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与流程

2023-04-05 06:15: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创新智能制冷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一般传统恒温恒湿系统需要加抽湿机等辅助设备,在节能环保方面未能全面进行多种循环利用且效率不够高,恒温恒湿冷库尚较少涉及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如何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如何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如何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以及如何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等问题仍待解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包括:
5.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用于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
6.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用于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
7.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用于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
8.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用于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9.优选的,所述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包括:
10.冷库压缩机制冷单元:用于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
11.自主加热除霜调湿单元:用于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
12.高低压输入输出单元:用于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
13.优选的,所述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包括:
14.外部冷凝交换单元: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
换;
15.外部冷热储存单元: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
16.冷热循环连接单元: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
17.优选的,所述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包括:
18.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
19.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
20.制冷制热循环气流单元: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
21.优选的,所述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包括:
22.多点分布温湿监测单元: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
23.系统管网控制单元: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
24.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单元: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
2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方法,包括:
26.s100: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
27.s200: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
28.s300: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
29.s400: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30.优选的,所述s100,包括:
31.s101: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
32.s102: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
33.s103: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
34.优选的,所述s200,包括:
35.s201: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
36.s202: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
37.s203: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
38.优选的,所述s300,包括:
39.s301: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
40.s302: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
41.s303: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
42.优选的,所述s400,包括:
43.s401: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
44.s402: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
45.s403: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
46.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包括: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用于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用于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用于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用于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所述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包括:冷库压缩机制冷单元:用于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自主加热除霜调湿单元:用于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高低压输入输出单元:用于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所述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包括:外部冷凝交换单元: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外部冷热储存单元: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冷热循环连接单元: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所述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包括: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制冷制热循环气流单元: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所述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包括:多点分布温湿监测单元: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系统管网控制单元: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
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单元: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
48.内部制冷制热循环,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外部冷热交换循环,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冷热交替内部温湿调节,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温湿监测系统控制,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内部设置通过制冷机组冷凝器末端连接到蒸发器管通,外部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适用于包括:一般冷库系统及医药冷库系统或试验冷库系统,保鲜温度湿度通过能耗主动压缩制冷、蒸发控制湿度;本发明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能够实现内外温度湿度双循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具有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效果;并大幅提高本领域节能环保效率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循环可持续利用。
49.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及调控方法,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5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51.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主结构图。
52.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框图。
53.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包括:
55.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用于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
56.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用于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
57.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用于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
58.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用于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5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
控系统,包括:
60.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100:用于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
61.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200:用于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
62.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300:用于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
63.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400:用于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64.内部制冷制热循环,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外部冷热交换循环,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冷热交替内部温湿调节,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温湿监测系统控制,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65.本发明内部设置通过制冷机组冷凝器末端连接到蒸发器管通,外部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适用于包括:一般冷库系统及医药冷库系统或试验冷库系统,保鲜温度湿度通过能耗主动压缩制冷、蒸发控制湿度。
