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线束的制作方法

2023-03-19 23:0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一种线束。


背景技术:

2.现今,在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线束中,存在具备电线和设置于该电线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止水部件的线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止水部件设置于电线的中间部的绝缘包覆部被除去而芯线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部分。通过对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涂敷硅酮,并以包覆该硅酮的方式卷绕绝缘树脂制的带,由此形成止水部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294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4.然而,在通过涂布硅酮来形成止水部件的情况下,硅酮的固化需要大量的时间(例如,8小时以上),从而线束的制造时间变长。因此,在线束的制造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制造性的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6.本公开的线束具有:屏蔽电线;以及筒状的止水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屏蔽电线,所述屏蔽电线具有第一端部和在所述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所述屏蔽电线具有:芯线,其具有导电性;绝缘包覆部,其包围所述芯线的外周;编织线,其通过编织金属制的多个线材而形成,并且包围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周;护套,其包围所述编织线的外周,并且具有绝缘性;以及第一露出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露出部,所述编织线从所述护套露出,所述止水部件具有覆盖所述第一露出部的外周的筒状的热收缩管、以及在所述热收缩管收缩时能够流动的热熔部件,所述热熔部件设置在所述热收缩管与所述第一露出部之间,并且在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以及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的至少一方,将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周面与所述护套的内周面之间密闭。发明的效果
7.根据本公开的线束,起到能够提高制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8.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要构成图。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要构成图。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要剖视图。图4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要横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编织线的概要立体图。图6是将图5所示的编织线的一部分放大的放大立体图。图7的(a)及图7的(b)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概要剖视图。图8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的概要构成图。图9是示出变形例的线束的概要构成图。图10是示出变形例的线束的概要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9.[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本公开的线束具有:屏蔽电线;以及筒状的止水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屏蔽电线,所述屏蔽电线具有第一端部和在所述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所述屏蔽电线具有:芯线,其具有导电性;绝缘包覆部,其包围所述芯线的外周;编织线,其通过编织金属制的多个线材而形成,并且包围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周;护套,其包围所述编织线的外周,并且具有绝缘性;以及第一露出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露出部,所述编织线从所述护套露出,所述止水部件具有覆盖所述第一露出部的外周的筒状的热收缩管、以及在所述热收缩管收缩时能够流动的热熔部件,所述热熔部件设置在所述热收缩管与所述第一露出部之间,并且在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以及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的至少一方,将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周面与所述护套的内周面之间密闭。
[0010]
根据该结构,在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编织线从护套露出的第一露出部。以覆盖该第一露出部的方式设置筒状的热收缩管,并且在热收缩管与第一露出部之间设置热熔部件。而且,利用热熔部件的一部分,在比第一露出部靠第一端部的一侧以及比第一露出部靠第二端部的一侧的至少一方将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密闭。利用该热熔部件,能够抑制水等液体通过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的间隙而沿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移动。例如即使在液体通过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的间隙而从第一端部的一侧朝向第一露出部流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将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密闭的热熔部件来抑制液体浸入到比该热熔部件靠第二端部的一侧。换言之,能够利用热熔部件在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形成抑制液体的浸入的止水部件。由此,与利用硅酮来形成止水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省略硅酮的固化时间,相应地能够缩短止水部件的制造时间。进而,能够缩短线束的制造时间,并且能够提高线束的制造性。
[0011]
[2]优选为,所述热收缩管与所述热熔部件形成为一体,所述热熔部件层积于所述热收缩管的内周面。根据该结构,在热收缩管的内周面一体化地层积有热熔部件。因此,在对屏蔽电线形成止水部件时,能够将热收缩管和热熔部件作为一个零部件来处理。由此,与热收缩管和热熔部件分体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形成止水部件时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线束的制造性。
[0012]
[3]优选为,所述线束搭载于车辆,并且将外部供电装置与电池装置电连接,所述屏蔽电线具有第二露出部,该第二露出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并且在所述第二露出部,所述编织线从所述护套露出,所述线束具有:第一连接器,其能
够与所述外部供电装置电连接,并且安装于所述屏蔽电线的所述第一端部;第二连接器,其能够与所述电池装置电连接,并且安装于所述屏蔽电线的所述第二端部;以及接地端子,其安装于所述第二露出部。根据该结构,在屏蔽电线的比第一露出部靠第一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编织线从护套露出的第二露出部,在该第二露出部安装接地端子。在该情况下,液体有可能从第二露出部浸入到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与此相对,由于设置有将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密闭的热熔部件,所以即使在液体通过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的间隙而从第二露出部朝向第二端部流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液体浸入到比热熔部件靠第二端部的一侧。
