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3-02-06 10:36: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2.在电池壳生产过程中,为了检测电池壳是否能满足强度要求,需要对电池壳进行耐压测试。在进行耐压测试时,采用夹持装置分别抵持电池壳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以夹紧所述电池壳,同时所述夹持装置抵持所述电池壳的位置对电池壳上的开口进行密封。但是现有的耐压测试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3.1、为了保证电池壳的气密性,夹持装置需要对所述电池壳提供强大的夹紧力,强大的夹紧力容易导致所述电池壳在充入高压气体前即发生形变,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4.2、高压气体进入电池壳内后,会对电池壳的侧壁产生强大的压力,容易使所述电池壳侧壁变形而导致所述电池壳缩短,从而导致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与所述夹持装置之间存在间隙,使检测无法顺利完成,检测成功率低。
5.3、夹持装置对电池壳的夹持力是通过气缸提供,由于在检测时需要向所述电池壳内充入高压气体,必须使用缸径较大的气缸来提供足够大的夹紧力才能保证对电池壳的密封效果,气缸的缸径较大,在空间位置上不容易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试准确性高的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包括与所述电池壳的内腔相适配的中心件以及用于在所述中心件装配于所述电池壳的内腔内时相向抵持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夹紧所述电池壳及所述中心件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用于在夹紧所述电池壳及所述中心件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用于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并用于在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抵持机构以及用于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并用于在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抵持机构。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抵持机构包括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移动的第一密封机构、以及用于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推压所述第一密封机构以使所述第一密封机构抵持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密封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抵持机构包括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并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移动的第二密封机构、以及用于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推压所述第二密封机构以使所述第二密封机构抵持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密封驱动机构。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
二密封机构滑动的第一滑动件、形成于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朝向所述第二密封机构的侧面上并用于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密封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上的与所述第一密封部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密封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能够上下滑动的第二滑动件、形成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斜面位置处并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动件上升或下降以使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朝向所述第二密封机构推动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并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部滑动的第三滑动件、形成于所述第三滑动件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部的侧面上并用于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二密封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滑动件上的与所述第二密封部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密封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并能够上下滑动的第四滑动件、形成于所述第四滑动件上对应于所述第三斜面位置处并与所述第三斜面相适配的第四斜面,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滑动件上升或下降以使所述第四斜面与所述第三斜面配合朝向所述第一密封部推动所述第三滑动件的第二驱动机构。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所述第三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夹持于所述中心件上的第二夹持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夹持于所述中心件上的第三夹持机构。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以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壳第一端的两相对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向移动以将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夹持于所述中心板上的第一夹紧驱动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包括以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壳第二端的两相对侧的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四夹板相向移动以将所述电池壳的第二端夹持于所述中心板上的第二夹紧驱动机构。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抵持机构上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并可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相向或相离滑动,所述第一夹板背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五斜面,所述第二夹板背离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五斜面对称的方式形成有第六斜面;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升降部、垂直贯通所述第一升降部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的侧面及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的侧面的第一容纳孔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升降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夹板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五斜面相适配的第七斜面,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二夹板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六斜面相适配的第八斜面;所述第三夹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抵持机构上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夹板和所述第四夹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并可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相向或相离滑动,所述第三夹板背离所述第四夹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九斜面,所述第四夹板背离所述第三夹板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九斜面对称的方式形成有第十斜面;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升降部、垂直贯通所述第二升降部的朝向所述第一抵持机构的侧面及背离所述第一抵持机构的侧面的第二容纳孔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部升降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容纳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三夹板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九斜面相适配的第十一斜面,所述第二容纳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四夹板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十斜面相适配的第十二斜面。
15.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抵持机构上的第一定位机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抵持机构上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用于对所述中心板的第一端进行定位以使所述中心板的第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用于对所述中心板的第二端进行定位以使所述中心板的所述第二端对准所述第二密封部。
