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门体组件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19:50: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体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电动汽车的车身的一侧通常设有充电接口,通过将汽车上的充电接口与充电桩相导通,从而对汽车充电,以保证汽车的续航能力。在充电接口处设置有可自动开关的充电小门,通过充电小门可在汽车不充电时,将充电接口封闭起来,以避免水或污渍进入充电接口内,影响充电接口的正常工作。但传统的充电小门在关闭后,在外力强制作用下,如违法人员为偷取充电设备等,仍可强制撬开充电小门,造成汽车上的充电设备损坏或遗失,因此不能有效保护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汽车上的充电小门在外力作用下可被强制开启,而无法有效保护汽车上的充电设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门体组件,包括基座、活动设于所述基座上的门主体、以及与所述门主体相连接的门体驱动机构,所述门主体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门体驱动机构包括:
5.驱动结构,设于所述基座上;
6.第一传动结构,与所述驱动结构相连接;
7.第二传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和所述门主体;
8.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一传动结构移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结构移动以驱使所述门主体在所述开启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9.其中,在所述门主体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当所述门主体受到沿开启方向的外力作用,以施加沿开启方向的驱动力至所述第二传动结构时,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处于自锁状态、并在所述第二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具有朝向关闭方向移动的趋势。
10.可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抵挡部;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
11.第一主动连杆,第一端转动设于所述基座上;
12.第一从动连杆,第一端转动设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第一主动连杆呈并行设置;
13.第一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第二端;
14.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连杆与所述第二传动结构相连接,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连杆转动,可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连杆一并同向转动;在所述门主体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动连杆处于临界位置处,使得当所述第一从动连杆受到沿开启方向的作用力时,所述第一主动连杆与所述第一从动连杆呈异向转动,且所述抵挡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抵接。
15.可选地,设定所述第一主动连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门主体开启;所述第一主动连杆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门主体关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16.在所述门主体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从动连杆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门主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从动连杆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从动连杆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第二端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二主动连杆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连线以形成所述临界位置,在所述门主体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动连杆与所述连线平齐,或者,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主动连杆位于所述连线的前端。
17.可选地,所述抵挡部包括凸出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转动处的凸柱,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凸出相抵接配合的卡槽。
18.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长度。
19.可选地,所述门体组件还包括辅助开启结构,所述辅助开启结构用于在所述门主体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开启所述门主体。
20.可选地,所述第一主动连杆上设有开启部,所述辅助开启结构包括:
21.开启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主动杆的一侧、具有沿所述基座的横向的往复活动行程,在所述门主体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开启部抵接于所述开启件的一侧;
