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磁体的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5-31 15:03: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将在具有周壁和上部开口的收纳体的内部上下层叠的多个磁体从上依次取出的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磁体埋入型马达的转子芯。转子芯包括具有中心孔和多个磁体收纳孔的芯主体和插入于各磁体插入孔并借助树脂材料固定于芯主体的磁体。
3.转子芯的制造工序包括向芯主体的磁体收纳孔插入磁体的磁体插入工序。在磁体插入工序中,利用取出装置将在具有周壁和上部开口的收纳体的内部上下层叠的多个磁体从上依次取出。
4.取出装置包括将多个磁体向上方上推的上推机构和把持从收纳体的上部开口向上方突出的从上数第一个磁体的取出部。被取出部把持的磁体与取出部一起移动至磁体收纳孔的上方。之后,通过解除取出部的把持力而将磁体插入于磁体收纳孔。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408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9.不过,在磁体的表面设有防锈用的覆膜。此外,在将多个磁体插入于磁体收纳孔的转子芯的制造工序中,有时利用粘接剂将插入于共同的磁体收纳孔的磁体彼此粘接。此外,在收纳体的内部上下层叠的多个磁体由于自重而被加压。由此,有时上下相邻的磁体彼此借助覆膜、粘接剂粘贴。在该情况下,在利用取出部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时,会将包含从上数第二个磁体在内的其他磁体一起取出。其结果,由于制造线被停止,制造效率有可能恶化。
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磁体从上依次适当地取出的磁体的取出装置。
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2.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磁体的取出装置是将在具有周壁和上部开口的收纳体的内部上下层叠的多个磁体从上依次取出的取出装置,该磁体的取出装置包括:上推部,其将所述多个磁体向上方上推;限制部,其与从所述上部开口向上方突出的所述磁体相邻地配置在该磁体的侧方;取出部,其把持并取出从所述限制部向上方突出的从上数第一个所述磁体;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上推部和所述取出部的驱动,该磁体的取出装置构成为:在利用所述取出部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所述磁体时,通过所述取出部和所述限制部的协作,使从上数第二个所述磁体自从上数第一个所述磁体分离。
13.根据该结构,在利用取出部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时,通过取出部和限制部的协作,使从上数第二个磁体自从上数第一个磁体分离。由此,即使在上下相邻的磁体彼
此粘贴的情况下,也能够仅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因而,能够将磁体从上依次适当地取出。
附图说明
14.图1是表示磁体的取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剖视图。
15.图2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取出装置的作用的剖视图。
16.图3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取出装置的结构和作用的剖视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0、取出装置;20、上推部;21、杆;22、杆驱动部;30、限制部;31、把持部;32、把持驱动部;40、取出部;41、保持盘;42、保持盘驱动部;50、控制部;80、收纳体;81、周壁;82、上部开口;83、下部开口;84、止挡件;90、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第1实施方式>
20.以下,参照图1和图2,说明磁体的取出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磁体的取出装置(以下,称为取出装置10)用于转子芯的制造工序,更详细地说,用于向芯主体的磁体收纳孔(均省略图示)插入磁体90的磁体插入工序。
22.取出装置10将在收纳体80的内部上下层叠的多个磁体90从上依次取出。
23.取出装置10包括上推部20、限制部30、取出部40以及控制部50。
24.首先,说明收纳体80和磁体90。
25.(收纳体80)
26.如图1所示,收纳体80收纳上下层叠的多个磁体90。收纳体80具有周壁81、上部开口82、下部开口83以及止挡件84。另外,收纳体80也可以安装于未图示的设备。
27.周壁8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在上下方向的整体范围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上部开口82和下部开口83也可以为俯视长方形状。
28.在周壁81的下部设有一对止挡件84。一对止挡件84将周壁81的相对的一对内表面彼此连结。一对止挡件84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互相空开间隔且互相平行地设置。一对止挡件84通过与从下数第一个磁体90的下表面抵接而阻止磁体90从下部开口83脱落。
29.(磁体90)
30.如图1所示,磁体90为大致平板状的永久磁体。磁体90在磁体90的厚度方向(该图的上下方向)上层叠有多个。
31.俯视时的磁体90的大小比俯视时的周壁81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小一圈。
32.在磁体90的表面也可以设有防锈用的覆膜。
33.接着,说明上推部20、限制部30、取出部40以及控制部50。
34.(上推部20)
35.如图1所示,上推部20将在收纳体80的内部收纳的多个磁体90向上方上推。上推部20包括杆21和杆驱动部22。
36.杆2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37.杆21的上部位于收纳体80的内部。杆21的上端与从下数第一个磁体90的下表面抵
接。
38.杆驱动部22连结于杆21,驱动杆21沿着上下方向滑动。也可以是,杆驱动部22包括马达和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杆21的直线运动的公知的转换机构(均省略图示)。
39.(限制部30)
40.如图1所示,限制部30与从收纳体80的上部开口82向上方突出的磁体90相邻地配置在磁体90的侧方。另外,限制部30也可以安装于收纳体80。此外,限制部30也可以安装于收纳体80以外的设备。
41.限制部30与从收纳体80的上部开口82向上方突出的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以下,称为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在侧方相邻,并且不与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在侧方相邻。
42.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30设于上部开口82的整周范围。
43.(取出部40)
44.如图1所示,取出部40把持并取出从限制部30向上方突出的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以下,称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
45.取出部40包括保持盘41和保持盘驱动部42。
46.保持盘驱动部42连结于保持盘41,把持驱动保持盘41。此外,保持盘驱动部42使保持盘41在上下方向和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移动。
47.(控制部50)
48.如图1所示,控制部50控制上推部20和取出部40的驱动。控制部50与杆驱动部22和保持盘驱动部42分别电连接。
49.控制部50控制杆驱动部22以使两个磁体90从收纳体80的上部开口82向上方突出。
50.控制部50控制保持盘驱动部42以使保持盘41把持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
