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药品临床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法与流程

2023-02-06 16:11: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具体涉及药品临床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法。


背景技术:

2.1.在药物临床试验中新药临床试验的是指任何在人体,包括的病人或者健康的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的系统性的研究,以证实或者发现试验药物的临床药理和或其他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不良反应和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的临床试验一般分为1234期临床试验和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以及人体生物利用度。一般新药的临床试验,必须遵循下列的三个基本原则,伦理道德原则,科学性原则,jcp与现行的法律法规。
3.2.发明公开专利号为cn113539395a的一种用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风险控制的方法和系统,涉及项目风险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获取药物临床试验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的受试者数据,并通过数据转化中心进行格式转换、归类整理;根据分类筛选后的有效临床试验数据,获取风险指标数据;根据预设的激活条件,判断所述风险指标数据是否触发对应的预警事件,若是,则将所述预警事件推送给项目负责人。本发明将风险项数据结构化,进行流程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出触发预警的pd或不良事件条件,为未来执行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或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风险控制提供数据依据;完整保留的风险数据,也为类似项目及品种临床研究和试验受试者保护提供依据。
4.3.专利号为cn113539395a,把重点放在药物临床试验的数据结果上,数据结果往往代表着事情已经发生,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无法或很难改变,由此上述公开发明专利忽略了从其他一些步骤上避免或减少风险与不良事件发生,上述公开专利采用的是“及时止损”得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发明专利号为cn113539395a,主体思路是防止损失的扩大,而不是防范风险与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所述问题提出药品临床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药品说明书数据和处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药品属性中的重要信息,去除多余信息;s2、根据收集的药品信息中提取的适应症/功能主治和禁忌招募受试者,并对招募的受试者进行筛选;s3、根据收集的药品信息中提取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对受试者进行宣教;s4、给受试者试验用药,监督受试者用药依从性;s5、采集模块,用于受试者每次试药后,获取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数据,并通过数据转化中心进行格式转换、归类整理;s6、计算模块,根据采集模块所得的数据与上一次采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得出数据的变化值;s7、判断模块,根据预设的风险定义值,判断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变化值是否触对应的预警事件,若是,则将该预警事件推送给研究者。
6.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多次筛选所剩下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减少了受试者因为一些基本状况所引发的试验风险以及不良事件,从源头上就减少了发生试验风险与不良事件
发生的概率,通过收集受试者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数据异常的受试者进行劝退或强制其退出,从而避免数据的持续上升从而造成风险与不良事件。