22.牵引件,一端与所述开启件相连接,在所述牵引件受外力作用时,可驱使所述开启件沿所述基座的横向朝向靠近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方向移动、并抵顶所述开启部以驱使所述第一主动连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23.可选地,所述开启件包括开启块、以及凸出设于所述开启块一侧的牵引凸台,所述牵引件与所述牵引凸台相连接,所述开启块具有与所述开启部相抵接的第一表面、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主动连杆的侧面相适配设置。
24.可选地,所述门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基座呈可拆卸连接的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驱动结构和所述第一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传动结构设于所述安装腔外、且位于所述壳体结构的一侧。
25.可选地,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对接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粘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对接处的形状相适配。
26.可选地,所述壳体结构上设有调节孔,所述牵引凸台可自所述调节孔显露出;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密封段相连接的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二密封段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支段、以及与其中一所述连接支段相连接的第一套接部,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支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段的至少两侧,所述第一套接部套设于所述调节孔的内侧、且套设于所述凸台的外侧,所述牵引件与所述第一套接部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密封段在至少对应所述第一套接部处具有弹性变形性。
27.可选地,所述壳体结构的外侧设有多个牵引导向部,其中,靠近所述调节孔设置的其中多个所述牵引导向部沿所述基座的横向间隔布设,所述牵引件穿设于多个所述牵引导向部之间。
28.可选地,所述调节孔的周侧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沿所述基座的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线、以及设于所述牵引线一端的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二套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套接部的一侧凸出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
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29.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
30.第二主动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连杆的第一端的转动处呈同轴连接设置,另一端与所述门主体相连接;
31.第二从动连杆,与所述基座和所述门主体均转动连接。
32.可选地,所述基座具有框口,所述门主体活动以开启和关闭所述框口;所述框口的一侧还设有过孔,所述第二主动连杆和所述第二从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过孔的两侧;
33.所述门体组件还包括封闭结构,在所述门主体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所述封闭结构用于封闭所述过孔。
34.可选地,所述封闭结构包括封板,所述封板的一端转动设于所述第二从动连杆上,所述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连杆转动带动所述封板移动,使得所述封板在所述关闭状态时与所述过孔呈错位设置,在所述开启状态时呈封闭所述过孔设置。
35.可选地,所述基座适于与汽车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上凸出设有多个卡勾,多个所述卡勾沿所述基座的周向间隔布设,各所述卡勾呈弧状设置、以具有连接端和卡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接,所述卡接端自所述连接端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基座的一侧弯折设置。
3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门体组件。
3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38.本发明提供的门体组件,包括有基座、活动设于基座上的门主体、以及与门主体相连接的门体驱动机构,通过基座可将门体组件安装于汽车主体上,通过门体驱动机构可驱动门主体进行移动,以使门主体处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而且门体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通过驱动结构驱动第一传动结构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结构移动,通过第二传动结构的移动以驱使门主体开启和关闭;而且,在门主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当门主体受到沿开启方向的外力作用(即受到外力强制开启门主体),以施加沿开启方向的驱动力至第二传动结构时,使得第二传动结构具有朝向开启方向移动的趋势,而此时第一传动结构处于自锁状态、并在第二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具有朝向关闭方向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得第一传动结构无法朝向开启方向移动,以保持固定,从而使得第二传动结构也无法移动,使得门主体无法被打开,因此,门主体不会在外力强制作用下开启,可更好地保护好门体组件内的充电设备,更安全。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门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图1中所述门体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图1中所述门体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图3中所述门体驱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图3中所述门体驱动机构(不包含第二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6为图5中所述第一传动结构的结构简图;
