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热式压力平衡阀的制作方法

2023-04-06 12:17: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压力平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热式压力平衡阀。


背景技术:

2.目前,带加热的压力容器通常为双层结构,加热装置设置在两成罐壁之间,加热装置一般为加热管,加热管一端连接蒸汽,利用蒸汽对压力容器内物料进行加热,此种物料加热方式,需要使用到蒸汽机或者烧煤,因此成本比较高。容器内投料、出料以及反应过程中均会导致容器内压力的变化,目前通常设置一个橡胶片类型的变形片,通过其形变来适应容器内压力的变化,当容器内压力过大时,需要排出大量气体,由于变形片变形量有限,因此,会排气较慢,且橡胶片易受天气环境影响,会使外界压力高,从而影响容器内气体流出。因此如何解决压力容器加热成本较高、提高压力平衡过程中空气的卫生程度,以及如何精准控制压力容器内压差,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式压力平衡阀,加热、压力平衡为一体,不仅降低物料加热成本,且保证进入压力容器内的气体的安全性和能够精准控制压力容器内压力。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热式压力平衡阀,包括有:加热腔,设置有第二进液管道、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内设加热管道,第二进液管道连接加热介质储存罐的出口,进料管道和压力容器出料口连通,出料管道和压力容器进料口连通,加热腔连接有加热装置;压力平衡腔,设置有第一进液管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进气管道,平衡管道,第一进液管道连接液体储存罐,第一阀门和进气管道连接压力容器,进气管道、平衡管道与压力平衡腔连通。
5.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在加热腔底部,加热装置设置为加热棒,加热棒的加热部分设置在加热管道的内部,所述加热腔内加注的加热介质为加热油。
6.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液管道还连接废液储存罐,所述第一阀门和进气管道连接压力容器的呼吸口,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均设置在压力平衡腔顶部。
7.优选地,所述加热腔还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设置在加热腔底部。
8.优选地,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均设置为单向阀。
9.优选地,所述加热管道与第二进液管道连通,加热介质通过第二进液管道加注至加热管道。
10.优选地,所述平衡管道连接液位计,液位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进液管道,以便于观察压力平衡腔内的水位,能够通过控制液体液位高低,精准控制控制压力容器内压力,所述液体储存罐内的液体为消毒液。
11.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液管道连接有液位计,液位计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道,所述出
液管道连接有手动阀。
12.优选地,所述进料管道连接有ph检测装置。
13.优选地,第一进液管道管道连接有手动阀。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物料通过进料管道进入到加热腔,在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在加热腔内进行旋转加热,经过加热后从出料管道流出,加热管道内部有加热介质,加热介质使用导热油,加热介质储存罐内的加热介质通过第二进液管道流入加热管道,加热腔底部连接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加热部分设置在加热管道内,加热装置设置为加热棒,与加热管通过蒸汽加热方式相比较能够降低加热成本。压力平衡腔内加注有液体,液体为消毒液,液体储存罐内的消毒液通过第一进液管道加入到压力平衡腔内,消毒液使用过一次之后通过第一进液管道再排出,以保证进入压力容器的气体的安全性,当压力容器内的压力过高时,气体进入进气管道,将进气管道内液位向下压,压力平衡腔以及平衡管道内液位升高,当进气管道内的液位下降至管道最低点时,气体开始以气泡的形式在液体内输送,再从第二阀门排出,当压力容器内压力过低时,外界气体进入平衡管道,将平衡管道内液位向下压,压力平衡腔以及进气管道内液位升高,当平衡管道内的液位下降至管道最低点时,气体开始以气泡的形式在液体内输送,再从第一阀门进入压力容器内,由上述可知每当气体将管道内液位压至管道最低点时,气体才开始以气泡的状态开始在压力平衡腔内运输,因此通过控制压力平衡腔内的的液位高度,能够精准控制压力容器的压力。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式压力平衡阀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力平衡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1-图4中:
21.1、平衡管道;2、进气管道;3、第一阀门;4、第二阀门;5、第一进液管道;6、压力平衡腔;7、加热腔;8、液位计;9、进料管道;10、出料管道;11、加热管道;12、导流板;13、加热装置;14、第二进液管道;15、ph探测装置;16、手动阀;17、出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式压力平衡阀,加热、压力平衡为一体,不仅降低物料加热成本,且保证进入压力容器内的气体的安全性和能够精准控制压力容器
内压力。
24.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25.请参考附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式压力平衡阀,包括有:加热腔7,设置有第二进液管道14、进料管道9和出料管道10,内设加热管道11,第二进液管道14连接加热介质储存罐的出口,第二进液管道14与加热管道11连通,加热介质通过第二进液管道14进入加热管道11,加热管道11内部还设置有加热装置13的加热部分,进料管道9和压力容器出料口连通,物料从压力容器流出,通过进料管道9流入加热腔7,在导流板12的作用下在加热腔7内进行旋转并向上运输,出料管道10和压力容器进料口连通,通过出料管道10流回压力容器,进行循环加热,加热腔7连接有加热装置13;加热装置13设置为加热棒,与传统的加热管通蒸汽加热相比较能够节省加热成本,压力平衡腔6设置有第一进液管道5,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进气管道2,平衡管道1,第一进液管道5连接液体储存罐,消毒液从液体储存罐流出经过第一进液管道5进入压力平衡腔6,第一阀门3和进气管道2连接压力容器,当压力容器内气压过高时,气体进入进气管道2,气体将进气管道2内的消毒液液位压低,由于进气管道2、平衡管道1与压力平衡腔6连通,因此,进气管道2液位降低时,平衡管道1和压力平衡腔内的液位升高,当进气管道2内液位高度压至进气管道2最低点,气体开始通过消毒液以气泡的状态进行传输,经过消毒液后从第二阀门4排出,当压力容器内压力过低时,外界气体进入平衡管道1,将平衡管道1内的消毒液液位向下压,由于进气管道2、平衡管道1与压力平衡腔6连通,因此,平衡管道1液位降低时,进气管道2和压力平衡腔6内的液位升高,当平衡管道1内液位高度压至平衡管道1最低点,外界气体开始以气泡的状态进行输送经过消毒液从第一阀门3进入压力容器,以此来保证压力容器内的压力平衡,压力平衡腔6内加注有消毒液,且消毒液每使用一次就更换,能够保证进入压力容器内的气体的安全性,由于进入压力平衡腔6的气体,都是在水位下降至管道底部最低点,才开始进行传输,因此通过控制压力平衡腔6内的原始液位高度,能够控制压力容器内的压力。
26.第一进液管道5连接有液位计8,液位计8的另一端连接平衡管道1,第二进液管道5连接有液位计8,液位计8的另一端连接出液管道1,液位计8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压力平衡腔6和加热管道11内的液位,可以避免加注液体过多导致液体溢出。
27.第二进料管道5连接在加热腔7底部,且连接有ph探测装置15,能够检测进入加热腔7的物料的ph值。加热装置13连接在加热腔7底部,加热装置13的加热部分设置在加热管道11的内部,加热装置13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加热介质将热量通过加热管道11传输至加热腔7内,对加热腔7内的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物料经过出料管道10流回压力容器。
28.第一进液管道5连接废液储存罐,消毒液使用一次后打开手动阀,消毒液排至废液储存罐,新的消毒液再从液体储存罐出口流出经过第一进液管道5流入压力平衡腔6,第一阀门3和进气管道2连接压力容器的呼吸口,用于吸入压力容器内的气体,或呼出压力平衡腔6内的气体,第一阀门3与第二阀门4均设置在压力平衡腔6顶部,气体一般向上流动,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设置在顶部,便于排气。
29.第一阀门3与第二阀门4均设置为单向阀,能够控制气流向一个方向流动,能够加快压力平衡速度。
30.结合图2,加热腔7还设置有出液管道17,出液管道17设置在加热腔7底部,出液管道17连接有手动阀,当加热管道11内加热介质需要排出时,打开手动阀,第一进液管道连5接有手动阀16,当压力平衡腔6内液态需要排出时,打开手动阀门16,手动阀通过人工控制起停,能够保证加热介质与消毒液的卫生情况,提高物料安全性。
3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