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正时罩盖、发动机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3-02-08 15:02: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正时罩盖、发动机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在整车振动噪声中,发动机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是整车nvh性能控制的重中之重,而发动机的噪声主要通过罩盖类零部件辐射,其中正时罩盖的nvh性能优化设计已成为高水平nvh性能发动机开发的目标。
3.正时罩盖通常安装在发动机前端,是与汽缸体、曲轴箱及汽缸盖相配合的零件,用于防护和密封发动机正时系统,降低正时侧噪声的传递,其材料多为钢板、铸铝的薄壁件。
4.现有的正时罩盖通常是通过增加加强筋以及调整加强筋的布置来改善正时罩盖的nvh性能,能够提升正时罩盖薄弱位置的刚度,抑制薄弱位置处的大平面共振。但是,正时罩盖上还存在有大平面结构,大平面结构处的大平面共振不能得到抑制,对产品的整体模态、振动变形及弯曲变形都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正时罩盖上存在大平面结构,大平面结构处的大平面共振不能得到抑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正时罩盖、发动机以及车辆。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正时罩盖,包括罩盖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罩盖本体上的凹凸结构,所述罩盖本体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为曲面,所述凹凸结构包括交替连接的凸出部和凹陷部,所述凸出部由所述罩盖本体的内侧面向着外侧面突出,所述凹陷部由所述罩盖本体的外侧面向着内侧面凹陷。
7.可选地,所述凸出部具有凸出面,所述凸出面向着所述罩盖本体的外侧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罩盖本体的外侧面,所述凹陷部具有凹陷面,所述凹陷面向着所述罩盖本体的内侧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罩盖本体的内侧面,所述凸出面和/或所述凹陷面为曲面。
8.可选地,所述凸出面与所述凹陷面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或者等于4h,h为所述罩盖本体的平均壁厚,h为3-4mm。
9.可选地,所述罩盖本体的曲率半径为183-190mm。
10.可选地,所述罩盖本体包括第一部分本体、第二部分本体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本体和所述第二部分本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一部分本体用于覆盖发动机的正时系统,所述第二部分本体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曲轴减震皮带轮;
11.所述第二部分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所述凹凸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中。
12.可选地,所述罩盖本体上设置有边沿,所述边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罩盖安装孔,所述罩盖安装孔用于将所述正时罩盖安装在发动机上。
13.可选地,所述罩盖本体还包括缸盖安装凸台、第一缸体安装台、第二缸体安装台、第一竖筋和第二竖筋,所述缸盖安装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本体上,所述第一缸体安装
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台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本体上,所述第一竖筋连接在所述缸盖安装凸台和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台之间,所述第二竖筋连接在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台和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台之间;
14.所述缸盖安装凸台上设置有多个缸盖连接孔,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台上设置有第一缸体连接孔,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台上设置有第二缸体连接孔。
15.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本体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多个第三加强筋和多个连接加强筋;
16.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缸盖安装凸台的一侧和所述边沿之间,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交叉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缸盖安装凸台的另一侧和所述边沿之间,相邻的所述第三加强筋之间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加强筋。
17.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本体还包括第一正时系统安装部和第二正时系统安装部,所述第一正时系统安装部内设置有多个交叉加强筋,所述第二正时系统安装部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辐射筋。
18.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本体包括第一弧形筋、多个第四加强筋和多个斜筋,所述第二部分本体上设置有曲轴孔,所述曲轴孔位于所述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的中心处,所述第一弧形筋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本体的一侧的所述边沿上,所述第一弧形筋的第二端绕过所述曲轴孔并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本体的另一侧的所述边沿,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筋和所述边沿之间,所述斜筋与所述第四加强筋交叉连接。
19.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弧形筋和多个第二辐射筋,所述第二弧形筋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同一侧的所述边沿上,多个所述第二辐射筋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筋与所述边沿之间并呈放射状排列。
20.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如前所述的正时罩盖。
