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2023-03-19 18:33: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全部在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但需花费大量模板和支架,工业化程度低;载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则是预制好全部构件,在现场装配,可节省模板和支架,工业化程度高,但整体性较差;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预制构件运至现场安装后,就可作为后浇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后浇混凝土及其中的钢筋可将预制构件连成一整体,并可形成连续梁、板等超静定结构,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能。
3.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
4.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厂或工场预制好部分构件,运至现场装配,在装配好的构件上再浇筑混凝土,将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为通过多个钢筋用箍筋绑扎组装、并用混凝土浇筑而形成。然而,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组装浇筑过程中,箍筋间距及钢筋的设置位置容易产生误差,如此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以及耐久性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在施工期内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容易出现塑形破坏的不良现象。
5.在中国专利号为cn106869402a的专利中,虽然通过第一桁架、第二桁架取代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利用普通的连接件也能够将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进行组装,但是该种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装配时,需要选择预设长度的第一桁架、第二桁架、多个第一连接件及多个第二连接件,该种装配方式比较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组装浇筑过程中,箍筋间距及钢筋的设置位置容易产生误差,如此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以及耐久性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在施工期内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容易出现塑形破坏的不良现象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装配时,需要选择预设长度的第一桁架、第二桁架、多个第一连接件及多个第二连接件,该种装配方式比较局限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一桁架、第二桁架、连接组件和组合框架,所述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位于组合框架内部,所
述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固定连接后浇筑混凝土并通过组合框架起到防护作用。
8.优选的,所述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结构组成相同,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均包括框架和多个立杆,多个立杆均匀分布在框架中,以保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大的承载力,相邻的立杆之间为开口,便于混凝土的浇筑。
9.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u形座,所述第一u形座的两侧滑动安装有第二u形座和第三u形座,所述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的结构组成相同,第二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一桁架,第三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另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二桁架,所述连接组件在对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进行固定夹持时,可滑动调节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的位置,使得第二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一侧壁之间能够固定夹持不同厚度的第一桁架,所述第三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另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不同厚度的第二桁架,使得连接组件使用起来更灵活。
10.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座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中,通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带动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进行位置调节,所述滑块上也可设置滑轮,使得滑块在滑槽中受到的滑动阻力较小。
11.优选的,所述第一u形座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所述滑块中设有第二螺孔,通过螺栓伸入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内部,以将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限位固定在第一u形座上,防止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在使用时容易跑偏。
12.优选的,所述组合框架包括两个侧部防护板、两个端部防护板和底部防护板,两个侧部防护板可拆卸安装在底部防护板的两侧,两个端部防护板可拆卸安装在底部防护板的两端,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浇筑后,便于组合框架中的两个侧部防护板、两个端部防护板和底部防护板的拆卸。
13.优选的,所述侧部防护板与底部防护板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卡柱,所述端部防护板上对应设有卡槽,所述侧部防护板与底部防护板的两个端部均通过卡柱卡入卡槽内部,以便于端部防护板的准确安装,提高组合框架的安装效率。
14.优选的,所述端部防护板通过连接角板固定安装在侧部防护板与底部防护板的端部。
15.优选的,所述连接角板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在侧部防护板与端部防护板上,方便连接角板的拆装。
16.优选的,所述第一桁架的顶部与第二桁架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一桁架的底部与第二桁架的底部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在组合框架中的安装更加稳固。
17.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以下步骤:
18.将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并列间隔设置在底部防护板上;
19.利用多个连接组件将第一桁架的顶部与第二桁架的顶部、第一桁架的底部与第二桁架的底部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在具体使用时,滑动调节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的位置,第二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一桁架,第三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另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二桁架,且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的底面与底部防护板
之间具有间隔,调节之后通过螺栓伸入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内部,以将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限位固定在第一u形座上;
20.将侧部防护板移动至底部防护板的一侧,并通过卡柱与卡槽的配合安装,将端部防护板安装在侧部防护板与底部防护板的端部;
21.通过连接角板将侧部防护板与端部防护板进行固定连接,连接角板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在侧部防护板与端部防护板上;
22.向组合框架内部浇筑混凝土,并使混凝土顶部保持一个平面;
23.待混凝土凝固后,将组合框架拆卸下来,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拆卸时,首先将连接角板上的螺丝拆卸下来,然后将端部防护板拆卸下来,最后再将侧部防护板和底部防护板拆卸下来,钢筋混凝土构件形成。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1.该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安装方法,通过第一桁架、第二桁架取代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这样连接组件能够更容易将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进行组装,第一桁架、第二桁架的安装位置较为精准,由现浇混凝土将第一桁架、第二桁架、连接组件浇筑成型后,可以作为支撑梁或支撑柱,具有较大的承载力、耐久性好,且能避免施工期内出现塑形破坏的不良现象;