[0013]
[4]优选为,所述绝缘包覆部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所述护套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所述热熔部件是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
[0014]
然而,例如在对由聚烯烃系树脂构成的绝缘包覆部以及护套形成由硅酮构成的止水部件的情况下,止水部件的止水性能的可靠性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例如,具有极性的硅酮难以进入无极性或极性较弱的聚烯烃系树脂的表面的微小的凹凸。因此,在硅酮固化后,在硅酮与聚烯烃系树脂之间难以得到充分的机械结合,有可能在硅酮与聚烯烃系树脂之间得不到充分的粘接强度。因此,若止水部件发生弯曲,则有硅酮从绝缘包覆部或护套剥离的担忧。其结果,为了抑制止水部件发生弯曲,考虑利用树脂制的保护器来保护止水部件的方法。但是,在该情况下,因设置有树脂制的保护器,会产生止水部件附近的大型化的问题。
[0015]
与此相对,在上述结构中,绝缘包覆部、护套以及热熔部件全部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因此,能够以较高的紧贴强度将热熔部件与绝缘包覆部粘接,并且能够以较高的紧贴强度将热熔部件与护套粘接。由此,能够利用热熔部件将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适当地密闭,因此能够提高热熔部件的止水性能的可靠性。另外,即使在止水部件发生了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热熔部件从绝缘包覆部以及护套剥离。因此,不需要为了抑制止水部件中的弯曲的发生而对该止水部件设置树脂制的保护器。其结果,能够抑制止水部件附近的大型化,从而能够抑制线束的大型化。
[0016]
此处,本说明书中的“聚烯烃系树脂”包含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均聚物、乙烯系共聚物、丙烯系共聚物、或者以烯烃为基础的聚烯烃弹性体等。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聚烯烃系树脂”也包含组合烯烃均聚物、乙烯系共聚物、丙烯系共聚物以及聚烯烃弹性体中的两种以上而得到的树脂。另外,本说明书中的“聚烯烃系树脂”包含经交联的树脂,也包含未经交联的树脂。作为聚乙烯,例如能够举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作为乙烯系共聚物,例如能够举出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作为丙烯系共聚物,例如能够举出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作为聚烯烃弹性体,能够举出乙烯系弹性体、丙烯系弹性体等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epm、epr)、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ept)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表述为“主成分”的情况下,在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包含在不妨碍该主成分的功能的范围内含有其他成分的含义,且包含主成分的含量占50质量%以上的含义。
[0017]
[5]优选为,所述屏蔽电线在搭载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具有弯曲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包含所述第一露出部。根据该结构,在屏蔽电线搭
载于车辆的状态下,在屏蔽电线的弯曲区域配置第一露出部。即,在屏蔽电线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第一露出部弯曲,并且设置于第一露出部的止水部件也弯曲。在此,由于绝缘包覆部、护套以及热熔部件全部由聚烯烃系树脂构成,所以热熔部件与绝缘包覆部以及护套以较高的紧贴强度粘接。因此,即使在第一露出部以及止水部件配置于弯曲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抑制热熔部件从绝缘包覆部以及护套剥离。其结果,不需要以使第一露出部以及止水部件从弯曲区域偏离的方式对线束进行布局,从而能够提高线束的布局的自由度。
[0018]
[6]优选为,所述热收缩管的弯曲刚性高于所述热熔部件的弯曲刚性。根据该结构,热收缩管的弯曲刚性设定为高于热熔部件的弯曲刚性。由此,能够提高具有热收缩管和热熔部件的止水部件自身的弯曲刚性。因此,与利用树脂制的保护器来保护止水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止水部件附近的大型化,并且与仅由热熔部件构成止水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止水部件急剧地弯曲。其结果,能够适当地抑制热熔部件从绝缘包覆部以及护套剥离。在此,本说明书中的“急剧的弯曲”是指对象部件以90度以下的角度折弯。
[0019]
[7]优选为,所述热收缩管是透明的,所述热熔部件是透明的。根据该结构,覆盖编织线从护套露出的第一露出部的热收缩管以及热熔部件是透明的,因此例如能够从热收缩管的外侧目视确认设置于热收缩管的内侧的编织线的状态。例如,在对屏蔽电线形成止水部件时,安装人员能够从热收缩管的外侧目视确认在热收缩管的内侧是否成为编织线扭转而容易产生热熔部件的浸透不良的状态等。由此,在形成止水部件之后,能够目视确认该止水部件的止水性能。进而,能够提高止水部件的止水性能的可靠性。在此,在本说明书中,“透明”是指具有能够经由部件从该部件的一方侧透视到另一方侧的程度的透明性,是除了无色透明之外还包含有色透明以及半透明的概念。
[0020]
[8]优选为,所述编织线具有由所述多个线材构成的线材束,所述编织线是通过编织多个所述线材束而形成的,相邻的所述线材束之间的间隙大于一个所述线材束中相邻的所述线材之间的间隙,所述热熔部件浸透到所述相邻的所述线材束之间的间隙。根据该结构,以使相邻的线材束之间的间隙大于一个线材束中相邻的线材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对编织线进行编织。即,在相邻的线材束与线材束之间形成有比一个线材束中的线材间的间隙大的间隙。换言之,在编织线中,线材的密集程度形成有疏密。此时,热熔部件容易浸透到作为密集程度较疏的部分的线材束与线材束之间的间隙。因此,与遍及编织线的整体均匀且紧密地编织线材的情况相比,热熔部件容易通过编织线的线材彼此之间的间隙(在此,主要是线材束彼此之间的间隙)而绕到比编织线靠内侧的绝缘包覆部的一侧。由此,能够使热熔部件适当地紧贴于绝缘包覆部的外周面,并且能够利用热熔部件将绝缘包覆部与护套之间适当地密闭。其结果,能够提高热熔部件的防水性能的可靠性。
[0021]
[9]优选为,所述热收缩管设置为架设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的所述护套与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的所述护套之间,所述热熔部件为单层,所述热熔部件将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一端部的一侧的所述护套的外周面与所述热收缩管的内周面之间密闭,将配置于比所述第一露出部靠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的所述护套的外周面与所述热收缩管的内周面之间密闭,将所述第一露出部处的所述绝缘包覆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热收缩管的内周面之间密闭。根据该结构,利用单层的热熔部件将绝缘包覆部的外周面与护套的内周面之间、护套的外周面与热收缩管的内周面之间、绝缘包覆部的外周面与热收缩管的内周面之间密闭。因此,与利用多个部件将各
部位密闭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止水部件中的零部件数量。由此,能够提高线束的制造性。
[0022]
