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排抗滑钢板桩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4-04 02:35: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工程中的基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防止基坑边坡滑塌的抗滑桩,具体涉及一种双排抗滑钢板桩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大型基坑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基坑边坡滑塌,通常在边坡马道上打设抗滑钢板桩,而且为保证抗滑效果,有时会打设两排钢板桩。但两排钢管桩间无联系,每排钢板桩单独受力,无法发挥双排钢板桩的最佳抗滑效果;另外,尽管每排的各块钢板桩相邻边之间有互锁结构,但联系并不紧密,当某块钢板桩受力集中时,不能将受力有效分散到其余钢板桩,造成局部扭曲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排抗滑钢板桩加固结构,提高钢板桩的整体稳定性能和抗滑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双排抗滑钢板桩加固结构,包括两排平行插打在基坑边坡上的抗滑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沿每排钢板桩纵向在每排钢板桩靠近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两根加固杆,沿两排钢板桩横向在两排钢板桩间每隔一定间距穿设一对拉杆,所述对拉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每排钢板桩两侧的两加固杆,并在两加固杆外侧分别螺接紧固螺母将两加固杆压紧在钢板桩上;所述对拉杆分为两个节段,两节段在两排钢板桩之间通过螺纹套筒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7.首先,将两排钢板桩通过拉杆连成整体,当一排钢板桩受力时,能将受力传递到另一排,两排钢板桩共同受力,最大程度发挥双排钢板桩的抗滑效果;
8.其次,每排钢板桩两侧的加固杆将一排钢板桩中各钢板桩牢固锁定成整体,每一块钢板桩的受力都会传递到其余钢板桩,整排钢板桩共同受力,可防止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变形;
9.另外,加固杆在钢板桩插打时可起导向作用,提高钢板桩侧打设精度,保持一排钢板桩的线型。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排平行插打在基坑边坡上的抗滑钢板桩1,沿每排钢板桩1纵向在每排钢板桩靠近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两根加固杆2,沿两排钢板桩横向在
两排钢板桩间每隔一定间距穿设一对拉杆3,所述对拉杆3的两端分别贯穿每排钢板桩两侧的两加固杆2,并在两加固杆外侧分别螺接紧固螺母4将两加固杆压紧在钢板桩上;所述对拉杆3分为两个节段,两节段在两排钢板桩之间通过螺纹套筒5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所述加固杆可采用槽钢,槽钢的槽口朝向钢板桩的板面;所述拉杆采用精轧螺纹钢。
14.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如下:
15.(1)在钢板桩插打前,沿每排钢板桩的设计插打边线摆放加固杆沿,然后紧贴加固杆插打钢板桩,加固杆对每排钢板桩插打起导向和定位作用;
16.(2)每排钢板桩插打完成后,按拉杆的设计间距在钢板桩上开设拉杆通孔;
17.(3)拉杆的两个节段先不连接,先将两个拉杆节段分别穿过两排钢板桩,然后将每排钢板桩两侧的加固杆穿设在拉杆节段上,在每个拉杆节段两端螺接螺母,螺母先不拧紧;
18.(4)将两排钢板桩上相对的拉杆节段通过螺纹套筒连接,然后拧紧拉杆上位于两钢板桩外侧的螺母,同时将两排钢板桩外侧的加固杆压紧在钢板桩上,将两排钢板桩拉紧,使两排钢板桩连成一体;
19.(5)最后,将拉杆上位于钢板桩内侧的两螺母分别向两钢板桩内侧的加固杆转动,将内侧加固杆压紧在钢板桩上。每排钢板桩两侧的加固杆将整排钢板桩牢固夹紧。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排抗滑钢板桩加固结构,包括两排平行插打在基坑边坡上的抗滑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沿每排钢板桩纵向在每排钢板桩靠近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两根加固杆,沿两排钢板桩横向在两排钢板桩间每隔一定间距穿设一对拉杆,所述对拉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每排钢板桩两侧的两加固杆,并在两加固杆外侧分别螺接紧固螺母将两加固杆压紧在钢板桩上;所述对拉杆分为两个节段,两节段在两排钢板桩之间通过螺纹套筒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排抗滑钢板桩加固结构,包括两排平行插打在基坑边坡上的抗滑钢板桩,沿每排钢板桩纵向在每排钢板桩靠近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两根加固杆,沿两排钢板桩横向在两排钢板桩间每隔一定间距穿设一对拉杆,对拉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每排钢板桩两侧的两加固杆,并在两加固杆外侧分别螺接螺母将两加固杆压紧在钢板桩上;对拉杆分为两个节段,两节段在两排钢板桩之间通过螺纹套筒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两排钢板桩及每排的各钢板桩连成整体,所有钢板桩共同受力,能最大程度发挥双排钢板桩的抗滑效果。抗滑效果。抗滑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 郭宝圣 胡学伟 冉垂正 曾宇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3/3/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