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气分离除臭的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9: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气分离除臭的蹲便器。


背景技术:

2.蹲便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臭气,如图1所示,在蹲便器本体10后端设置除臭风机将蹲便器内的臭气经过蹲便器上端的导水孔、导水圈、进水孔、水管20排出到室外。由于与蹲便器进水孔连接的水管是普通的水管,冲水时,自来水充满水管20,臭气无法排出。整个冲水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进水孔及与其连接的水管和接头30都是充满自来水的,因此,在冲水过程中大部分时间,臭气都无法通过水管20排出,只能积聚在导水孔、导水圈以及蹲便器内部,造成使用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水气分离除臭的蹲便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冲水过程供水管内充满自来水影响臭气排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气分离除臭的蹲便器,蹲便器本体后端开设进水孔,顶部具有导水圈和导水孔,所述本体后端还设有与进水孔水路连接的接头和夹心管,夹心管设有第一水路通道和第一排气通道,第一水路通道和第一排气通道之间具有将二者隔开的内管壁,接头具有第二水路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第二水路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之间具有将二者隔开的隔层,第一水路通道与第二水路通道连通形成水路通道,第一排气通道与第二排气通道连通形成排气通道。
5.本实用新型将水路通道和排气通道完全分隔开,冲水时,使自来水和气体分别从不同的通道经过,避免冲水时自来水充满水管后导致的气体无法排出的问题,蹲便器内气体依次经过导水孔、导水圈、排气通道到达除臭风机,最后排出到外部,除臭排气顺畅,不受冲水影响。
6.进一步,所述蹲便器本体内部的侧壁开设排气孔,排气孔为中间低两边高的u形孔且第二排气通道伸入到排气孔内,使第二排气通道的吸气口延伸至蹲便器本体内侧壁。
7.由于排气孔的两边较高,因此冲水时,水不易快速充满排气孔,且吸气口延伸至蹲便器本体内侧壁,保证冲水时的自来水不会堵塞吸气口,避免冲水过程阻断除臭;此外,开设排气孔能够增大排气的横截面积,进一步提高排气效率。
8.进一步,所述排气通道的吸气口比水路通道的出水口更靠近蹲便器的内侧壁。
9.吸气口相对于出水口更靠近内侧壁,使臭气与自来水接触的机会更少,降低自来水对除臭的影响,此外吸气口与导水孔的距离越近,蹲便器内气体越容易被吸入到排气通道。
10.进一步,所述接头的出水端具有切口使接头底部相对于顶部距离导水孔更远,所述隔层为圆弧形,沿接头的轴线方向延伸布置在接头的上半部。
11.隔层布置在接头的上半部,使吸气口的位置高于水路通道的出水口位置,避免冲
水时自来水遮挡吸气口,进一步减小冲水对除臭的影响。
12.进一步,所述夹心管是圆形管,第一排气通道是围绕第一排水通道布置环形通道,夹心管与接头插接连接。
13.第一排气通道是环形的,因此第一排气通道插接到接头时能够保证第一排气通道与第二排气通道连通,安装过程不需调整夹心管的方向,安装便利。
14.进一步,所述第一水路通道和第一排气通道之间的内管壁与夹心管外管壁之间具有连接筋。
15.设置连接筋将内管壁固定,保证第一水路通道和第一排气通道的稳定。
16.进一步,所述第二水路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之间的隔层在夹心管横截面上的投影位于内管壁上或者内管壁外侧。
17.隔层和内管壁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水路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不连通,保证冲水时自来水没机会进入第二排气通道,最大限度地降低冲水对排气的影响。
18.排气孔排气孔排气孔排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将蹲便器的冲水管改为双层的夹心管,接头也相应地增加隔层分为两个通道,从而形成水路通道和排气通道,冲水时,自来水从水路通道经过进入蹲便器内,蹲便器内臭气从排气通道经过排出到外部,能够做到冲水不影响排气。