[10]优选为,在将所述屏蔽电线作为第一屏蔽电线、将所述止水部件作为第一止水部件、将所述热收缩管作为第一热收缩管、将所述热熔部件作为第一热熔部件、将所述芯线作为第一芯线、将所述绝缘包覆部作为第一绝缘包覆部、将所述编织线作为第一编织线、将所述线材作为第一线材、将所述护套作为第一护套时,所述线束还具有:第二屏蔽电线,其与所述第一屏蔽电线不同,并且具有第三端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三端部的相反侧的第四端部;以及筒状的第二止水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第二屏蔽电线,所述第二屏蔽电线具有:第二芯线,其能够将所述外部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池装置电连接;第二绝缘包覆部,其包围所述第二芯线的外周;第二编织线,其编织金属制的多个第二线材而形成,并且包围所述第二绝缘包覆部的外周;第二护套,其包围所述第二编织线的外周,并且具有绝缘性;以及第三露出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三露出部,所述第二编织线从所述第二护套露出,所述第二止水部件具有覆盖所述第三露出部的外周的筒状的第二热收缩管、以及在所述第二热收缩管收缩时能够流动的第二热熔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屏蔽电线的所述第三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屏蔽电线的所述第四端部,所述第二热熔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热收缩管与所述第三露出部之间,并且在比所述第三露出部靠所述第三端部的一侧以及比所述第三露出部靠所述第四端部的一侧的至少一方,将所述第二绝缘包覆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护套的内周面之间密闭,所述第二绝缘包覆部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所述第二护套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所述第二热熔部件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所述第一屏蔽电线和所述第二屏蔽电线相邻地排列。根据该结构,在第二屏蔽电线中,第二绝缘包覆部、第二护套以及第二热熔部件全部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因此,第二热熔部件与第二绝缘包覆部以及第二护套以较高的紧贴强度粘接。同样,在第一屏蔽电线中,第一绝缘被覆层、第一护套以及第一热熔部件全部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因此,第一热熔部件与第一绝缘包覆部以及第一护套以较高的紧贴强度粘接。从而,即使在第一止水部件以及第二止水部件配置于弯曲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一热熔部件从第一绝缘包覆部以及第一护套剥离,并且能够抑制第二热熔部件从第二绝缘包覆部以及第二护套剥离。其结果,不需要为了抑制第一止水部件以及第二止水部件的弯曲而对上述第一止水部件以及第二止水部件设置树脂制的保护器。由此,能够抑制第一止水部件附近以及第二止水部件附近的大型化,从而能够抑制线束的大型化。
[0023]
[11]优选为,在从所述第一屏蔽电线和所述第二屏蔽电线排列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露出部与所述第三露出部至少一部分相互重叠。根据该结构,第一屏蔽电线的第一露出部和第二屏蔽电线的第三露出部相互接近地设置。因此,设置于第一露出部的第一止水部件和设置于第三露出部的第二止水部件相互接近地设置。此时,不需要对第一止水部件以及第二止水部件设置树脂制的保护器。因此,在第一止水部件和第二止水部件接近地设置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显著地抑制线束的大型化。
[0024]
[12]优选为,在从所述第一屏蔽电线和所述第二屏蔽电线排列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露出部与所述第三露出部相互不重叠。根据该结构,第一露出部以及第三露出部在第一屏蔽电线及第二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制造线束时等,通过确认设置于第一露出部的第一止水部件以及设置于第三露出部的第二止水部件的
位置,能够区别第一屏蔽部件以及第二屏蔽部件。由此,能够抑制错误地组装第一屏蔽电线以及第二屏蔽电线的情况。
[0025]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线束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夸张或简化地示出结构的一部分。另外,各部分的尺寸比率有时在各附图中不同。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示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26]
(线束10的整体结构)图1所示的线束10例如搭载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v。线束10将两个以上的车载设备电连接。车载设备是搭载于车辆v的电气设备。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0将充电插口m1与电池装置m2电连接。线束10例如以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长条状。
[002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线束10的长度方向中的离充电插口m1较近的一侧称为后方,将线束10的长度方向中的离电池装置m2较近的一侧称为前方。另外,将位于充电插口m1侧的各部件的端部称为后端部,将位于电池装置m2侧的各部件的端部称为前端部。
[0028]
线束10具有一根或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根)屏蔽电线20、安装于屏蔽电线20的后端部的连接器c1、以及安装于屏蔽电线20的前端部的连接器c2。
[0029]
连接器c1例如设置于充电插口m1。连接器c1例如构成充电插口m1的一部分。换言之,充电插口m1具有连接器c1。构成充电插口m1的连接器c1能够与连接于外部供电装置100的外部连接器101电连接。连接器c2与电池装置m2电连接。电池装置m2例如是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例如,通过将外部连接器101与充电插口m1的连接器c1连接,能够从外部供电装置100对电池装置m2充电。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0是将充电插口m1与电池装置m2电连接的充电用的线束。
[0030]
(屏蔽电线20的结构)如图2及图3所示,屏蔽电线20例如具有正侧的屏蔽电线20a和负侧的屏蔽电线20b。各屏蔽电线20a、20b例如是能够应对高电压、大电流的高压电线。如图2所示,各屏蔽电线20a、20b例如以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长条状。屏蔽电线20a具有作为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的后端部(第一端部)和在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后端部的相反侧的前端部(第二端部)。屏蔽电线20b具有作为屏蔽电线20b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的后端部(第三端部)和在屏蔽电线20b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后端部的相反侧的前端部(第四端部)。在各屏蔽电线20a、20b的后端部安装有连接器c1,在各屏蔽电线20a、20b的前端部安装有连接器c2。
[0031]
各屏蔽电线20a、20b例如在搭载于车辆v的状态下折弯成二维状或三维状。各屏蔽电线20a、20b例如在搭载于车辆v的状态下,在后端部与前端部之间具有两个弯曲区域a1、a2。两个屏蔽电线20a、20b相邻地排列设置。两个屏蔽电线20a、20b例如布设为遍及线束10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而并列地延伸。另外,在图3中,为了简化附图,示出在弯曲区域a1、a2处折弯前的状态下的屏蔽电线20a、20b的截面结构。
[0032]
(屏蔽电线20a、20b的结构)如图3所示,屏蔽电线20a具有:具有导电性的芯线21a;以及包围芯线21a的外周且
具有绝缘性的绝缘包覆部22a。屏蔽电线20a具有:编织线23a,其编织金属制的多个线材25(第一线材)而形成,并且包围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以及护套24a,其包围编织线23a的外周,并且具有绝缘性。编织线23a具有抑制来自芯线21a的电磁波放射到屏蔽电线20a的外部的电磁屏蔽功能。即,屏蔽电线20a自身具有电磁屏蔽结构。屏蔽电线20a具有设置在屏蔽电线20a的后端部与前端部之间且编织线23a从护套24a露出的露出部31。例如,屏蔽电线20a具有设置于比露出部31靠近后端部的位置且编织线23a从护套24a露出的露出部32。
[0033]