16.进一步的,所述中心件包括中心板、自所述中心板的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向里凹陷形成的第一定位槽以及自所述中心板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向里凹陷形成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位置处并可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定位槽滑动的第一定位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杆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杆穿越所述第一密封部后进入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第五驱动机构,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杆背离所述第一定位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杆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拔出;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位置处并可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定位槽滑动的第二定位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杆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杆穿越所述第二密封部后进入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第六驱动机构,所述第六驱动机构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杆背离所述第二定位槽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杆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拔出。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时,先将所述中心件置入所述电池壳的内腔,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相向抵持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夹紧所述电池壳及中心件,同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电池壳的内腔被密封,然后即能向所述电池壳内充入高压气体并测试所述电池壳的耐压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夹持所述电池壳时,所述中心件起到支撑作用,能够防止所述电池壳被夹变形,能够提高所述电池壳的耐压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是一种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中省略所述防护机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中中心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25.图6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中第一抵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中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中第一密封机构的从一视角观察时结构示意图;
29.图10是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中第一密封机构的从另一视角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311;第一销钉-312;第二定位销-313;第五斜面-321;第一腰型孔-322;第六斜面-331;第二腰型孔-332;第一竖板-341;第一升降部-342;第一容纳孔-343;第三驱动机构-344;第一安装槽-3421;
49.第二安装部-41;第三夹板-42;第四夹板-43;第二夹紧驱动机构-44;第二安装环-411;第三销钉-412;第四定位销-413;第九斜面-421;第三腰型孔-422;第十斜面-431;第四腰型孔-432;第二竖板-441;第二升降部-442;第二容纳孔-443;第四驱动机构-444;第二安装槽-4421;
50.第一定位杆-51;第五驱动机构-52;
51.第二定位杆-61;第六驱动机构-62;
52.防护板-81。
具体实施方式
5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5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56.为了清楚描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先简要对所述电池壳的结构进行描述:
57.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壳,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形成有贯通其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贯通其内腔的第二开口。
58.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的一实施例包括中心件1、第一夹持机构2、第二夹持机构3、第三夹持机构4、第一定位机构5、第二定位机构6、气路通道7以及防护机构8,所述中心件1与所述电池壳的内腔相适配,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用于在所述中心件1装配于所述电池壳的内腔内时相向抵持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夹紧所述电池壳及所述中心件1,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还用于在夹紧所述电池壳及所述中心件1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所述电池壳的耐压测试的准确性的优点。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时,先将所述中心件1置入所述电池壳的内腔,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相向抵持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夹紧所述电池壳及中心件1,同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电池壳的内腔被密封,然后即能向所述电池壳内充入高压气体并测试所述电池壳的耐压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夹持所述电池壳时,所述中心件1起到支撑作用,能够防止所述电池壳被夹变形。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所述第三夹持机构4、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所述第二
定位机构6、所述气路通道7以及所述防护机构8并非本发明的必要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可以仅包括中心件1以及第一夹持机构2。
59.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中心件1包括中心板11、第一定位槽12、第二定位槽13、第一孔道14以及第二孔道15,所述第一定位槽12自所述中心板11的第一端的端面向里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定位槽13自所述中心板11的第二端的端面向里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孔道14和所述第二孔道15均形成于所述中心板11内,所述第一孔道1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贯通所述中心板11的所述第一端端面和所述第二端端面,所述第二孔道15的第一端贯通所述第一孔道14,所述第二孔道15的第二端贯穿所述中心板11的表面,但是所述第二孔道15的所述第二端不贯通所述中心板11的第一端端面及第二端端面。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孔道14在所述中心板11内还可以为其它设置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道14的所述第一端贯通所述中心板11的所述第一端端面,所述第一孔道14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中心板11内并处于封闭状态;又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道14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中心板11内并处于封闭状态,所述第一孔道14的所述第二端贯通所述中心板11的所述第二端端面。
60.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包括底板21、第一抵持机构22以及第二抵持机构23,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和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均设于所述底板21上,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用于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还用于在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用于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还用于在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通过第一抵持机构22和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分别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电池壳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以此即能对所述电池壳进行装夹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内腔。可以理解,所述底板21并非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的必要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和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可以直接安装在另外的操作台上。
61.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包括第一支架221、第一密封机构222以及第一密封驱动机构223,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21上,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移动,所述第一密封驱动机构223用于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推压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以使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抵持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使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移动便能抵持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使第一密封机构222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移动,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便能从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上松开。
62.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架221包括用于与所述底板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1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11上的第一立柱2212以及沿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2212上的第一横板2213。
63.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2211包括第一连接板22111、第一条形孔22112、第一螺孔22113以及第一螺栓(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为四个,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还可以为其它数量。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上,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垂直贯通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底板21上与各所述第一条形孔
