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10:07: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电线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电线电缆行业是我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3.为了满足电力输送需求,现在的电缆大多数通过架线装置进行固定。相关技术中的架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在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安装有可以拆卸的夹具组件,夹具组件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将电缆电线放置于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通过固定装置将上夹具和下夹具固定,从而实现对电缆电线进行固定的效果。
4.然而,由于此种结构中的上夹具和下夹具安装在两个固定的支撑杆之间,使得当在对多根已经铺设完毕的电缆进行固定时,必须依次将顶部的多个夹具组件依次拆卸下来,才能将电缆沿着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隙滑入最底端的夹具组件内进行固定。而且,在将底端的电缆与架线装置进行拆卸时,需要依次将上方的电缆与夹具组件都拆卸下来。因此对于对多根电缆的固定工作操作比较麻烦,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现有的架线装置在对已经铺设完毕的多根电缆进行架线时,需要将安装在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其他夹具组件都拆卸下来才能将电缆安装在最内部的夹具组件内,具有不便于操作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若干节相互连接的连接杆,每节所述连接杆与每个所述夹具组件对应,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杆转动对电缆进行让位的转动轴,所述第一夹具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具中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夹具以及所述第二夹具的自由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多根已经铺设完毕的电缆进行架线时,令第二支撑杆上的若干节连接杆围绕转动轴转动,进而以便于令电缆沿着连接杆打开的间隙移动至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然后,再令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转动,以便于将电缆放置于夹具组件之间。最终,反向转动连接杆,利用连接杆上的固定组件将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进行固定,完成对电缆的架线固定工作。通过令第二支撑杆由若干节可以转动的连接杆组
成,使得当需要将电缆安装在内部的夹具组件内时,只需将对应位置之上的连接杆围绕转动轴转动让位,即可令电缆进入夹具组件内,反向转动连接杆可将夹具组件闭合,操作简单且更加快速。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的转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夹具转动路线的螺旋槽,所述第一夹具的端部沿着所述螺旋槽滑移,且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处于张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呈错位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夹具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槽,使得当第一夹具沿着转动轴转动打开时,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呈错位状态,进而令第一夹具在打开时与其他的第二夹具同样呈错位状态,有利于增加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打开时的开合角度,方便电缆放置于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
11.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锁合凹槽,所述锁合凹槽的两侧槽沿上滑移设置有用于闭合所述锁合凹槽的开口的锁合杆,所述锁合杆抵接于所述第一夹具以及所述第二夹具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闭合时,反向转动连接杆,使得锁合凹槽将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罩住,并且通过锁合杆将锁合凹槽的开口封闭,从而限制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分离。
13.优选的,所述锁合凹槽上设置有供所述锁合杆滑移的锁合槽,所述锁合槽内设置有锁合弹簧,所述锁合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合杆的尾端,所述锁合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锁合槽的槽底。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合弹簧的弹力驱动锁合杆横插于锁合凹槽的开口处,从而当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端部位于锁合凹槽内时,锁合杆自动将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限制于锁合凹槽内。
15.优选的,所述锁合杆朝向所述锁合凹槽的开口一侧设置有倾斜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以便于锁合杆与第一夹具或第二夹具的端部碰撞时,自动缩回锁合槽内,压缩锁合弹簧。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之间的夹具组件内时,通过顶板将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9.优选的,所述顶板的边缘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斜拉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斜拉索将顶板与底座进行连接,进而有利于降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晃动,令架线装置更加稳定。
21.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具以及所述第二夹具相互朝向的一侧设置有绝缘垫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垫圈抵接于电缆的侧面,能够起到很好的绝缘作用,一定程度上的避免电缆外表皮破裂漏电而引发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令第二支撑杆由若干节转动的连接杆组成,当需要将电缆安装在内部的夹
具组件内时,只需将对应位置之上的连接杆围绕转动轴转动让位,即可令电缆进入夹具组件内,反向转动连接杆可将夹具组件闭合,具有操作简单且更加快速的效果;
