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2023-03-25 15:31: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种各样层数较高的居民楼、写字楼、商场以及大型酒店等大量建设,为了方便人员上下,超过六层的建筑都加装有竖井式电梯。由于年久失修、产品质量等问题,极少量的电梯会发生急坠或急升故障。在现有技术中,多是在电梯中增设具有弹性的脚垫或坐垫,在电梯发生急坠或急升故障时,人站立在弹性脚垫上或坐在弹性坐垫上,借用脚垫或坐垫的弹性来减少乘梯人员受伤的风险。但是现有技术的弊端是会额外占用电梯的空间,且在楼层较高时,起到的效果甚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及电梯,能够在电梯发生急坠或急升等故障时有效保护乘梯人员的生命安全,且能够使其所占用的空间充分发挥作用。
4.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包括:
6.框架、偏心轴,所述框架能够通过所述偏心轴与电梯轿厢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框架具有两个安全位,且两个所述安全位分别位于所述偏心轴的两侧,所述框架对应每个所述安全位均具有平行设置的手握杆和脚踏杆;
7.装饰板,覆盖于所述框架背离所述轿厢侧壁的一侧,且所述手握杆和所述脚踏杆外露于所述装饰板。
8.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能够使所述框架在转动时逐渐降速。
9.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结构包括阻尼环和阻尼球,所述阻尼环和所述阻尼球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框架面向所述轿厢侧壁的一侧,另一个设置于所述轿厢侧壁上,所述阻尼环的中心与所述偏心轴的中心同轴设置,所述阻尼环由a点沿顺时针至第二点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减,所述阻尼环由第一点沿逆时针至第二点方向的厚度也逐渐增加,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的连线经过所述阻尼环的中心;所述阻尼环于所述第一点位置设置有凹坑,所述阻尼球在初始时部分位于所述凹坑内,当所述轿厢受到冲击时,所述阻尼球能够脱离所述凹坑。
10.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尼环第一点于所述第二点位置设置有开口,当所述框架转动至所述开口与所述阻尼球正对时,所述阻尼球能够卡入所述开口内。
11.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播音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播音器电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轿厢的加速度,当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轿厢的加速度超过设定值时,能够触发所述播音器播放提示信息。
12.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乘梯人员使用所述电梯安全装置以及所述电梯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
13.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握杆上设置有橡胶套。
14.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杆上设置有脚蹬。
15.一种电梯,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
16.作为电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梯安全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电梯安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轿厢内除门以外的三面侧壁上。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当电梯发生急坠或急升故障时,乘梯人员可以将手握在手握杆上,并将脚踏在脚踏杆上,此时身体呈半卷曲状,当轿厢发生冲击时,人会随着框架绕偏心轴转动,从而把直线冲击转换成角动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乘梯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通过设置装饰板,能够遮挡框架,既美观,又能够作为广告位,并且外露于装饰板外的手握杆和脚踏杆还可在平日作为乘梯人员的扶手使用,使该电梯安全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中所涉及的阻尼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22.图中:
23.10、框架;11、安全位;111、手握杆;112、脚踏杆;113、橡胶套;114、脚蹬;20、偏心轴;30、装饰板;41、阻尼环;411、开口;412、凹坑;42、阻尼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28.实施例一
