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耳部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14:01: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耳部矫形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耳部畸形的认知,针对耳部畸形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往往采用长期佩戴矫形器实现治疗。矫形器一般会包括基座和矫形片,现有技术中的矫形片一般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座上,这种矫形器的普遍适用性弱;或者矫形片通过盖板进行固定,使得这种矫形器的结构复杂,增加了矫形器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部矫形器的新技术方案。
4.本技术提供了耳部矫形器。耳部矫形器包括:矫形基座,所述矫形基座被配置为与耳背根部的形状相适应;
5.至少一个塑形片,所述塑形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矫形基座上,并对耳廓进行塑形;
6.所述矫形基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塑形片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匹配;所述塑形片在所述矫形基座上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固定所述塑形片。
7.可选地,所述矫形基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形状与所述矫形基座的形状匹配;
8.所述塑形片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更远离耳廓设置;在所述塑形片的内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相适配;
9.所述滑槽为在所述矫形基座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矫形基座的通槽;
10.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和弯折部,在所述滑块本体远离所述矫形基座的一端形成有所述弯折部;
11.在所述塑形片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滑槽的底部抵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矫形基座上的凹陷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塑形片的内表面上凸起部;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矫形基座上的多个凸起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塑形片的内表面的凹陷槽;其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槽相适配。
13.可选地,在所述矫形基座上设置多个凹陷槽,多个所述凹陷槽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矫形基座上。
14.可选地,所述矫形基座上开设有滑槽,在沿矫形基座的径向方向上,所述滑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矫形基座的外轮
廓设置;
15.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部。
16.可选地,所述塑形片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更远离耳廓设置;在所述塑形片的内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
17.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和弯折部,在所述滑块本体远离所述矫形基座的一端形成有所述弯折部;
18.在所述塑形片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弯折部的表面相对;
19.在所述塑形片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滑槽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
20.可选地,所述塑形片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以对耳廓进行塑形;所述塑形片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更远离耳廓设置,在所述塑形片的内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设置有所述连接部;所述塑形片的第二端部为背离所述第一端部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与所述塑形片的第二端部的形状相适配。
21.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卡槽,所述卡槽被配置为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
22.可选地,所述塑形片包括塑形片本体和底座,所述塑形片本体和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矫形基座上。
23.可选地,所述塑形片本体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耳部矫形器的径向方向排布;
24.所述底座包括基面,所述基面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通孔贯穿在所述连接件上,以使所述塑形片本体和所述基座连接。
25.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面上的连接孔和连接帽,所述塑形片本体通过通孔套设在所述连接孔外,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连接帽连接。
26.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基面,在所述基面背离所述塑形片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部。
27.可选地,所述矫形基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形状与所述矫形基座的形状匹配;
28.所述底座包括基面,在所述基面背离所述塑形片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相适配。
29.可选地,所述矫形基座包括本体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
30.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变形片,所述变形片具有可塑性,所述变形片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31.所述变形片处于第一状态,所述变形片为平面结构;
32.所述变形片处于第二状态,所述变形片被配置为能够弯折成预定形状与耳背抵接。
33.可选地,所述变形片包括金属层、硅胶层和透气层,其中所述塑胶层夹设在所述金属层和所述透气层之间,所述透气层靠近所述耳背设置。
34.可选地,所述塑形片的硬度小于所述矫形基座的硬度。
3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部矫形器,耳部矫形器包括矫形基座和塑形片,塑形片可滑动地设置在矫形基座上,以调整塑形片在矫形基座上的设置位置,以便于对不同位置处的病变区域进行塑形,耳部矫形器的普遍适用性强。