屏蔽电线20b具有:具有导电性的芯线21b;以及包围芯线21b的外周且具有绝缘性的绝缘包覆部22b。屏蔽电线20b具有:编织线23b,其编织金属制的多个线材25(第二线材)而形成,并且包围绝缘包覆部22b的外周;以及护套24b,其包围编织线23b的外周,并且具有绝缘性。编织线23b具有抑制来自芯线21b的电磁波放射到屏蔽电线20b的外部的电磁屏蔽功能。即,屏蔽电线20b自身具有电磁屏蔽结构。屏蔽电线20b具有设置在屏蔽电线20b的后端部与前端部之间且编织线23b从护套24b露出的露出部33。例如,屏蔽电线20b具有设置于比露出部33靠近后端部的位置且编织线23b从护套24b露出的露出部34。
[0034]
(芯线21a、21b的结构)作为各芯线21a、21b,例如能够使用将多个金属线材绞合而成的绞线、由单个导体构成的单芯线等。作为单芯线,例如能够使用由内部呈实心结构的柱状的一根金属棒构成的柱状导体、内部呈中空结构的筒状导体等。作为各芯线21a、21b,也可以将绞线、柱状导体、筒状导体组合来使用。作为各芯线21a、21b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
[0035]
如图4所示,各绝缘包覆部22a、22b例如遍及整个周向地包覆各芯线21a、21b的外周面。各绝缘包覆部22a、22b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作为各绝缘包覆部22a、22b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以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pvc)等卤素系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等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另外,作为各绝缘包覆部22a、22b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材料,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材料。本实施方式的绝缘包覆部22a、22b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
[0036]
各编织线23a、23b例如遍及整个周向地包围各绝缘包覆部22a、22b的外周面。各编织线23a、23b形成为筒状。各编织线23a、23b例如具有挠性。
[0037]
如图5所示,各编织线23a、23b例如通过将多个线材束26编织成筒状来形成。各编织线23a、23b例如通过将多个线材束26编织成平纹组织状、即让经纱和纬纱交叉并交替地起落来形成。在各编织线23a、23b中,由成为经纱的两个线材束26和成为纬纱的两个线材束26形成网眼27。另外,线材束26的编织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编织成缎纹组织状或斜纹组织状。
[0038]
如图6所示,各线材束26具有金属制的多根(在图6中为五根)线材25。即,在各编织线23a、23b中,将多个线材25设为一个组(挑选)、即一个线材束26。在各线材束26中,多个线材25密集。作为各线材25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铜系、铝系等金属材料。
[0039]
各编织线23a、23b编织为相邻的两个线材束26之间的间隙26x大于一个线材束26中相邻的两个线材25之间的间隙25x。即,在线材束26与线材束26之间形成有较大的间隙26x,另一方面,在各线材束26中的线材25与线材25之间形成有较小的间隙25x。换言之,在各编织线23a、23b中,线材25的密集程度形成有疏密。
[0040]
如图4所示,各护套24a、24b例如遍及整个周向地包围各编织线23a、23b的外周面。各护套24a、24b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作为各护套24a、24b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以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等卤素系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等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另外,作为各护套24a、24b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材料,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材料。本实施方式的护套24a、24b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
[0041]
各屏蔽电线20a、20b的横截面形状例如形成为圆形。此外,各屏蔽电线20a、20b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圆形,例如能够形成为半圆状、多边形、正方形、扁平形状等任意的形状。
[0042]
(露出部31的结构)如图2所示,露出部31设置于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露出部31设置于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露出部31例如设置于屏蔽电线20a的弯曲区域a1。换言之,弯曲区域a1具有露出部31。露出部31例如在屏蔽电线20a搭载于车辆v的状态下折弯成二维状。在露出部31处,护套24a被除去而编织线23a从护套24a露出。在露出部31处,编织线23a遍及屏蔽电线20a的整个周向地从护套24a露出。
[0043]
(露出部32的结构)露出部32例如设置于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的后端部附近。在露出部32处,护套24a被除去而编织线23a从护套24a露出。例如,在露出部32处,护套24a的后端部被除去而编织线23a的后端部从护套24a露出。露出部32具有不包围芯线21a以及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而以远离芯线21a以及绝缘包覆部22a的方式延伸的分离部32a。分离部32a例如沿与芯线21a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图中下方)延伸。分离部32a的前端例如与金属制的接地端子40电连接。在此,分离部32a的前端是分离部32a的轴向(长度方向)的端部中的离护套24a的后端部最远的端部。接地端子40例如与设置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部位g1电连接。由此,分离部32a通过接地端子40而与接地部位g1接地连接。作为分离部32a与接地端子40的接合方法,能够使用压接、超声波熔接、激光熔接等熔接、其他公知的接合方法。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编织线23a的前端部例如通过连接器c2等而与设置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部位g2接地连接。例如,编织线23a的前端部在连接器c2的内部与金属制的环部件电连接,并通过该环部件进行接地连接。由此,编织线23a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接地连接。其结果,编织线23a发挥抑制来自芯线21a的电磁波放射到屏蔽电线20a的外部的电磁屏蔽功能。
[0044]
(露出部33的结构)露出部33设置于屏蔽电线20b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露出部33设置于屏蔽电线20b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露出部33例如设置于屏蔽电线20b的弯曲区域a1。换言之,弯曲区域a1具有露出部33。露出部33例如在屏蔽电线20b搭载于车辆v的状态下折弯成二维状。在露出部33处,护套24b被除去而编织线23b从护套24b露出。在露出部33处,编织线23b遍及屏蔽电线20b的整个周向地从护套24b露出。
[0045]
露出部33例如设置为在从屏蔽电线20a、20b排列的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与露出部31重叠。例如,露出部31和露出部33在屏蔽电线20a、20b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相同的位置。
[0046]
(露出部34的结构)露出部34例如设置于屏蔽电线20b的长度方向的后端部附近。在露出部34处,护套