25.2.令第一夹具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螺旋槽,使得第一夹具打开时,不易和其他的第二夹具碰撞,进而有利于增加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开合的角度,便于将电缆放置于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7.图2是用于体现第二支撑杆与底座的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中夹具组件的展示图;
29.图4是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张开状态的展示图;
30.图5是用于展示锁合凹槽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31.图6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0、底座;11、连接凹槽;20、第一支撑杆;30、第二支撑杆;31、连接板;32、螺栓孔;33、连接杆;34、锁合块;35、锁合凹槽;36、锁合杆;37、倾斜面;38、锁合槽;39、锁合弹簧;40、夹具组件;41、第一夹具;42、第二夹具;43、绝缘垫圈;44、螺旋槽;45、连接片;50、顶板;51、连接耳;52、插销孔;53、插销;54、连接环;55、斜拉索。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一种电缆电线架线装置,参照图1,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垂直安装有第一支撑杆20和第二支撑杆30,第一支撑杆20和第二支撑杆30呈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杆20和第二支撑杆30之间安装有用于夹持电缆的夹具组件40,夹具组件40有若干组,若干组夹具组件40沿着第一支撑杆20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相邻的夹具组件40之间预留有供夹具组件40开合的间隙。本实施例中,夹具组件40有两组。
35.参照图1和图2,第一支撑杆20与底座1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30与底座10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二支撑杆3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与第二支撑杆30垂直,连接板31的表面开设有螺栓孔32。底座10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凹槽11,连接凹槽11与连接板31的大小相适配。连接板31放置于连接凹槽11内,并且连接板31与底座10通过螺栓连接。
36.参照图2,第二支撑杆30包括若干节连接杆33,若干节连接杆33依次连接,且连接杆33与连接杆33之间转动安装有供连接杆33转动的转动轴,令连接杆33围绕在转动轴转动,进而为电缆进入夹具组件40内进行让位。
37.参照图3,夹具组件40包括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杆20上的第二夹具42以及转动安装于第二夹具42上的第一夹具41,第一夹具41与第二夹具42相扣合,且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中相互朝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绝缘垫圈43,绝缘垫圈43抵接于电缆的外壁。
38.参照图3和图4,第一夹具41的转动轴位于第一夹具41靠近第一支撑杆20的一端。且第一夹具41的转动轴上开设有螺旋槽44,螺旋槽44沿着第一夹具41的转动轴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夹具41的一端滑移连接于螺旋槽44内,并且围绕绕转动轴翻转。当第一夹具41围绕转动轴转动打开时,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呈错位分布,以便于第一夹具41在打开的
过程中与其他的第二夹具42碰撞,进而增加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之间的开合角度,令电缆更加容易的移动至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之间。
39.参照图2和图3,第一夹具41以及第二夹具42远离第一支撑杆20的一端均连接有连接片45,连接杆33上安装有用于限制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张开的锁合块34,锁合块34的侧面开设有锁合凹槽35,锁合凹槽35的开口方向与连接杆33的长度方向垂直。闭合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时,两个连接片45位于锁合凹槽35内。锁合凹槽35的槽口两侧分别滑移安装有用于限制连接片45脱离锁合凹槽35的锁合杆36,两根锁合杆36相互配合,将锁合凹槽35的开口闭合。
40.参照图5,锁合杆36的端部中朝向锁合凹槽35开口的一侧设有倾斜面37,以便于当连接片45抵接于锁合杆36上时,驱动锁合杆36移动。锁合凹槽35的两侧槽壁上开设有用于供锁合杆36滑移的锁合槽38。当锁合杆36缩回锁合槽38内时,两个锁合杆36之间的距离可供两个连接片45滑移进入锁合凹槽35内。锁合槽38内还安装有用于令锁合杆36自动闭合锁合凹槽35的开口的锁合弹簧39。锁合弹簧3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锁合杆36远离倾斜面37的一端,锁合弹簧3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锁合槽38的槽底。
41.参照图1并结合图6,第一支撑杆20的顶端转动安装有用于将第一支撑杆20和第二支撑杆30固定的顶板50。顶板50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耳51,当顶板50抵接于第二支撑杆30的顶端时,连接耳51抵接于第二支撑杆30的侧面。且连接耳51上开设有插销孔52,插销孔52内穿设有插销53。第二支撑杆30的侧面开设有对位孔,当对位孔与插销孔52对准时,通过插销53将连接耳51与第二支撑杆30固定连接。
42.参照图1并结合图6,顶板50的边沿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4,连接环54上连接有斜拉索55,斜拉索5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0的表面。
43.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当为已经铺设好的电缆进行架线固定时,将电缆沿着第一支撑杆20的底端逐渐向靠近端部的夹具组件40依次进行架线。
44.首先,当为最底端的夹具组件40进行架线时,将第二支撑杆30从底座10上拆卸下来对电缆进行让位。然后,转动第一夹具41以令第一夹具41与第二夹具42张开,从而令电缆的侧面能够移动至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之间。最后在将第二支撑杆30安装在底座10上,并且令锁合凹槽35扣合于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端部的连接片45上,利用锁合杆36限制第一夹具41和第二夹具42的张开。
45.当继续为其他电缆进行架线时,以最靠近已经安装完毕的连接杆33端部的转动轴转动以上的连接杆33,进而为电缆进入第一支撑杆20和第二支撑杆30之间进行让位,其他步骤与上一步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46.当全部夹具座内均安装有电缆后,转动顶板50以令顶板50抵接于第二支撑杆30的顶端,并且令连接耳51抵接于第二支撑杆30的侧面。通过插销53将第二支撑杆30和顶板50固定连接。最后通过斜拉索55将顶板50与底座10固定连接。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