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线束上料机构及端子机的制作方法

2023-02-08 15:32: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上料机构及端子机。


背景技术:

2.电子线束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脑、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数码设备的信号传输或电源连接中,线束的端部压合有端子,以用于排线与排线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这样既方便电子设备的装配,又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内部线路板或电子设备之间信号传输、连接的可靠性。
3.端子可以通过端子机压接在线束的端部,如申请号为cn20192179917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端子机,其工作时需要工人一次将一根线束的端部搭放在位于工作台上的底座上,然后利用压头将端子压接在线束的端部,由于线束一般成捆包扎,工人需要首先从成捆包扎的线束中抽出一根,然后将抽出的线束放置在端子机的压接座上,导致线束在批量生产时工作效率不高,且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线束上料机构及端子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端子机工作时需要工人一次将一根线束的端部搭放在位于工作台上的端子上,然后利用压头将端子压接在线束的端部,由于线束一般成捆包扎,工人需要首先从成捆包扎的线束中抽出一根,然后将抽出的线束放置在端子机的压接座上,导致线束在批量生产时工作效率不高,且浪费人工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线束上料机构,其包括:
6.分线器,包括用于撑开并分离成捆线束的分线锥和固设于所述分线锥底端的分线筒,所述分线筒的外侧表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单根线束的线槽;
7.线箍,活动套设在所述分线筒的外侧表面,用于将单根线束箍紧在对应的所述线槽内;
8.驱动组件,其输出端与所述分线筒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分线筒转动。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驱动件及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远端与所述分线筒的一端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驱动件为步进电机。
11.进一步的,所述线束上料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线束压紧在所述分线锥外侧表面以使线束始终保持呈伞状撑开的压线组件,所述压线组件包括:
12.螺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分线锥的尖端;
13.螺套,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
14.第一锥套,固设于所述螺套靠近所述分线器的一端,所述第一锥套内侧表面与所述分线锥的外侧表面之间形成有一伞状的容纳腔,用于容纳成伞状撑开的线束。
15.进一步的,所述压线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锥套内侧表面的第二锥套,用于消除转动的所述第一锥套传递至线束的扭矩。
16.进一步的,所述压线组件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锥套内侧表面的防护锥套。
1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锥套为泡沫锥套。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端子机,其包括所述的一种线束上料机构,以及工作台、端子机箱、伺服电机、吊头和压接座,所述端子机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装设于所述端子机箱的内部,所述吊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吊头的正下方。
19.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机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感应器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端子机箱内的控制器,所述感应器及所述转动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20.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机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的支撑架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端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用于固定端子料盘。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22.所述线束上料机构及端子机中,所述分线锥能够从成捆绑扎的线束的一端插入以使线束成伞状撑开并分离为若干个单根线束,并利用所述线箍将单根的线束压入并箍紧在对应的所述线槽内;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分线筒转动以使单根的线束的端部搭放于所述压接座的上表面,代替了传统的端子机在工作时需要人工将线束一根一根地放置在所述压接座上,节省了劳力,并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端子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束上料机构中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束上料机构中螺套、第一锥套和第二锥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上料机构,用于从成捆绑扎的线束中分离出单根线束,并能够带动线束转动,以依次使分离出的线束的端部搭放于端子机的压接座8上,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分线器1、线箍2和驱动组件3,其中,所述分线器1包括用于撑开并分离成捆线束的分线锥11和固设于所述分线锥11底端的分线筒12,所述分线筒12的外侧表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单根线束的线槽120;所述线箍2活动套设在所述分线筒12的外侧表面,用于将单根线束箍紧在对应的所述线槽120内;所述驱动组件3的输出端与所述分线筒12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分线筒12转动,以使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槽120内的线束的一端搭放在端子机的压接座8的上表面。
28.所述线束上料机构中,所述分线锥11能够从成捆绑扎的线束的一端插入以使线束成伞状撑开并分离为若干个单根线束,并利用所述线箍2将单根的线束压入并箍紧在对应的所述线槽120内;所述驱动组件3能够带动所述分线筒12转动以使单根的线束的端部搭放
于所述压接座8的上表面,代替了传统的端子机在工作时需要人工将线束一根一根地放置在所述压接座8上,节省了劳力,并提高了劳动效率。
2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转动驱动件31及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传动轴32,所述传动轴32的远端与所述分线筒12的一端固定连接。
3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转动驱动件31为步进电机。
31.请参照图1和图3,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线束上料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线束压紧在所述分线锥11外侧表面以使线束始终保持呈伞状撑开的压线组件4,所述压线组件4包括螺杆41、螺套42和第一锥套43,其中,所述螺杆41固定连接在所述分线锥11的尖端;所述螺套42与所述螺杆41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锥套43固设于所述螺套42靠近所述分线器1的一端,所述第一锥套43内侧表面与所述分线锥11的外侧表面之间形成有一伞状的容纳腔,用于容纳成伞状撑开的线束。
3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螺杆41与所述螺套42螺纹配合,旋紧所述螺套42,可以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线束压紧在所述分线锥11的外侧表面,避免在将所述线束放入对应的所述线槽120中以及利用所述线箍2将线束压紧时线束因自身的弹性而发生偏移,导致线束的端部不齐。
33.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为了避免在旋进所述螺套42时,扭矩通过所述第一锥套43和所述第一锥套43传递至线束而导致线束从对应的所述线槽120中偏离,所述压线组件4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锥套43内侧表面的第二锥套44,用于消除转动的所述第一锥套43传递至线束的扭矩。
3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第一锥套43的内侧表面转动设置所述第二锥套44,在旋进所述螺套42时,所述第二锥套44与线束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抵消所述第二锥套44受到的扭矩,从而能够避免线束从对应的所述线槽120中偏离。
3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压线组件4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锥套44内侧表面的防护锥套(图中未示出),避免在旋进所述螺套42时所述第二锥套44将线束压伤;具体的,所述防护锥套为泡沫锥套。
36.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端子机,其包括所述的线束上料机构以及工作台5、端子机箱6、伺服电机、吊头7和压接座8,所述端子机箱6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5的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装设于所述端子机箱6的内部,所述吊头7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接座8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5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吊头7的正下方。
3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端子机还包括控制模块9,所述控制模块9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5上方的感应器9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端子机箱6内的控制器,所述感应器91及所述转动驱动件3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38.所述感应器91用于识别所述吊头7的动作信号,所述吊头7每动作一次,所述感应器91将其感应的动作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动驱动件31带动所述分线器1转动固定的角度。
39.可以理解的是,在每完成一根线束的端子压接动作后,所述控制模块9能够控制所述转动驱动件31带动所述分线器1转动固定的角度,以对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槽120及线束进行切换,直至所有的所述线槽120内的线束均完成端子压接工作;与传统的需要人工手动一根一根地将线束放在所述压接座8上相比,该端子机可以使一人分管多个机台,解放了劳
动力。
40.所述分线筒12的外侧表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20个所述线槽120,所述转动驱动件31每工作一次,带动所述分线器1转动18
°

