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透镜、激光发射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4-01 21:12: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0)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0a)和第二表面(10b),所述第一表面(10a)具有第一光学结构(20),所述第一光学结构(20)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201)和多个第二微透镜(202),所述第一微透镜(201)和所述第二微透镜(202)均为柱面透镜,且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轴向子午线(m1)和所述第二微透镜(202)的轴向子午线(m2)平行,所述第一微透镜(201)和所述第二微透镜(202)的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不同:曲率半径;通光孔径;所述第二表面(10b)具有第二光学结构(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微透镜(201)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0a)的中部,多个所述第二微透镜(202)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结构(20)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组(21)和多个第二微透镜组(22),所述第一微透镜组(21)和所述第二微透镜组(22)在第一方向(a)上交替分布,所述第一方向(a)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轴向子午线(m1)的方向;所述第一微透镜组(21)包括m个所述第一微透镜(201),所述第二微透镜组(22)包括n个所述第二微透镜(202),m和n均为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微透镜(202)的曲率半径满足如下关系:0.1≤|r1/r2|≤10其中,r1为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二微透镜(202)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通光孔径与所述第二微透镜(202)的通光孔径满足如下关系:0.1≤d1/d2≤10其中,d1为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通光孔径,d2为所述第二微透镜(202)的通光孔径。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30)包括多个第三微透镜(301),所述第三微透镜(301)为柱面透镜,且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轴向子午线(m3)平行于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轴向子午线(m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曲率半径满足如下关系:0.1≤|r3/r1|≤10其中,r1为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曲率半径,r3为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曲率半径。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通光孔径与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通光孔径满足如下关系:0.1≤d3/d1≤10其中,d1为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通光孔径,d3为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通光孔径。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0b)为凸面,所述第二表面(10b)包括中部区域(101)、第一斜面区域(102)和第二斜面区域(103),所述第一斜面区域(102)和所述第二斜面区域(103)位于所述中部区域(101)的两侧,所述第三微透镜(301)位于所述中部区域(1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区域(103)与所述中部区域(101)所成的夹角,和所述第一斜面区域(102)与所述中部区域(101)所成的夹角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30)还包括多个第四微透镜(302),所述第四微透镜(302)为柱面透镜,且所述第四微透镜(302)的轴向子午线(m4)平行于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轴向子午线(m3),所述第三微透镜(301)和所述第四微透镜(302)的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不同:曲率半径;通光孔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微透镜(301)位于所述第二表面(10b)的中部,多个所述第四微透镜(302)位于多个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两侧。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30)包括多个第三微透镜组(31)和多个第四微透镜组(32),所述第三微透镜组(31)和所述第四微透镜组(32)在第二方向(b)上交替分布,所述第二方向(b)为垂直于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轴向子午线(m3)的方向;所述第三微透镜组(31)包括p个所述第三微透镜(301),所述第四微透镜组(32)包括q个所述第四微透镜(302),p和q均为正整数。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四微透镜(302)的曲率半径满足如下关系:0.1≤|r3/r4|≤10其中,r3为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曲率半径,r4为所述第四微透镜(302)的曲率半径。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通光孔径与所述第四微透镜(302)的通光孔径满足如下关系:0.1≤d3/d4≤10其中,d3为所述第三微透镜(301)的通光孔径,d4为所述第四微透镜(302)的通光孔径。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0)满足以下关系中的至少一个:0.3≤n
×
r1/[l1×
(n-1)]0.3≤n
×
r2/[l2×
(n-1)]其中,n为所述透镜(10)的折射率,l1为所述透镜(10)在所述第一微透镜(201)处的厚度,l2为所述透镜(10)在所述第二微透镜(202)处的厚度,r1为所述第一微透镜(201)的曲率半径,r2为所述第二微透镜(202)的曲率半径。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10)包括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所述第一镜片(11)和所述第二镜片(12)相对布置,所述第一镜片(11)与所述第二镜片(12)相背的一面为所述第一表面(10a),所述第二镜片(12)与所述第一镜片(11)相背的一面为所述第二表面(10b)。18.一种激光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40)和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透镜(10),所述光源(40)位于第一光学结构(20)远离第二光学结构(30)的一侧。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激光发射系统和处理器,所述激光发射系统用于向目标方向发射激光,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位于所述目标方向的目标
物体与所述激光发射系统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镜、激光发射系统和电子设备,属于激光测距领域。该透镜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第一光学结构,第一光学结构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和多个第二微透镜,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均为柱面透镜,且第一微透镜的轴向子午线和第二微透镜的轴向子午线平行,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或通光孔径不同。第二表面具有第二光学结构。通过第一光学结构和第二光学结构的作用,使得最终透过透镜的光束,在靠近光轴的一个区域内发光强度较高,而位于该区域外的发光强度较低,提升出射光束中心的能量,使出射光束的能量分布更加适应激光雷达、TOF相机等具有测距功能的设备,减少能量的浪费。费。费。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 贾远林 陈洪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3/2/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