也套设在转轴上。当需要调角度时,提起调节手柄使锁定机构发生位移,进而使锁定销脱离出锁定孔,这时靠背骨架32处于解锁状态,将靠背骨架32转动到适合位置后压下调节手柄,锁定机构回复到原位置,使锁定销自动进入到锁定孔中锁定。
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其主要的有效效果有:
45.集成式防雷座椅通过可伸缩式的头枕41来调整不同乘坐人员对于头枕41高度的需求,提高座椅对不同体型乘坐人员的适应性,并且座椅骨架03是可伸缩的设置在滑轨11上,可以保证不同体型乘坐人员对于坐垫尺寸的需求,满足乘坐人员对于坐垫尺寸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另外,通过设置座椅吸能器02来实现对座椅受到的大冲击力的有效吸收,有效保护了乘坐人员的安全。
46.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