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换热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3-04-04 17:06: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和换热壳体;所述换热管包括扁管段;所述换热壳体环绕所述扁管段,且所述换热壳体的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热管的表面密封连接,所述换热壳体与所述扁管段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且所述第一换热腔和所述第二换热腔之间连通;所述换热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换热腔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换热腔连通的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内设有与所述扁管段的对应表面接触的第一多孔材料块;所述第二换热腔内设有与所述扁管段的对应表面接触的第二多孔材料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材料块覆盖所述扁管段朝向所述第一换热腔的整个表面;所述第二多孔材料块覆盖所述扁管段朝向所述第二换热腔的整个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材料块为和所述第二多孔材料块均为水帘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材料块和所述第二多孔材料块相连,以形成环绕所述扁管段的环形多孔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多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液口沿所述换热壳体的轴向依次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出液口之间的距离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所述第二罩体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罩体用于与所述扁管段围成所述第一换热腔,所述第二罩体用于与所述扁管段围成所述第二换热腔。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空调系统和电池冷却回路,所述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换热管形成所述电池冷却回路的部分管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换热结构及车辆,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管和换热壳体;换热管包括扁管段;换热壳体环绕扁管段,且换热壳体的轴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换热管的表面密封连接,换热壳体与扁管段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且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之间连通;换热壳体具有与第一换热腔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与第二换热腔连通的出液口。待冷却液体经换热管的一端流入,经过扁管段后,从换热管的另一端流出,冷却液体从换热壳体的进液口进入第一换热腔,由于扁管段的扁平形态,其换热面积较大,冷却液体可以与流经扁管段的待冷却液体充分换热,将待冷却液体充分冷却,随后经换热壳体的出液口流出。出液口流出。出液口流出。


技术研发人员:卢振廷 徐欢 马旭青 薛强 蒋峰 周来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3/3/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