36.本技术提供的耳部矫形器包括矫形基座和塑形片,矫形基座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塑形片上对应地设置第二限位部,当塑形片的位置调整好之后,在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配合对塑形片进行固定,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对塑形片进行限位,对塑形片进行限位的方式简单,便于用户操作,以避免使用盖板对塑形片进行固定,以避免增加耳部矫形器的整体重量。
37.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38.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39.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40.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形片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形片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形片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矫形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45.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结构分解图一。
46.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结构分解图二。
47.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结构分解图三。
48.图10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49.图1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矫形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51.图1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塑形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53.附图标记说明:
54.1、矫形基座;11、滑槽;12、凹陷槽;13、本体部;14、手持部;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
55.2、塑形片;20、第一端部;21、第二端部;23、滑块;22、凸起部;24、卡槽;231、滑块本体;232、弯折部;25、塑形片本体;251、通孔;26、底座;261、基面;2611、连接柱;2612、连接孔;2613、连接帽;
56.3、变形片。
具体实施方式
57.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
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58.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59.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60.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6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部矫形器。参照图1-图14,耳部矫形器包括:矫形基座1,所述矫形基座1被配置为与耳背的形状相适应。至少一个塑形片2,所述塑形片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矫形基座1上,并对耳廓进行塑形。
63.所述矫形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塑形片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匹配;在所述塑形片2在所述矫形基座1上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以固定所述塑形片2。
64.换句话说,耳部矫形器包括了矫形基座1和塑形片2,其中矫形基座1用于承载塑形片2。
65.在该实施例中,矫形基座1用于与患者的耳背的形状相适应,在使用中,矫形基座1环绕患者的耳背设置,挂到患者的耳朵部。例如矫形基座1的结构可以呈类似“c”型结构。
66.在该实施例中,塑形片2主要对患者的耳廓的病变区域进行塑形。其中塑形片2可滑动地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即塑形片2在矫形基座1上的设置位置是可以任意调节的,使得塑形片2的设置位置以对应于患者耳廓的不同位置的病变区域。
67.其中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的塑形片2的数量是至少一个,例如可以在矫形基座1上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塑形片2,使得塑形片2的设置数量以对应于患者耳廓的不同数量的病变区域。其中无论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的塑形片2的数量是几个,塑形片2均是可以滑动地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的。
68.在该实施例中,在矫形基座1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在塑形片2上设置第二限位部,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配合以对塑形片2进行固定和限位。具体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矫形基座1的外表面上,第二限位部设置在塑形片2的内表面上,其中矫形基座1的外表面和塑形片2的内表面是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
69.具体地,调整塑形片2在矫形基座1上的位置时,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是脱离配合的,使得塑形片2能够顺畅地在矫形基座1上滑动,以使得塑形片2调整至合适位置,对耳廓的病变区域进行塑形。塑形片2能够在矫形基座1上滑动,改变塑形片2在矫形基座1上的设置位置,以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位置处的病变区域的塑形。
70.当塑形片2通过滑动方式使其处于合适的位置时,此时将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在一起,塑形片2的设置位置被限定,塑形片2不能再在矫形基座1上滑动,塑形片2在被固定和限位状态下对患者耳廓的病变区域进行塑形,避免了塑形片2在对耳廓的病变区域的过程中,塑形片2的设置位置发生改变,影响塑形效果。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
以将塑形片2移动至预设位置,并且塑形片2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的情况下,此时将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在一起。或者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塑形片2移动至预设位置,此时将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配合在一起,再将塑形片2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
