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4-05 01:01: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防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2.湿式除尘是除尘的其中一种方式,在工业厂房作业产生烟尘、粉尘需要及时利用除尘设备处理排放至大气。烟尘、粉尘由管道进入喷淋塔,通过水气和粉尘结合,过滤掉大颗粒粉尘,再通过排烟筒外排,由于除尘设备一般安装在室外,在北方寒冷冬季,除尘设备的水箱、水泵及各个通水管道均有冻坏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包括除尘设备本体,所述除尘设备本体包括喷淋塔、文丘管、处理箱、蓄水箱、水泵与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蓄水箱之间通过循环管连通,所述处理箱中设有过滤结构,用于将从喷淋塔进入到处理箱的液体进行过滤,所述蓄水箱中设置有加热组件与混匀组件,用于将蓄水箱中的液体进行加热与混合,使得液体温度更为均匀。
6.优选的,所述喷淋塔顶部连通设有安装壳,且安装壳内部设有用于将喷淋塔内部的气体向外部吸引吹出的风机,从而将洁净后的气体吹到外界,所述喷淋塔侧面靠近下方的位置连通设有文丘管,文丘管用于将外部的待处理气体加速通入到喷淋塔中。
7.优选的,所述处理箱设置在喷淋塔下方并通过连通管a连通,以便于通过连通管a使得喷淋塔中的液体进入到处理箱中,所述处理箱底部连通有用于将处理箱内部底端的沉淀物进行排放的排污管。
8.优选的,所述处理箱与蓄水箱之间通过连通管b连通,其中连通至蓄水箱的位置位于蓄水箱内部上方以防止液体倒流到处理箱中,所述处理箱与水泵通过连通管c连通,其中连通管c连通至处理箱中的位置位于处理箱内部底端,所述水泵出水口与喷淋管连通,所述喷淋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至文丘管中。
9.优选的,所述蓄水箱上连通有用于将外界的水补充到蓄水箱中的补水管,所述蓄水箱内壁设有水位感应器,用于将液体不足的信号传输到外部控制器,再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外部补水的泵体并通过补水管向蓄水箱中补充水体,从而保证水泵能够进行持续抽水。
10.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喷淋管、循环管与补水管表面皆包裹有用于保温防冻的加热带,加热带主要由电热材料和绝缘材料等组成,电热材料为镍铬合金带,具有发热快,热效
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绝缘材料为多层无碱玻璃纤维或者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和可靠的绝缘性能,使用时包覆缠绕在管道上,用于放置在低温环境下管道内部有液体时发生冻结。
11.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控制面板、温度感应器与电加热管,所述温度感应器与电加热管设置于蓄水箱内壁,所述控制面板连接于蓄水箱外侧壁上并与温度感应器和电加热管之间电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混匀组件包括设置在蓄水箱内部的两个相对而设的轴承座,且两个轴承座之间转动设有轴杆,轴杆表面固定套设有多组混合叶组;
13.其中混合叶组包括安装环与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呈环形固定连接在安装环外圈上,安装环通过螺栓锁紧在轴杆上,其中混合叶组的一半部分位于液面以下,另一半部分位于液面以上。
14.优选的,所述补水管包括竖直管部与水平管部,所述竖直管部连通在水平管部表面中段位置,所述水平管部底部贯穿开设有三个喷射孔并与叶片对应,用于在从外界进行补水时间液体喷射至叶片上,从而利用冲击力带动混合叶组进行转动并对蓄水箱中的液体进行混合。
15.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组件与定位组件,其中定位组件位于过滤组件位上方,过滤组件在处理箱中用于对液体进行过滤,防脱组件用于防止过滤组件与处理箱轻易发生分离,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开设有在处理箱表面的开口,且开口中设有过滤网并延伸至处理箱内部,并且处理箱内部设有用于对过滤网进行承载限位的限位块,使得过滤网水平保持在处理箱内部,所述过滤网的一端设有密封块并位于处理箱外部用于将开口进行阻挡密封。
16.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通过定位轴连接在处理箱表面的定位块,且定位块表面设有挡块,所述挡块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有弹簧,且所述安装孔中通过弹簧设有卡块;
