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用电控制系统与流程

2023-03-29 10:46: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用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用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室内用电系统的控制大多处于传统阶段,即通过手动操作来控制用电系统,比如在需要通电或断电时,通过手动进行合闸和分闸,这种方式依赖人工进行实现,智能化水平不高。
3.目前,通过给空开等设备接入网络可以实现远程通电断电等操作,但这种方式仅解决了人员不在现场时的远程控制,且仅能控制通电断电等基本操作,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智能地控制用电系统。
4.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智能的方式来控制用电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控制方法、用电控制装置及用电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网关设备获取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根据检测信息生成控制指令控制用电器,从而实现智能地控制用电系统的目的。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由用电控制装置执行,所述用电控制装置连接至少一个网关设备、至少一种用电器及至少一种检测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7.通过所述网关设备获取至少一种所述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
8.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生成针对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
9.向每个所述目标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用电器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1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人体感应装置,所述用电器包括照明灯;
11.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生成针对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包括:
12.对每个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执行:
13.获取所述检测信息中包括的由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感测到的第一人体感应结果;
14.确定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所在第一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状态,其中,每个人体感应装置对应一个工作区域;
15.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是否冲突;
16.当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冲突时,生成对所述第一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
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是否冲突,包括:
18.确定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或不存在人体;
19.当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关闭,若是,则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人体感应信息冲突;
20.当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不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开启;若是,则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人体感应信息冲突。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人体感应装置及亮度感应器;
22.相应的,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生成针对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包括:
23.对每个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每个所述亮度感应器,执行:
24.确定当前人体感应器和当前亮度感应器所在的第二工作区域;
25.获取所述检测信息中包括的由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感测的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当前亮度感应器感测的环境亮度值;
26.根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所述环境亮度值,生成对所述第二工作区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
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所述环境亮度值,生成对所述第二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包括:
28.当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的照明灯状态;
29.若所述照明灯状态为开启,确定所述环境亮度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则生成用于控制亮度的所述控制指令;
30.若所述照明灯状态为关闭,生成用于将所述照明灯状态调整为开启的所述控制指令;
31.当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为不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的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开启或亮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32.若照明灯状态为开启,生成用于将所述照明灯状态调整为关闭的所述控制指令或生成用于控制亮度的所述控制指令。
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用电控制装置连接至少一个智能空开,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34.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分合闸指令,其中,所述用电控制装置和所述智能空开通过所述网关设备接入所述物联网平台,所述分合闸指令来自接入所述物联网平台的一控制终端;
35.通过所述智能空开根据所述分合闸指令调整分合闸状态。
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分合闸指令调整分合闸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37.确定当前的实际分合闸状态与所述控制终端显示的显示分合闸状态是否一致;
38.当所述实际分合闸状态与所述显示分合闸状态不一致时,向所述控制终端推送至少一种错误原因,以使所述控制终端显示至少一种所述错误原因。
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40.通过所述智能空开根据预设的获取周期获取用电计量数据;
41.根据所述用电计量数据,生成用电统计信息;
42.根据预设的推送周期将所述用电统计信息通过所述物联网平台推送至至少一个所述控制终端。
4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控制装置,所述用电控制装置包括:
44.检测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网关设备获取至少一种所述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
45.控制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生成针对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
