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电混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3-03-27 20:13: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光电混合电缆。


背景技术:

2.网络业务的正常运行,一般要求设备通过线缆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设备本身的供电和数据的传输。然而,有一些设备的安装环境相对复杂,例如 wlan ap、5g小基站、视频监控摄像头等,安装环境周边很难有合适的电源插座,设备供电较为困难。这类场景下往往希望通过一根线缆同时解决设备供电和数据传输的问题。
3.为了解决光缆能够同时供电,现有技术提出了各种光电混合电缆。例如,专利号为cn21348347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外用光电混合缆,其包括蝶缆单元、电缆单元、包覆在所述蝶缆单元和所述电缆单元外部的绝缘层、包覆在所述绝缘层外部的钢带铠装层以及包覆在所述钢带铠装层外部的护套层,所述蝶缆单元内设置有光纤。虽然该混合电缆既能够起到光缆的作用又兼顾了供电的功能。但是其的护套层与电缆单元采用分体式,该两个部件需要分别制作,制作成本高以及制作工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光电混合电缆制作成本高以及制作工时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电缆,包括:
6.至少一组电缆单元,电缆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
7.蝶缆单元,蝶缆单元内设有光纤和加强件;
8.薄壁式外护套,包裹在蝶缆单元和电缆单元的外侧;
9.以及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连接蝶缆单元和薄壁式外护套;
10.其中,蝶缆单元、薄壁式外护套以及连接部一体成型;蝶缆单元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部与薄壁式外护套的内壁连接;在连接部中,连接部与蝶缆单元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豁口;光电混合电缆的外形为椭圆形。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豁口设置在连接部的侧壁上;
12.第一豁口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蝶缆单元的侧壁连接,第二侧面与连接部的侧壁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呈预定夹角;其中,蝶缆单元与第一侧面相连接的侧壁为第一侧壁,第一侧面与第一侧壁在同一平面;连接部中与第二侧面相连接的侧壁为第二侧壁,第二侧面与第二侧壁呈夹角设置。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豁口为两个,两个第一豁口沿蝶缆单元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薄壁式外护套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齿形的第二豁口,二豁口平行于薄壁式外护套的轴向延伸。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薄壁式外护套的壁厚为0.3~0.4mm。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蝶缆单元沿椭圆形的光电混合电缆的短轴轴线设置,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沿光电混合电缆的长轴轴线对称分布在蝶缆单元的两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蝶缆单元包括光缆本体,光缆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撕裂口,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分别设置在光缆本体两侧的撕裂口处。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件为两根,两根加强件分别设置在光纤的两侧,且光缆本体包覆于光纤和加强件外部。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的外侧包裹有一层绝缘层,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两者绝缘层的颜色不同。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绝缘层采用pvc材质;蝶缆单元、薄壁式外护套以及连接部采用抗uv的低烟无卤材质。
2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电缆采用一体成型的蝶缆单元和薄壁式外护套,这样通过一个护套挤出工艺同时制备出蝶缆单元和薄壁式外护套,无需增加外护套与蝶缆单元的防粘连措施,此工艺在现行业中还没有提出或实施,节省工时还降低制作成本。另外,蝶缆单元和薄壁式外护套可在连接部的位置处撕离且分离后的蝶缆尺寸可控,不影响光电混合接口的配合安装。
附图说明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4.图1为光电混合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光电混合电缆的a处放大图。
26.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10、第一电源线;120、第二电源线;200、蝶缆单元;210、光纤;220、第一侧壁;230、光缆本体;231、撕裂口;240、加强件;300、薄壁式外护套;310、第二豁口;400、连接部;410、第二侧壁;500、第一豁口;510、第一侧面;520、第二侧面;600、绝缘层;α、预定夹角;β、第一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8.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混合电缆,包括:
29.至少一组电缆单元,电缆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120;
30.蝶缆单元200,蝶缆单元200内设有光纤210;
31.薄壁式外护套300,包裹在蝶缆单元200和电缆单元的外侧;
32.以及连接部400,连接部400用于连接蝶缆单元200和薄壁式外护套 300;
33.其中,蝶缆单元200、薄壁式外护套300以及连接部400一体成型;蝶缆单元200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部400与薄壁式外护套300的内壁连接;在连接部400中,连接部400与蝶缆单元200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豁口500;连接部400和薄壁式外护套300沿连接部400与蝶缆单元200连接的位置处撕开;光电混合电缆的外形为椭圆形。
34.具体的,本光电混合电缆采用一体成型的蝶缆单元200和薄壁式外护套 300,这样通过一个工艺同时制备出蝶缆单元200和薄壁式外护套300,节省工时的同时降低制作成本。另外,蝶缆单元200和薄壁式外护套300可在连接部的位置处撕断从而不影响使用过程中蝶缆单元200与薄壁式外护套 300的分离。
