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强筋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2-20 17:34: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壳体组装加强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筋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很多电子产品都有后壳(hsg),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后壳内通常安装有摄像头模组、电路板模组、电池模组等等,因而,电子产品对后壳的强度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后壳的强度,研发人员提出在后壳上加装加强筋的解决方案,通过加强筋来提高后壳的强度,而如何将加强筋进行自动化上料,以便于后续将加强筋自动化组装在后壳上,成为目前极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加强筋进行自动化上料的加强筋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加强筋进行自动化上料的加强筋上料机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筋上料机构,包括机架、上料输送机构、上料机械手、载具组、载具分送机构及跟随顶升机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上设有上料抓取工位;所述上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载具组包括若干个上下叠放设置的载具本体,所述载具本体用于承载若干个加强筋;所述载具分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输送初始端对接,所述载具组设置于所述载具分送机构上,所述载具分送机构可将所述载具组中的所述载具本体逐一分送至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上,使得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将所述载具本体上的所述加强筋逐一输送至所述上料抓取工位上;所述跟随顶升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下方,所述跟随顶升机构可跟随位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所述载具本体移动,使得在所述载具本体上的所述加强筋停留在所述上料抓取工位时,所述跟随顶升机构可将所述载具本体顶起,从而使得所述上料机械手将位于所述上料抓取工位的所述加强筋抓取上料。
6.较佳地,所述载具本体沿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定位所述加强筋的加强筋定位槽。
7.较佳地,所述载具分送机构包括分送输送组件、分送升降组件及分送承托组件,所述分送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输送初始端对接,所述分送输送组件内具有第一分送容置空间,所述分送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分送容置空间内,所述载具组放置于所述分送升降组件上,所述分送承托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借由所述分送承托组件移动承托所述载具组中位于下方第二个及其以上的所述载具本体,所述分送升降组件带动所述载具组中位于下方第一个的所述载具本体下降至所述分送输送组件上,使得所述分送输送组件将所述载具本体分送至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上。
8.较佳地,所述分送升降组件包括分送升降驱动模组及分送升降件,所述分送升降驱动模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分送升降驱动模组与所述分送升降件连接并可驱动所述
分送升降件升降,所述载具组放置于所述分送升降件上。
9.较佳地,所述分送承托组件包括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及分送承托件,所述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分送承托件连接,所述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可驱动所述分送承托件移动承托所述载具组中位于下方第二个及其以上的所述载具本体。
10.较佳地,所述载具分送机构还包括分送料架,若干个所述分送料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分送升降组件的上方,各所述分送料架围设有第二分送容置空间,所述载具组定位于所述第二分送容置空间内。
11.较佳地,所述跟随顶升机构包括跟随横移模组及顶升上料模组,所述跟随横移模组沿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顶升上料模组设置于所述跟随横移模组上,所述跟随横移模组可驱动所述顶升上料模组跟随位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所述载具本体移动,所述顶升上料模组可将所述载具本体顶起。
12.较佳地,所述加强筋上料机构还包括ccd定位装置,所述ccd定位装置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上方并位于所述上料抓取工位的上方,所述ccd定位装置用于对位于所述上料抓取工位的所述载具本体上的所述加强筋进行拍照定位。
13.较佳地,所述加强筋上料机构还包括空载回收机构,所述空载回收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对接,所述空载回收机构用于回收空载的所述载具本体。
