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包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6:5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包。


背景技术:

2.自然界中的流体运动会产生漩涡,特别是在流体通过一个收缩水口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是流体受力不均匀的一种表现。
3.钢液在连铸浇铸时的流程为:(1)钢包内的钢液完成炉外精炼后,吊运至连铸或模铸工序,准备进行浇铸,此时钢包内承装着钢液,并在钢液上方覆盖有一定厚度的钢渣;(2)浇铸前,钢包内的钢液及钢渣为静置状态;(3)钢包水口的滑动机构打开,钢液通过浇钢口流出钢包,开始进行浇铸;(4)浇铸期间钢包自身静置不动;(5)随着浇铸的进行,钢包内的钢液面逐步降低,钢渣渣面也随之降低;(6)随着钢液面高度的降低,达到临界高度后逐步形成汇流漩涡,直至漩涡高度贯穿整个浇钢口;当钢液形成汇流漩涡时,会造成以下三种危害:(1)单位时间内,从浇钢口流出的钢液总量减少,影响连铸或模铸的生产速率;(2)形成汇流漩涡时,钢液上面的钢渣会填充至漩涡处,使钢渣与钢液之间相互乳化,影响钢液洁净度;(3)若形成的汇流漩涡高度贯穿整个浇钢口时,钢渣会直接流入至下一道工序,严重影响钢液及板坯质量。
4.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产生汇流漩涡,会在包底的浇钢口附近增设不同形式的阻隔装置,用以抵消汇流漩涡。
5.然而,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阻隔装置,有以下不足:若汇流漩涡高度较高,为抵消其产生的影响,就需要从包底开始砌筑较高的阻隔装置,且科氏力为旋转力,设置的阻隔装置不止一处,而阻隔装置通常为耐火材料的一种,随着钢液的冲刷,阻隔装置将逐步变成钢液中的外生夹杂物进入其中,进而影响钢液质量,待冲涮至一定高度后,就无法起到抵消汇流漩涡的作用,若砌筑的阻隔装置高度不足,则无法起到抵消汇流漩涡的作用,且冲刷产生的夹杂物会影响钢液质量。
6.因此,如何有效防止钢包产生汇流漩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该钢包通过阻隔砖的设置,可有效干涉汇流旋涡的产生,稳定生产。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钢包,包括钢包本体,所述钢包本体由若干钢包砖砌筑而成,所述钢包本体的底部设有浇钢口;所述钢包本体的预设位置砌筑有阻隔砖,所述阻隔砖的长度大于所述钢包砖的长度以使所述阻隔砖悬置于所述钢包本体的内腔中。
10.优选地,所述阻隔砖的长度为所述钢包砖长度的2-4倍。
11.优选地,所述阻隔砖的高度为所述钢包砖高度的1-3倍。
12.优选地,所述阻隔砖的宽度与所述钢包砖的宽度相同。
13.优选地,所述阻隔砖与所述钢包砖均为刚玉砖。
14.优选地,所述钢包本体上预设位置的高度与所述钢包本体内汇流漩涡生成的最高位置高度相同。
15.优选地,所述预设位置位于所述钢包本体上靠近所述浇钢口的位置,且所述阻隔砖与所述浇钢口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所述浇钢口半径的3-15倍。
16.优选地,所述阻隔砖至少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层阻隔砖、第二层阻隔砖和第三层阻隔砖,各层所述阻隔砖的个数自上而下逐渐减少。
17.优选地,所述阻隔砖至少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层阻隔砖、第二层阻隔砖和第三层阻隔砖,且所述第二层阻隔砖的个数均大于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阻隔砖的个数。
18.优选地,所述阻隔砖至少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层阻隔砖、第二层阻隔砖和第三层阻隔砖,各层所述阻隔砖的个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加。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包,包括钢包本体,所述钢包本体由若干钢包砖砌筑而成,所述钢包本体的底部设有浇钢口;所述钢包本体的预设位置砌筑有阻隔砖,所述阻隔砖的长度大于所述钢包砖的长度以使所述阻隔砖悬置于所述钢包本体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包,通过在所述钢包本体内砌筑所述阻隔砖,所述预设位置可设置在所述钢包本体靠近汇流漩涡偏顶部的位置,所述阻隔砖通过悬置于所述钢包本体的内腔中,从汇流漩涡产生的初始予以干涉,实现从源头抵消汇流漩涡产生的目的,并且,所述阻隔砖占用钢包内的空间较小,安装灵活,适用性强,降低汇流漩涡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包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剖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包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23.其中:钢包本体-1;浇钢口-11;钢包上口-12;钢包砖-13;钢包包底-14;阻隔砖-2;第一层阻隔砖-21;第二层阻隔砖-22;第三层阻隔砖-23。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钢包,阻隔砖占用空间小,安装位置灵活,成本低,效果好。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包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包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27.在该实施方式中,钢包包括钢包本体1,钢包本体1由若干钢包砖13砌筑而成,钢包本体1的底部设有浇钢口11,钢包本体1的顶部为钢包上口12,底部为钢包包底14,浇钢口11位于钢包包底14上,钢液由钢包上口12浇铸至钢包包底14,并由浇钢口11流出;并且,钢包本体1的预设位置砌筑有阻隔砖2,阻隔砖2的长度大于钢包砖13的长度以使阻隔砖2悬置于钢包本体1的内腔中,以干涉汇流漩涡的产生。具体的,阻隔砖2可在钢包砖13砌筑的过程中,一起完成砌筑工作,不仅方便阻隔砖2的砌筑,而且阻隔砖2与钢包砖13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使用更加可靠。
