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撞智能预警器的制作方法

2023-02-08 15:19: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防撞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智能预警器。


背景技术:

2.雷达防撞器,是一款通过雷达观测有无目标,以及目标的性质和距离,并通过测距控制行车的运动(制动),从而达到防止发生撞击的一种装置,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发射机通过天线向空间定向发送探测信号,信号被远距离的目标部分反射后,由天线接收并传送到接收机接收检测和信号处理,观测人员可以在接收机输出端显示屏上观测有无目标以及目标的性质和距离。
3.现有的防撞智能预警器安装在车辆的底部,因为安装不稳而经常损坏,也因为不易维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智能预警器,其优点是快速安装和拆卸防撞智能预警器。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撞智能预警器,包括智能雷达预警器,所述智能雷达预警器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智能雷达预警器的顶部设置有辅助保护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智能雷达预警器、安装机构、辅助保护机构和固定组件,智能雷达预警器是一种德制srr308-21防撞雷达,主要用于汽车盲区探测(bsd)、并线辅助(lca)等场景近距离、低速度、大角度范围内的相对运动目标的非接触探测和防撞预警,使车辆能够紧急制动、前向碰撞预警结合前向碰撞预警等功能,a.d.c.公司的srr308-21传感器在一个测量周期内独立测量物体的距离和速度(多普勒原理),是由于它具有非常快的pcm(脉冲压缩调制)基础,实时扫描速度大约为25次/秒,该设备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同时测量米的距离、相对速度以及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角度关系,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安装机构,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智能雷达预警器,此时辅助保护机构可以辅助智能雷达预警器的天线进行稳固,此时安装机构可以防止智能雷达预警器自身因为车辆行驶的抖动而摔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车辆行驶事故。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块、安装座、延长杆、固定栓和固定螺母,所述安装块栓接于智能雷达预警器的侧壁,所述安装块卡接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智能雷达预警器的一侧,所述延长杆分别贯穿于安装块和安装座,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于固定栓的两端。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块插入安装座的内部,此时延长杆插入安装块和安装座的内部,此时固定栓把三个延长杆贯穿,固定螺母使延长杆被固定栓固定,此时智能雷达预警器在车辆行驶颠簸产生的力被延长杆分担,延长杆受到的力转移到固定栓,依次分担晃动的力,对智能雷达预警器进行固定保护。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保护机构包括支撑块、支撑板和连接孔,所述支撑块栓接于智能雷达预警器的侧壁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焊接于支撑块的顶端,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支撑板的顶端。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块、支撑板和连接孔,智能雷达预警器的天线可以从连接孔插入,支撑块、支撑板和连接孔使天线可以被固定保护,防止天线过长晃动折断。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焊接于安装座下方,所述固定孔开设于固定板的两端。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和固定孔可以使安装座栓接固定在车辆的底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摩擦槽。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摩擦槽,增加固定板与车辆内部的固定处增加摩擦力。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栓接有挡泥板。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泥板可以防止泥土飞溅到智能雷达预警器的表面,影响智能雷达预警的信号传输。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辅助板。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助板防止泥土飞溅到智能雷达预警器的顶部,影响智能雷达预警的信号传输。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设置智能雷达预警器、安装机构、辅助保护机构和固定组件,智能雷达预警器是一种德制srr308-21防撞雷达,主要用于汽车盲区探测(bsd)、并线辅助(lca)等场景近距离、低速度、大角度范围内的相对运动目标的非接触探测和防撞预警,使车辆能够紧急制动、前向碰撞预警结合前向碰撞预警等功能,a.d.c.