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驱动直线电机的制作方法

2023-02-27 02:38: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直线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驱动直线电机。


背景技术:

2.当直线电机应用在超高加速度以及定位时间超短的场合时,由于直线电机需要配合驱动器使用,由于驱动器提供电流的限制导致电机无法提供更大峰值推力,进而影响运动的加速度以及定位时间,从而影响到电机的整体性能。
3.另外,在一些需要频繁加减速的应用场合,当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加减速所占用的时间较长,甚至超过匀速运动的时间时,容易使得电机线发热异常,影响电机寿命。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往往需要选用更大规格的电机,从而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驱动直线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驱动器提供电流的限制,影响到电机的整体性能;频繁加减速的应用场合中为避免电机线发热异常,影响电机寿命,需要选用更大规格的电机,从而造成了浪费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多驱动直线电机,包括:
7.电机动子,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绕线组,每一所述绕线组包括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排列的多个磁钢以及绕设在所述磁钢上的绕线;
8.至少两根动力线,每一所述动力线与所述若干绕线组中的至少一个绕线组电连接;
9.电机定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电机定子用于与所述电机动子配合驱动电机动子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磁钢沿第二方向排布成若干磁钢单元,每一所述磁钢单元中的所述磁钢一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磁钢单元包括:
12.安装板,包括第一表面,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
13.若干磁钢,沿所述第二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动子还包括:
15.底板;
16.一对端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所述端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17.一对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至少一个所述侧板上设有供所述动力线插入的穿线孔;
18.其中,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一对端板之间。
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端板靠近所述底板一侧面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所述安装板端部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通
过所述滑块插设在对应端的所述滑槽内。
2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端板靠近所述底板一侧。
2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线孔处设有用于与所述动力线连接的防水接头。
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定子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磁体组,所述磁体组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n极永磁体和s极永磁体。
2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定子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所述磁体组,每一所述磁体组可与一所述绕线组配合驱动所述电机动子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2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绕线组中的至少两个绕线组可被控制地同向驱动或反向驱动。
25.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6.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电机动子包括多个绕线组,电机动子连接有至少两根动力线,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驱动不同数量的绕线组工作,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避免出现电机功率过高发热异常、加速损坏的问题,也避免针对部分应用场景选择更大规格的电机,造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电机动子一实施方式去除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电机定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电机动子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磁钢单元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所示:
32.电机动子10;绕线组101;磁钢1011;绕线1012;磁钢单元102;安装板1021;滑块1022;底板103;端板104;滑槽1041;侧板105;穿线孔1051;防水接头1052;顶板106;
33.电机定子20;磁体组201;n极永磁体2011;s极永磁体2012;
34.动力线30。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36.直线电机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依旧称为定子,由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动子。
37.经过数年发展,直线电机已经获得长远发展以及广泛应用。随着直线电机的应用推广,客户对于电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直线电机应用在超高加速度以及定位时间超短的场合时,同时由于直线电机需要配合驱动器使用,而市面现有的驱动器便会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电流而导致电机无法提供更大峰值推力,进而影响运动的加速度以及定位时间,从而影响到电机的整体性能。
38.同时,在一些需要频繁加减速的应用场合,当整个运动的过程中加减速所占用的时间较长,甚至超过匀速运动的时间时,容易使得电机线发热异常,以及加速损坏电机。以往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往往需要选用更大规格的电机,从而造成浪费。
3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开发了一种多驱动直线电机,该多驱动直线电机安装有两组或多组绕线组101,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分别驱动控制,从而匹配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0.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电机动子一实施方式去除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电机定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41.该直线电机包括电机动子10和电机定子20,其中电机动子10包括三排平行设置的绕线组101,每一排绕线组101包括沿第一方向x均匀间隔排列的多个磁钢1011以及绕设在磁钢1011上的绕线1012。
42.电动动子还连接有至少两根动力线30,其中一根动力线30与其中一个绕线组101电连接,另一根动力线30与另外两个绕线组101电连接。
43.电机定子20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电机定子20用于与电机动子10配合驱动电机动子10沿第一方向x运动。
44.具体地,电机定子20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的磁体组201,磁体组201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n极永磁体2011和s极永磁体2012。
45.通过磁体组201交错间隔布置的磁场以及电机动子10绕线组101的电流变化,能够驱动电机动子10快速沿电机定子20延伸的第一方向x直线运动。
46.本实施方式中电机定子20包括三排平行间隔设置的磁体组201,每一磁体组201可与一绕线组101配合驱动电机动子10沿第一方向运动。
4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机定子20也可以仅包括其他数量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磁体组201,保证电机动子10的所有绕线组101均能够受到电子定子的磁场作用,即可以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48.可以理解的,通过两根动力线30能够控制绕线组101的工作状态,可实现两根动力线30共同同向驱动,或者共同反向驱动,或者单一驱动,从而实现单一绕线组101、两个绕线组101和三个绕线组101三种工作状态,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其中共同同向驱动是指两根动力线30的驱动方向相同,相应的三个绕线组101的驱动方向相同;共同反向驱动是指两根动力线30的驱动方向相反,相应的其中一根动力线30连接的两个绕线组101与另一根动力线30连接的一个绕线组101的驱动方向相反。
49.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电机动子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多驱动直线电机的磁钢单元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50.为了保证多组绕线组101安装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出现偏移现象,本实施方式中三个绕线组101中位于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同一平面上的三个磁钢1011连接为一体形成磁钢单元102。
51.具体地,如图4所示,磁钢单元102包括安装板1021和三个磁钢1011。安装板1021包括第一表面,安装板1021沿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三个磁钢1011沿第二方向y均匀间隔设置在安装板1021的第一表面上;其中,第二方向y为在第一表面上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方向。
52.可以理解的,通过磁钢单元102能够有效限定相邻绕线组101的间距,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53.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电机动子10还包括底板103、一对端板104和一对侧板105、顶板106。一对端板104对称设置在底板103两端,端板104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一对侧板105对称设置在底板103两侧,且一侧侧板105上设有供动力线30插入的穿线孔1051。
54.为了避免穿线孔1051导致电动动子内部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穿线孔1051处设有用于与动力线30连接的防水接头1052。
55.安装板1021设置在一对端板104之间。具体地,端板104靠近底板103一侧面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槽1041,安装板1021端部设有与滑槽1041匹配的滑块1022,安装板1021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1022插设在对应端的滑槽1041内。
56.可以理解的,安装板1021通过滑块1022沿滑槽1041滑动,能够实现磁钢单元102的快速安装,便于结构的拆装维修。
57.为了有效提高电机动子10内部空间利用率,滑槽1041设置在端板104靠近底板103一侧。
58.本技术电动动子对绕线组101的数量并无限定,上述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了电机动子10包括三个绕线组101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机动子10还包括其他数量的绕线组101,可根据具体工况进行调整,例如电机动子10可以包括5个绕线组101,并连接三条动力线30,其中一条动力线30连接一个绕线组101,另外两条动力线30分别连接两个绕线组101,均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59.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描述被提供来使得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内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公开内容进行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所对应的一般性原理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与符合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