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扩展式多电源系统电源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07:54: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扩展式多电源系统电源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路系统的集成度不断提高,为板载芯片提供电源的数目和种类也不断增加。尤其很多高集成度的芯片不但需要供电电源同时提供多种电压值,如1.8v,2.0v,3.3v和5.0v,而且对于电压值的大小范围和上下电时序方面都有严格要求,所以,对于多电源系统的电源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030256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扩展式多电源系统电源监测和排序电路,该装置通过多级联和反馈的接法可使得多片电压监测与排序芯片组合成一个更大的电压监测与排序模块,实现了电路的可扩展;
4.但现有技术中的可扩展式多电源系统电源,通常会在机箱的内部预留相应的电源工位,用于安装增加的电源模块,同时,在电源检测单元上预留相应的接电端子,且为了节省成本,电源工位和接电端子之间通常不会预留线缆,需要在安装增加的电源模块时对线缆进行重新排布,但此部分线缆的排线工作仍相对较为困难,影响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扩展式多电源系统电源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扩展式多电源系统电源监测装置,它可以实现,可快速的完成扩展的电源模块和电源检测单元之间的排线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可扩展式多电源系统电源监测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装配有多个电源工位,多个所述电源工位上均装配有电源模块;
10.所述机箱的内部还装配有电源检测单元,所述电源检测单元和电源模块之间装配有可快速拆卸的导电线路组件,所述导电线路组件包括有自动延伸线,所述自动延伸线和电源检测单元之间通过第一接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延伸线和电源模块之间通过第二接电组件电性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延伸线包括有螺旋线缆,所述螺旋线缆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一线缆和第一接电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线缆和第二接电组件电性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电组件包括有接电杆和接电圈,所述接电杆为一铜制的杆状结构,所述接电圈为一铜制的环形结构,所述接电杆固定连接在电源检测单元上,且所述
接电杆和电源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接电圈和第一线缆远离螺旋线缆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接电杆和接电圈电性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接电杆远离电源检测单元的一端朝远离电源模块的方向倾斜。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电组件包括有相互电性连接的钩形接电片和倒u形接电片,所述倒u形接电片电性连接在电源模块上,所述钩形接电片电性连接在第二线缆远离螺旋线缆的一端。
15.进一步的,所述接电圈和钩形接电片的内部均电性连接有薄铜片。
16.进一步的,所述机箱的内壁上个固定连接有一排第一导向杆和一排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位于第二导向杆的上部,且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数量均与接电杆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杆分别和多个接电杆一一纵向对齐,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杆分别和多个倒u形接电片一一纵向对齐。
17.3.有益效果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9.(1)本方案通过第一接电组件将电源检测单元和自动延伸线电性连接,然后调节自动延伸线的长度,使自动延伸线和电源模块之间通过第二接电组件电性连接,即可快速的完成扩展的电源模块和电源检测单元之间的排线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线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机箱;2、电源检测单元;3、电源工位;4、电源模块;5、接电杆;6、接电圈;7、螺旋线缆;8、第一线缆;9、第二线缆;10、钩形接电片;11、薄铜片;12、倒u形接电片;13、第一导向杆;14、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
