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机用定子组件以及无刷直流电机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08:01: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用定子以及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2.定子是电机静止不动的部分,定子包括铁芯、定子绕组和骨架,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输出)电流。其中,定子绕组的引出线需和电源线进行电性连接,才能使定子产生旋转磁场。目前,定子绕组的出线结构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3.第一,将定子绕组的引出线与电源线连接之后,通过扎带将电源线捆扎一起并固定在骨架上,此种方案使用扎带容易拉伤电源线线皮,导致电源线的短路等问题。
4.第二,设计一种专用的pcb电路板直接卡扣在骨架上出线,也即是定子绕组的引出线与pcb电路板电线连接,电源线与pcb电路板电线连接,此种方案会额外的增加开模工序和模具,提高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电机用定子组件以及无刷直流电机,其能够便于引出定子绕组的引出线与电源线连接,此外,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拉伤电源线的线皮,使电源线在骨架上不易脱落,同时还省去现有技术中因额外增设专用的pcb电路板而增加的开模工序和模具,降低了制造成本。
6.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7.一种电机用定子组件,包括骨架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固定于所述骨架上,所述定子绕组的电源引出线自所述骨架内向外引出,所述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出口槽和过线槽,所述过线槽的数量至少等于所述定子绕组的电源引出线的数量,各所述过线槽分别用于卡设一电源线,所述定子绕组的电源引出线用于自所述骨架的内侧经所述出口槽穿出后与卡设在对应的所述过线槽的电源线的一端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用定子组件与背景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出口槽和过线槽,其中,过线槽的数量至少等于定子绕组的电源引出线的数量。进而,定子绕组的电源引出线可以自骨架的内侧经过出口槽穿出后与卡设在对应的过线槽的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电机用定子组件,可便于对电源线的固定装配,以及定子绕组的电源引出线与电源线之间的连接。能够防止由于采用捆绑固定等方式对电源线和电源引出线引起的磨损等破坏,从而对电机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同时可省却因额外增设套线板而增加开模工序和模具,可有助于起到节省材料以及降低制造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过线槽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背向所述定子绕组的一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各凸出部上均设置有
所述过线槽,所述凸出部之间的过线槽可以对应以形成卡设同一所述电源线的过线路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凸出部上均设置有至少与所述定子绕组的电源引出线数量相等的过线槽,且各所述凸出部之间的过线槽一一对应以形成卡设同一所述电源线的过线路径。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两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出口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骨架一体成型。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槽沿着所述骨架的轴向方向设置。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槽为“l”型结构。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线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弧形槽和限位槽,所述电源线能够通过所述限位槽陷入所述弧形槽内,所述限位槽的内径小于所述弧形槽的半径,以使所述限位槽能够将所述电源线限制固定于所述弧形槽内。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设置有上述的电机用定子组件。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上骨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号说明:10、骨架;101、上骨架本体;1010、凸出部;10101、过线槽;101011、限位槽;101012、弧形槽;1011、出口槽;102、下骨架本体;20、定子绕组;202、定子本体;201、电源引出线;30、电源线;301、电源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插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连通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
3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一种电机用定子组件,包括骨架10和定子绕组20,定子绕组20固定于骨架10上,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自骨架10内向外引出,骨架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出口槽1011和过线槽10101,过线槽10101的数量至少等于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的数量,各过线槽10101分别用于卡设一电源线30,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自骨架10的内侧经出口槽1011穿出与卡设在对应的过线槽的电源线的一端连接。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骨架10的外侧壁上设置出口槽1011和过线槽10101,其中,过线槽10101的数量至少等于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的数量。进而,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可以自骨架10的内侧经过出口槽1011穿出后与卡设在对应的过线槽10101的电源线30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用定电子组件,可便于对电源线30的固定装配,以及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与电源线30之间的连接。能够防止由于采用捆绑固定等方式对电源线30和电源引出线201引起的磨损等破坏,从而对电机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同时可省却因额外增设套线板而增加开模工序和模具,可有助于起到节省材料以及降低制造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且其结构简单易与实现。电源引出线201。