46.图7为图3中所述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7.图8为图1中所述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48.图9为图1中所述牵引件的结构示意图。
49.附图标记说明:
50.100-门体组件;1-基座;11-抵挡部;111-凸柱;12-过孔;13-卡勾;2-门主体;3-门体驱动机构;31-驱动结构;32-第一传动结构;321-第一主动连杆;3211-开启部;322-第一从动连杆;323-第一连接杆;33-第二传动结构;331-第二主动连杆;332-第二从动连杆;4-辅助开启结构;41-开启件;411-开启块;412-牵引凸台;42-牵引件;421-牵引线;422-第二套接部;423-导向凸起;5-壳体结构;51-第一壳体;511-调节孔;512-导向滑槽;513-牵引导向部;52-第二壳体;6-密封结构;61-第一密封段;62-第二密封段;621-连接支段;622-第一套接部;7-封闭结构;71-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53.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54.本发明提供一种门体组件100,该门体组件100适用于汽车上,例如,该门体组件100可盖设于汽车的加油口处,或者该门体组件100适于盖设于汽车的充电接口处等,以更好的保护汽车上的加油口或充电接口或是对汽车上开设的其他小门处进行封闭。为方便说明,下面将以该门体组件100适用于电动汽车为例对门体组件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使得门体组件100可盖设于汽车的充电接口处,以方便汽车的充电接口的开启和封闭。
55.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4,该门体组件100包括有基座1、活动设于所述基座1上的门主体2、以及与所述门主体2相连接的门体驱动机构3,通过基座1可将门体组件100方便的安装于汽车主体上,组装更方便,通过门体驱动机构3可驱动门主体2进行移动,以使门主体2处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门主体2包括有呈可拆卸连接设置的内盖板和外盖板,外盖板的外表面以形成门主体2的外观面;其中,门体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结构31、第一传动结构32和第二传动结构33,驱动结构31设于基座1上,第一传动结构32与驱动结构31相连接,第二传动结构33连接第一传动结构32和门主体2,通过驱动结构31驱动第一传动结构32移动,带
动第二传动结构33移动以驱使门主体2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门主体2处于关闭状态时,当门主体2受到沿开启方向的外力作用(即受到外力强制开启门主体2),以施加沿开启方向的驱动力至第二传动结构33时,使得第二传动结构33具有朝向开启方向移动的趋势,以施加开启力至第一传动结构32,此时第一传动结构32处于自锁状态、并在第二传动结构33的作用下具有朝向关闭方向移动的趋势,使得第一传动结构32无法朝向开启方向移动,以保持固定,使得第二传动结构33在第一传动结构32的反向作用下也无法移动,使得门主体2无法被打开,因此,门主体2不会在外力强制作用(即强制撬动门主体2的作用)下被开启,可更好地保护好门体组件100不被损坏,以更好地保护汽车内部的充电设备,更安全。
56.结合图2和图3所示,门体组件100还包括与所述基座1呈可拆卸连接的壳体结构5,壳体结构5内形成有安装腔,驱动结构31和第一传动结构32均设于安装腔内,通过壳体结构5以对驱动结构31和第一传动结构32进行包裹,以更好地保护驱动结构31和第一传动结构32,避免杂物进入驱动结构31或第一传动结构32处导致卡死;第二传动结构33设于安装腔外、且位于壳体结构5的一侧,以与门主体2相连接。在壳体结构5上可设有连接孔,以用于供第一连接轴穿设其中,以连接第一传动结构32和第二传动结构33。
57.为使得门主体2的移动更稳定且更顺畅,优选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传动结构32与基座1之间形成四杆结构,第一传动结构32包括有第一主动连杆321、第一从动连杆322及第一连接杆323,第一主动连杆321的第一端转动设于上述壳体结构5上,第一从动连杆322的第一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结构5上,且与第一主动连杆321呈并行设置,第一连接杆323连接于第一主动连杆321的第二端和第一从动连杆322的第二端,驱动结构31与第一主动连杆321相连接,第一从动连杆322与第二传动结构33相连接,驱动结构31驱动第一主动连杆321转动,可带动第一从动连杆322一并同向转动,以带动门主体2开启和关闭。
58.其中,如图4中所示,第一主动连杆321和第一从动连杆322均呈扁平的条状设置,以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大表面,第一主动连杆321和第一从动连杆322的其中一个大表面均朝向壳体结构5的内侧壁设置,其中另一个大表面以与第一连接杆323相铰接。在第一主动连杆321朝向壳体结构5的一侧还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转动设于壳体结构5的内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连杆321之间形成止转配合,且铰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主动连杆321相连接的凸轴,所述凸轴可贯穿第一主动连杆321设置并与第一连接杆323相铰接。