71.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部矫形器,耳部矫形器包括矫形基座1和塑形片2,塑形片2可滑动地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以调整塑形片2在矫形基座1上的设置位置,以便于对不同位置处的病变区域进行塑形,耳部矫形器的普遍适用性强。
72.本技术提供的耳部矫形器包括矫形基座1和塑形片2,矫形基座1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塑形片2上对应地设置第二限位部,当塑形片2的位置调整好之后,在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配合对塑形片2进行固定,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对塑形片2进行限位,对塑形片2进行限位的方式简单,便于用户操作,以避免使用盖板对塑形片2进行固定,以避免增加耳部矫形器的整体重量。
73.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和图3,所述矫形基座1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形状与所述矫形基座1的形状匹配;
74.所述塑形片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21,所述第一端部20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21更远离耳廓设置;在所述塑形片2的内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20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23,所述滑槽11与所述滑块23相适配。
75.在该实施例中,矫形基座1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形状与矫形基座1的形状匹配,例如滑槽11的形状也是与耳背的形状相适应,即滑槽11的形状也是与耳廓形状也是相适应的。由于滑槽11的形状的是与耳廓形状相适应的,当塑形片2在滑槽11上滑动时,塑形片2能够绕着耳廓滑动,使得塑形片2调整的位置均能够与耳廓对应,满足塑形片2对耳廓的不同病变区域的塑形。
76.在该实施例中,塑形片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21,具体地,在沿矫形基座1的径向方向上,塑形片2具有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21,其中在佩戴状态下,第一端部20远离耳廓设置,第二端部21靠近耳廓设置。在该实施例中,与滑槽11配合的滑块23是设置在塑形片2的内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20的位置。其中当滑块23设置在靠近第一端部20的位置,便于与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的滑槽11配合。
77.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滑槽11与滑块23配合的结构,实现了塑形片2在矫形基座1上的滑动,从而方便地调整塑形片2在矫形基座1上的设置位置,以对耳廓不同位置处的病变区域进行塑形。
7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块23设置在滑槽11内,滑块23与滑槽11之间存在调节间隙,在塑形片2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的过程中,改变调节间隙的设置位置,以便于塑形片2与耳廓的病边区域的配合。
79.例如在拉动塑形片2和推动塑形片2的过程中,使得滑块23与滑槽11之间存在调节间隙的位置发生改变。例如滑槽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更靠近矫形基座1的第一端部20设置。在拉动塑形片2的过程中,滑块23的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形成调节间隙;在推动塑形片2的过程中,滑块23的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形成调节间隙。
8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和图7,所述滑槽11为在所述矫形基座1的厚度方向
上贯穿所述矫形基座1的通槽;
81.所述滑块23包括滑块本体231和弯折部232,在所述滑块本体231远离所述矫形基座1的一端形成有所述弯折部232;
82.在所述塑形片2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弯折部232与所述滑槽11的底部抵接。
83.在该实施例中,滑块23设置在塑形片2的内表面上,滑块23包括滑块本体231和设置滑块本体231的弯折部232,弯折部232是远离塑形片2的内表面设置的。当滑块23在滑槽11内滑动的过程中,滑块23是贯穿滑槽11的,当滑动至预设位置,弯折部232可以更好地与滑槽11的底部抵接,以对塑形片2的位置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在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配合对塑形片2进行最终的限位。。
84.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图6-图11,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矫形基座1上的凹陷槽12,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塑形片2的内表面上凸起部22;或者
85.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矫形基座1上的凸起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塑形片2的内表面的凹陷槽。其中所述凸起部22与所述凹陷槽12相适配。
86.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结构进行了限定,以便于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实现对塑形片2的固定和限位。
87.具体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一个为凹陷槽12,另外一个则为与凹陷槽12匹配的凸起部22,通过凹陷槽12与凸起部22的配合实现对塑形片2的固定和限位。
88.例如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矫形基座1上的一个凹陷槽12或者多个凹陷槽12,其中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矫形基座1上的一个凹陷槽12,一个凹陷槽12的形状与凸起部22的形状匹配,使得塑形片2滑动至任何位置,设置在塑形片2上的凸起部22均可以嵌设在凹陷槽12内;
89.或者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矫形基座1上的多个凹陷槽12,其中每一个凹陷槽12的形状均与设置在塑形片2上的凸起部22结构相互适配,当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矫形基座1上的多个凹陷槽12,多个凹陷槽12需要满足塑形片2滑动至任何位置,设置在塑形片2上的凸起部22均可以嵌设在其中一个凹陷槽12内。
90.在凹陷槽12和凸起部22设置的位置相反的情况,也是需要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的凸起部22需要满足塑形片2滑动至任何位置,设置在塑形片2上的凹陷槽12均可以套设在凸起部22外。
91.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凹陷槽12和凸起部22的配合,使得塑形片2被固定和限位至预设位置。