7.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s1步骤包括:s11、利用文字识取的功能识取说明书中的全部文字信息;s12、利用文字拾取功能配合人工修剪删除拾取文字信息中的多余信息,获取说明书中的重要信息,去除不重要的信息是为了方便研究者之后对重要信息的捕捉。
8.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s2步骤包括:s21对受试者的初步筛选,散布招募信息,招募信息上须有对试验药品的大致描述,内容还需包括所试药物对受试者编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禁忌病史、的基本要求;s22对前来面试的报名者进行再次筛选,不符合招募信息上要求的受试者直接淘汰,初步通过者需本着自愿书面签署之情同意书方可参加受试者后面的筛选;s23、参加最后筛选试验的每个受试者需进行体检及信息登记,每个受试者都设立一个单独的存储文档储存信息;s24、受试者入院居住,研究者对其受试者进行几个或多个周期的试验和观察,并记录每个受试者筛选试验周期中的数据,并将数据储存在对应受试者的文档中,中途不符合测试不符合受实标准的受试者将被淘汰;s25、参加研究者根据知情同意书的规定,受试者有权在研究的任何阶段中途退出研究,完成筛选试验的受试者将成为正式的受试者,多次对受试者的筛选可以获取更好的受试者,减少出现一些不良事件的概率。
9.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s3步骤包括:s31、研究者首先确定试药的用药量;s32、研究者通过以口头和视频的方式对受试者进行宣教,具体内容为药品得一些详细信息与试药的具体用药量、用药时间以及一些用药时需要注意事项,让受试者清楚用药量以及用药的方法,研究者监督受试者是否拥有依从性,以防出现受试者无法按照要求用药,由此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10.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s4步骤包括:s41、第一试药周期,受试者的每次用药量都依靠研究者统一分发;s42、受试者前一个周期用药需要在研究者的监督下用药,确保受试者的依从性,如受试者一次或多次未按照研究者所交代的注意事项用药,将停止该受试者继续试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s5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药物临床试验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的受试者数据,并通过数据转化中心进行格式转换、归类整理,包括:s51、根据受试者每次服药的前后不同时间点对其血液进行采样;s52、根据受试者的每次采集血样同时需对受试者试药前后身体状况进行询问并记录;s53、根据制作打卡小程序,小程序中包括签到打卡及身体状况填写栏,让受试者每天进行签到打卡,受试者在填写栏填写自身状况进行汇报。s54、根据每个受试者采集的血样进行标示,包括姓名、试药的时间、采集时间、试用药品名称;s55、根据每个受试者收集的血样,按时间排列储纳在控温储存装置中,谨防不同受试者的血样混淆;s56、整理每个受试者叙述的用药期间身体状况变化所记录信息;s57、装载受试者血样的控温储存装置与身体状况采集信息进行装车运回;s58、对运回的受试者采集血样进行检测,得出数据,收集试验过程中受试者的一切信息用于与没试验之前的信息比对,并且有利于与试用相同药物的受试者进行数据对比,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11.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s6计算模块,根据分类筛选后的有效临床试验数据,获取风险指标数据包括:s61、根据检测得出的数据与受试者试药前的身体数据进行对
比;s62、根据将检测得出的数据与受试者试药前的身体数据进行对比;s63、根据抽取多个试同种药的受试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s64、根据抽取多个受试者叙述试药前后身体状况发生的变化记录信息进行对比;s65、根据抽取众多的受试者中,数据偏差比较大或身体状况变化与其他受试者相比,变化差距较大的,进行分析并做出风险评估;s66、根据对比的数据差对风险做出定义,通过分析计算样品检测数据之间的差值,可以判断出药物对不同受试者身体各项数值的影响程度。
12.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s7判断模块,根据预设的激活条件,判断所述风险指标数据是否触对应的预警事件,若是,则将所述预警事件推送给项目负责人包括:s71、根据计算数据统计所达到或超过定义风险值的受试者;s72、根据统计出的达到或超过定义风险值的受试者名单发送给研究者,统计出数据达到或超过设定的风险值的受试者,便于研究者做出下一阶段的判断。