51.在此,取出装置10构成为:在利用取出部40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时,通过取出部40和限制部30的协作,使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自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分离。
52.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构成为:在利用取出部40把持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之后,在使取出部40向上方移动之前,使取出部40向存在限制部30的侧方移动。
53.另外,控制部50控制杆驱动部22以在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时两个磁体90从收纳体80的上部开口82向上方突出。
54.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55.如图2所示,在利用取出部40的保持盘41把持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之后,在使保持盘41向上方移动之前,使取出部40向存在限制部30的侧方(图2的右方)移动。由此,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被推压于限制部30。由此,在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和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之间作用剪切力。
56.即,在利用取出部40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时,通过取出部40和限制部30的协作,使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自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分离。由此,即使在上下相邻的磁体90彼此粘贴的情况下,也能够仅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
57.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58.控制部50构成为:在利用取出部40把持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之后,在使取出部40向上方移动之前,使取出部40向存在限制部30的侧方移动。
59.根据该结构,起到上述作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而将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
适当地取出。
60.<第2实施方式>
61.以下,参照图3,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说明磁体的取出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
62.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结构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从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63.如图3所示,限制部30构成为能够把持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
64.更详细地说,限制部30包括能够把持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的一对把持部31和驱动一对把持部31的把持驱动部32。
65.一对把持部31在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的侧方隔着磁体90地配置。一对把持部31构成为能够在图3中实线所示的位置即把持磁体90的把持位置和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即从磁体90分离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66.把持驱动部32在把持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驱动一对把持部31。
67.控制部50除了控制上推部20和取出部40以外,还控制限制部30的驱动。控制部50与把持驱动部32电连接。
68.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构成为:在利用取出部40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时,利用一对把持部31把持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
69.控制部50构成为:在利用一对把持部31把持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的状态下,使取出部40向上方或侧方移动。
70.另外,控制部50控制把持驱动部32以在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时解除一对把持部31对磁体90的把持。然后,控制杆驱动部22以使两个磁体90从收纳体80的上部开口82向上方突出。
71.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72.如图3所示,在利用取出部40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时,利用限制部30的一对把持部31把持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在该状态下,如图3中箭头a所示,若使取出部40向侧方移动,则在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和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之间作用剪切力。此外,在该状态下,如图3中箭头b所示,若使取出部40向上方移动,则在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和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之间作用牵拉力。
73.即,在利用取出部40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时,通过取出部40和限制部30的协作,使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自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分离。由此,即使在上下相邻的磁体90彼此粘贴的情况下,也能够仅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
74.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75.限制部30构成为能够把持从上数第二个磁体。控制部50控制限制部30的驱动,并构成为:在利用取出部40把持并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90时,利用限制部30把持从上数第二个磁体90。
76.根据该结构,起到上述作用,因此能够可靠地仅取出从上数第一个磁体。
77.<变形例>
78.本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变更来实施。本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互相组合来实施。
79.·
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限制部30设于上部开口82的整周范围的结构。然而,限制部30也可以不设于整周范围。限制部30位于从收纳体80的上部开口82向上方突出的磁体90的侧方且是取出部40的移动方向前方即可。
80.·
在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一对把持部31这两者在把持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被驱动的结构。也可以是,取而代之,使一对把持部31中的一者在图3的实线的位置固定,在把持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仅驱动另一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