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2023-03-25 15:31: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偏心轴(20),所述框架(10)能够通过所述偏心轴(20)与电梯轿厢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框架(10)具有两个安全位(11),且两个所述安全位(11)分别位于所述偏心轴(20)的两侧,所述框架(10)对应每个所述安全位(11)均具有平行设置的手握杆(111)和脚踏杆(112);装饰板(30),覆盖于所述框架(10)背离所述轿厢侧壁的一侧,且所述手握杆(111)和所述脚踏杆(112)外露于所述装饰板(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能够使所述框架(10)在转动时逐渐降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包括阻尼环(41)和阻尼球(42),所述阻尼环(41)和所述阻尼球(42)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框架(10)面向所述轿厢侧壁的一侧,另一个设置于所述轿厢侧壁上,所述阻尼环(41)的中心与所述偏心轴(20)的中心同轴设置,所述阻尼环(41)由第一点沿顺时针至第二点方向的厚度逐渐增减,所述阻尼环(41)由第一点沿逆时针至第二点方向的厚度也逐渐增加,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的连线经过所述阻尼环(41)的中心;所述阻尼环(41)于所述第一点位置设置有凹坑(412),所述阻尼球(42)在初始时部分位于所述凹坑(412)内,当所述轿厢受到冲击时,所述阻尼球(42)能够脱离所述凹坑(4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环(41)第一点于所述第二点位置设置有开口(411),当所述框架(10)转动至所述开口(411)与所述阻尼球(42)正对时,所述阻尼球(42)能够卡入所述开口(411)内。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播音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播音器电连接,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轿厢的加速度,当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轿厢的加速度超过设定值时,能够触发所述播音器播放提示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提示乘梯人员使用所述电梯安全装置以及所述电梯安全装置的使用方法。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111)上设置有橡胶套(113)。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杆(112)上设置有脚蹬(114)。9.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安全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安全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电梯安全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轿厢内除门以外的三面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安全装置及电梯。该电梯安全装置包括框架、偏心轴以及装饰板,框架能够通过偏心轴与电梯轿厢的侧壁转动连接,框架具有两个安全位,框架对应每个安全位均具有手握杆和脚踏杆;装饰板覆盖于框架背离轿厢侧壁的一侧,且手握杆和脚踏杆外露于装饰板。当电梯发生急坠或急升故障时,乘梯人员可以将手握在手握杆上,并将脚踏在脚踏杆上,当轿厢发生冲击时,人会随着框架绕偏心轴转动,从而把直线冲击转换成角动量,保护乘梯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设置装饰板,既美观,又能够作为广告位,并且外露于装饰板的手握杆和脚踏杆还可在平日作为乘梯人员的扶手使用,使该电梯安全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了充分的利用。了充分的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颜灵智 谢红伟 王开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3/2/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