21.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发动机。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时罩盖,罩盖本体设置为曲面形状,并在曲面上设置凹凸结构,能够将曲面分割成多个小弧面,避免罩盖本体上出现大平面结构,避免正时罩盖与整机发生共振而产生噪音,有效的改善大平面共振和弯曲变形,同时对正时罩盖的震动变形、扭曲变形具有改善作用,从而改善正时罩盖的nvh。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正时罩盖的外侧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正时罩盖的内侧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凹凸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26.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27.1、罩盖本体;
28.111、第一加强筋;112、第二加强筋;113、第三加强筋;114、连接加强筋;115、第一正时系统安装部;116、交叉加强筋;117、第二正时系统安装部;118、第一辐射筋;
29.121、第一弧形筋;122、第四加强筋;123、斜筋;124、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125、曲轴孔;
30.131、第二弧形筋;132、第二辐射筋;
31.14、边沿;141、罩盖安装孔;
32.15、缸盖安装凸台;151、缸盖连接孔;16、第一缸体安装台;161、第一缸体连接孔;17、第二缸体安装台;171、第二缸体连接孔;18、第一竖筋;19、第二竖筋;
33.2、凹凸结构;21、凸出部;211、凸出面;22、凹陷部;221、凹陷面。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正时罩盖,包括罩盖本体1和设置在所述罩盖本体1上的凹凸结构2,所述罩盖本体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为曲面,所述凹凸结构2包括交替连接的凸出部21和凹陷部22,所述凸出部21由所述罩盖本体1的内侧面向着外侧面突出,所述凹陷部22由所述罩盖本体1的外侧面向着内侧面凹陷,通过凸出部21和凹陷部22形成凹凸台阶。上述内侧面和外侧面是指正时罩盖安装在发动机上时,相对于发动机内部而言内侧面即是朝向发动机的表面,外侧面即是背离发动机的表面。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时罩盖,罩盖本体1设置为曲面形状,并在曲面上设置凹凸结构2,能够将曲面分割成多个小弧面,避免罩盖本体1上出现大平面结构,避免正时罩盖与整机发生共振而产生噪音,有效的改善大平面共振和弯曲变形,同时对正时罩盖的震动变形、扭曲变形具有改善作用,从而改善正时罩盖的nvh。
3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凸出部21具有凸出面211,所述凸出面211向着所述罩盖本体1的外侧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罩盖本体1的外侧面,所述凹陷部22具有凹陷面221,所述凹陷面221向着所述罩盖本体1的内侧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罩盖本体1的内侧面,所述凸出面211和/或所述凹陷面221为曲面,能够改善正时罩盖的振动变形和扭转变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凸出面211和/或凹陷面221还可以为平面,从改善振动变形和扭转变形的效果来说,优选凸出面211和凹陷面221为曲面。
3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凸出面211与所述凹陷面221之间的垂直间距大于或者等于4h,h为所述罩盖本体1的平均壁厚,h为3-4mm。在上述范围内,凹凸结构2能够将罩盖本体1的曲面分隔为多个小弧面或者小平面,有效的改善大平面的共振。
3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罩盖本体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为弧形面,罩盖本体1由内侧向着外侧弯曲,所述罩盖本体1的曲率半径为183-190mm,正时罩盖安装在发动机上时,罩盖本体1与其内侧的其他部件之间具有最小为3-5mm的距离,在不影响其他部件的同时保证罩盖本体1最大的曲面弧度,减少正时罩盖上出现大平面结构,整个正时罩盖除去具有装配关系的位置以外,其余位置处应尽量采用曲面结构。
4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罩盖本体1包括第一部分本体、第二部分本体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本体和所述第二部分本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第二部分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124,所述凹凸结构2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和所述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124中。大平面结构通常会设置连接部位置处,本实施例中将凹凸结构2设置在连接部上,避免连接部上出现大平面结构,有效的改善大平面共振。正时罩盖在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124处模态低,易引起共振,通过设置凹凸结构2能够提升局部模态,避免引
起共振。
41.所述罩盖本体1上设置有边沿14,所述边沿1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罩盖安装孔141,通过所述罩盖安装孔141能够将所述正时罩盖安装在发动机上,正时罩盖安装在发动机上时,所述第一部分本体用于覆盖发动机的正时系统,所述第二部分本体用于连接发动机的曲轴减震皮带轮。
4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罩盖本体1还包括缸盖安装凸台15、第一缸体安装台16、第二缸体安装台17、第一竖筋18和第二竖筋19,所述缸盖安装凸台15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本体上,缸盖安装凸台15的外端凸出于第一部分本体的外侧面,缸盖安装凸台15的内端与第一部分本体的内侧面平齐,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台16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第一缸体安装台16的外端凸出于连接部的外侧面,第一缸体安装台16的内端与连接部的内侧面平齐,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台17设置所述第二部分本体上,第二缸体安装台17的外端位于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124中,为了避让槽中的曲轴减震皮带轮,第二缸体安装台17的外端不凸出于第二部分本体的外侧面,第二缸体安装台17的内端与第二部分本体的内侧面平齐,所述缸盖安装凸台15上设置有多个缸盖连接孔151,通过缸盖连接孔151能够将第一部分本体固定连接在发动机的缸盖上,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台16上设置有第一缸体连接孔161,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台17上设置有第二缸体连接孔171,通过第一缸体连接孔161和第二缸体连接孔171能够将连接部和第二部分本体连接在发动机的缸体上。