22112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处均形成有所述第一螺孔22113,各所述第一螺孔22113内均螺合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旋入端穿越对应的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后螺合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22113内。在各所述第一螺孔22113内旋紧对应的所述第一螺栓,使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头压紧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的上侧面,即能使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进而使所述第一支架221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连接部2211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各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的两个所述第一螺孔22113还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的两端部之间,即两个所述第一螺孔22113相互远离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的长度,在各所述第一螺孔22113内旋紧对应的所述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头压紧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上的上侧面,以此也能将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在各所述第一螺孔22113内旋转所述第一螺栓,使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栓头脱离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的上侧面,此时能够在所述底板21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架,以调节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和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之间的间距,使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耐压工装能够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长度的壳体的装夹及密封,适用范围广。又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1上与各所述第一条形孔22112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第一螺孔22113还可以为其它数量。
64.所述第一横板2213内形成有第三孔道22131、第四孔道22132以及第一进气口22133,所述第三孔道22131形成于所述第一横板2213内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2的位置处,所述第三孔道22131沿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孔道22131贯通所述第一横板2213的两相对端的端面,即所述第三孔道22131贯通所述第一横板2213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一横板2213的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端面。所述第四孔道2213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横板2213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端面的对应于所述第一孔道14的位置处。所述第一进气口2213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孔道22132,所述第一进气口22133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一横板2213的外表面。
65.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包括第一滑动件2221、第一密封部2222以及第一斜面2223,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21上,具体的,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设于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滑动,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形成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用于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斜面2223形成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上的与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斜面222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面2223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还可以大于或等于45度。
66.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上自所述第一斜面2223向里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横板2213相适配的第一凹槽22211,所述第一凹槽22211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以使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能够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滑动,也即能使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架221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滑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2位置处形成有第一贯穿孔22212,所述第一贯穿孔22212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朝向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的端面,所述第一贯穿孔222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凹槽22211。所述第一滑动件
222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孔道14位置处形成有第二贯穿孔22213,所述第二贯穿孔22213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朝向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的端面,所述第二贯穿孔2221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凹槽22211。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不仅限于上述与所述第一横板2213滑动连接的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设置滑轨,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上对应于所述滑轨的位置处设置滑动配合于所述滑轨上的滑槽,以此结构也能使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能够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滑动。
67.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位置处的第一密封垫22221、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侧面上并环设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周围的第一密封圈2222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侧面上并环设于所述第二贯通孔周围的第二密封圈22223,所述第一密封垫22221上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第一密封垫22221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圈22222以及所述第二密封圈22223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68.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密封驱动机构223包括第二滑动件2231、第二斜面2232以及第一驱动机构2233,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21上,具体的,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设于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架221上上下滑动,即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能够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斜面2232形成于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斜面2223位置处,所述第二斜面2232与所述第一斜面2223相适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33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21上,具体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33设于所述第一立柱2212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33为气缸、液压缸或推杆电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33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上升或下降以使所述第二斜面2232与所述第一斜面2223配合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推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组成一楔形斜面机构,由于所述第一斜面2223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小于45度,相应的,所述第二斜面2232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也小于45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33通过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推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受到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方向的推力大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33对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所提供的驱动力。相对于使用第一驱动机构2233的输出轴直接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所在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方式来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使用驱动力更小第一驱动机构2233便能满足对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推力要求,即使用缸径更小第一驱动机构2233便能满足对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推力要求,以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33在空间位置上更容易布置。