24b被除去而编织线23b从护套24b露出。例如,在露出部34处,护套24b的后端部被除去而编织线23b的后端部从护套24b露出。露出部34具有不包围芯线21b以及绝缘包覆部22b的外周而以远离芯线21b以及绝缘包覆部22b的方式延伸的分离部34b。分离部34b例如沿与芯线21b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图中下方)延伸。分离部34b的前端例如与接地端子40电连接。在此,分离部34b的前端是分离部34b的轴向(长度方向)的端部中的离护套24b的后端部最远的端部。分离部32a的前端和分离部34b的前端一起与接地端子40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接地端子40将分离部32a的前端和分离部34b的前端一起压接。接地端子40将分离部32a的前端和分离部34b的前端一起与接地部位g1接地连接。分离部34b的前端通过接地端子40而与接地部位g1接地连接。作为分离部34b与接地端子40的接合方法,能够使用压接、超声波熔接、激光熔接等熔接、其他公知的接合方法。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编织线23b的前端部例如通过连接器c2等而与接地部位g2接地连接。例如,编织线23b的前端部在连接器c2的内部与金属制的环部件电连接,并通过该环部件进行接地连接。由此,编织线23b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接地连接。其结果,编织线23b发挥抑制来自芯线21b的电磁波放射到屏蔽电线20b的外部的电磁屏蔽功能。
[0047]
(止水部件50、60的结构)线束10具有安装于屏蔽电线20a的筒状的止水部件50和安装于屏蔽电线20b的筒状的止水部件60。止水部件50设置为覆盖露出部31。止水部件60设置为覆盖露出部33。
[0048]
止水部件50具有覆盖露出部31的筒状的热收缩管51、以及设置在热收缩管51与露出部31之间的热熔部件52。止水部件60具有覆盖露出部33的筒状的热收缩管61、以及设置在热收缩管61与露出部33之间的热熔部件62。
[0049]
(热收缩管51、61的结构)热收缩管51安装于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热收缩管61安装于屏蔽电线20b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热收缩管51例如从露出部31配置于热收缩管51的内部之前的状态起就已经形成为筒体。热收缩管61例如从露出部33配置于热收缩管61的内部之前的状态起就已经形成为筒体。例如将通过挤压成型而成型为极细的筒状的树脂部件在加热后的状态下拉伸成较粗的筒状,之后进行冷却,由此得到热收缩管51、61。像这样得到的热收缩管51、61具有在加热后的情况下收缩至被拉伸前的较细的筒状的形状记忆特性。
[0050]
各热收缩管51、61的弯曲刚性例如高于各热熔部件52、62的弯曲刚性。即,热收缩管51、61比热熔部件52、62更难以弯曲。各热收缩管51、61的弯曲刚性例如低于各芯线21a、21b的弯曲刚性,或者与芯线21a、21b的弯曲刚性相等。
[0051]
各热收缩管51、61例如是透明的。各热收缩管51、61例如具有能够从热收缩管51、61的外侧透视设置在各热收缩管51、61的内部的编织线23a、23b的程度的透明性。
[0052]
作为各热收缩管51、61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以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尼龙系树脂、氟系树脂等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作为各热收缩管51、61的材料,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材料、或者适当地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材料。本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51、61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
[0053]
(热熔部件52、62的结构)热熔部件52在热收缩管51收缩时能够流动。热熔部件52例如与热收缩管51形成为一体。热熔部件52例如层积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例如在露出部31配置于热收缩管51的
内部之前的状态下,热熔部件52以均匀的厚度层积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形成为筒状。热熔部件52例如遍及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的整个周向以及轴向(长度方向)的全长地形成。例如在露出部31配置于热收缩管51的内部之前的状态下,热熔部件52的内径大于屏蔽电线20a的外径。
[0054]
热熔部件62在热收缩管61收缩时能够流动。热熔部件62例如与热收缩管61形成为一体。热熔部件62例如层积于热收缩管61的内周面。例如在露出部33配置于热收缩管61的内部之前的状态下,热熔部件62以均匀的厚度层积于热收缩管61的内周面,形成为筒状。热熔部件62例如遍及热收缩管61的内周面的整个周向以及轴向(长度方向)的全长地形成。例如在露出部33配置于热收缩管61的内部之前的状态下,热熔部件62的内径大于屏蔽电线20b的外径。
[0055]
各热熔部件52、62例如是透明的。各热熔部件52、62例如具有能够从热收缩管51、61的外侧透视设置在各热收缩管51、61的内部的编织线23a、23b的程度的透明性。
[0056]
作为各热熔部件52、62,例如能够使用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等热熔粘接剂。作为各热熔部件52、62的材料,例如优选为与构成各绝缘包覆部22a、22b的材料种类相同的树脂材料。作为各热熔部件52、62的材料,例如优选为与构成各护套24a、24b的材料种类相同的树脂材料。作为各热熔部件52、62的材料,例如优选为与构成各热收缩管51、61的材料种类相同的树脂材料。作为各热熔部件52、62的材料,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材料、或者适当地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材料。本实施方式的热熔部件52、62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另外,热熔部件52、62例如是在通过加热而熔融之后冷却并固化,从而形成的层。本实施方式的热熔部件52、62由单层构成。
[0057]
(热收缩后的热收缩管51以及热熔部件52的结构)接下来,对热收缩后的热收缩管51以及热熔部件52的结构进行说明。
[0058]
如图3所示,热收缩管51形成为遍及整个周向地包围露出部31处的编织线23a的外周。热收缩管51例如设置为架设于在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上位于露出部31的两侧的护套24a之间。热收缩管51例如设置为架设在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护套24a与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的护套24a之间。例如,热收缩管51的后端部对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外周进行包围,热收缩管51的前端部对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外周进行包围。热收缩管51的后端部遍及整个周向地通过热熔部件52而粘接在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外周面。热收缩管51的前端部例如遍及整个周向地通过热熔部件52而粘接在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外周面。
[0059]
热熔部件52例如将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外周面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之间密闭。热熔部件52遍及整个周向与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外周面无间隙地紧贴,并且遍及整个周向与热收缩管51的后端部的内周面无间隙地紧贴。另外,热熔部件52例如将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外周面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之间密闭。热熔部件52遍及整个周向与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外周面无间隙地紧贴,并且遍及整个周向与热收缩管51的前端部的内周面无间隙地紧贴。由此,位于露出部31的两侧的护套24a与热收缩管51的间隙被封堵。因此,能够抑制水等液体从止水部件50的轴向(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浸入到止水部件50的内部。另外,
热熔部件52的一部分形成为比热收缩管51的轴向的端部更向外侧突出。
[0060]