41.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感应器91选用型号为im12-04nns-zw1的光电开关,所述控制器为型号为k4251的intermatic光电控制器。
42.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定时模块,所述控制器能够按照定时模块设定的时间控制所述伺服电机间歇性动作,例如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每隔0.3s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动作一次。
43.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端子机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5上方的支撑架13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3顶端的转动辊14,所述转动辊14上用于固定端子料盘,所述端子料盘上缠绕有端子线。
44.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放置于所述转动辊14上的端子料盘能够自动地间歇性的供应端子,可以在所述转动辊14的一端安装电机,并将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由于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定时模块,所述控制器能够按照定时模块内设定的时间控制所述转动辊14间歇性转动以间歇性地供应端子。
45.为了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3对本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46.工作前,工作人员取下所述螺套42、第一锥套43和第二锥套44,然后在所述螺杆41的远端套入一捆绑扎好的线束,并用力推动线束使其朝向所述分线锥11移动,当线束与所述分线锥11接触后,所述分线锥11将成捆绑扎的线束成伞状撑开并将其分离为若干个单根线束,当线束的绑扎带接近所述分线锥11的尖端后,在所述螺杆41上装入所述螺套42、第一锥套43和第二锥套44,旋进所述螺套42以将所述容纳腔中的线束压紧在所述分线锥11的外侧表面,然后对线束进行整理使所有的线束放入对应的所述线槽120内,并利用所述线箍2将线束压紧,此时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槽120内的线束的一端从所述线槽120内伸出并搭放在所述压接座8的上表面;
47.开启所述端子机箱6和所述转动驱动件31,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吊头7动作以在线束的端部压接端子;期间,所述感应器91识别所述吊头7的动作信号,所述吊头7每动作一次,所述感应器91将其感应的动作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转动驱动件31带动所述分线器1转动18
°
,以对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槽120进行切换;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述分线器1转动一周,即完成对所有线束端部的端子压接工作;期间,所述转动辊14上的端子料盘能够持续供应端子。
48.当所有的线束均完成端子压接工作后,关闭所述端子机箱6和所述转动驱动件31,取下所述螺套42、第一锥套43和第二锥套44,并将压接有端子的线束取下。
4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端子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0.(1)所述分线锥11能够从成捆绑扎的线束的一端插入以使线束成伞状撑开并分离为若干个单根线束,并利用所述线箍2将单根的线束压入并箍紧在对应的所述线槽120内;所述驱动组件3能够带动所述分线筒12转动以使单根线束的端部搭放于所述压接座8的上表面,代替了传统的端子机在工作时需要人工将线束一根一根地放置在所述压接座8上,节省了劳力,并提高了劳动效率;
51.(2)在每完成一根线束的端子压接动作后,所述控制模块9能够控制所述转动驱动件31带动所述分线器1转动固定的角度,以对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槽120及线束进行切换,直至所有的所述线槽120内的线束均完成端子压接工作;与传统的需要人工手动一根一根地将线束放在所述压接座8上相比,该端子机可以使一人分管多个机台,解放了劳动力;
52.(3)所述螺杆41与所述螺套42螺纹配合,旋紧所述螺套42,可以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线束压紧在所述分线锥11的外侧表面,避免在将所述线束放入对应的所述线槽120中以及利用所述线箍2将线束压紧时线束因自身的弹性而发生偏移,导致线束的端部不齐;
53.(4)通过在所述第一锥套43的内侧表面转动设置所述第二锥套44,在旋进所述螺套42时,所述第二锥套44与线束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抵消所述第二锥套44受到的扭矩,从而能够避免线束从对应的所述线槽120中偏离。
54.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