14.较佳地,所述空载回收机构包括回收输送组件、回收升降组件、回收承托组件及回收料架,所述回收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输送末端对接,所述回收输送组件内具有第一回收容置空间,所述回收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回收容置空间内,若干个所述回收料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回收升降组件的上方,各所述回收料架围设有用于供所述载具本体叠放的第二回收容置空间,所述回收承托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借由所述回收升降组件将所述回收输送组件上的所述载具本体顶起至所述第二回收容置空间内,使得所述回收承托组件承托所述第二回收容置空间内的最底层的所述载具本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上料机构通过在上料输送机构上设置固定的上料抓取工位,通过载具分送机构将载具组中的载具本体逐一分送至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上,使得上料输送机构可依次输送载具本体,且上料输送机构可将载具本体上的各加强筋依次输送至上料抓取工位,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跟随顶升机构,通过跟随顶升机构跟随上料输送机构上的载具本体移动,使得每次所述载具本体上的所述加强筋停留在所述上料抓取工位时,所述跟随顶升机构可将所述载具本体顶起,使得该加强筋可稳定的停留在上料抓取工位,从而使得上料机械手将位于上料抓取工位的加强筋抓取上料。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上料机构可对加强筋进行自动化上料,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并提供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载具分送机构、上料输送机构、跟随顶升机构及空载回收机构
的连接结构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载具分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19.图4是图3所示的载具分送机构的侧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跟随顶升机构的正视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械手的立体结构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载回收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25.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上料机构100包括机架1、上料输送机构2、上料机械手3、载具组4、载具分送机构5及跟随顶升机构6,上料输送机构2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输送机构2上设有上料抓取工位21;上料机械手3设置于机架1上;载具组4包括若干个上下叠放设置的载具本体41,载具本体41用于承载若干个加强筋;载具分送机构5设置于机架1上并与上料输送机构2的输送初始端对接,载具组4设置于载具分送机构5上,载具分送机构5可将载具组4中的载具本体41逐一分送至上料输送机构2上,使得上料输送机构2将载具本体41上的加强筋逐一输送至上料抓取工位21上;跟随顶升机构6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上料输送机构2的下方,跟随顶升机构6可跟随位于上料输送机构2的载具本体41移动,使得在载具本体41上的加强筋停留在上料抓取工位21时,跟随顶升机构6可将载具本体41顶起,从而使得上料机械手3将位于上料抓取工位21的加强筋快速抓取上料。其中,上料输送机构2上可通过在输送初始端设置感应载具本体41的传感器,传感器感应到载具本体41时,可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再控制跟随顶升机构6运行,使得跟随顶升机构6跟随位于上料输送机构2的载具本体41移动。而具体实现跟随的控制系统和方式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采用的跟随控制技术来实现跟随顶升机构6跟随位于上料输送机构2的载具本体41移动的目的。
26.请参阅图5,载具本体41沿上料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设有若干个用于定位加强筋的加强筋定位槽411。上料输送机构2可输送载具本体41上的每个加强筋定位槽411依次移动至上料抓取工位21上,从而使得位于加强筋定位槽411内的加强筋移动至上料抓取工位21。但载具本体41定位加强筋的结构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载具本体41也可采用定位柱对加强筋进行定位。
27.请参阅图3及图4,载具分送机构5包括分送输送组件51、分送升降组件52及分送承托组件53,分送输送组件51设置于机架1上并与上料输送机构2的输送初始端对接,分送输送组件51内具有第一分送容置空间,分送升降组件52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分送容置空间内,载具组4放置于分送升降组件52上,分送承托组件53设置于机架1上。借由分送承托组件53移动承托载具组4中位于下方第二个及其以上的载具本体41,分送升降组件52带动载具组4中位于下方第一个的载具本体41下降至分送输送组件51上,使得分送输送组件51将载具本体41分送至上料输送机构2上。在分送输送组件51将载具本体41分送至上料输送机构2后,分送升降组件52上升并支撑此时的载具组4,分送承托组件53复位并退出承托载
具本体41,分送升降组件52再带动载具组4下降一个载具本体41的高度,使得分送承托组件53可再次伸出并承托此时的载具组4中位于下方第二个及其以上的载具本体41,而分送升降组件52带动此时的载具组4中位于下方第一个的载具本体41下降至分送输送组件51上,使得分送输送组件51再次将载具本体41分送至上料输送机构2上,如此重复。进一步地,载具分送机构5还包括分送料架54,若干个分送料架54分别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分送升降组件52的上方,各分送料架54围设有第二分送容置空间,载具组4定位于第二分送容置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分送料架54的数量为四个,但不以此为限。