热熔部件52例如在止水部件50的轴向的中间部将露出部31的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之间密闭。热熔部件52例如浸透到露出部31处的编织线23a的线材25之间,并且紧贴于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和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由此将绝缘包覆部22a与热收缩管51之间密闭。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填充露出部31处的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进入露出部31处的编织线23a的网眼27。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填充露出部31处的编织线23a的网眼27。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包覆露出部31处的编织线23a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将露出部31处的编织线23a包在内部。另外,也存在热熔部件52未进入一个线材束26中相邻的线材25与线材25之间的间隙25x(参照图6)的情况。热熔部件52例如通过露出部31处的编织线23a的网眼27而绕到比编织线23a靠内侧的绝缘包覆部22a的一侧,从而包覆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热熔部件52例如遍及整个周向与露出部31处的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无间隙地紧贴。热熔部件52例如遍及整个周向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无间隙地紧贴。
[0061]
热熔部件52例如在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将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与护套24a的内周面之间密闭。例如在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热熔部件52浸透到编织线23a的多个线材25之间,并且紧贴于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和护套24a的内周面,由此将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密闭。利用设置于比该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热熔部件52,例如即使在水等液体从露出部32浸入到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液体浸入到比止水部件50靠前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从露出部32浸入的液体通过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的间隙而浸入到连接器c2(参照图2)的内部。
[0062]
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将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与护套24a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填充。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进入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编织线23a的网眼27。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将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编织线23a的网眼27填充。热熔部件52例如形成为对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编织线23a的一部分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进行包覆。热熔部件52例如设置为将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编织线23a的一部分包在内部。另外,也存在热熔部件52未进入一个线材束26中相邻的线材25与线材25之间的间隙25x(参照图6)的情况。热熔部件52例如通过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编织线23a的网眼27而绕到比编织线23a靠内侧的绝缘包覆部22a的一侧,从而对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进行包覆。另外,热熔部件52例如从露出部31处的编织线23a的内侧向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扩展,从而对配置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的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进行包覆。如图4所示,热熔部件52例如遍及整个周向与配置于比露出部31(参照图3)靠后方的位置的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无间隙地紧贴。另外,热熔部件52例如遍及整个周向与配置于比露出部31(参照图3)靠后方的位置的护套24a的内周面无间隙地紧贴。
[0063]
如图3所示,与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结构相同,热熔部件52例如在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将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与护套24a的内周面之间密闭。热熔部件52例如在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浸透到编织线23a的多个线材25之间,并且紧贴于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和护套24a的内周面,由此将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密闭。
[0064]
接下来,对热收缩后的热收缩管61以及热熔部件62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由于热
收缩后的热收缩管61以及热熔部件62的结构具有与热收缩后的热收缩管51以及热熔部件52相同的结构,所以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而简单地进行说明。
[0065]
热收缩管61形成为包围露出部33处的编织线23b的外周。热收缩管61例如设置为架设在配置于比露出部33靠后方的位置的护套24b与配置于比露出部33靠前方的位置的护套24b之间。热熔部件62遍及整个周向与配置于比露出部33靠后方的位置的护套24b的外周面无间隙地紧贴,并且遍及整个周向与热收缩管61的后端部的内周面无间隙地紧贴。热熔部件62遍及整个周向与配置于比露出部33靠前方的位置的护套24b的外周面无间隙地紧贴,并且遍及整个周向与热收缩管61的前端部的内周面无间隙地紧贴。热熔部件62例如浸透到露出部33处的编织线23b的线材25之间,并且紧贴于热收缩管61的内周面和绝缘包覆部22b的外周面,由此将热收缩管61与绝缘包覆部22b之间密闭。热熔部件62例如在比露出部33靠后方的位置将绝缘包覆部22b的外周面与护套24b的内周面之间密闭。热熔部件62例如在比露出部33靠前方的位置将绝缘包覆部22b的外周面与护套24b的内周面之间密闭。
[0066]
如图2所示,在屏蔽电线20a、20b的弯曲区域a1中,两个止水部件50、60例如相邻地排列设置。两个止水部件50、60例如设置为在两个屏蔽电线20a、20b排列的方向上,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两个止水部件50、60例如相互接近地设置。两个止水部件50、60例如在两个屏蔽电线20a、20b排列的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例如,两个热收缩管51、61设置为相互不接触。
[0067]
(线束10的制造方法)接下来,根据图7及图8对线束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图7的(a)所示的工序中,准备具有露出部31以及露出部32的屏蔽电线20a。露出部31例如通过除去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护套24a来形成。在露出部31处,护套24a被除去而编织线23a从护套24a露出。露出部32例如通过除去屏蔽电线20a的后端部的护套24a来形成。在露出部32处,护套24a的后端部被除去而编织线23a的后端部从护套24a的后端部露出。
[0068]
接下来,在图7的(a)所示的工序中,准备收缩前的热收缩管51。收缩前的热收缩管51呈筒状(在此为圆筒状)。在收缩前的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层积有热熔部件52。此时,本实施方式的热熔部件52与热收缩管51形成为一体。收缩前的热熔部件52的内径形成为能够在内部收纳护套24a的大小。