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安全装置,用于在电梯发生急坠或急升等故障时保护乘梯人员的生命安全。如图1所示,该电梯安全装置包括框架10、偏心轴20和装饰板30,其中,框架10能够通过偏心轴20与电梯轿厢的侧壁转动连接,框架10具有两个安全位11,且两个安全位11分别位于偏心轴20的两侧,框架10对应每个安全位11均具有平行设置的手握杆111和脚踏杆112;装饰板30覆盖于框架10背离轿厢侧壁的一侧,且手握杆111和脚踏杆112外露于装饰板30。需要说明的是,偏心轴20位于框架10中心点偏上的位置,且偏心轴20的偏心距离不宜过大,在保证载人后可正常转动的同时,确保框架10在平日能够保持稳定状态。
30.当电梯发生急坠或急升故障时,乘梯人员可以将手握在手握杆111上,并将脚踏在脚踏杆112上,此时身体呈半卷曲状,当轿厢发生冲击时,人会随着框架10绕偏心轴20转动,从而把直线冲击转换成角动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乘梯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通过设置装饰板30,能够遮挡框架10,既美观,又能够作为广告位,并且外露于装饰板30外的手握杆111和脚踏杆112还可在平日作为乘梯人员的扶手使用,使该电梯安全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优选地,手握杆111上设置有橡胶套113,以提高手握杆111的摩擦力,更易于抓握。脚踏杆112上设置有脚蹬114,以固定脚部,避免滑脱。
31.通过设置两个安全位11,且使两个安全位11分别位于偏心轴20的两侧,既能够使得框架10在平时不易被触发,又能够保证人员在使用时不易达到平衡,以在轿厢受到冲击时,能够带动人员顺利转动,并且设置两个安全位11能够容纳两个人同时使用。另外可在两个安全位11添加颜色或文字等标识,位于框架10中心线远离偏心轴20一侧的安全位11为男士位,位于框架10中心线靠近偏心轴20一侧的安全位11为女士位,当两个人同时使用时,以确保使用者能够正确占位,保证框架10顺利被触发转动。
32.该电梯安全装置还包括阻尼结构,该阻尼结构能够使框架10在转动时逐渐降速,以使人员和框架10的转速不会持续过快,进一步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于本实施例中,可结合图2和图3所示,阻尼结构包括阻尼环41和阻尼球42,阻尼环41和阻尼球42中的一个设置于框架10面向轿厢侧壁的一侧,另一个设置于轿厢侧壁上,阻尼环41的中心与偏心轴20的中心同轴设置,阻尼环41由第一点沿顺时针至第二点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加,阻尼环41由第一点沿逆时针至第二点方向的厚度也逐渐增加,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连线经过阻尼环41的中心。通过将阻尼环41设置为厚度不均的结构形式,能够使框架10每转动一圈时速度均有所降低,经过多次阻尼缓冲后可使框架10停止转动,适用于楼层较高的情况。结构简单,且阻尼效果较好。阻尼环41于第一点位置设置有凹坑412,阻尼球42在初始时部分位于凹坑412内,当轿厢受到冲击时,阻尼球42能够脱离凹坑412。通过在阻尼环41的第一点位置设置凹坑412,并使阻尼球42在初始时位于凹坑412内,能够对框架10进行限位,避免框架10在平时被触动。可以理解的是,凹坑412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既能够保证框架10在平时不被触动,又能保证轿厢在发生冲击时阻尼球42能够从凹坑412中脱离,使框架10被触发转动即可。通常设置成,在平时状态下,偏心大的一侧安全位上承载一名体重100kg的重量的成人时,不会触发框架10的转动。
33.进一步地,第一点阻尼环41于第二点位置设置有开口411,当框架10转动至开口411与阻尼球42正对时,阻尼球42能够卡入开口411内。第一点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框架10转动半圈后即可将框架10锁定,适用于楼层较低的情况。具体可根据实际楼层情况选择上述两种阻尼形式中的任一种。
34.该电梯安全装置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播音器,加速度传感器与播音器电连接,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轿厢的加速度,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轿厢的加速度超过设定值时,会触发播音器播放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提示乘梯人员使用该电梯安全装置以及该电梯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
35.实施例二
3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包括轿厢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电梯安全装置设置于轿厢的侧壁上。通过在轿厢的侧壁上增设上述电梯安全装置,能够在电梯发生急坠或急升等故障时,保护乘梯人员的生命安全。优选地,电梯安全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电梯安全装置分别设置于轿厢内除门以外的三面侧壁上,从而能在电梯发生急坠或急升等故障时,保证更多乘梯人员的生命安全。
37.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