69.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上设有第一导向孔22311,所述第一导向孔22311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侧面,所述第一导向孔22311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的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侧面,所述第一导向孔22311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横板2213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第一导向孔22311的上下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横板2213的上下侧面之间的距离。以此结构即能使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能够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上下滑动,可以理解,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与所述第一横板2213之间不仅限于上述可上下滑动式连接的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沿竖向设置滑轨,在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上设置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上的滑槽,以此结构,
也能使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上下滑动。
70.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包括第二支架231、第二密封机构232以及第二密封驱动机构233,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设于所述第二支架231上,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移动,所述第二密封驱动机构233用于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推压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以使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抵持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使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移动便能便能抵持并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使第二密封机构232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移动,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便能从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上松开。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滑动,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形成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朝向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33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上升或下降以使所述第二斜面2232与所述第一斜面2223配合朝向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推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
71.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支架231包括用于与所述底板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31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11上的第二立柱2312以及沿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2312上的第二横板2313。
72.如图8和图1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2311包括第二连接板23111、第二条形孔23112、第二螺孔23113以及第二螺栓,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为四个,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还可以为其它数量,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上,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垂直贯通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沿平行于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底板21上与各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对应的位置处均形成有两个所述第二螺孔23113,两个所述第二螺孔23113的相互远离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的长度,各所述第二螺孔23113内均螺合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旋入端穿越对应的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后螺合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螺孔23113内。在各所述第二螺孔23113内旋紧对应的所述第二螺栓,使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压紧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的上侧面,即能使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进而使所述第二支架231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在各所述第二螺孔23113内旋转所述第二螺栓,使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脱离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的上侧面,此时能够在所述底板21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架,以调节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和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之间的间距,使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耐压工装能够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长度的壳体的装夹与密封,适用范围广。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连接部2311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各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的两个所述第二螺孔23113的相互远离的侧壁之间的间距还可以与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的长度相同,在各所述第二螺孔23113内旋紧对应的所述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头压紧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上的上侧面上,以此也能将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上。又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1上与各所述第二条形孔23112的位置处形成的第二螺孔23113还可以为其它数量。
73.所述第二横板2313内形成有第五孔道23131、第六孔道23132以及第二进气口23133,所述第五孔道23131形成于所述第二横板2313内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槽13的位置处,所述第五孔道23131沿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五孔道23131贯通
所述第二横板2313的两相对端的端面,即所述第五孔道23131贯通所述第二横板2313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横板2313的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端面。所述第六孔道2313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横板2313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端面的对应于所述第一孔道14的位置处。所述第二进气口2313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六孔道23132,所述第二进气口23133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二横板2313的外表面。
74.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包括第三滑动件2321、第二密封部2322以及第三斜面2323,所述第三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231上,具体的,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设于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滑动,具体的,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滑动,所述第二密封部2322形成于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朝向所述第一密部的侧面上,所述第二密封部2322用于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斜面2323形成于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上的与所述第二密封部2322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斜面232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斜面2323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还可以大于或等于45度。
75.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上自所述第三斜面2323向里凹陷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横板2313相适配的第二凹槽23211,所述第二凹槽23211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以使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能够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滑动,也即能使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架231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滑动。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槽13位置处形成有第三贯穿孔23212,所述第三贯穿孔23212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朝向所述第二密封部2322的端面,所述第三贯穿孔232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凹槽23211,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孔道14位置处形成有第四贯穿孔23213,所述第四贯穿孔23213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朝向所述第二密封部2322的端面,所述第四贯穿孔2321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凹槽23211。可以理解,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不仅限于上述与所述第二横板2313滑动连接的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设置滑轨,在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上对应于所述滑轨位置处设置滑动配合于所述滑轨上的滑槽,以此结构也能使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能够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滑动。