13.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s7步骤包括:s72、研究者根据达到风险值的受试者进行重新采样复测;s73、根据复测数据重新计算对比;s74、数据依旧达到风险值的受试者做出对应策略,研究者应劝退或强制其退出;s75、将退出的受试者检测数据进行整理与保存,对达到风险值或超过风险值的受试者进行重新采样复测是为了以防出现数据错误,对复测后数据变化依旧超过风险值的受试者进行劝退或强制其退出是为了防止受试者发生不良事件,减低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多次筛选所剩下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减少了受试者因为一些基本状况所引发的试验风险以及不良事件,从源头上就减少了发生试验风险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1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收集受试者测试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数据异常的受试者进行劝退或强制其退出,从而避免数据的持续上升从而造成风险与不良事件。
附图说明
16.图1为药品临床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药品临床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法的前四步骤流程图;图3为药品临床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法的后三系统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18.实施例1如图1-3所示,药品临床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药品说明书数据和处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药品属性中的重要信息,去除多余信息。
19.s2、根据收集的药品信息中提取的适应症/功能主治和禁忌招募受试者,并对招募的受试者进行筛选。
20.s3、根据收集的药品信息中提取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对受试者进行宣教。
21.s4、给受试者试验用药,监督受试者用药依从性。
22.s5、采集模块,用于受试者每次试药后,获取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数据,并通过数据转化中心进行格式转换、归类整理;s6、计算模块,根据采集模块所得的数据与上一次采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得出数据的变化值;s7、判断模块,根据预设的风险定义值,判断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变化值是否触对应的预警事件,若是,则将该预警事件推送给研究者。
23.所述s1步骤包括:s11、利用文字识取的功能识取说明书中的全部文字信息,其中包括药物名称、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禁忌。
24.s12、利用文字拾取功能配合人工修剪删除拾取文字信息中的多余信息,如厂商名、电话、地址、网址、编码等,并保存。
25.所述s2步骤包括:s21、对受试者的初步筛选,散布招募信息,招募信息上须有对试验药品的大致描述,内容还需包括所试药物对受试者编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型、禁忌病史、的基本要求。
26.受试者入选标准受试者必须满足以下所有入选标准才可入组本试验:1) 性别:男性和女性受试者;2) 年龄:18 周岁以上(含 18 周岁);3) 体重:男性受试者不应低于 50.0kg,女性受试者不应低于 45.0kg,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 2 (m2 )]在 19.0~26.0kg/m2范围内(包括边界值);4) 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获得知情同意书过程符合 gcp;5) 受试者能够和研究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理解和遵守本项研究的各项要求者。
[0027]
此为一次筛选。
[0028]
s22、对前来面试的报名者进行再次筛选,不符合招募信息上要求的受试者直接淘汰,初步通过者需本着自愿书面签署之情同意书方可参加受试者后面的筛选。
[0029]
筛选出1)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检查、12 导联心电图及临床试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凝血检查、传染病四项检查)异常(经临床医师判断有临床意义)者;2) 有肝、肾、消化道、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及自身免疫系统等慢性疾病或严重疾病史或现有上述系统疾病者,且由研究者判定不适合入组者;3) 有精神疾病史、药物滥用史、药物依赖史者;4) 对饮食有特殊要求,不能遵守统一饮食者;有吞咽困难或任何影响药物吸收的胃肠道疾病史者;