公司的srr308-21传感器在一个测量周期内独立测量物体的距离和速度(多普勒原理),是由于它具有非常快的pcm(脉冲压缩调制)基础,实时扫描速度大约为25次/秒,该设备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同时测量米的距离、相对速度以及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角度关系,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安装机构,通过安装机构安装智能雷达预警器,此时辅助保护机构可以辅助智能雷达预警器的天线进行稳固,此时安装机构可以防止智能雷达预警器自身因为车辆行驶的抖动而摔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车辆行驶事故。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智能雷达预警器;2、安装机构;3、辅助保护机构;4、固定组件;5、摩擦槽;6、挡泥板;7、辅助板;201、安装块;202、安装座;203、延长杆;204、固定栓;205、固定螺母;
301、支撑块;302、支撑板;303、连接孔;401、固定板;402、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防撞智能预警器,包括智能雷达预警器1,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2,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顶部设置有辅助保护机构3,安装机构2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4,通过设置智能雷达预警器1、安装机构2、辅助保护机构3和固定组件4,智能雷达预警器1是一种德制srr308-21防撞雷达,主要用于汽车盲区探测(bsd)、并线辅助(lca)等场景近距离、低速度、大角度范围内的相对运动目标的非接触探测和防撞预警,使车辆能够紧急制动、前向碰撞预警结合前向碰撞预警等功能,a.d.c.公司的srr308-21传感器在一个测量周期内独立测量物体的距离和速度(多普勒原理),是由于它具有非常快的pcm(脉冲压缩调制)基础,实时扫描速度大约为25次/秒,该设备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同时测量米的距离、相对速度以及两个或多个物体之间的角度关系,通过固定组件4安装安装机构2,通过安装机构2安装智能雷达预警器1,此时辅助保护机构3可以辅助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天线进行稳固,此时安装机构2可以防止智能雷达预警器1自身因为车辆行驶的抖动而摔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车辆行驶事故。
30.参考图2,安装机构2包括安装块201、安装座202、延长杆203、固定栓204和固定螺母205,安装块201栓接于智能雷达预警器的侧壁1的侧壁,安装块201卡接于安装座202,安装座202位于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一侧,延长杆203分别贯穿于安装块201和安装座202,固定螺母205螺纹连接于固定栓204的两端,通过设置安装块201插入安装座202的内部,此时延长杆203插入安装块201和安装座202的内部,此时固定栓204把三个延长杆203贯穿,固定螺母205使延长杆203被固定栓204固定,此时智能雷达预警器1在车辆行驶颠簸产生的力被延长杆203分担,延长杆203受到的力转移到固定栓204,依次分担晃动的力,对智能雷达预警器1进行固定保护。
31.参考图3,辅助保护机构3包括支撑块301、支撑板302和连接孔303,支撑块301栓接于智能雷达预警器的侧壁1的侧壁的顶部,支撑板302焊接于支撑块301的顶端,连接孔303开设于支撑板302的顶端,通过设置支撑块301、支撑板302和连接孔303,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天线可以从连接孔303插入,支撑块301、支撑板302和连接孔303使天线可以被固定保护,防止天线过长晃动折断。
32.参考图5,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板401和固定孔402,固定板401焊接于安装座202下方,固定孔402开设于固定板401的两端,通过设置固定板401和固定孔402可以使安装座202栓接固定在车辆的底部。
33.参考图5,固定板401的底部开设有摩擦槽5,通过设置摩擦槽5,增加固定板401与车辆内部的固定处增加摩擦力。
34.参考图4,固定板401的底部栓接有挡泥板6,通过设置挡泥板6可以防止泥土飞溅到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表面,影响智能雷达预警的信号传输。
35.参考图4,支撑板302的一侧焊接有辅助板7,通过设置辅助板7防止泥土飞溅到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顶部,影响智能雷达预警的信号传输。
36.使用过程简述:安装块201插入安装座202的内部,此时延长杆203插入安装块201和安装座202的内部,此时固定栓204把三个延长杆203贯穿,固定螺母205使延长杆203被固定栓204固定,此时智能雷达预警器1在车辆行驶颠簸产生的力被延长杆203分担,延长杆203受到的力转移到固定栓204,依次分担晃动的力,对智能雷达预警器1进行固定保护,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天线可以从连接孔303插入,支撑块301、支撑板302和连接孔303使天线可以被固定保护,防止天线过长晃动折断,摩擦槽5,增加固定板401与车辆内部的固定处增加摩擦力,挡泥板6可以防止泥土飞溅到智能雷达预警器1的表面,影响智能雷达预警的信号传输。
3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