6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系统,包括: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用于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用于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用于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用于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所述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包括:冷库压缩机制冷单元:用于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自主加热除霜调湿单元:用于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高低压输入输出单元:用于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所述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包括:外部冷凝交换单元: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外部冷热储存单元: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冷热循环连接单元: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所述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包括: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制冷制热循环气流单元: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所述温湿监测
系统控制模块,包括:多点分布温湿监测单元: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系统管网控制单元: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单元: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
67.内部制冷制热循环,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外部冷热交换循环,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冷热交替内部温湿调节,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温湿监测系统控制,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内部设置通过制冷机组冷凝器末端连接到蒸发器管通,外部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适用于包括:一般冷库系统及医药冷库系统或试验冷库系统,保鲜温度湿度通过能耗主动压缩制冷、蒸发控制湿度;本发明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能够实现内外温度湿度双循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具有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效果;并大幅提高本领域节能环保效率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循环可持续利用。
6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包括:
69.冷库压缩机制冷单元:用于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
70.自主加热除霜调湿单元:用于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
71.高低压输入输出单元:用于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
7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包括:冷库压缩机制冷单元:用于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自主加热除霜调湿单元:用于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高低压输入输出单元:用于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内部制冷制热循环的冷库压缩机制冷,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自主加热除霜调湿,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高低压输入输出,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
7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内部制冷制热循环的冷库压缩机制冷,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自主加热除霜调湿,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
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高低压输入输出,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内部设置通过制冷机组冷凝器末端连接到蒸发器管通,外部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
7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包括:
75.外部冷凝交换单元: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
76.外部冷热储存单元: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
77.冷热循环连接单元: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
7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包括:外部冷凝交换单元: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外部冷热储存单元: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冷热循环连接单元: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
79.计算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
[0080][0081]
其中,thcr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k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的第k个热交换点位,m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的热交换点位总数,t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环境温度值,u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纵向轴坐标值,u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纵向轴参照坐标值,v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横向轴坐标值,v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横向轴参照坐标值,w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垂直轴坐标值,w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垂直轴参照坐标值。
[008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外部冷热交换循环模块,包括:外部冷凝交换单元: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外部冷热储存单元: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冷热循环连接单元: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能够将外部能量进行大量存储及进行能源缓冲,提高自然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0083]
计算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其中,thcr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k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的第k个热交换点位,m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的热交换点位总数,t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环境温度值,u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纵向轴坐标值,u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纵向轴参照坐标值,v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横向轴坐标值,v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横向轴参照坐标值,w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垂直轴坐标值,w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垂直轴参照坐标值;通过计算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可以进一步精确控制环境温度的利用效率。
[008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包括:
[0085]
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
[0086]
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
[0087]
制冷制热循环气流单元: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
[008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包括: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制冷制热循环气流单元: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制冷状态时湿度进行保持或调整;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
[008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冷热交替内部温湿模块,包括: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制冷制热循环气流单元: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制冷状态时湿度进行保持或调整;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能够同时进行制冷状态时温度湿度保持或调整,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能够进一步加速冷热交换。
[00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包括:
[0091]
多点分布温湿监测单元: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
[0092]
系统管网控制单元: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
[0093]
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单元: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
[009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所述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包括:多点分布温湿监测单元: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系统管网控制单元: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单元: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综合判断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及冷库内部的温度、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湿度及冷库内部的湿度以及系统存储的自然能量;当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及系统存储的自然能量与冷库内部的温度有温度差、湿度差时或内部需要能量补充时,进行温度、湿度及压差能量交换。
[0095]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温湿监测系统控制模块,包括:多点分布温湿监