26.2.该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装配时,将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并列设置在底部防护板上,利用多个连接组件将第一桁架的顶部与第二桁架的顶部、第一桁架的底部与第二桁架的底部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组件在具体使用时,滑动调节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的位置,第二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一桁架,第三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另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二桁架,调节之后通过螺栓伸入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内部,以将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限位固定在第一u形座上,将侧部防护板移动至底部防护板的一侧,并通过卡柱与卡槽的配合安装,将端部防护板安装在侧部防护板与底部防护板的端部,通过连接角板将侧部防护板与端部防护板进行固定连接,连接角板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在侧部防护板与端部防护板上,向组合框架内部浇筑混凝土,并使混凝土顶部保持一个平面,待混凝土凝固后,将组合框架拆卸下来,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拆卸时,首先将连接角板上的螺丝拆卸下来,然后将端部防护板拆卸下来,最后再将侧部防护板和底部防护板拆卸下来;
27.3.连接组件在对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进行固定夹持时,可滑动调节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的位置,使得第二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一侧壁之间能够固定夹持不同厚度的第一桁架,第三u形座与第一u形座的另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不同厚度的第二桁架,滑动调节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的位置后,通过螺栓伸入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内部,以将第二u形座与第三u形座限位固定在第一u形座上即可,无需选择预设长度的第一桁架、第二桁架以及多个连接件,使得连接组件使用起来更灵活,不受局限。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29.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30.图3是本发明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发明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中:1、第一桁架;2、第二桁架;3、连接组件;4、组合框架;5、混凝土;6、第一u形座;7、第二u形座;8、第三u形座;9、滑槽;10、滑块;11、第一螺孔;12、第二螺孔;13、侧部防护板;14、端部防护板;15、底部防护板;16、卡柱;17、连接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4.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一桁架1、第二桁架2、连接组件3和组合框架4,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位于组合框架4内部,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并列设置,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组件3固定连接,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固定连接后浇筑混凝土5并通过组合框架4起到防护作用。
35.第一桁架1或第二桁架2为条形钢板,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结构组成相同,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均包括框架和多个立杆,多个立杆均匀垂直分布在框架中,以保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大的承载力,相邻的立杆之间为方形开口,便于混凝土的浇筑,现浇混凝土5速度较快,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的结构组成可根据需要设计,相邻的立杆可倾斜设置在框架中,使得相邻的立杆之间为三角形开口,三角形开口也便于浇筑混凝土5,同时也能保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大的承载力。
36.参阅图3,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u形座6,第一u形座6的两侧滑动安装有第二u形座7和第三u形座8,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的结构组成相同,第二u形座7与第一u形座6的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一桁架1,第三u形座8与第一u形座6的另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二桁架2。
37.连接组件3在对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进行固定夹持时,可滑动调节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的位置,使得第二u形座7与第一u形座6的一侧壁之间能够固定夹持不同厚度的第一桁架1,第三u形座8与第一u形座6的另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不同厚度的第二桁架2,使得连接组件3使用起来更灵活。
38.参阅图3,为了便于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的滑动安装,第一u形座6的两侧均设有滑槽9,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块10,滑块10滑动安装在滑槽9中,通过滑块10在滑槽9中滑动带动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进行位置调节,滑块10上也可设置滑轮,使得滑块10在滑槽9中受到的滑动阻力较小。
39.参阅图3与图4,第一u形座6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螺孔11,滑块10中设有第二螺孔12,通过螺栓伸入第一螺孔11与第二螺孔12内部,以将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限位固定在第一u形座6上,防止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在使用时容易跑偏。
40.参阅图1与图2,组合框架4包括两个侧部防护板13、两个端部防护板14和底部防护板15,两个侧部防护板13可拆卸安装在底部防护板15的两侧,两个端部防护板14可拆卸安装在底部防护板15的两端,钢筋混凝土构件浇筑后,便于组合框架4中的两个侧部防护板13、两个端部防护板14和底部防护板15的拆卸。
41.参阅图1与图2,侧部防护板13与底部防护板15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卡柱16,端部防护板14上对应设有卡槽,侧部防护板13与底部防护板15的两个端部均通过卡柱16卡入卡槽内部,以便于端部防护板14的准确安装,提高组合框架4整体的安装效率。
42.参阅图1,端部防护板14通过连接角板17固定安装在侧部防护板13与底部防护板15的端部,提高组合框架4安装的稳定性。
43.连接角板17的夹角为90度,方便固定相邻的侧部防护板13与底部防护板15。
44.参阅图1,连接角板17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在侧部防护板13与端部防护板14上,方便连接角板17的拆装。
45.参阅图1与图2,第一桁架1的顶部与第二桁架2的顶部之间、第一桁架1的底部与第二桁架2的底部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组件3进行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在组合框架4中的安装更加稳固。
46.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将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并列设置在底部防护板15上;
48.利用多个连接组件3将第一桁架1的顶部与第二桁架2的顶部、第一桁架1的底部与第二桁架2的底部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组件3在具体使用时,滑动调节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的位置,第二u形座7与第一u形座6的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一桁架1,第三u形座8与第一u形座6的另一侧壁之间用于固定夹持第二桁架2,且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的底面与底部防护板15之间具有间隔,调节之后通过螺栓伸入第一螺孔11与第二螺孔12内部,以将第二u形座7与第三u形座8限位固定在第一u形座6上;
49.将侧部防护板13移动至底部防护板15的一侧,并通过卡柱16与卡槽的配合安装,将端部防护板14安装在侧部防护板13与底部防护板15的端部;
50.通过连接角板17将侧部防护板13与端部防护板14进行固定连接,连接角板17通过螺丝可拆卸安装在侧部防护板13与端部防护板14上;
51.向组合框架4内部浇筑混凝土,并使混凝土顶部保持一个平面;
52.待混凝土凝固后,将组合框架4拆卸下来,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拆卸时,首先将连接角板17上的螺丝拆卸下来,然后将端部防护板14拆卸下来,最后再将侧部防护板13和底部防护板15拆卸下来,形成钢筋混凝土构件。
53.该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安装方法,通过第一桁架1、第二桁架2取代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这样连接组件3能够更容易将不同的第一桁架1与第二桁架2进行组装,灵活性较高,第一桁架1、第二桁架2的安装位置较为精准,由现浇混凝土将第一桁架1、第二桁架2、连接组件3浇筑成型后,可以作为支撑梁或支撑柱,具有较大的承载力、耐久性好,且能避免施工期内出现塑形破坏的不良现象。
5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