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02 10:1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打孔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二次结构施工阶段进行植筋时,需要对结构板进行打孔,对于底板打孔操作人员操作较为容易;对于顶板打孔,需要根据打孔位置搭设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作业人员仰头操作,造成脖子酸痛,带来不好体验。装饰装修及机电施工阶段,设计房屋吊顶、安装灯具及管道等也需打孔作业,施工工序繁琐,不利用安全及成本控制。
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1320046070.1,公开了一种高空打孔电锤移动支架。主要适用于建筑物顶棚打孔。包括能行走的三层钢结构基座,安装在钢结构基座中间层上的电动提升装置,控制电动提升装置及电锤电源的电动控制箱,与电动提升装置的顶端连接的支架管及安装在支架管顶端的电锤安装座;所述的支架管由下支架管和上支架管连接组成;所述的下支架管带有外丝并外套短管;在钢结构基座的上层上固定有和上支架管配合的短管,上支架管穿过短管并能在短管中上下移动。有益效果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屋面打孔时拆安脚手架的工作量,解决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问题,并且减少对工人身体的伤害。
4.但是上述方案依然存在缺陷,在利用电锤对顶板进行打孔前,需要操作员仰头对电锤的位置进行调节,之后才能对顶板进行打孔,由于顶板上需要打孔的位置过多,会导致操作员仰头的时间过长,操作员长期仰头会导致其的脖子出现酸痛的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其实质在于改善在利用电锤对顶板进行打孔前,需要操作员仰头对电锤的位置进行调节,之后才能对顶板进行打孔,由于顶板上需要打孔的位置过多,会导致操作员仰头的时间过长,操作员长期仰头会导致其的脖子出现酸痛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钻孔组件。
8.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部、供能部和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供能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
9.所述钻孔组件包括安装部和打孔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供能部上,所述打孔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角钢、自锁万向轮、u型钢板和空心柱,所述自锁万向轮固定在所述角钢的下表面上,所述u型钢板固定在所述角钢的侧表面上,所述空心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u型钢板的上表面上。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空心柱
的外壁上,所述斜撑的另一端固定在其它所述自锁万向轮的上表面上。
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供能部包括气缸、滑柱、u型块和连接轴,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空心柱的外壁上,所述滑柱滑动插设在所述空心柱内,所述u型块固定在所述滑柱的外壁上,所述连接轴固定在所述u型块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所述连接轴上。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控制部包括支撑板和操作箱,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空心柱的外壁上,所述操作箱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操作箱和所述气缸电性连接在一起。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块和横板,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滑柱的上表面上,所述横板固定在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上。
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打孔部包括电钻和电缆,所述电钻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电缆设置在所述电钻和所述操作箱之间,所述操作箱和所述电钻电性连接在一起。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打孔部还包括摄像头和显示屏,所述摄像头固定在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显示屏磁吸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电性连接在一起。
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使用时,利用自锁万向轮把空心柱推到需要钻孔的顶板下,操作箱控制气缸工作,气缸的活塞杆伸缩带动滑柱和电钻上下移动,使电钻上的钻头紧邻顶板,操作员通过摄像头和显示屏观察顶板,然后移动角钢即调节钻头的位置,使钻头与顶板上需要钻孔的位置对应在一起,然后把自锁万向轮锁住,操作箱控制气缸和电钻共同工作,气缸带动电钻上移,电钻带动其上的钻头进行转动,实现对高空的顶板进行钻孔,该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不需要操作员仰头对顶板上的钻孔位置进行查看,即有效的防止操作员出现脖子酸痛的情况,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钻孔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0-升降组件;110-支撑部;111-角钢;112-自锁万向轮;113-u型钢板;114-空心柱;115-斜撑;120-供能部;121-气缸;122-滑柱;123-u型块;124-连接轴;130-控制部;131-支撑板;132-操作箱;200-钻孔组件;210-安装部;211-连接块;212-横板;220-打孔部;221-电钻;222-电缆;223-摄像头;22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6.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手段均为本领域常规的手段。
27.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包括升降组件100和钻孔组件200。钻孔组件200设置在升降组件100上,操作员通过摄像头223和显示屏224观察顶板,然后移动角钢111即调节钻头的位置,使钻头与顶板上需要钻孔的位置对应在一起,然后把自锁万向轮112锁住,操作箱132控制气缸121和电钻221共同工作,气缸121带动电钻221上移,电钻221带动其上的钻头进行转动,实现对高空的顶板进行钻孔,该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不需要操作员仰头对顶板上的钻孔位置进行查看,即有效的防止操作员出现脖子酸痛的情况,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
28.请参阅图1-图3,升降组件100包括:支撑部110、供能部120和控制部130,控制部130和供能部120均设置在支撑部110上,支撑部110包括角钢111、自锁万向轮112、u型钢板113和空心柱114,自锁万向轮112固定在角钢111的下表面上,u型钢板113固定在角钢111的侧表面上,空心柱114的下端固定在u型钢板113的上表面上,自锁万向轮112的设置便于对该电动装置进行移动,支撑部110还包括斜撑115,斜撑115的一端固定在空心柱114的外壁上,斜撑115的另一端固定在其它自锁万向轮112的上表面上,斜撑115的设置使该电动装置可以更加平稳的转动,供能部120包括气缸121、滑柱122、u型块123和连接轴124,气缸121固定在空心柱114的外壁上,滑柱122滑动插设在空心柱114内,u型块123固定在滑柱122的外壁上,连接轴124固定在u型块123上,气缸12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连接轴124上,气缸121的设置便于对滑柱122上端的高度进行调节,控制部130包括支撑板131和操作箱132,支撑板131固定在空心柱114的外壁上,操作箱132固定在支撑板131的上表面上,操作箱132和气缸121电性连接在一起,操作箱132的设置便于对气缸121进行控制。
29.请参阅图1和图4,钻孔组件200包括安装部210和打孔部220,安装部210设置在供能部120上,安装部210包括连接块211和横板212,连接块211固定在滑柱122的上表面上,横板212固定在连接块211的外壁上,连接块211的设置便于对电钻221进行安装,打孔部220设置在安装部210上,打孔部220包括电钻221和电缆222,电钻221固定在连接块211上,电缆222设置在电钻221和操作箱132之间,操作箱132和电钻221电性连接在一起,电钻221的设置便于对顶板进行钻孔,打孔部220还包括摄像头223和显示屏224,摄像头223固定在横板212的上表面上,显示屏224磁吸在支撑板131上,便于对显示屏224进行拆卸,摄像头223和显示屏224电性连接在一起,摄像头223和显示屏224的设置便于对顶板上的需钻孔位置进行实时的观看。
30.具体的,该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自锁万向轮112把空心柱114推到需要钻孔的顶板下,操作箱132控制气缸121工作,气缸121的活塞杆伸缩带动滑柱122和电钻221上下移动,使电钻221上的钻头紧邻顶板,操作员通过摄像头223和显示屏224观察顶板,然后移动角钢111即调节钻头的位置,使钻头与顶板上需要钻孔的位置对应在一起,然后把自锁万向轮112锁住,操作箱132控制气缸121和电钻221共同工作,气缸121带动电钻221上移,电钻221带动其上的钻头进行转动,实现对高空的顶板进行钻孔,该适用于顶板打孔的电动装置避免了反复安拆作业脚手架,不利于人工及材料成本控制的弊端,消除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且不需要操作员仰头对顶板上的钻孔位置进行查看,即有效的防止操作员出现脖子酸痛的情况,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
31.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
32.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