测单元: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系统管网控制单元: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单元: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综合判断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及冷库内部的温度、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湿度及冷库内部的湿度以及系统存储的自然能量;当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及系统存储的自然能量与冷库内部的温度有温度差、湿度差时或内部需要能量补充时,进行温度、湿度及压差能量交换;能够实现内外温度湿度双循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具有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效果。
[009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方法,包括:
[0097]
s100: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
[0098]
s200: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
[0099]
s300: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
[0100]
s400: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010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方法,包括: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0102]
内部制冷制热循环,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外部冷热交换循环,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冷热交替内部温湿调节,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温湿监测系统控制,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0103]
本发明内部设置通过制冷机组冷凝器末端连接到蒸发器管通,外部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适用于包括:一般冷库系统及医药冷库系统或试验冷库系统,保鲜温度湿度通过能耗主动压缩制冷、蒸发控制湿度。
[010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温湿调控方法,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通
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
[0105]
内部制冷制热循环,通过主动压缩制冷及内部加热升温,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内部主动制冷制热循环;外部冷热交换循环,通过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储存,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外部环境中自然冷热能源存储;冷热交替内部温湿调节,通过内部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环网,进行内部主动冷热交换温度调节、温差冷热交换温度调节及蒸发冷凝湿度调节;温湿监测系统控制,通过分布温湿监测及自动控制智能管理,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双循环系统控制及智能化管理;内部设置通过制冷机组冷凝器末端连接到蒸发器管通,外部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适用于包括:一般冷库系统及医药冷库系统或试验冷库系统,保鲜温度湿度通过能耗主动压缩制冷、蒸发控制湿度;本发明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能够实现内外温度湿度双循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具有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效果;并大幅提高本领域节能环保效率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循环可持续利用。
[010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100,包括:
[0107]
s101: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
[0108]
s102: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
[0109]
s103: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
[0110]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内部制冷制热循环的冷库压缩机制冷,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自主加热除霜调湿,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高低压输入输出,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
[011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制冷压缩机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主动制冷降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冷温度要求时,进行主动制冷降温;通过自主加热进行恒温恒湿冷库的自主加热升温,当冷库外部可利用环境温度无法满足冷库内部制热温度要求时,进行自主加热升温;连接内部制冷制热循环模块的制冷制热单元输入输出端,并密封保持输入输出端高低压力差;内部设置通过制冷机组冷凝器末端连接到蒸发器管通,外部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
[01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00,包括:
[0113]
s201: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
[0114]
s202: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
[0115]
s203: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
[011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制冷的同时加热达到温度湿度的多种状态协调控制恒温恒湿及按需定制;
[0117]
计算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
[0118][0119]
其中,thcr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k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的第k个热交换点位,m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的热交换点位总数,t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环境温度值,u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纵向轴坐标值,u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纵向轴参照坐标值,v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横向轴坐标值,v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横向轴参照坐标值,w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垂直轴坐标值,w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垂直轴参照坐标值。
[012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冷凝集散热器进行冷库外部环境中的环境冷热温度交换;通过热交换循环介质存储器进行热交换循环介质的存储;通过多层隔热保温管网,进行系统各单元的热交换循环介质联通;能够将外部能量进行大量存储及进行能源缓冲,提高自然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0121]
计算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其中,thcr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k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的第k个热交换点位,m代表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的热交换点位总数,t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环境温度值,u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纵向轴坐标值,u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纵向轴参照坐标值,v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横向轴坐标值,v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横向轴参照坐标值,wk代表第k个热交换点位的空间垂直轴坐标值,w代表热交换点位的空间垂直轴参照坐标值;通过计算环境温度与外部冷热交换循环媒介热交换值,可以进一步精确控制环境温度的利用效率。
[012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300,包括:
[0123]
s301: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
[0124]
s302: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
[0125]
s303: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
[012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
[0127]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内部蒸发器件进行恒温恒湿冷库内的制冷温度调节;通过位于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下部的压缩高压制热交换网,进行外部环境高温状态的热交换介质导入内部制热及除湿;通过冷热湿度联动控制风机组,进行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单元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单元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制冷状态时湿度进行保持或调整;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能够同时进行制冷状态时温度湿度保持或调整,外部冷热温湿交换及内部蒸发冷风交换的风机吹动空气流动,能够进一步加速冷热交换。
[012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400,包括:
[0129]
s401: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
[0130]
s402: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
[0131]
s403: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
[013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综合判断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及冷库内部的温度、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湿度及冷库内部的湿度以及系统存储的自然能量;当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及系统存储的自然能量与冷库内部的温度有温度差、湿度差时或内部需要能量补充时,进行温度、湿度及压差能量交换。
[013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恒温恒湿冷库内外各温度监控点位及湿度监控点位进行多点位温度监测及多点位湿度监测,获得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根据多点位温度监测数据及多点位湿度监测数据,通过多向控制阀门及过滤器,进行内外双循环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控制;通过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各部分及系统电源供电的平台化智能管理,智能调控冷库内温度湿度保持恒定平稳,智能管理冷库外部环境自然冷热资源循环利用;恒温恒湿智能管理平台综合判断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及冷库内部的温度、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湿度及冷库内部的湿度以及系统存储的自然能量;当冷库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及系统存储的自然能量与冷库内部的温度有温度差、湿度差时或内部需要能量补充时,进行温度、湿度及压差能量交换;能够实现内外温度湿度双循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内部温度湿度及内部空气质量,具有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效果。
[0134]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