17.另外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密封块上的并与卡块相卡配的卡孔,在使用时当过滤网经开口插入至处理箱中并且密封块贴合与开口时,工作人员转动并使得挡块位于密封块表面,其中还卡块与密封块表面接触并对弹簧进行挤压,进一步当挡块与密封块垂直时,卡块与卡孔对应,同时弹簧的挤压力将卡块挤压于卡孔中,从而防止密封块以及过滤网与处理箱分离。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对蓄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以及对水管管道进行保温,防止在冬季环境下运行发生冻结甚至冻裂,提高装置在冬季环境使用下的安全性。
20.2、本发明对液体进行加热的工程中还通过混合的方式能提供液体加热的均匀性,进而使得提供加热均匀效果。
21.3、本发明中当设备不进行除尘工作时可通过持续循环的状态防止冻结甚至冻裂,其主要使得通过内循环来实现,具体的是水泵从蓄水箱抽水经喷淋管与循环管再回到蓄水箱中,以此实现水循环防止冻结甚至冻裂。
22.4、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沉淀与多次过滤还能进一步提高进入到蓄水箱中的液体的洁净程度,进而提供水循环使用过程中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的平面图;
24.图2为图1中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1中处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2中蓄水箱的剖切图;
27.图5为图4的仰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3中处理箱的剖切图;
29.图7为图6中处理箱与过滤网的拆分图;
30.图8为图7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图7中定位组件的结构拆分图。
32.图中:1、喷淋塔;2、风机;3、文丘管;4、连通管a;5、处理箱;6、连通管b;7、排污管;8、蓄水箱;9、补水管;91、竖直管部;92、水平管部;10、控制面板;11、温度感应器;12、水位感应器;13、连通管c;14、水泵;15、喷淋管;16、循环管;17、电加热管;18、开口;19、限位块;20、过滤网;21、密封块;22、卡孔;23、定位组件;2310、定位块;2320、挡块;2330、安装孔;2340、弹簧;2350、卡块;24、混匀组件;2410、轴杆;2420、轴承座;2430、混合叶组;25、加热带。
具体实施方式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7.实施例一
38.参照图1-9,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包括除尘设备本体,除尘设备本体包括喷淋塔1、文丘管3、处理箱5、蓄水箱8、水泵14与喷淋管15,喷淋管15与蓄水箱8之间通过循环管16连通,处理箱5中设有过滤结构,用于将从喷淋塔1进入到处理箱5的液体进行过滤,蓄水箱8中设置有加热组件与混匀组件,用于将蓄水箱8中的液体进行加热与混合,使得液体温度更为均匀。
39.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效果如下:喷淋塔1顶部连通设有安装壳,且安装壳内部设有用于将喷淋塔1内部的气体向外部吸引吹出的风机2,从而将洁净后的气体吹到外界,喷淋塔1侧面靠近下方的位置连通设有文丘管3,文丘管3用于将外部的待处理气体加速通入到
喷淋塔1中;
40.处理箱5设置在喷淋塔1下方并通过连通管a4连通,以便于通过连通管a4使得喷淋塔1中的液体进入到处理箱5中,处理箱5底部连通有用于将处理箱5内部底端的沉淀物进行排放的排污管7,处理箱5与蓄水箱8之间通过连通管b6连通,其中连通至蓄水箱8的位置位于蓄水箱8内部上方以防止液体倒流到处理箱5中,处理箱5与水泵14通过连通管c13连通,其中连通管c13连通至处理箱5中的位置位于处理箱5内部底端,水泵14出水口与喷淋管15连通,喷淋管15远离水泵14的一端连通至文丘管3中;
41.蓄水箱8上连通有用于将外界的水补充到蓄水箱8中的补水管9,蓄水箱8内壁设有水位感应器12,用于将液体不足的信号传输到外部控制器,再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外部补水的泵体并通过补水管9向蓄水箱8中补充水体,从而保证水泵14能够进行持续抽水。