43.第一竖筋18和第二竖筋19设置在正时罩盖的内侧面上,其中,所述第一竖筋18连接在所述缸盖安装凸台15和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台16之间,所述第二竖筋19连接在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台16和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台17之间,通过第一竖筋18的连接,能够将缸盖安装凸台15和第一缸体安装台16所受的力分散到正时罩盖上,通过第二竖筋19能够将第一缸体安装台16和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台17处的受力辐射到正时罩盖上,能够提高正时罩盖的刚度,可有效降低振动的传递。
44.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部分本体包括第一加强筋111、第二加强筋112、多个第三加强筋113和多个连接加强筋114,第一加强筋111、第二加强筋112、多个第三加强筋113和多个连接加强筋114设置在第一部分本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缸盖安装凸台15设置在第一部分本体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加强筋111连接在所述缸盖安装凸台15的一侧和所述边沿14之间,所述第一加强筋111和所述第二加强筋112交叉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113连接在所述缸盖安装凸台15的另一侧和所述边沿14之间,相邻的第三加强筋113之间连接至少一个连接加强筋114。
4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加强筋113设置有三个,朝着连接部的方向,分别为第一个第三加强筋、第二个第三加强筋和第三个第三加强筋,三个第三加强筋113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一个第三加强筋和第二个第三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加强筋114,其中一个连接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个第三加强筋和第二个第三加强筋上,另外一个连接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个第三加强筋和边沿14上,第二个第三加强筋和第三个第三加强筋之间设置有一个连接加强筋114。上述第三加强筋113和连接加强筋114的数量需要根据第一部分本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6.在发动机上,第一部分本体对应安装有正时系统的旋转机构,正时系统易引起第一部分本体的震动,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111、第二加强筋112、多个第三加强筋113和多个
连接加强筋114,能够对第一部分本体的薄弱位置进行加强,提升了正时罩盖的薄弱位置的刚度,抑制了大平面共振问题。
4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部分本体还包括第一正时系统安装部115和第二正时系统安装部117,所述第一正时系统安装部115内设置有多个交叉加强筋116,交叉加强筋116能够对第一正时安装部处进行加强,提升刚度,所述第二正时系统安装部117内设置有多个第一辐射筋118,多个第一辐射筋118以第二正时系统安装部117的中心进行放射状排列,能够对第二正时系统安装部117进行加强,提升刚度。
4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部分本体包括第一弧形筋121、多个第四加强筋122和多个斜筋123,第一弧形筋121、多个第四加强筋122和多个斜筋123设置在第二部分本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部分本体上设置有曲轴孔125,曲轴孔125贯穿第二部分本体,曲轴孔125位于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124的中心处,所述第一弧形筋1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本体的一侧的所述边沿14上,所述第一弧形筋121的第二端绕过所述曲轴孔125并连接所述第二部分本体的另一侧的所述边沿14,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122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筋121和所述边沿14之间,所述斜筋123与所述第四加强筋122交叉连接。
49.如图2所示,在第二部分本体上,第一弧形筋121绕过曲轴孔125,且第一弧形筋1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边沿14的不同位置处,将第二部分本体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多个第四加强筋122和多个斜筋123设置第一弧形筋121下方的区域中,多个第四加强筋122间隔分布在整个区域中,每一斜筋123与至少一个第四加强筋122交叉连接,第二部分本体的外侧面的曲轴减震皮带轮容纳槽124中安装曲轴减震皮带轮,发动机的曲轴穿过曲轴孔125并连接在曲轴减震皮带轮上,通过第一弧形筋121、多个第四加强筋122和多个斜筋123能够对薄弱位置处进行加强,提升第二部分本体的刚度。
50.在一实施例中,第四加强筋122和斜筋123的数量根据第二部分本体的面积进行确定,保证第二部分本体的刚度的同时,不会额外的增加正时罩盖的重量。
51.本实施例中,正时罩盖的边沿14上设置有多个罩盖安装孔141,罩盖安装孔141中穿设螺栓从而将罩盖本体1固定连接在发动机上,多个罩盖安装孔141受力较大,通过在第一部分本体上设置的第一加强筋111、第二加强筋112、多个第三加强筋113和多个连接加强筋114,以及在第二部分本体上设置的第一弧形筋121、多个第四加强筋122和多个斜筋123,能够将边沿14上的各个受力点连接起来,将受力点的受力辐射到整个正时罩盖上,提升正时罩盖的刚度。
5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弧形筋131和多个第二辐射筋132,第二弧形筋131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部的同一侧的边沿14上,多个所述第二辐射筋132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筋131与所述边沿14之间并呈放射状排列,通过第二弧形筋131和多个第二辐射筋132能够增强连接部处的刚度,增加连接部的局部模态。由于连接部在发动机上的对应位置处未设置运动或者旋转结构,第二弧形筋131和第二辐射筋132的高度可以稍低,保证连接部处的刚度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正时罩盖的重量。
5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如前所述的正时罩盖。
54.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发动机。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