28.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可扩展式多电源系统电源监测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的内部装配有多个电源工位3,多个电源工位3上均装配有电源模块4,此时,通过多个电源模块4形成多电源系统的总成,相对于单个的电源模块4,具有较高的使用性能,且通过用户的需求可增加电源工位3上安装电源模块4的数量,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电源模块4的数量进行扩展;
29.机箱1的内部还装配有电源检测单元2,其型号优选为nsat-8000,用于对电源模块
4进行检测,电源检测单元2和电源模块4之间装配有可快速拆卸的导电线路组件,导电线路组件包括有自动延伸线,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自动延伸线的长度,自动延伸线和电源检测单元2之间通过第一接电组件电性连接,自动延伸线和电源模块4之间通过第二接电组件电性连接;
30.此时,对电源模块4的数量进行扩展时,将电源模块4装配在电源工位3上,然后通过第一接电组件将电源检测单元2和自动延伸线电性连接,然后调节自动延伸线的长度,使自动延伸线和电源模块4之间通过第二接电组件电性连接,即可快速的完成扩展的电源模块4和电源检测单元2之间的排线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31.请参阅图2-3所示,在此对自动延伸线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自动延伸线包括有螺旋线缆7,通过对螺旋线缆7进行拉伸,即可自动调节螺旋线缆7的长度,同时螺旋线缆7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螺旋线缆7始终紧绷,螺旋线缆7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线缆8和第二线缆9,第一线缆8和第一接电组件电性连接,第二线缆9和第二接电组件电性连接。
32.请参阅图1-3所示,在此对第一接电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第一接电组件包括有接电杆5和接电圈6,接电杆5为一铜制的杆状结构,接电圈6为一铜制的环形结构,接电杆5固定连接在电源检测单元2上,且接电杆5和电源检测单元2电性连接,接电圈6和第一线缆8远离螺旋线缆7的一端电性连接,且接电圈6套接在接电杆5的外侧,当接电杆5和接电圈6相抵时,接电杆5和接电圈6电性连接,此时,将接电圈6套接在接电杆5的外侧即可完成第一接电组件的安装,同时,通过螺旋线缆7对接电圈6施加的拉力,即可防止接电圈6从接电杆5上脱落的概率,通过将接电圈6从接电杆5上拆下,即可完成拆卸,从而能够达到快装快拆的目的。
33.同时,为了提升接电圈6装配在接电杆5外侧的稳定性,接电杆5远离电源检测单元2的一端朝远离电源模块4的方向倾斜,此时,接电圈6在接电杆5倾斜度的作用下,会朝靠近接电杆5和电源检测单元2连接处的方向进行移动。
34.请参阅图2-4所示,在此对第二接电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第二接电组件包括有相互电性连接的钩形接电片10和倒u形接电片12,倒u形接电片12电性连接在电源模块4上,钩形接电片10电性连接在第二线缆9远离螺旋线缆7的一端,且螺旋线缆7形成一开口,通过螺旋线缆7的开口将螺旋线缆7卡在倒u形接电片12上,即可完成钩形接电片10和倒u形接电片12的电性连接,同时,通过螺旋线缆7对钩形接电片10施加的拉力,即可防止钩形接电片10从倒u形接电片12上脱落的概率,将钩形接电片10从倒u形接电片12上取下即可完成钩形接电片10和倒u形接电片12的拆卸,从而能够达到快装快拆的目的。
35.同时,请参阅图3所示,为了能够使接电圈6、接电杆5以及钩形接电片10、倒u形接电片12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增加,提升其传输电能的能力,接电圈6和钩形接电片10的内部均电性连接有薄铜片11,薄铜片11为铜制的薄片,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当接电杆5或倒u形接电片12和薄铜片11相抵时,薄铜片11会自动变形,从而让薄铜片11和接电杆5或倒u形接电片12更加的贴合,提升接电圈6、接电杆5以及钩形接电片10、倒u形接电片12之间的接触面积。
36.请参阅图1-2所示,机箱1的内壁上个固定连接有一排第一导向杆13和一排第二导向杆14,第一导向杆13位于第二导向杆14的上部,且第一导向杆13、第二导向杆14的数量均与接电杆5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一导向杆13分别和多个接电杆5一一纵向对齐,多个第二导
向杆14分别和多个倒u形接电片12一一纵向对齐,此时,通过螺旋线缆7依次绕过第一导向杆13和第二导向杆14即可将螺旋线缆7梳理的较为整齐,提升其排线的美观性。
37.在使用时:对电源模块4的数量进行扩展时,将电源模块4装配在电源工位3上,将接电圈6套接在接电杆5的外侧即可完成第一接电组件的安装,对螺旋线缆7进行拉伸,调节螺旋线缆7的长度,并使螺旋线缆7依次绕过第一导向杆13和第二导向杆14,然后将螺旋线缆7卡在倒u形接电片12上,即可完成钩形接电片10和倒u形接电片12的电性连接,即可快速的完成扩展的电源模块4和电源检测单元2之间的排线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