46.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每个所述目标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用电器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4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控制系统,包括:用电控制装置、至少一个网关设备、至少一种用电器及至少一种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用电控制装置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用电控制方法。
48.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网关设备来连接用电控制装置、用电器及检测设备。通过网关设备将各设备接入物联网中,搭载硬件环境。用电控制装置通过网关设备获取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并根据检测信息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用电器。通过上述技术特征,能够实现用电控制装置、用电器及检测设备的联动,由用电控制装置根据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自动对用电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用电系统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4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用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用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分合闸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5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用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5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用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5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用电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57.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58.实施例一
5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用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电控制装置执行,所述用电控制装置连接至少一个网关设备、至少一种用电器及至少一种检测设备。
60.如图1所示,所述用电控制方法包括:
61.s110,通过所述网关设备获取至少一种所述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
62.其中,网关设备用于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网关设备被设置在用电场景的各个位置,用电控制装置也通过有线的方式与网关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63.s120,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生成针对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
64.其中,控制指令用于使用电器执行相应的操作。为了实现用电器的自动控制,将检测信息作为控制指令的触发及生成依据。由于用电控制装置可能连接有多个用电器,因此在接收到检测信息时,确定需要控制的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并分别生成针对这些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
65.s130,向每个所述目标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用电器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66.其中,控制指令的发送需要通过网关设备进行转发,比如,当网关设备包括多个智能子网关设备,用电控制装置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智能子网关设备,子网关设备可以根据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用电器的位置,将控制指令转发给目标用电器。
67.在本方案中,监测设备和智能子网关设备可以通过zigbee无线组网来构建物联网络。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用电控制装置和智能空开设备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比如,用电控制装置通过rs485有线方式与智能空开连接,该方式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强,同时为降低误码率,还可以通过配置适当降低空开设备数据传输波特率的方式,从而确保读取数据到用电控制装置的准确与稳定。
68.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网关设备来连接用电控制装置、用电器及检测设备。通过网关设备将各设备接入物联网中,搭载硬件环境。用电控制装置通过网关设备获取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并根据检测信息生成控制指令以控制用电器。通过上述技术特征,能够实现用电控制装置、用电器及检测设备的联动,由用电控制装置根据检测设备的监测信息自动对用电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对用电系统的智能控制。
69.实施例二
7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另一种用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具体优化为: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人体感应装置,所述用电器包括照明灯。相应的,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生成针对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包括:对每个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执行:获取所述检测信息中包括的由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感测到的第一人体感应结果;确定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所在第一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状态,其中,每个人体感应装置对应一个工作区域;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是否冲突;当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冲突时,生成对所述第一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
7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72.s210,获取所述检测信息中包括的由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感测到的第一人体感应结果。
73.其中,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感测其工作范围内是否有人员,即,第一人体感应结果表示当前人体感应装置的工作范围内是否有人员存在,并根据人员的存在情况进行进一步处理。
74.s220,确定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所在第一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状态,其中,每个人体感
应装置对应一个工作区域。
75.其中,工作区域表示每个进行检测和控制的分区,每个工作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感测该工作区域是否有人员存在。举例来说,以银行作为用电场景,将银行划分为多个工作区域,比如业务厅、会客区等区域,每个区域对应至少一个人体感应装置和照明灯,照明灯可以根据用电控制装置的控制指令进行状态的调整。
76.s230,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是否冲突。
77.其中,照明灯状态与其所在的工作区域是否存在人员时相关的,比如,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工作区域存在人员时,由于需要为该工作区域的人员提供照明,因此照明灯状态为开启时,与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不冲突,反之当照明灯状态为关闭时,无法为该工作区域的人员提供照明,因此二者是冲突的。