35.综上所述,本光电混合电缆在不影响安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一体成型制备蝶缆单元200和薄壁式外护套300,节省工时提高制作效率,同时降低制作成本。
36.进一步的,蝶缆单元200和薄壁式外护套300采用同一种材质一体成型,蝶缆单元200与电缆单元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
37.具体的,光电混合电缆在使用过程中,铺设好电缆后将电缆的头部与待安装设备进行连接,此时需要将电缆头部10~20cm的薄壁式外护套300剥离,从而将包裹在薄壁式外护套300内部得蝶缆单元200和电缆单元裸露出来,最终将裸露出来的蝶缆单元200和电缆单元单独与待安装设备的电源部和光纤部进行连接。由此可见,蝶缆单元200和电缆单元单独与待安装设备连接时需要单独安装,所以两者不能黏连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蝶缆单元200和电缆单元、薄壁式外护套300与蝶缆单元200以及薄壁式外护套300与电缆单元的黏连,常常会在其之间设置隔离层,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制作成本。而本混合电缆,在制备时通过一体成型制备蝶缆单元200和薄壁式外护套300,这样在蝶缆单元200与待安装设备连接之前手工便可在连接部400的位置处将蝶缆单元200与薄壁式外护套300分离,不会存在两者黏连的情况发生。蝶缆单元200与电缆单元采用不同的材料制备,这样避免两者黏连的情况发生(相同材料之间易黏连)。同理电缆单元与薄壁式外护套300之间也不会有黏连的情况发生。
38.进一步的,第一豁口500设置在连接部400的侧壁上;第一豁口5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510和第二侧面520,第一侧面510与蝶缆单元200 的侧壁连接,第二侧面520与连接部400的侧壁连接,第一侧面510与第二侧面520呈预定夹角α;其中,蝶缆单元200与第一侧面510相连接的侧壁为第一侧壁220,第一侧面510与第一侧壁220在同一平面。连接部400中与第二侧面520相连接的侧壁为第二侧壁410,第二侧面520与第二侧壁410 呈夹角(称为为第一夹角β)设置。
39.具体的,第一豁口500的设计便于对连接部400进行撕裂剥离,使得蝶缆单元200与薄壁式外护套300分离;另外,第一豁口500的第一侧面510 与蝶缆单元200的第一侧壁220在同一平面,这样使得,连接部400剥离后在蝶缆单元200的端面留下来的断口更趋向于与第一侧壁220在同一平面上。即使得断口和第一侧壁220平滑过渡形成平整的面。进一步的保证蝶缆单元200的形状,便于其后续使用标准件与待安装设备安装。
40.进一步的,第一豁口500为两个,两个第一豁口500沿蝶缆单元200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两个第一豁口500之间沿蝶缆单元200的宽度方向的最短距离为0.2~0.3mm。
41.具体的,两个第一豁口500的设置,使得安装人员进行撕裂剥离时无需任向。另外,两个第一豁口500的设计更便于从第一豁口500处对连接部 400进行撕裂,从而进一步的使得连接部400剥离后的蝶缆单元200的端面形成平整的断口,进一步的便于用标准件对蝶缆单元200与待安装设备进行安装。
42.进一步的,薄壁式外护套300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齿形的第二豁口310,第二豁口310平行于薄壁式外护套300的轴向延伸。例如,可以在薄壁式外护套300的外
壁上设置四个第二豁口310,四个第二豁口310 沿薄壁式外护套300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
43.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可在第二豁口310处将薄壁式外护套300撕开剥离,进一步的便于快速的手工剥离薄壁式外护套300,节省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44.进一步的,薄壁式外护套300的壁厚为0.3~0.4mm。例如,薄壁式外护套300采用抗uv的低烟无卤的材料制成,薄壁式外护套300的厚度为 0.3~0.4mm的范围时,其撕裂力小于等于13n。
45.具体的,薄壁式外护套300的壁厚取值范围为0.3~0.4mm,一方面减少混合缆的重量更便于敷设;另一方面可便于快速手工撕开剥离的效果,无需借助工具对薄壁式外护套300撕开剥离,避免使用刀片等工具开剥对蝶缆单元200和电缆单元100造成损伤,提高施工效率。
46.进一步的,蝶缆单元200沿椭圆形的光电混合电缆的短轴轴线设置,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120沿光电混合电缆的长轴轴线对称分布在蝶缆单元200的两侧。
47.具体的,蝶缆单元200竖直放置,另外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 120对称的放在蝶缆单元200的两侧。一方面比较美观,另一方面根据椭圆形的光电混合电缆的外形使得其内部排布更紧凑,减小光电混合电缆的截面积。
48.进一步的,蝶缆单元200包括光缆本体230,光缆本体230的两侧均开设有撕裂口231,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120分别设置在光缆本体230 两侧的撕裂口231处。
49.具体的,撕裂口231的设计一方面便于光缆本体230的开剥,从而露出光纤210与待安装设置连接;另一方面,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120 安装在撕裂口231处,使得本混合光电缆的集合度更高,进一步减小本混合电缆的直径。
50.进一步的,加强件240为两根,两根加强件240分别设置在光纤210的两侧,且光缆本体230包覆于光纤210和加强件240外部。
51.具体的,加强件240进一步的蝶缆单元200提高蝶缆单元200的强度。
52.进一步的,加强件240由非金属材质制成。
53.具体的,非金属的加强件240可以减少对光纤210通信和电缆单元供电的影响。
54.进一步的,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120的外侧包裹有一层绝缘层 600,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120,两者绝缘层600的颜色不同。例如,第一电源为火线,包裹在其外侧的绝缘层600用红色。第二电源为零线,包裹在其外侧的绝缘层600用蓝色。
55.具体的,在将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120连接在待安装设备的过程中,便于施工人员快速区分第一电源线110和第二电源线120。
56.进一步的,绝缘层600采用pvc材质;蝶缆单元200、薄壁式外护套 300以及连接部400采用抗uv的低烟无卤材质。
57.具体的,蝶缆单元200、薄壁式外护套300以及连接部400采用一体成型,三者的材质相同,例如,均采用低烟无卤材质。这样即可以用在室内,又可以用在室外。而绝缘层600采用pvc材质。这样绝缘层600与其他部件(蝶缆单元200、薄壁式外护套300以及连接部400)的材质不同,在徒手剥离薄壁式外护套300的过程中,进一步避免蝶缆单元200和绝缘层600 的黏连现象的发生。
5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
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