32.值得说明的是,将电源线30固定在骨架10的外围,可以使电源线30沿着过线槽10101有序固定,不会跑到转子区域干扰转子的运行,优化了电源线30的出线方式。
3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过线槽10101包括相互连通的限位槽101011和弧形槽101012,电源线30能够通过限位槽101011陷入弧形槽101012内,限位槽的内径小于弧形槽的半径,以使限位槽能够将电源线30限制固定于弧形槽内,通过此种过线槽10101结构,只需稍微用力按压电源线30就可以将其压进弧形槽内,压进弧形槽内后在限位槽的限制下不易松脱,从而使得过该线槽起到电源线30固定和过线的作用。
34.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骨架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出部1010,过线槽10101设置于凸出部1010背向定子绕组20的一侧。也即,通过该凸出部1010使过线槽10101与出口槽1011处于两相互平行的平面上,增加了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经出口槽1011穿出与电源线30连接的空间,便于作业人员将电源线30和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连接。
3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凸出部1010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各凸出部1010上均设置有过线槽10101,如此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固定电源线30的效果。此外,各凸出部1010之间的过线槽10101可以对应以形成卡设同一电源线30的过线路径。凸出部1010过线槽10101电源线30。具体地,各凸出部1010上均设置有至少与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数量相等的过线槽10101,且各凸出部1010之间的过线槽10101一一对应以形成卡设同一电源线30的过线路径。由此可知,过线路径上固定有电源线30,而固定在过线路径上的电源线30与经出口槽1011穿出的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连接,如此不仅便于电源线30的布
局且还能够便于电源线30与绕组的电源引出线201的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定子的电源线30的根数有可能是三条,也有可能是六条,因此各凸出部1010上均设置有多个过线槽10101,各凸出部1010上的各两相邻过线槽10101间隔设置,如此可以使多条电源线30分开过线及固定,从而避免多条电源线30固定在同一过线槽10101内,达到每组线分开的作用。其中,多根电源线30形成电源线组件301,当然,过线槽10101的数量根据实际电源线30的使用情况增加或减少,在此处不做限定。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由于绕组的电源引出线201有可能具有多条,因此出口槽1011的数量在此处不做限定。当然,出口槽1011的数量与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的数量相同,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的数量与电源线30的数量相同。其中,各两相邻凸出部1010之间设置有出口槽1011,也即各两相邻凸出部1010之间均设置有一出口槽1011,如此绕组的各电源引出线201经各出口槽1011穿出之后,作业人员即可将各电源引出线201与各电源线30处于两相邻凸出部1010之间的部分连接,以便定子绕组20的电源引出线201与电源线30的连接。
3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3,凸出部1010与骨架10一体成型,如此可以凸出部1010和骨架10的整体稳定性更佳,同时还省去凸出部1010与骨架10之间的连接结构。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3,出口槽1011沿着骨架10的轴向方向设置,具体地,出口槽1011为“l”型结构。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该“l”型结构的出口槽1011可以使绕组的电源引出线201经过该出口槽1011与电源线30拉直连接,防止绕组的电源引出线201往回跑,有效地把电源线30与绕组的漆包线分开,防止电源线30破损或者过热导致短路,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定子使用的安全性能。
3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骨架10包括上骨架本体101和下骨架本体102,上骨架本体101和下骨架本体102均为两端为敞开的中空环形结构体,其中,定子绕组20的定子本体202被夹持固定于上骨架本体101和下骨架本体102之间,上述的凸出部1010和出口槽1011均设置于上骨架本体101的外壁上,绕组的各电源引出线201(铜线的输出端)自上骨架本体101的内腔经各出口槽1011穿出与各电源线30连接。
4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5,上骨架本体101和下骨架本体102均为缘性材料一体注塑成型,也即骨架10为绝缘体,使得电源线30与电源引出线201的连接处无需套设热缩套管,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4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该无刷直流电机设置有上述的电机用定子组件,使得该无刷直流电机能够防止由于采用捆绑固定等方式对电源线和电源引出线引起的磨损等破坏,从而对电机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42.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