76.所述第二密封部2322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电池壳的第二端位置处的第二密封垫23221、设于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侧面上并环设于所述第三贯通孔周围的第三密封圈23222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侧面上并环设于所述第四贯通孔周围的第四密封圈23223,所述第二密封垫23221上形成有垂直贯穿所述第二密封垫23221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密封圈23222以及所述第四密封圈23223均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在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抵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时,所述第二密封垫23221、第三密封圈23222以及所述第四密封圈23223均抵持于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密封垫23221密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密封圈23222能够减少从所述电池壳的内腔进入所述第三贯通孔的高压气体,所述第四密封圈23223能够减少从所述第四贯通孔和所述第一孔道14之间漏出至所述第二通孔位置处的高压气体。
77.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密封驱动机构233包括第四滑动件2331、第四斜面2332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2333,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设于所述第二支架231上,具体的,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设于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架231上上下滑动,即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能够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上下滑动,所述第四斜面2332形成于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上对应于所述第三斜面2323位置处,所述第四斜面2332与所述第三斜面2323相适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33设于所述第二支架231上,具体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33设于所述第二立柱2312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33为气缸、液压缸或推杆电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33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上升或下降以使所述第四斜面2332与所述第三斜面2323配合朝向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推动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和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组成一楔形斜面机构,由于所述第三斜面2323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小于45度,相应的,所述第四斜面2332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也小于45度,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33通过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推动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过程中,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受到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方向的推力大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33对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所提供的驱动力。相对于使用第二驱动机构2333的输出轴直接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所在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方式来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使用驱动力更小的第二驱动机构2333便能满足对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推力要求,即使用缸径更小第二驱动机构2333便能满足对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推力要求,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333在空间位置上更容易布置。
78.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上设有第二导向孔23311,所述第二导向孔23311的一端贯通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的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侧面,所述第二导向孔23311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的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侧面,所述第二导向孔23311的厚度与所述第二横板2313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第二导向孔23311的上下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横板2313的上下侧面之间的距离。以此结构即能使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能够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上下滑动,可以理解,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与所述第二横板2313之间不仅限于上述可上下滑动式连接的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沿竖向设置滑轨,在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上设置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上的滑槽,以此结构,也能使所述第四滑动件2331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上下滑动。
79.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用于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夹持于所述中心件1上,具体为夹持在所述中心板11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夹持于所述中心件1上,具体为夹持在所述中心板11上,在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抵持在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电池壳的侧壁受压变形时,电池壳的第一端不容易朝向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收缩,使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垫22221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更容易保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垫22221之间的密封性。
80.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包括第一安装部31、第一夹板32、第二夹板33、第一夹紧驱动机构34,所述第一安装部31设于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部31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上且可供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在其内滑动,所述第一夹板32和所述第二夹板3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并可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相向或相离滑动。所述第一夹板32和所述第二夹板33以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壳第一端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3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板32和所述第二夹板33相向移动以将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夹持于所述中心板11上。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34驱动所述第一夹板32
和所述第二夹板33在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上相向滑动,以此便能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夹紧在所述中心板11上。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不仅限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上,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部31还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上。另外,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还可以仅仅包括第一夹板32、第二夹板33以及第一夹紧驱动机构34,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34直接驱动所述第一夹板32和所述第二夹板33相向移动并将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夹紧在所述中心板11上。
81.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安装部31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上的第一安装环31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环31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夹板32位置处的且上下排布的两个第一销钉3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环31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夹板33位置处且上下排布的两个第二定位销313,所述第一安装环311的环孔与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相适配,以此实现所述第一安装部31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上的安装,且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可在所述第一安装环311内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滑动,在所述第一滑动件2221的限制作用下,所述第一安装环311无法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一安装环311不会影响第一滑动件2221在所述第一横板2213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方向上的滑动。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销313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