2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包,通过在钢包本体1内砌筑阻隔砖2,预设位置可设置在钢包本体1靠近汇流漩涡偏顶部的位置,阻隔砖2通过悬置于钢包本体1的内腔中,从汇流漩涡产生的初始予以干涉,实现从源头抵消汇流漩涡产生的目的,并且,阻隔砖2占用钢包内的空间较小,安装灵活,适用性强,降低汇流漩涡效果明显。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砖2的长度为钢包砖13长度的2-4倍,具体的,阻隔砖2的长度不宜过大,会导致阻隔砖2悬置部分的尺寸太大,容易下探,产生间隙,阻隔砖2的长度也不宜过小,导致对汇流漩涡的干涉效果差,阻隔砖2的长度优选为钢包砖13长度的2-4倍,不仅干涉效果好,而且不容易下探倾斜。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砖2的高度为钢包砖13高度的1-3倍。优选的,阻隔砖2的高度为钢包砖13高度的整数倍,整数倍是为了避免与钢包砖13之间产生高度差,从而方便交错砌筑的实施,保证施工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砖2的宽度与钢包砖13的宽度相同,方便施工,阻隔砖2与钢包砖13之间方便砌筑,施工效率高。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砖2与钢包砖13均为刚玉砖,阻隔砖2与钢包砖13选择相同材质的砖,同样是为了施工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钢包本体1上预设位置的高度与钢包本体1内汇流漩涡生成的最高位置高度相同。如此设置,阻隔砖2的安装高度视不同工况产生的临界高度而定,进而从汇流漩涡产生的初始就予以干涉,实现从源头抵消汇流漩涡产生。
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设位置位于钢包本体1上靠近浇钢口11的位置,且阻隔砖2与浇钢口11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为浇钢口11半径的3-15倍。具体的,阻隔砖2的安装位置选择在靠近浇钢口11附近,以钢包俯视图为基准,阻隔砖2距浇钢口11的中心距离为浇钢口11半径的3-15倍,可以更好的抵消汇流漩涡产生。
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砖2至少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层阻隔砖21、第二层阻隔砖22和第三层阻隔砖23,各层阻隔砖2的个数自上而下逐渐减少,例如,第一层阻隔砖21的个数为3个,第二层阻隔砖22的个数为2个,第三层阻隔砖23的个数为1个。上述方式,可以在汇流漩涡的最高处进行最有效的干预,起到最佳干涉效果,然而,该方式由于上层的阻隔砖2重量较大,容易导致阻隔砖2出现下探的现象,产生缝隙,进而导致钢液进入缝隙中。
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砖2至少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层阻隔砖21、第二层阻隔砖22和第三层阻隔砖23,且第二层阻隔砖22的个数均大于第一层和第二层阻隔砖22的个数,例如,第一层阻隔砖21的个数为3个,第二层阻隔砖22的个数为4个,第三层阻隔砖23的个数为3个。上述设置,既可以在汇流漩涡的最高处进行最有效的干预,而且不容易导致阻隔砖2出现下探的现象,为优选方式。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隔砖2至少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第一层阻隔砖21、第二层阻隔砖22和第三层阻隔砖23,各层阻隔砖2的个数自上而下逐渐增加,例如,第一层阻隔砖21的个数为1个,第二层阻隔砖22的个数为2个,第三层阻隔砖23的个数为3个。上述设置,由于上层的阻隔砖2重量较小,下层阻隔砖2的数量多,不容易出现阻隔砖2下探的现象,避免产生缝隙,然而干涉效果一般。
38.当然,阻隔砖2的安装数量视工况而定,通常不超过10块砖;并且,阻隔砖2砌筑在一层还是多层配合视具体工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给出的方式。
39.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钢包本体1内浇钢口11的直径为150mm,浇钢口11中心位置距钢包壁最小距离为400mm,钢包本体1在浇铸过程产生汇流漩涡的起始高度为600mm,钢包砖13厚度为120mm,钢包砖13长度为160mm。
40.根据工况条件,阻隔砖2的厚度选择为120mm,阻隔砖2的长度选择300mm,阻隔砖2砌筑6块,分布在三层砌筑:其中第一层阻隔砖21砌筑在距离钢包底部的距离为600mm,距离浇钢口11中心400mm处,使用一块阻隔砖2;其中第二层阻隔砖22砌筑在距离钢包底部的距离为480mm,距离浇钢口11中心400mm处,使用二块阻隔砖2;其中第三层阻隔砖23砌筑在距离钢包底部的距离为360mm,距离浇钢口11中心400mm处,使用三块阻隔砖2;钢包本体1完成砌筑及烘烤后上线使用,统计钢包运行期间形成汇流漩涡的机率。
41.经统计得,形成汇流漩涡的机率为2.05%,而常规钢包形成汇流漩涡的机率为11.52%,降低约9.47%。
4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