9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塑形片2的结构呈类似“凹”字型结构,在“凹”字型的两个凸出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其中塑形片2的结构设置为类似“凹”字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塑形片2的重量。
93.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图6-图11,在所述矫形基座1上设置多个凹陷槽12,多个所述凹陷槽12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矫形基座1上。
94.在该实施例中,限定多个凹陷槽12均匀地分布在矫形基座1上,使得塑形片2调整至任意位置,设置在塑形片2上的凸起部22均可以与凹陷槽12配合。
9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卡钩,另
外一个为卡环。
96.在该实施例中,限位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一个为卡钩,另外一个为卡环,例如当塑形片2移动至预设位置,塑形片2并与耳廓的病变区域相互配合的情况下,通过卡钩和卡环对塑形片2的设置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以避免塑形片2滑动。
97.例如将卡钩和卡环卡接,以对塑形片2的设置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
9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相适配。
99.在该实施例中,限定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为磁性件,例如当塑形片2移动至预设位置,塑形片2并与耳廓的病变区域相互配合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相互磁性吸附作用,以对塑形片2进行固定和限位。
10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结构包括但是并不限于上文所论述的限位结构。
101.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图6-图11,所述矫形基座1上开设有滑槽11,在沿矫形基座1的径向方向上,所述滑槽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其中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矫形基座的第一端部20设置;
102.在所述第二表面112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限位部。
103.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限位部形成在滑槽11的第二表面112上,一方面使得矫形基座1的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使得塑形片的滑动过程和对塑形片2的限位过程更加连贯,便于使用者操作。
10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为凹陷槽12,即在第二表面112上开设有多个凹陷槽12,当塑形片2滑动至预设位置后,可以直接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进行配合,以对塑形片2进行限位。
105.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图6-图11,所述塑形片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21,所述第一端部20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21更远离耳廓设置;在所述塑形片2的内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20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23;
106.所述滑块23包括滑块本体231和弯折部232,在所述滑块本体231远离所述矫形基座1的一端形成有所述弯折部232;
107.在所述塑形片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弯折部232的表面相对;
108.在所述塑形片2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弯折部232与所述滑槽11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
109.具体地,第二限位部为凸起部22,在塑形片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凸起部,其中凸起部22与弯折部232的上表面相对设置,当塑形片2滑动至预设位置,弯折部232与滑槽11的底部抵接,此时凸起部22能够刚好与凹陷槽12配合,对塑形片2起到限位作用。在该实施例中,对第一限位部和和第二限位部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使得塑形片2的滑动过程和对塑形片2的限位过程更加连贯,便于使用者操作。
11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图7-图8、图10和图13,所述塑形片2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以对耳廓进行塑形。
111.在该实施例中,塑形片2上设置有连接部,其中连接部起到了连接耳廓的病变区域
的作用,通过塑形片2上的连接部与耳廓的病变区域进行配合,实现对耳廓的病变区域的塑形。例如塑形片2上的连接部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之后,塑形片2能够对耳廓的病变区域产生作用力,以对耳廓的病变区域进行塑形。例如根据患者耳廓的实际病变区域的情况,以及根据模拟出的塑形之后的耳廓情况,在塑形片2上形成连接部。
112.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图7-图8、图10和图13,,所述塑形片2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部20和第二端部21,所述第一端部20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21更远离耳廓设置,在所述塑形片2的内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二端部21的位置设置有所述连接部。
113.在该实施例中,对连接部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使得塑形片2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便于连接部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
114.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图7-图8、图10和图13,,所述连接部为卡槽24,所述卡槽24被配置为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
115.该实施例中,限定连接部为卡槽24,例如塑形片2在靠近第二端部21的内表面区域局部凹陷形成卡槽24,在佩戴状态下,卡槽24扣合在耳廓的病变区域(即耳廓的病变区域嵌设在卡槽24内),以对耳廓的病变区域施加作用力,对耳廓进行塑形。
116.现有技术中,在塑形片2上设置与耳廓结构对应的卡孔,将耳廓是卡设在卡孔内。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卡孔结构,本技术的卡槽24能够更好的包裹耳廓的病变区域,提升耳部矫形器的整体塑形能力。
