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09 07:50: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钢围堰内侧的河床底部进行泥沙清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桥墩在施工中需要将其底部固定于河床中,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在河床中设置钢围堰,但由于河床底部存在大量的泥沙,为了保证桥墩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对钢围堰内的泥沙进行清理,防止封底混凝土浇筑后开裂漏水。目前的清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维护成本都极高,且操作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以简化结构复杂性并提高操作方便性。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包括吸沙管,吸沙管的其中一端为吸入口,吸入口设置于钢围堰内并延伸至与河床相邻处,吸沙管的另一端为排沙口,排沙口跨过钢围堰顶部并延伸至钢围堰范围外;吸沙管端部与吸入口相邻处开口连通口,另有通入空气的通气管,通气管的其中一端为进气口并连接供入空气的空压机,通气管另一端为排气口并密封穿过连通口延伸至吸沙管内,且排气口背向河床一侧设置,通气管位于吸沙管内的管段的直径小于吸沙管。
5.进一步地,吸沙管的顶部装有吊环。
6.进一步地,吸沙管包括伸入至钢围堰内的主吸管,横向设置并跨过钢围堰的副吸管,副吸管的一端通过吸入段弯接头连接主吸管,副吸管另一端连接排出段弯接头,排出段弯接头的末端为排沙口。
7.进一步地,吸入段弯接头为刚性管,主吸管和副吸管之间连接有加强撑杆。
8.进一步地,吸入段弯接头为可形变的柔性管,且主吸管上装有吊环。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将钢围堰沉至河床岩层表面后,其内侧会存在大量淤积的泥沙,此时将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放至钢围堰处,并使吸沙管的吸入口伸至与泥沙相对,吸沙管的管身段则向上延伸并跨过钢围堰顶面,使吸沙管的排沙口朝向钢围堰外侧;然后利用空压机向通气管内通入高压空气,这些高压空气从设置于吸沙管内部的排气口吹出并带动吸沙管内的河水流动,从而使与排气口相邻的吸沙管吸入口形成负压,吸入口处即可以形成吸力,由此将河床处的泥沙吸入吸沙管,然后沿吸沙管移动并绕过钢围堰后从排沙口排出至钢围堰范围外;此后,带动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移动,或只带动吸沙管移动,使吸沙管的吸入口逐渐将钢围堰内的所有泥沙吸走,完成泥沙的清理工作。其有益效果在于:该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都较低,且其操作方便,工作快速、稳定。
附图说明
10.图1是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2.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13.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包括吸沙管1,吸沙管的其中一端为吸入口11,吸入口设置于钢围堰10内并延伸至与河床相邻处,吸沙管的另一端为排沙口12,排沙口跨过钢围堰顶部并延伸至钢围堰范围外;吸沙管端部与吸入口相邻处开口连通口13,另有通入空气的通气管2,通气管的其中一端为进气口21并连接供入空气的空压机,通气管另一端为排气口22并密封穿过连通口延伸至吸沙管内,且排气口背向河床一侧设置,通气管位于吸沙管内的管段的直径小于吸沙管。
16.所述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将钢围堰沉至河床岩层表面后,其内侧会存在大量淤积的泥沙,此时将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放至钢围堰处,并使吸沙管的吸入口伸至与泥沙相对,吸沙管的管身段则向上延伸并跨过钢围堰顶面,使吸沙管的排沙口朝向钢围堰外侧;然后利用空压机向通气管内通入高压空气,这些高压空气从设置于吸沙管内部的排气口吹出并带动吸沙管内的河水流动,从而使与排气口相邻的吸沙管吸入口形成负压,吸入口处即可以形成吸力,由此将河床处的泥沙吸入吸沙管,然后沿吸沙管移动并绕过钢围堰后从排沙口排出至钢围堰范围外;此后,带动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移动,或只带动吸沙管移动,使吸沙管的吸入口逐渐将钢围堰内的所有泥沙吸走,完成泥沙的清理工作。该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都较低,且其操作方便,工作快速、稳定。
17.所述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吸沙管1的顶部装有吊环3,以方便通过吊车或船舶等吊放和移动吸沙管。吸沙管1包括伸入至钢围堰内的主吸管14,横向设置并跨过钢围堰的副吸管15,副吸管的一端通过吸入段弯接头16连接主吸管,副吸管另一端连接排出段弯接头17,排出段弯接头的末端为排沙口12;所述的吸入段弯接头16为刚性管,主吸管14和副吸管15之间连接有加强撑杆4,这可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清理泥沙时通过吸沙管整体吊放移
动;另外,也可以将吸入段弯接头16设置为可形变的柔性管,且主吸管14上也装有吊环,使副吸管和排出段弯接头固定排沙,主吸管通过吊具带动和柔性管的特性方便地移动至钢围堰内的各位置,其吸取泥沙的准确性和效率都更高。
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沙管(1),吸沙管的其中一端为吸入口(11),吸入口设置于钢围堰10内并延伸至与河床相邻处,吸沙管的另一端为排沙口(12),排沙口跨过钢围堰顶部并延伸至钢围堰范围外;吸沙管端部与吸入口相邻处开口连通口(13),另有通入空气的通气管(2),通气管的其中一端为进气口(21)并连接供入空气的空压机,通气管另一端为排气口(22)并密封穿过连通口延伸至吸沙管内,且排气口背向河床一侧设置,通气管位于吸沙管内的管段的直径小于吸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沙管(1)的顶部装有吊环(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沙管(1)包括伸入至钢围堰内的主吸管(14),横向设置并跨过钢围堰的副吸管(15),副吸管的一端通过吸入段弯接头(16)连接主吸管,副吸管另一端连接排出段弯接头(17),排出段弯接头的末端为排沙口(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入段弯接头(16)为刚性管,主吸管(14)和副吸管(15)之间连接有加强撑杆(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入段弯接头(16)为可形变的柔性管,且主吸管(14)上装有吊环。

技术总结
一种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包括装有吊环并通过吊具吊放的吸沙管,吸沙管的一端为吸入口并伸入钢围堰内与泥沙相对,吸沙管中段跨过钢围堰顶部,吸沙管的另一端伸出钢围堰外进行排沙;吸沙管内侧端部与吸入口相邻处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穿过吸沙管且开口端背向河床,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机,通过高压空气带动吸沙管内的河水流动并形成负压,吸入口处即形成吸力并吸入泥沙并排出至钢围堰外。该钢围堰河床清底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都较低,且其操作方便,工作快速、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何进 宋世兴 王德龙 徐金宇 苏文涛 黄小龙 杨茂强 彭艳 张强 胡次友 牛春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3
技术公布日:2023/3/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