59.第一从动连杆322包括有第一转动轴体、以及凸出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体上的两个转动杆,两个转动杆呈平行间隔设置,且均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体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23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体的一端、且位于两个转动杆之间,使得第一连接杆323的两侧可在两个转动杆之间被限制,避免第一连接杆323晃动;第一转动轴体的另一端可自连接孔穿出壳体结构5以与第二传动结构33相连接。
60.在门主体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主动连杆321处于临界位置处,使得当第一从动连杆322受到沿开启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一主动连杆321与第一从动连杆322呈异向转动,且抵挡部11与第一连接杆323相抵接,从而阻挡第一主动连杆321转动,使得第一主动连杆321即不能沿开启方向转动也不能沿关闭方向转动,从而处于自锁状态,使得门主体2无法被强制开启。
61.设定第一主动连杆3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门主体2开启;第一主动连杆321沿第二
方向转动时,门主体2关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在门主体2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第一从动连杆322处于第一位置,在门主体2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从动连杆322处于第二位置;其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第一从动连杆32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从动连杆322的第二端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二主动连杆331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连线以形成所述临界位置,在所述门主体2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主动连杆321与所述连线平齐,即第一主动连杆321正好处于第一从动连杆322的第二端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主动连杆321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连线的延长线上,或者,如图6中所示,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主动连杆321位于所述连线的前端,即第一主动连杆321在沿第二方向转动至超过第一从动连杆322的第二端的转动中心与所述第一主动连杆321的第一端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连线的延长线,此时,当门主体2受外力强开时,门主体2受到的强制驱动力驱使第一传动结构32转动,并驱使第一从动连杆322沿第一方向转动,由于第一主动连杆321处于临界位置处,因此,当第一从动连杆322具有朝向第一方向转动的趋势时,传递至第一主动连杆321上驱动力将导致第一主动连杆321朝向第二方向转动,但由于抵挡部11的阻挡,使得第一主动连杆321无法转动,从而第一从动连杆322也无法转动,从而门主体2无法开启。
62.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连杆321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从动连杆322的长度,使得第一主动连杆321可设置更短,转动占用空间更小,且更好控制第一从动连杆322的转动角度,以更好控制门主体2的开启。
63.优选地,如图5中所示,抵挡部11包括凸出设于所述第一从动连杆322的转动处的凸柱111,所述第一连接杆323上设有与所述凸出相抵接配合的卡槽,以在第一主动连杆321处于临界位置处时,避免第一主动连杆321和第一从动连杆322异向转动,以防止门主体2强开。优选地,该凸柱111以形成与驱动结构31相连接的转动轴。
64.对于第二传动结构33而言,以在第一从动连杆322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以带动门主体2开启和闭合。优选地,如图2中所示,第二传动结构33包括第二主动连杆331和第二从动连杆332,第二主动连杆331的一端与第一从动连杆322的第一端的转动处呈同轴连接设置,门体组件100还包括有第二转动轴体,第二转动轴体与第二主动连杆331和第一转动轴体之间形成止转配合,从而通过第一从动连杆322的转动使得第一转动轴体转动,以带动第二转动轴体转动,驱使第二主动连杆331转动,第二主动连杆331的另一端与门主体2也相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连杆332与基座1和门主体2均转动连接,其中,第二主动连杆331和第二从动连杆332的形状均呈“u”型设置、且呈并行设置,第二主动连杆331转动驱使门主体2移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连杆332一并转动,使得门主体2可开启和闭合基座1上的框口。
65.进一步地,在框口的一侧还设有过孔12,第二主动连杆331和第二从动连杆332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过孔12的两侧,使得门主体2在移动的过程中更贴合车身主体,避免移动空间过大;而且,结合图2和图8所示,门体组件100还包括封闭结构7,在所述门主体2处于所述开启状态时,所述封闭结构7用于封闭所述过孔12,以避免用户在外侧可观察到车身内侧的部件,使得更美观,且避免外部污渍进入车身内部,更好地保护汽车。
66.优选地,如图2中所示,封闭结构7包括封板71,封板71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二从动连杆332上,封板71的另一端与基座1滑动连接,第二从动连杆332转动带动封板71移动,使得封板71在关闭状态时与过孔12呈错位设置,在开启状态时呈封闭过孔12设置,从而使得过孔12内侧部件不易暴露出,更好地保护汽车部件。