78.s240,当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冲突时,生成对所述第一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
79.其中,举例来说,当照明灯状态为关闭但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员时,或照明灯状态为开启但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不存在人员时,照明灯状态和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冲突。因此,通过生成对照明灯的控制指令,控制照明灯为人员提供照明或在没有人员存在时停止照明以节能,从而实现智能用电控制。
80.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是否冲突,包括:
81.确定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或不存在人体;
82.当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关闭,若是,则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人体感应信息冲突;
83.当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不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开启;若是,则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人体感应信息冲突。
84.本方案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人体感应装置的感应结果来控制照明灯的开闭,在工作区域存在人员时开启照明灯提供照明,在工作区域不存在人员时关闭照明灯,从而同时解决浪费电能和无法联动智能控制的问题。
85.实施例三
8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用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具体优化为: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人体感应装置及亮度感应器;相应的,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生成针对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包括:对每个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每个所述亮度感应器,执行:确定当前人体感应器和当前亮度感应器所在的第二工作区域;获取所述检测信息中包括的由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感测的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当前亮度感应器感测的环境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所述环境亮度值,生成对所述第二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
8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88.s310,确定当前人体感应器和当前亮度感应器所在的第二工作区域。
89.其中,第二工作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人体感应装置和对应的亮度感应器,人体感应装置用于感测第二工作区域是否有人员存在,亮度感应器用于感测第二工作区域的环境亮度。
90.s320,获取所述检测信息中包括的由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感测的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当前亮度感应器感测的环境亮度值。
91.s330,根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所述环境亮度值,生成对所述第二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
92.其中,用电控制装置通过环境亮度值可以确定第二工作区域的照明是否能为第二工作区域的人员提供充足的照明或者是否照明强度过剩,并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第二工作区域的照明灯。
9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所述环境亮度值,生成对所述第二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包括:
94.当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的照明灯状态;
95.若所述照明灯状态为开启,确定所述环境亮度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则生成用于控制亮度的所述控制指令;
96.若所述照明灯状态为关闭,生成用于将所述照明灯状态调整为开启的所述控制指令;
97.当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为不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的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开启或亮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98.若照明灯状态为开启,生成用于将所述照明灯状态调整为关闭的所述控制指令或生成用于控制亮度的所述控制指令。
99.其中,当第二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表示第二工作区域存在人员,此时首先确定照明灯的照明状态,由于有人员存在,照明灯应当处于开启状态,若照明灯处于关闭状态,则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照明灯开启。之后,确定环境亮度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低于预设范围,则控制指令用于调高照明灯的亮度,若高于预设范围,则调低照明灯的亮度,若环境亮度值高于一定阈值,则表示环境光可以为第二区域的人员提供充足的照明,此时可以进一步的将照明灯的亮度调低至关闭,能够节省更多电能。当第二人体感应结果为不存在人体时,表示第二工作区域不存在人员,此时无需通过照明灯为第二工作区域提供照明,则通过控制指令直接关闭照明灯或者控制照明灯调低亮度,仅保留最低限度的照明功能。
100.实施例四
10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分合闸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用电控制装置连接至少一个智能空开,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分合闸指令,其中,所述用电控制装置安装了物联网平台,并连接所述智能空开,所述分合闸指令来自接入所述物联网平台的一控制终端;根据所述分合闸指令调整分合闸状态。
10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3.s410,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分合闸指令,其中,所述用电控制装置安装了所述物联网平台,所述分合闸指令来自接入所述物联网平台的一控制终端。
104.其中,物联网平台可以通过用电控制装置来进行指令的发送,比如,网关设备通过有线网络连接用电控制装置,控制设备通过接入物联网平台,通过用电控制装置向网关设备发送指令。为了保证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网关设备和用电控制装置通过有线网络连接,且只有获得权限许可的控制终端才能够通过用电控制装置发送指令。在需要远程控制智能空开分闸或合闸的时候,物联网平台可以可以通过用电控制装置下发指令,使其控制
智能空开远程执行分合闸指令。
105.s420,根据所述分合闸指令调整分合闸状态。
106.其中,智能空开由于接入物联网平台,因此可以远程获取分合闸指令,并进行相应的分闸、合闸处理,从而实现提前开启电源或远程关闸的功能。
107.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这样的设置,既实现了网点用电过程中的省电节电、分合闸一键控制,又解决了使用智能空开厂家配套的用电监测app必须经过第三方厂家服务器或第三方设备(如手机,pad)而造成的数据外泄等不安全因素,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用电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切实满足了客户对安全用电、省电节电、高效办公、数据保密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10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分合闸指令调整分合闸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9.确定当前的实际分合闸状态与所述控制终端显示的显示分合闸状态是否一致;