42.上述部分结构描述:在使用时水泵14通过连通管c13箱蓄水箱8中进行抽水,再通过喷淋管15将液体喷至文丘管3中,其中文丘管3为现有技术由收缩管、喉管和扩大管组成,使用时外部含灰尘的气体进入收缩管,流速沿管逐渐增大,喷淋管15中的液体由喉管处喷入,被高速气流所撞击而雾化,使得气体中的尘粒与水雾发生混合。进入扩大管后,流速逐渐减小,杂质互相粘合,使颗粒增大,此时被洗涤过的气体被风机3吸引排出,杂质与液体混合流至喷淋塔1内部底端并通过连通管a4进入到处理箱5中,再进行沉淀处理,沉淀物通过排污管7排出,沉淀物上层的液体通过连通管b6进入到蓄水箱8中供水泵14进行抽吸,同时当蓄水箱8中的液体不够水泵14进行抽吸时,通过补水管9从部向蓄水箱8中进行补水。
43.实施例二
44.基于实施例一,参照图1-9,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连通管、喷淋管15、循环管16与补水管19表面皆包裹有用于保温防冻的加热带25,加热带25主要由电热材料和绝缘材料等组成,电热材料为镍铬合金带,具有发热快,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绝缘材料为多层无碱玻璃纤维或者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和可靠的绝缘性能,使用时包覆缠绕在管道上,用于放置在低温环境下管道内部有液体时发生冻结;
45.加热组件包括控制面板10、温度感应器11与电加热管17,温度感应器11与电加热管17设置于蓄水箱8内壁,控制面板10连接于蓄水箱8外侧壁上并与温度感应器11和电加热管17之间电性连接,温度感应器11感应蓄水箱8中的水温低于设定温度时通过控制面板10通电于电加热管17对蓄水箱8中液体进行加热,到达设定温度后自动控制断电结束加热。
46.实施例三
47.基于实施例二,参照图1-9,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混匀组件包括设置在蓄水箱8内部的两个相对而设的轴承座2420,且两个轴承座2420之间转动设有轴杆2410,轴杆2419表面固定套设有多组混合叶组2430,其中混合叶组2430包括安装环与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呈环形固定连接在安装环外圈上,安装环通过螺栓锁紧在轴杆2410上,其中混合叶组2430的一半部分位于液面以下,另一半部分位于液面以上。
48.实施例四
49.基于实施例三,参照图1-9,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补水管9包括竖直管部91与水平管部92,竖直管部91连通在水平管部92表面中段位置,水平管部92底部贯穿开设有三个喷射孔并与叶片对应,用于在从外界进行补水时间液体喷射至叶片上,从而利用冲击力带动混合叶组2430进行转动并对蓄水箱8中的液体进行混合,这样能提供蓄水箱8
中液体加热的均匀性。
50.实施例五
51.基于实施例四,参照图1-9,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组件与定位组件23,其中定位组件23位于过滤组件位上方,过滤组件在处理箱5中用于对液体进行过滤,防脱组件用于防止过滤组件与处理箱5轻易发生分离,过滤组件包括开设有在处理箱5表面的开口18,且开口18中设有过滤网20并延伸至处理箱5内部,并且处理箱5内部设有用于对过滤网20进行承载限位的限位块19,使得过滤网20水平保持在处理箱5内部,过滤网20的一端设有密封块21并位于处理箱5外部用于将开口18进行阻挡密封。
52.定位组件23包括通过定位轴连接在处理箱5表面的定位块2310,且定位块2310表面设有挡块2320,挡块2320表面开设有安装孔2330,安装孔2330内部设有弹簧2340,且安装孔2330中通过弹簧2340设有卡块2350;
53.另外定位组件23包括开设在密封块21上的并与卡块2350相卡配的卡孔22,在使用时当过滤网20经开口18插入至处理箱5中并且密封块21贴合与开口18时,工作人员转动并使得挡块2320位于密封块21表面,其中还卡块2350与密封块21表面接触并对弹簧2340进行挤压,进一步当挡块2320与密封块21垂直时,卡块2350与卡孔22对应,同时弹簧2340的挤压力将卡块2350挤压于卡孔22中,从而防止密封块21以及过滤网20与处理箱5分离。
54.实施例六
55.基于实施例五,参照图1-9,一种具有防冻效果的湿式除尘设备,通过水泵14从蓄水箱8抽水经喷淋管15与循环管16再回到蓄水箱8中,以此实现单纯的水循环使得在不进行除尘工作时防止水箱与管道防止冻结甚至冻裂,另外喷淋管15与循环管16等通水管道上皆设有控制阀,其中在进行单纯水循环时,喷淋管15上的控制阀关闭,循环管16上的控制阀打开,当进行除尘水循环时,喷淋管15上的控制阀打开,循环管16上的控制阀关闭。
56.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5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