[0069]
接着,如图7的(a)所示,露出部31被插入到热收缩管51的内部。此时,热收缩管51设置为架设在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护套24a与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护套24a之间。
[0070]
接下来,对热收缩管51实施加热处理。例如,热收缩管51由加热器等加热。在该加热处理中,例如,以高于热收缩管51的收缩温度且低于热收缩管51的熔融温度的加热温度(例如,120℃~140℃左右)将热收缩管51加热预定时间。通过该加热处理,热收缩管51在径向以及轴向上收缩,并且热熔部件52软化或熔融,从而能够流动。随着热收缩管51的收缩,热熔部件52以在屏蔽电线20a的径向以及轴向上扩展的方式流动。由此,热熔部件52浸透到编织线23a的线材25之间,并且以通过编织线23a的网眼27而绕到比编织线23a靠内侧的绝缘包覆部22a的方式扩展。另外,热熔部件52通过朝向屏蔽电线20a的轴向流动,而在露出部31的后方以及前方,向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的间隙扩展。由此,如图7的(b)所示,热熔部件52在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将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密闭,并且在比露
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将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密闭。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包覆部22a、护套24a以及热熔部件52全部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因此,热熔部件52与绝缘包覆部22a以及护套24a通过较高的紧贴强度而粘接。另外,热熔部件52在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将热收缩管51与护套24a之间密闭,并且在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将热收缩管51与护套24a之间密闭。由这样的收缩后的热收缩管51以及热熔部件52形成止水部件50。另外,在本工序中,存在热熔部件52向热收缩管51的外侧流出的情况。流出到热收缩管51的外侧的热熔部件52例如在从热收缩管51露出的护套24a的外周面上扩展。
[0071]
接下来,在图8所示的工序中,准备具有露出部33、露出部34以及包覆露出部33的止水部件60的屏蔽电线20b。另外,屏蔽电线20b能够与屏蔽电线20a相同地制造,因此在此省略屏蔽电线20b的制造方法的详细说明。
[0072]
接着,屏蔽电线20a和屏蔽电线20b布设为并列地延伸。此时,屏蔽电线20a的露出部31和屏蔽电线20b的露出部33例如在屏蔽电线20a、20b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于相同的位置。即,露出部31和露出部33设置为在屏蔽电线20a、20b的长度方向上对齐,在屏蔽电线20a、20b排列的方向上相邻地排列。
[0073]
接着,在露出部32形成分离部32a,并且在露出部34形成分离部34b。接下来,在分离部32a、34b的前端连接接地端子40。之后,如图2所示,在屏蔽电线20a、20b的后端部安装连接器c1,在屏蔽电线20a、20b的前端部安装连接器c2。另外,通过对屏蔽电线20a、20b实施弯曲加工,形成弯曲区域a1、a2。通过以上的制造工序,能够制造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0。
[0074]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1)在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编织线23a从护套24a露出的露出部31。以覆盖该露出部31的方式设置筒状的热收缩管51,并且在热收缩管51与露出部31之间设置热熔部件52。而且,利用热熔部件52的一部分,在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以及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将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与护套24a的内周面之间密闭。利用该热熔部件52,能够抑制水等液体通过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的间隙而沿屏蔽电线20a的长度方向移动。即使在液体通过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的间隙而从露出部32朝向露出部31流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将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密闭的热熔部件52来抑制液体浸入到比该热熔部件52靠后方的位置。换言之,能够利用热熔部件52在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形成抑制液体的浸入的止水部件50。由此,与利用硅酮来形成止水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省略硅酮的固化时间,相应地能够缩短止水部件50的制造时间。进而,能够缩短线束10的制造时间,并且能够提高线束10的制造性。
[0075]
(2)在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一体化地层积有热熔部件52。因此,在对屏蔽电线20a形成止水部件50时,能够将热收缩管51和热熔部件52作为一个零部件来处理。由此,与热收缩管51和热熔部件52分体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形成止水部件50时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线束10的制造性。
[0076]
(3)绝缘包覆部22a、护套24a以及热熔部件52全部由以聚烯烃系树脂为主成分的合成树脂构成。因此,能够以较高的紧贴强度使热熔部件52与绝缘包覆部22a粘接,并且能够以较高的紧贴强度使热熔部件52与护套24a粘接。由此,热熔部件52能够将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适当地密闭,因此能够提高热熔部件52的止水性能的可靠性。另外,即使
在露出部31以及止水部件50发生了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热熔部件52从绝缘包覆部22a以及护套24a剥离。因此,不需要设置用于抑制止水部件50中的弯曲的发生的树脂制的保护器。其结果,能够抑制止水部件50附近的大型化,从而能够抑制线束10的大型化。
[0077]
(4)此外,即使在露出部31以及止水部件50配置于弯曲区域a1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抑制热熔部件52从绝缘包覆部22a以及护套24a剥离。因此,不需要以使露出部31以及止水部件50从弯曲区域a1、a2偏离的方式对线束10进行布局,从而能够提高线束10的布局的自由度。
[0078]
(5)热收缩管51的弯曲刚性设定为高于热熔部件52的弯曲刚性。由此,能够提高具有热收缩管51和热熔部件52的止水部件50自身的弯曲刚性。因此,与利用树脂制的保护器来保护止水部件5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止水部件50附近的大型化,并且与仅由热熔部件52构成止水部件5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止水部件50急剧地弯曲。其结果,能够适当地抑制热熔部件52从绝缘包覆部22a以及护套24a剥离。
[0079]
(6)由于覆盖露出部31的热收缩管51以及热熔部件52是透明的,所以例如能够从热收缩管51的外侧目视确认设置于热收缩管51的内侧的编织线23a的状态。在对屏蔽电线20a形成止水部件50时,安装人员能够从热收缩管51的外侧目视确认在热收缩管51的内侧是否成为编织线23a扭转而容易产生热熔部件52的浸透不良的状态等。由此,在形成止水部件50之后,能够目视确认该止水部件50的止水性能。
[0080]
(7)以使相邻的线材束26之间的间隙26x大于一个线材束26中相邻的线材25之间的间隙25x的方式对编织线23a进行编织。此时,热熔部件52容易浸透到作为密集程度较疏的部分的线材束26与线材束26之间的间隙26x。因此,与遍及编织线23a的整体均匀且紧密地编织线材25的情况相比,热熔部件52容易通过线材25彼此之间的间隙25x、26x(主要是间隙26x)而绕到比编织线23a靠内侧的绝缘包覆部22a的一侧。由此,能够使热熔部件52适当地紧贴于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