110.当所述实际分合闸状态与所述显示分合闸状态不一致时,向所述控制终端推送至少一种错误原因,以使所述控制终端显示至少一种所述错误原因。
111.其中,关于远程控制智能空开的一键分合闸功能,在通过物联网平台软件发出分合闸指令后,需要再读取所有空开的分合闸状态,如果读到的当前状态与之前发送的控制状态吻合,则表明控制动作成功;如不一致,则可以重发控制指令并再次读取当前状态并核实;如多次发送控制指令并读取当前状态均不一致时,可以通过软件系统提示出错及并显示可能的原因,告知人员尽快排查设备故障原因。
11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智能空开根据预设的获取周期获取用电计量数据;
113.根据所述用电计量数据,生成用电统计信息;
114.根据预设的推送周期将所述用电统计信息通过所述物联网平台推送至至少一个所述控制终端。
115.其中,智能空开可以进行用电计量参数的读取,关于智能空开读取用电计量参数的硬件接口,采用rs485总线传输方式,该方式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强,同时为降低误码率,还可以通过配置适当降低空开设备数据传输波特率的方式,从而确保读取数据到用电控制装置的准确与稳定。关于读取到智能空开的用电计量数据,个别数据可能存在错误或超出合理范围,此时需要软件系统进行对比、核实与过滤,通过一套完整的软件过滤算法,对计量数据进行滤波,既要保证有个别干扰数据时软件系统不进行错误提示和发出错误指令,又要可以区分干扰数据与真实数据,确保软件系统提示信息和发出指令的准确与及时。
116.实施例五
11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用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用电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5所示,用电控制装置可以包括:
118.检测信息获取单元510,用于通过所述网关设备获取至少一种所述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
119.控制指令生成单元520,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息,生成针对至少一种目标用电器的控制指令;
120.控制指令发送单元530,用于向每个所述目标用电器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所述目标用电器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121.可选的,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人体感应装置,所述用电器包括照明灯;
122.相应的,控制指令生成单元520,用于对每个所述人体感应装置,执行:
123.获取所述检测信息中包括的由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感测到的第一人体感应结果;
124.确定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所在第一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状态,其中,每个人体感应装置对应一个工作区域;
125.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是否冲突;
126.当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冲突时,生成对所述第一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
127.可选的,控制指令生成单元520在执行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是否冲突时,具体执行:
128.确定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或不存在人体;
129.当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关闭,若是,则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人体感应信息冲突;
130.当所述第一人体感应结果为不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开启;若是,则所述照明灯状态与所述人体感应信息冲突。
131.可选的,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人体感应装置及亮度感应器;
132.相应的,控制指令生成单元520,用于对每个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每个所述亮度感应器,执行:
133.确定当前人体感应器和当前亮度感应器所在的第二工作区域;
134.获取所述检测信息中包括的由当前人体感应装置感测的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当前亮度感应器感测的环境亮度值;
135.根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所述环境亮度值,生成对所述第二工作区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
136.可选的,控制指令生成单元520在执行根据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和所述环境亮度值,生成对所述第二工作区域的照明灯的控制指令时,具体执行:
137.当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为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的照明灯状态;
138.若所述照明灯状态为开启,确定所述环境亮度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则生成用于控制亮度的所述控制指令;
139.若所述照明灯状态为关闭,生成用于将所述照明灯状态调整为开启的所述控制指令;
140.当所述第二人体感应结果为不存在人体时,确定所述照明灯的照明灯状态是否为开启或亮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141.若照明灯状态为开启,生成用于将所述照明灯状态调整为关闭的所述控制指令或生成用于控制亮度的所述控制指令。
142.可选的,如图6所示的用电控制装置,所述用电控制装置还包括:分合闸控制单元610;
143.所述分合闸控制单元610,用于接收来自物联网平台的分合闸指令,其中,所述用
电控制装置安装所述物联网平台,所述分合闸指令来自接入所述物联网平台的一控制终端;根据所述分合闸指令调整分合闸状态。
144.可选的,所述分合闸控制单元610,在执行根据所述分合闸指令调整分合闸状态之后,还用于执行:
145.确定当前的实际分合闸状态与所述控制终端显示的显示分合闸状态是否一致;
146.当所述实际分合闸状态与所述显示分合闸状态不一致时,向所述控制终端推送至少一种错误原因,以使所述控制终端显示至少一种所述错误原因。
147.可选的,所述用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用电计量数据获取单元620;
148.用电计量数据获取单元620,用于通过所述智能空开根据预设的获取周期获取用电计量数据;根据所述用电计量数据,生成用电统计信息;根据预设的推送周期将所述用电统计信息通过所述物联网平台推送至至少一个所述控制终端。
149.上述产品可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用电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150.实施例六
151.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用电控制系统,包括:用电控制装置710、至少一个网关设备720、至少一种用电器730及至少一种检测设备740,其中,所述用电控制装置71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用电控制方法。
152.通过该用电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每个线路的电气计量参数,非常清晰的记录和对比每天、每月、每年的用电量情况,基于数据分析和处理,为银行运维和管理人员提供用电统计参考;在较低客流时段但亮度较强的灯光环境进行自动调节或关闭对应灯光线路,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标;同时支持银行上下班时一键上电、一键断电,即远程分合闸功能,节省时间,提高办公效率。可以预想,如果该系统大面积安装和实施后,可大量节省用电量,节省运营成本,提高用电安全保障系数,实现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153.同时,该用电控制系统的采用与实施,将大大提高用电安全系数,有故障立即上报并及时处理,可检查并消除用电安全隐患,防止严重用电事故的发生;同时一键分合闸功能,可以提高银行系统的办公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对用电量的分析与智能控制调节,可大大地节省用电量,实现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目标。
154.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