5) 有特定过敏史者(哮喘、荨麻疹、湿疹等),或过敏体质(如对两种或以上药物、食物如牛奶和花粉过敏者),或已知对所试药物辅料中任何一个成份过敏者;6)采血困难或有晕针、晕血史者;7)给药前三个月内接受过手术,或计划在试验期间进行手术者,及凡接受过会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手术者;8)在服用研究用药前三个月内服用过其它研究药物,或入组过其它的医学或药物临床试验;9) 在服用研究药物前三个月内献血或大量失血(≥400 ml),或计划在试验期间或试验结束后一个月内献血者;10)妊娠或哺乳期妇女;11)拥有所试药物的特殊禁忌需求者;拥有以上任意一项者,具不能加入研究,此为二次筛查。
[0030]
s23、参加最后筛选试验的每个受试者需进行体检及信息登记,每个受试者都设立一个单独的存储文档储存信息,文档储存在计算机中,每个受试者拥有独立的编号,使用编号便于管理。
[0031]
s24、根据所试药物的需求,分为居家测试或入院居住测试,受试者入院居住,研究者对其受试者进行几个或多个周期的试验和观察,并记录每个受试者筛选试验周期中的数据,并将数据储存在对应受试者的文档中,将测得的数据与受试者初次筛选时体检得数据进行比对,并与初次筛选身体状况数据相近的多个受试者相比较,若数据变换较大,应将数据交于研究者,研究者判断此类受试者是否能继续药物试验,中途不符合测试不符合受实标准的受试者将被淘汰,此为最后的筛选。
[0032]
s25、参加研究者根据根据知情同意书的规定,受试者有权在研究的任何阶段中途退出研究,无论是自主退出或被淘汰的受试者,应尽可能记录其退出的原因,详尽地完成和报告所有观察结果,完成筛选试验的受试者将成为正式的受试者。
[0033]
所述s3步骤包括:s31、研究者首先确定试药的用药量,根据 2016 年《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要求,通常最高规格的制剂可以一个单位(单片或单粒)服用,如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灵敏度不足,则可在安全性允许的条件下,说明书单次服药剂量范围内同时服用多片/粒最高规格制剂。
[0034]
s32、研究者通过以口头和视频的方式对受试者进行宣教,具体内容为药品得一些详细信息与试药的具体用药量、用药时间以及一些用药时需要注意事项,有些药物对用药前后的饮食要求非常严格。
[0035]
如果在试验期间受试者的健康状况需要使用任何其他药物,他或她应退出试验,除非经研究者和医学监查员或指定人员讨论认为所需使用的药物不会影响试验的结果。
[0036]
所述s4步骤包括:
s41、第一周期受试者的每次用药量都依靠研究者统一分发,研究者的分发可以防止受试者出现依从性差药量的服用上出现误差的状况;s42、受试者前一个周期用药需要在研究者的监督下用药,确保受试者的依从性,如受试者一次或多次未按照研究者所交代的注意事项用药,将停止该受试者继续试药,停止对此受试者的药物试验。
[0037]
所述s5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药物临床试验风险控制系统提供的受试者数据,并通过数据转化中心进行格式转换、归类整理,包括:s51、根据受试者每次服药的前后不同时间点对其血液进行采样,具体采样方法:给药前在受试者上肢静脉处埋置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使用生理盐水封管。每次采血前,采集约0.5-1.0ml左右血弃去,再采集所需血量至提前预冷的含 edta-k2 的真空采血管中,轻柔颠倒混匀,留置针内再用生理盐水封管。
[0038]
如有需要,还可以通过静脉穿刺采集,静脉穿刺采集时无需弃血;受试者采血顺序同给药顺序;采集后的血样轻柔颠倒混匀,冰水浴静置,采集后1h 内置于低温离心机(2-8℃)中3500rpm 离心10min,离心结束后,立即将上层血浆分装到2个样品管中(全程冰上操作),其中1管用于检测(体积不少于0.8ml),1管用于备份;所有样本应在采血后 1 h 内开始离心,采血后2 h内置于-20℃及以下温度冰箱,12 h 内转运至-60℃及以下温度冰箱保存待测,或采血后2 h内直接存于-60℃及以下温度冰箱;分离后剩余的生物样品,按照临床单位医学废弃物管理要求处理。
[0039]
s52、根据受试者的每次采集血样同时需对受试者试药前后身体状况进行询问并记录,询问受试者用药期间是否存在身体某些部位有特殊反应,如疼痛、头晕、瘙痒、肢体麻木、胸闷等一些状况,女性受试者还要对是要期间的生理状况进行汇报记录,如有受试者产生的反应与试用同种药物的受试者不同或差距较大时,应及时将其情况汇报给研究者,由研究者判断其受试者是否能继续试药试验。
[0040]
s53、根据制作打卡小程序,小程序中包括签到打卡及身体状况填写栏,让受试者每天进行签到打卡,受试者在填写栏填写自身状况进行汇报,此为针对居家试药者,将每天的身体异常状况汇报,研究者通过回报的信息中判断受试者身体状况是否能继续试药。