[0081]
(8)利用单层的热熔部件52将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与护套24a的内周面之间、护套24a的外周面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之间、以及绝缘包覆部22a的外周面与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之间密闭。因此,与利用多个部件将各部位密闭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止水部件50中的零部件数量。由此,能够提高线束10的制造性。
[0082]
(9)在从屏蔽电线20a、20b排列的方向观察时,露出部31与露出部33至少一部分相互重叠。因此,露出部31和露出部33相互接近地设置,并且止水部件50和止水部件60相互接近地设置。此时,热熔部件52、62与屏蔽电线20a、20b分别以较高的紧贴强度粘接,从而不需要对止水部件50、60设置树脂制的保护器。因此,在止水部件50、60接近地设置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显著地抑制线束10的大型化。
[0083]
(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变更来实施。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0084]
·
例如,也可以如图9所示,将露出部31和露出部33设置为在从屏蔽电线20a、20b排列的方向观察时相互不重叠。即,也可以将露出部31和露出部33设置于在屏蔽电线20a、20b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
[0085]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制造线束10时,通过确认设置于露出部31的止水部件50以及
设置于露出部33的止水部件60的位置,能够适当地区别屏蔽电线20a、20b。由此,能够抑制错误地组装屏蔽电线20a、20b的情况。另外,在线束10的组装后,能够容易地进行确认是否正常地组装的检查。
[0086]
·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止水部件50中,在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以及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双方,利用热熔部件52将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密闭。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在比露出部31靠前方的位置以及比露出部31靠后方的位置中的一方,利用热熔部件52将绝缘包覆部22a与护套24a之间密闭。另外,止水部件60也能够相同地变更。
[0087]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露出部32的分离部32a和露出部34的分离部34b一起与接地部位g1电连接,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将分离部32a的前端与接地端子40电连接,将分离部34b的前端与不同于接地端子40的接地端子41电连接。接地端子40例如与接地部位g1电连接。由此,分离部32a的前端通过接地端子40而与接地部位g1接地连接。接地端子41例如与设置于车身面板等的接地部位g3电连接。由此,分离部34b的前端通过接地端子41而与接地部位g3接地连接。
[0088]
·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止水部件50中,在热收缩前的热收缩管51的内周面一体地层积有热熔部件52,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热收缩前的热收缩管51和热熔部件52分体地形成。同样,也可以将热收缩前的热收缩管61和热熔部件62分体地形成。
[0089]
·
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热收缩管51、61以及热熔部件52、62设为不透明。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聚烯烃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材料构成绝缘包覆部22a、护套24a以及热熔部件52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同样,也可以由聚烯烃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材料构成绝缘包覆部22b、护套24b以及热熔部件62中的至少一个部件。
[0090]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热收缩管51、61的弯曲刚性设定为高于热熔部件52、62的弯曲刚性,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热收缩管51、61的弯曲刚性设定为与热熔部件52、62的弯曲刚性相等,也可以将其设定为低于热熔部件52、62的弯曲刚性。
[0091]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编织线23a、23b仅由金属制的线材25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编织金属制的线材25和由强化纤维构成的线材来形成编织线23a、23b。另外,作为强化纤维,例如能够使用绝缘性以及耐剪切性优异的强化纤维。作为这样的增强纤维,例如能够使用对位芳纶纤维、聚芳酯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
[0092]
·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束10中,也可以设置将屏蔽电线20a、20b的外周一并地包围的外装部件。作为外装部件,例如能够使用金属制或树脂制的管件、波纹管、橡胶制的防水罩或者将它们组合来使用。
[0093]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两根屏蔽电线20a、20b构成屏蔽电线20,但并不限于此。根据车辆v的规格,能够变更构成屏蔽电线20的屏蔽电线的根数。例如,构成屏蔽电线20的屏蔽电线的根数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三根以上。
[0094]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线束10所电连接的多个车载设备具体化为充电插口m1以及电池装置m2,但并不限于此。线束10所电连接的多个车载设备只要是搭载于车辆v的电气设备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0095]
·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连接器c1具体化为构成充电插口m1的连接器(充电连接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连接器c1具体化为设置于充电插口m1以外的车载设备
的连接器。另外,也可以将连接器c1具体化为与充电插口m1以外的车载设备电连接的连接器。
[0096]
·
车辆v中的充电插口m1以及电池装置m2的配置关系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车辆v的结构而适当地变更。
·
应该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含义示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附图标记说明
[0097]
10 线束20 屏蔽电线20a 屏蔽电线(第一屏蔽电线)20b 屏蔽电线(第二屏蔽电线)21a 芯线(第一芯线)21b 芯线(第二芯线)22a 绝缘包覆部(第一绝缘包覆部)22b 绝缘包覆部(第二绝缘包覆部)23a 编织线(第一编织线)23b 编织线(第二编织线)24a 护套(第一护套)24b 护套(第二护套)25 线材(第一线材、第二线材)25x 间隙26 线材束26x 间隙27 网眼31 露出部(第一露出部)32 露出部(第二露出部)32a 分离部33 露出部(第三露出部)34 露出部34b 分离部40、41 接地端子50 止水部件(第一止水部件)51 热收缩管(第一热收缩管)52 热熔部件(第一热熔部件)60 止水部件(第二止水部件)61 热缩管(第二热缩管)62 热熔部件(第二热熔部件)100 外部供电装置
101 外部连接器a1、a2 弯曲区域c1 连接器(第一连接器)c2 连接器(第二连接器)g1、g2、g3 接地部位m1 充电插口m2 电池装置v 车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