28.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分送升降组件52包括分送升降驱动模组521及分送升降件522,分送升降驱动模组521设置于机架1上,分送升降驱动模组521与分送升降件522连接并可驱动分送升降件522升降,载具组4放置于分送升降件522上。其中,分送升降驱动模组521可采用现有的气缸机构驱动分送升降件522升降,但不以此为限。
29.请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分送承托组件53包括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531及分送承托件532,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531设置于机架1上,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531的输出端与分送承托件532连接,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531可驱动分送承托件532移动承托载具组4中位于下方第二个及其以上的载具本体41。其中,分送承托移动驱动模组531可采用现有的气缸机构驱动分送承托件532横移,使得分送承托件532移动承托载具组4中位于下方第二个及其以上的载具本体41。具体地,分送承托组件5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分送承托组件53位于载具组4的两侧,两个分送承托组件53可分别从载具组4的两侧对载具组4中位于下方第二个及其以上的载具本体41进行承托。但分送承托组件53的数量不以此为限。
30.请参阅图6,跟随顶升机构6包括跟随横移模组61及顶升上料模组62,跟随横移模组61沿上料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机架1上,顶升上料模组62设置于跟随横移模组61上,跟随横移模组61可驱动顶升上料模组62跟随位于上料输送机构2的载具本体41移动,顶升上料模组62可将载具本体41顶起。其中,跟随横移模组61可采用现有的直线驱动模组,顶升上料模组62可采用现有的气缸驱动支撑件升降的结构。
3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上料机构100还包括ccd定位装置7,ccd定位装置7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2的上方并位于上料抓取工位21的上方,ccd定位装置7用于对位于上料抓取工位21的载具本体41上的加强筋进行拍照定位。通过ccd定位装置7对位于上料抓取工位21的载具本体41上的加强筋进行拍照定位,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图中未示),控制系统再根据该信号控制上料机械手3移动至该上料抓取工位21并将位于上料抓取工位21的加强筋进行抓取上料。
32.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上料机构100还包括空载回收机构8,空载回收机构8设置于机架1上并与上料输送机构2的输送末端对接,空载回收机构8用于回收空载的载具本体41。具体地,空载回收机构8包括回收输送组件81、回收升降组件82、回收承托组件83及回收料架84,回收输送组件81设置于机架1上并与上料输送机构2的输送末端对接,回收输送组件81内具有第一回收容置空间,回收升降组件82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回收容置空间内,若干个回收料架84分别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回收升降组件82的上方,各回收料架84围设有用于供载具本体41叠放的第二回收容置空间,回收承托组件83设置于机架1上。借由回收升降组件82将回收输送组件81上的载具本体41顶起至第二回收容置空间内,使得回收承托组件83承托第二回收容置空间内的最底层的载具本体41。在回收承托组件83承托
第二回收容置空间内的最底层的载具本体41后,回收升降组件82下降至初始位置,在上料输送机构2将空载的载具本体41输送至回收输送组件81上后,回收升降组件82再次上升并将空载的载具本体41顶起至第二回收容置空间内,回收承托组件83退出承托载具本体41,此时,载具本体41叠放于回收升降组件82上,回收升降组件82带动叠放的载具本体41上升一个载具本体41的高度,回收承托组件83伸出并承托此时叠放的载具本体41的底部,使得回收升降组件82可下降复位至初始位置,如此重复。其中,回收输送组件81可采用现有的皮带输送机构,回收升降组件82可采用现有的气缸驱动升降块升降的结构,回收承托组件83可采用现有的气缸驱动承托块横移的结构。
33.结合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上料机构100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34.载具分送机构5将载具组4中的载具本体41逐一分送至上料输送机构2上,使得上料输送机构2可依次输送载具本体41,且上料输送机构2可将载具本体41上的加强筋定位槽411依次输送至上料抓取工位21,从而使得加强筋定位槽411内的加强筋依次输送至上料抓取工位21。跟随顶升机构6跟随上料输送机构2上的载具本体41移动,使得每次载具本体41上的加强筋停留在上料抓取工位21时,跟随顶升机构6也跟随载具本体41停止,跟随顶升机构6再将载具本体41顶起,使得该加强筋可稳定的停留在上料抓取工位21,ccd定位装置7对位于上料抓取工位21的加强筋进行拍照定位,上料机械手3再快速且准确地将位于上料抓取工位21的加强筋抓取上料。
35.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上料机构100可对加强筋进行自动化上料,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并提供生产效率。
3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