67.当汽车供电不足,驱动结构31无法正常进行工作时,则门主体2无法在驱动结构31的驱动下进行开启。在一实施例中,该门体组件100还包括有辅助开启结构4,辅助开启结构4用于在门主体2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门主体2,通过辅助开启结构4可人工手动开启门主体2,从而避免断电时门主体2无法开启。
68.优选地,如图5中所示,在第一主动连杆321上设有开启部3211,辅助开启结构4包括开启件41和牵引件42,开启件41滑动设于第一主动杆的一侧、具有沿基座1的横向的往复活动行程,在门主体2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部3211抵接于开启件41的一侧,这里的横向是指在门体组件100安装于汽车主体上时沿汽车的上下方向上;牵引件42的一端与开启件41相连接,牵引件42的另一端可露设于车主体外侧,例如牵引件42的另一端可延伸至引擎盖内,在汽车断电时可开启引擎盖,以拉扯作用于牵引件42的另一端,具体地,在牵引件42受外力作用时,可驱使开启件41沿基座1的横向朝向靠近第一主动连杆321的方向移动、并抵顶开启部3211以驱使第一主动连杆321沿第一方向转动,通过人工手动拉扯牵引件42的另一端以拉动开启件41朝向靠近第一主动连杆321的方向移动,从而抵顶开启部3211,以驱使第一主动连杆321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可开启门主体2,使得在汽车断电时可起到应急开门作用。
69.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开启件41包括开启块411、以及凸出设于所述开启块411一侧的牵引凸台412,所述牵引件42与所述牵引凸台412相连接,所述开启块411具有与所述开启部3211相抵接的第一表面、以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接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主动连杆321的侧面相适配设置,在开启块411朝向靠近第一主动连杆321的方向移动时,先通过第一表面抵顶开启部3211移动,驱使第一主动连杆321转动,再在第二表面的作用下持续作用于第一主动连杆321的侧表面,从而使得第一主动连杆321可持续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完全开启门主体2。
70.而且,在牵引件42开启门主体2后,为使得牵引件42可复位,在开启块411和壳体结构5之间还设有弹性复位件,使得在牵引件42受外力作用开启门主体2时,弹性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当牵引件42受到的外力撤销时,开启块411可在弹性复位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得牵引件42可持续使用。
71.其中,为便于驱动结构31和第一传动结构32的安装,上述壳体结构5包括呈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的对接处设有密封结构6,密封结构6至少包括第一密封段61,第一密封段61粘接于第一壳体51或第二壳体52上、并与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的对接处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壳体结构5的密封性更好。
72.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7所示,壳体结构5上设有调节孔511,牵引凸台412可自调节孔511显露出;密封结构6还包括与第一密封段61相连接的第二密封段62,该第二密封段62以形成上述的弹性复位件,第二密封段62具有至少两个连接支段621、以及与其中一连接支段621相连接的第一套接部622,至少两个连接支段621分别连接于第一密封段61的至少两侧,使得第二密封段62的固定更牢靠,第一套接部622套设于调节孔511的内侧、且套设于凸台的外侧,牵引件42与第一套接部622相连接,且第二密封段62在至少对应第一套接部622处具有弹性变形性。
73.优选地,如图7中所示,第二密封段62与第一密封段61呈一体设置,使得制作更简单,而且第二密封段62与第一密封段61之间大致呈网状以套设于第一壳体51外侧,使得密
封结构5的固定更牢靠,且可使得整个密封结构5的强度更好。
74.而且,在壳体结构5的外侧设有多个牵引导向部513,其中,靠近调节孔511设置的其中多个牵引导向部513沿所述基座1的横向间隔布设,牵引件42穿设于多个牵引导向部513之间,从而使得牵引件42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导引连接开启块411的部分沿横向向靠近第一主动连杆321的方向移动,从而可更好地驱动第一主动连杆321沿第一方向转动。
75.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9所示,调节孔511的周侧还设有导向滑槽512,导向滑槽512沿基座1的横向延伸设置,牵引件42包括牵引线421、以及设于牵引线421一端的第二套接部422,第二套接部422套设于第一套接部622的外侧、且第二套接部422的一侧凸出设有导向凸起423,导向凸起423滑动设于导向槽内,从而使得牵引件42的移动更稳定,从而可更稳定的驱使开启块411移动,通过拉动牵引线421的另一端驱使牵引线421的第二套接部422沿基座1的横向移动,从而挤压第一套接部622弹性变形,以驱使牵引凸台412沿调节孔511移动,使得开启块411朝向靠近第一主动连杆321的方向移动,从而驱使第一主动连杆321沿第一方向转动,使得门主体2可更好开启,当门主体2开启后,可松开牵引线421,在第一套接部62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开启块411可复位,以可再次使用辅助开启功能。
76.其中,基座1适于与汽车主体可拆卸连接,为了使得整个门体组件100的安装更方便,如图8中所示,基座1上凸出设有多个卡勾13,多个卡勾13沿基座1的周向间隔布设,各卡勾13呈弧状设置、以具有连接端和卡接端,连接端与基座1相连接,卡接端自连接端远离基座1的一端朝向靠近基座1的一侧弯折设置,以与汽车主体上的扣部相扣合,而且卡勾13与基座1呈一体设置,且无需设置加强筋,体积小且强度好。
7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汽车主体、以及上述的门体组件100,门体组件100设于汽车主体上,以可开启和闭合汽车主体上的充电接口,且可防止充电接口处的门主体2被强开,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78.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