20.2、由于水路通道和蹲便器是连通的,在冲水间隙,水路通道内的水位线以上部分是空的,因此臭气也可以从水路通道排出,增大排气的面积,提高排气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现有蹲便器的爆炸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23.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24.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e。
25.图5是蹲便器的剖视图。
26.图6是接头立体图。
27.图7是夹心管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9.参阅图2-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气分离除臭的蹲便器,包括蹲便器本体1、夹心管2和接头3,夹心管2和接头3与蹲便器后端的进水孔11固定连接。夹心管2设有第一水路通道21和第一排气通道22,第一排气通道22围绕在第一排水通道21外侧,第一水路通道21和第一排气通道22之间设有内管壁23,夹心管2的外部侧壁为外管壁24,内管壁23和外管壁24之间具有连接筋25以将内管壁23固定。接头3内侧的上半部具有圆弧形隔层31,将接头3分为第二水路通道32和第二排气通道33,第二排气通道33位于第二水
路通道32的上侧。第一水路通道21和第二水路通道32连通,第一水路通道21、第二水路通道32及蹲便器顶部的导水圈12和导水孔13形成水路通道用于冲水,在冲水间隙,水位线与导水孔齐平,水路通道的水位线以上部分也可以用于排气。蹲便器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排气孔14,排气孔14设置在蹲便器本体后半部,与第二排气通道33接近。第一排气通道22和第二排气通道33连通,第一排气通道22、第二排气通道33及蹲便器顶部的导水圈12、导水孔13及排气孔14形成排气通道用于排出便器内的臭气。水路通道和排气通道分开,冲水时,臭气排出的通道不受影响,能够有效除臭。
30.接头3的出水端具有切口,使接头3的底部相对于顶部距离导水孔更远,隔层31沿接头的轴线方向延伸至吸气口,上端为第二排气通道33,也就是第二排气通道33的吸气口相对于第二水路通道32的出水口更靠近蹲便器的导水孔13和排气孔14,使排气通道与导水圈12接触得更少,减小冲水对排气的影响。此外,吸气口越靠近蹲便器内部,越有利于吸收蹲便器内臭气,提高除臭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除臭效率,排气孔14位于导水圈后端且为u形孔,呈两边高中间低的形状,第一排气通道33的侧壁从u形的排气孔14内向蹲便器方向延伸直至第二排气通道33的吸气口与蹲便器内侧壁齐平或接近齐平,这样能够把排气孔14周围包围,使冲水时的自来水不易快速充满排气孔14,即使冲水过程中有少量水进入到排气孔14也不会完全封堵排气孔。另外,把第二排气通道33向前延伸至吸气口达到蹲便器本体1的内侧壁,减少自来水和臭气接触的机会,避免自来水封堵第二排气通道33的吸气口,进一步避免冲水影响到蹲便器的除臭。此外,排气孔14的存在增大了吸气口附近导水孔13的横截面积,提高除臭效率。
31.夹心管2为圆柱形,与接头3插接连接,内管壁23为与外管壁24同心且直径小于外管壁24的环形侧壁,因此第一排气通道22的横截面是宽度均匀的圆环,安装夹心管2时,不需调整夹心管2的角度即可保证第一排气通道22始终有一部分与第二排气通道3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夹心管除了圆柱形,也可以是其他与接头形状相适配的异形管,只要二者形状相适配且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述水气分离除臭的目的即可。接头3的隔层31在夹心管2横截面上的投影位于内管壁23或第一排气通道22,保证第二排气通道33与第一水路通道22不连通,避免冲水时自来水进入第二排气通道33影响排气。
32.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冲水时,自来水从第一水路通道21、第二水路通道2、导水圈12、导水孔13依次经过,最后达到蹲便器本体1冲刷污物,除臭风机运行,蹲便器本体1内的臭气从排气孔14、导水圈12、第二排气通道33、第一排气通道22到达除臭风机,将蹲便器本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不冲水时,除臭风机运行,蹲便器本体1内的臭气经过导水孔13、排气孔14和导水圈12后进入到第二排气通道33和第二水路通道32,再进入第一排气通道22和第一水路通道21,到达除臭风机,将蹲便器本体1内的臭气抽出。
33.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