82.如图19所示,所述第一夹板32背离所述第二夹板33的一侧形成有第五斜面321,所述第一夹板32上对应于各第一定位销位置处均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相适配的第一腰型孔322,所述第一腰型孔32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夹板32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腰型孔322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直径相适配。在第一腰型孔322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销的配合作用下,所述第一夹板32无法上下移动,但是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夹板33移动。所述第五斜面32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斜面32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还可以大于或等于45度。
83.所述第二夹板33背离所述第一夹板32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五斜面321对称的方式形成有第六斜面331,所述第二夹板33上对应于各所述第二定位销313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销313相适配的第二腰型孔332,所述第二腰型孔33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二夹板33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腰型孔332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定位销313的直径相适配。在所述第二腰型孔332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销313的配合作用下,所述第二夹板33无法上下移动,但是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夹板32移动。所述第六斜面3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斜面3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还可以大于或等于45度。
84.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夹紧驱动机构34包括第一竖板341、第一升降部342、第一容纳孔343以及第三驱动机构344,所述第一竖板34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上对应于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容纳孔343垂直贯通所述第一升降部342的朝向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侧面及背离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的侧面,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44为气缸液压缸或推杆电机,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44设于所述第一竖板34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342升降,所述第一容纳孔343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夹板32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五斜面321相适配的第七斜面,所述第一容纳孔343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二夹板33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六斜面331相适配的第八斜面。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44驱动所述第一升降部
342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所述第七斜面能够与所述第五斜面321配合朝向所述第二夹板33推动所述第一夹板32,所述第八斜面能够与所述第六斜面331配合朝向所述第一夹板32推动所述第二夹板33,所述第一夹板32和所述第二夹板33即能相向移动并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夹紧在所述中心板11上。通过一个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44便能使所述第一夹板32和所述第二夹板33夹紧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结构简单,方便布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44的位置。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44还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2111上。
85.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升降部342朝向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的侧面向里凹陷形成有第一安装槽3421,所述第一安装槽3421的上端贯通所述第一升降部342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安装槽3421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一竖板341的上侧面,所述第一安装槽3421的两竖直的侧壁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孔343的两侧。
86.所述第三夹持机构4用于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夹持于所述中心件1上,具体为夹持在所述中心板11上,所述第三夹持机构4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夹持于所述中心件1上,具体为夹持在所述中心板11上,在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抵持在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电池壳的侧壁受压变形时,电池壳的第二端不容易朝向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收缩,使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垫23221之间不容易出现间隙,更容易保证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垫23221之间的密封性,在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电池壳所述第二端均被夹紧在所述中心板11上后,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均受到所述中心板11的支撑,在电池壳的侧壁受压变形时,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均不容易朝向所述电池壳的中部收缩,更容易保证所述电池壳的密封性,能够提高耐压测试的成功率。
87.如图20所示,所述第三夹持机构4包括第二安装部41、第三夹板42、第四夹板43、第二夹紧驱动机构44,所述第二安装部41设于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上,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部41设于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上且可供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在其内滑动,所述第三夹板42和所述第四夹板43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1上并可在所述第二安装部41上相向或相离滑动。所述第三夹板42和所述第四夹板43以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壳第二端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44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夹板42和所述第四夹板43相向移动以将所述电池壳的第二端夹持于所述中心板11上。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44驱动所述第三夹板42和所述第四夹板43在所述第二安装部41上相向滑动,以此便能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夹紧在所述中心板11上。可以理解,所述第二安装部41不仅限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上,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部41还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上。另外,所述第三夹持机构4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机构4还可以仅仅包括第三夹板42、第四夹板43以及第二夹紧驱动机构44,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44直接驱动所述第三夹板42和所述第四夹板43相向移动并将所述电池壳的第二端夹紧在所述中心板11上。
88.如图21所示,所述第二安装部41包括环设于所述第二滑动件2231上的第二安装环411、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环411上对应于所述第三夹板42位置处的且上下排布的两个第三销钉41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环411上对应于所述第四夹板43位置处且上下排布的两个第四定位销413,所述第二安装环411的环孔与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相适配,以此实现所述第
二安装部41在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上的安装,且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可在所述第二安装环411内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滑动,在所述第三滑动件2321的限制作用下,所述第二安装环411无法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二安装环411不会影响第三滑动件2321在所述第二横板2313上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方向上的滑动。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定位销和所述第四定位销413还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其它数量。
89.如图22所示,所述第三夹板42背离所述第四夹板43的一侧形成有第九斜面421,所述第三夹板42上对应于各第三定位销位置处均形成有与所述第三定位销相适配的第三腰型孔422,所述第三腰型孔42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三夹板42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腰型孔422的宽度与所述第三定位销的直径相适配。在第三腰型孔422和对应的所述第三定位销的配合作用下,所述第三夹板42无法上下移动,但是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四夹板43移动。所述第九斜面42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九斜面42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还可以大于或等于45度。