117.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4,图7-图8、图10和图13,所述塑形片2的第二端部21为背离所述第一端部20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与所述塑形片2的第二端部21的形状相适配。
118.在该实施例中,对塑形片2的第二端部21的结构进行限定,其中使得塑形片2的第二端部21更好的与耳廓结构适配,避免在佩戴过程中,塑形片2的第二端部21与耳廓结构产生干涉。
119.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部的形状与塑形片2的第二端部2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连接部能够更好的与耳廓的病变区域配合,提升塑形效果。
12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14所示,所述塑形片包括塑形片本体25和底座26,塑形片本体25和底座26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26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矫形基座1上。
121.在该实施例中,塑形片本体25主要对耳廓的病变区域起到塑形作用,当塑形片本体25和底座26是可拆卸连接的,根据不同的耳廓的病变区域类型,可以更换不同的塑形片本体25,使得耳部矫形器更具有普适性。
122.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底座26的滑动设置,使得塑形片2能够滑动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
123.例如塑形片本体25具有第二端部21,在第二端部21上形成有连接部,连接部为卡槽24。通过卡槽24与耳廓的病变区域的配合,对耳朵进行塑形。
124.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10以及图12-图14,所述塑形片本体25开设有多个通孔251,多个所述通孔251沿耳部矫形器的径向方向排布;
125.所述底座26包括基面261,所述基面261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塑形片本体25通过通孔251套设在所述连接孔2612外,以使所述塑形片本体25和所述底座26连接。
126.在该实施例中,在塑形片本体25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51,例如在塑形片本体25上开
设了两组通孔,每组通孔一一对应。其中每组通孔包括了3个通孔,3个通孔沿耳部矫形器的径向方向(图9中箭头a所示方向)排布。
127.例如3个通孔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其中第一通孔远离第一端部20设置,第三通孔最靠近第一端部20设置。当第一通孔与连接件连接时,塑形片本体25上设置的连接部会更靠近耳廓设置,连接部对耳廓的病变区域的作用力会小;当第三通孔与连接件连接时,塑形片本体25上设置的连接部会更远离耳廓设置,连接部对耳廓的病变区域的作用力会较大。因此可以根据耳廓的病变区域的类型,选择不同的通孔与连接部连接,改变连接部与耳廓的病变区域的距离,进而调整连接部对耳廓的病变区域的作用力,以改善矫形效果。
1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2,连接件为连接柱2611,通孔251套设在连接柱2611外,使得通孔251与连接柱2611紧配合,使得塑形片本体25与底座26连接。
129.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3和图14,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面261上的连接孔2612和连接帽2613,所述通孔251嵌设在所述连接孔2612外,所述通孔251和所述连接孔2612通过所述连接帽2613连接。
130.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塑形片本体25和底座26的连接可靠性,通过连接帽2613将塑形片本体25和底座26连接在一起。例如连接帽2613的帽体尺寸大于通孔251的尺寸,避免塑形片本体25从连接帽2613上脱落。
131.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9,图12和图14,所述底座26包括基面261,在所述基面261背离所述塑形片本体25的表面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部。
132.例如在基面261背离所述塑形片本体25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部22,当底座26滑动设置在矫形基座1上,凸起部22能够与矫形基座1上的滑槽11配合,对塑形片2进行限位。
133.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7-图9,图12和图14,所述矫形基座1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形状与所述矫形基座1的形状匹配;
134.所述底座26包括基面261,在所述基面261背离所述塑形片本体25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23,所述滑槽11与所述滑块23相适配。
135.在该实施例中,与滑槽11配合的滑块23是设置在底座26的基面261的表面上。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滑槽11与滑块23配合的结构,实现了塑形片2在矫形基座1上的滑动,从而方便地调整塑形片2在矫形基座1上的设置位置,以对耳廓不同位置处的病变区域进行塑形。
136.具体地,所述滑块23包括滑块本体231和弯折部232,在所述滑块本体231远离所述矫形基座1的一端形成有所述弯折部232;
137.在所述塑形片2滑动至预设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弯折部232与所述滑槽11的底部抵接。
138.具体地,将第二限位部和滑块23均设置在底座26上,其中第二限位部为凸起部22,凸起部22和滑块23的弯折部232相对,使得塑形片2的滑动过程和对塑形片2的限位过程更加连贯,便于使用者操作。
139.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11所示,所述矫形基座1包括本体部13和手持部14,所述手持部14和所述本体部13连接;
140.在所述手持部14上设置有变形片3,所述变形片3具有可塑性,所述变形片3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141.所述变形片3处于第一状态,所述变形片为平面结构;
142.所述变形片3处于第二状态,所述变形片3被配置为能够弯折成预定形状与耳背抵接。
143.在该实施例中,在手持部14上设置变形片3,可以根据耳背的形状对变形片3进行弯折,适配耳背的形状,提升患者的佩戴舒适度。例如参照图11所示,变形片3被弯折为弧形结构,以适配耳背的形状,并与耳背抵接,变形片3的弧形面与耳背抵接,提升了佩戴的舒适度。
14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形片3包括金属层、硅胶层和透气层,其中所述塑胶夹设在所述金属层和所述透气层之间,所述透气层靠近所述耳背设置。
145.在该实施例中,变形片3为层叠结构,并且对变形片3的结构进行限定,便于变形片3根据使用者需要对变形片3进行弯折,提升佩戴的舒适度。
14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形片2的硬度小于所述矫形基座1的硬度。
147.在该实施例中,限定塑形片2的硬度是小于矫形基座1上的,以便于在塑形变产生弹性形变,更好地与耳廓的病变区域进行配合。例如塑形片2和矫形基座1的材质可以均是硅胶,其中塑形片2的硬度小于矫形基座1的硬度。
148.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149.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