[0041]
s54、根据每个受试者采集的血样进行标示,包括姓名、试药的时间、采集时间、试用药品名称。
[0042]
s55、根据每个受试者收集的血样,按时间排列储纳在控温储存装置中,谨防不同受试者的血样混淆。
[0043]
s56、整理每个受试者叙述的用药期间身体状况变化所记录的信息。
[0044]
s57、装载受试者血样的控温储存装置与身体状况采集信息进行装车运回,生物样品需过符合运输条件的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运送,由临床试验单位确认核对出库转运的生物样品标识、状态和数量,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在-60℃及以下,进行全程温度监控,并提供运输温度监控记录。生物样品送达分析单位后,分析单位检查生物样品的标识、状态和数量。同时应及时完成相关交接记录的填写。两份生物样品中仅待检测样品运送至分析单位进行分析测试,备份样本由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保存。如果待检测样品在转移或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无法用于检测,则分析单位可向申办者和临床试验单位申请启用备份样本,待获得研究者批准后,可以将备份样本转移至生物样品分析单位进行检测,转移操作过程同待
检测样品。生物样品在分析完成后,仍需要备份样品存放于临床试验单位或申办者指定的机构,检测样品存放于分析单位,销毁前需在取得申办者书面同意后,按相关规定进行销毁处理。监查员负责对生物样品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查及质控,确保生物样品的运送、接收、存储整个过程都应有相应的记录。
[0045]
s58、对运回的受试者采集血样进行检测,得出数据。
[0046]
所述s6计算模块,根据分类筛选后的有效临床试验数据,获取风险指标数据包括:s61、根据检测得出的数据与受试者试药前的身体数据进行对比,保留检测的出数据与试药之前身体的差值。
[0047]
s63、根据抽取多个试同种药的受试者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当受试者检测数据与试药前身体数据的差值高于或低于大多数试用同种药物的受试者20%,则就视为异常数值,因及时报告研究者,研究者判断受试者是否还能继续后续的药物试验。
[0048]
s64、根据抽取多个受试者叙述试药前后身体状况发生的变化记录信息进行对比,对比与其他使用者的身体出现的状况,如出现其他受试者不疼痛、头晕、瘙痒、肢体麻木、胸闷等,自己却在试药后出现此种状况,也因及时上报研究者进行记录,并且若情况严重研究者应及时判断受试者是否还能继续后期的药物试验。
[0049]
女性受试者若因服用试用药物后出现生理期的一些问题,也应及时的上报并记录。
[0050]
s66、根据对比的数据差对风险做出定义,超出或低于受试人数值的百分之20%则视为异常,身体产生的反馈感觉强烈于其他受试者,同样视为异常。
[0051]
所述s7判断模块,根据预设的激活条件,判断所述风险指标数据是否触对应的预警事件,若是,则将所述预警事件推送给项目负责人包括:s71、根据计算数据统计所达到或超过定义风险值的受试者,数据的得出是通过对比的,从受试者口述得出的信息是需要研究者人工进行与其他受试者进行对比后,从而判断得出的结论。
[0052]
s72、根据统计出的达到或超过定义风险值的受试者名单发送给研究者,计算机将对比后的数据绘制成一张表格,对于数据异常的采用红色标注,并将表格发送到研究者邮箱中,研究者通过表格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数据异常的受试者,这样是为了让研究者可以便捷的开展下一阶段工作。
[0053]
所述s7步骤包括:s72、研究者根据达到风险值的受试者进行重新采样复测,重新采集受试者血样,标记、储存、运回与检测,重新检测出受试者此时的血液数据。
[0054]
s73、根据复测数据重新计算对比,若数据依旧偏大,应立马停止该受试者的下一次试药,对此受试者的身体做出全面检查,若出现问题应及时帮助治疗和调理;若此时数据小于或接近之前检测的数据,此受试者可以继续参加下一次的试药,但是该受试者会被标记,称为下次试药的重点观察对象,在下一次试药的抽样检测中,若第一次数据检测异常,应停止该受试者的下一次试药,同样需对此受试者的身体做出全面检查,若出现问题应及时帮助治疗和调理。
[0055]
s74、数据依旧达到风险值的受试者做出对应策略,研究者应劝退或强制其退出,以确保受试者生命安全为第一,尽可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0056]
s75、将退出的受试者检测数据进行整理与保存,如有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将不良事件发生者的监测数据一并保存,也为类似项目及品种临床研究和试验受试者保护提供依据。
[0057]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