90.所述第四夹板43背离所述第三夹板42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九斜面421对称的方式形成有第十斜面431,所述第四夹板43上对应于各所述第四定位销413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四定位销413相适配的第四腰型孔432,所述第四腰型孔43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四夹板43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第四腰型孔432的宽度与所述第四定位销413的直径相适配。在所述第四腰型孔432和对应的所述第四定位销413的配合作用下,所述第四夹板43无法上下移动,但是能够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三夹板42移动。所述第十斜面4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十斜面43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还可以大于或等于45度。
91.如图20所示,所述第二夹紧驱动机构44包括第二竖板441、第二升降部442、第二容纳孔443以及第四驱动机构444,所述第二竖板44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上对应于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位置处,所述第二容纳孔443垂直贯通所述第二升降部442的朝向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的侧面及背离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的侧面,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44为气缸液压缸或推杆电机,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44设于所述第二竖板44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升降部442升降,所述第二容纳孔443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三夹板42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九斜面421相适配的第十一斜面,所述第二容纳孔443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四夹板43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第十斜面431相适配的第十二斜面。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44驱动所述第二升降部442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所述第十一斜面能够与所述第九斜面421配合朝向所述第四夹板43推动所述第三夹板42,所述第十二斜面能够与所述第十斜面431配合朝向所述第三夹板42推动所述第四夹板43,所述第三夹板42和所述第四夹板43即能相向移动并将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夹紧在所述中心板11上。通过一个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44便能使所述第三夹板42和所述第四夹板43夹紧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结构简单,方便布置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44的位置。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44还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3111上。
92.如图21所示,所述第二升降部442朝向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侧面向里凹陷形成有第二安装槽4421,所述第二安装槽4421的上端贯通所述第二升降部442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安装槽4421的下端低于所述第二竖板441的上侧面,所述第二安装槽4421的两竖直的侧壁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孔443的两侧。
93.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设于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上,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用于对所述中心板11的第一端进行定位以使所述中心板11的第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杆51以及第五驱动机构52,所述第一定位杆5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2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2位置处,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杆51位于所述第三孔道22131内,所述第一定位杆51背离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横板2213背离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的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定位杆51与第三孔道22131相适配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杆51可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定位槽12滑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2为气缸、液压缸或推杆电机,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杆51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槽12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杆51穿越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后进入所述第一定位槽12内,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杆51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22212后进入所述第一定位槽12内,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2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杆51背离所述第一定位槽12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杆51从所述第一定位槽12内拔出。
94.如图24所示,所述第二定位机构6设于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上,所述第二定位机构6用于对所述中心板11的第二端进行定位以使所述中心板11的所述第二端对准所述第二密封部2322。所述第二定位机构6包括第二定位杆61以及第六驱动机构62,所述第二定位杆61设于所述第二支架231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定位槽13位置处,具体的所述第二定位杆61位于所述第五孔道23131内,所述第二定位杆61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二横板2313背离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的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定位杆61与第五孔道23131相适配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杆61可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二定位槽13滑动,所述第六驱动机构62为气缸、液压缸或推杆电机,所述第六驱动机构6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杆61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槽13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杆61穿越所述第二密封部2322后进入所述第二定位槽13内,具体的,所述第二定位杆61穿过所述第三贯穿孔23212后进入所述第二定位槽13内,所述第六驱动机构62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杆61背离所述第二定位槽13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杆61从所述第二定位槽13内拔出。在所述中心板11装配于所述电池壳内后,将装配有中心板11的电池壳置于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和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之间,使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2驱动所述第一定位杆51朝向所述第一定位槽12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杆51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22212后进入所述第一定位槽12内,使所述第六驱动机构62驱动所述第二定位杆61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槽13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杆61穿过所述第三贯穿孔23212后进入所述第二定位槽13内,所述第一定位杆51和所述第二定位杆61将所述中心板11夹紧在中间起到锁定作用,此时,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密封部2222,具体的,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密封垫22221,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对准所述第二密部,具体的,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对准所述第二密封垫23221。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机构5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6,方便在所述第一抵持机构22和所述第二抵持机构23夹持所述电池壳前使所述电池壳的第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密封垫22221,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对准所述第二密封垫23221,能够保证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和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能够顺利地对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二端进行密封。
95.所述气路通道8由所述第一进气口22133、所述第四孔道22132、所述第二贯穿孔22213、所述第一孔道14、所述第二孔道15、所述第四贯穿孔23213、所述第六孔道23132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口23133共同组成。在需要通过所述气路通道8向所述电池壳体内充入高压气
体时,可以封堵所述第二进气口23133,向所述第一进气口22133内充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依次经所述第四孔道22132、所述第二贯穿孔22213、所述第一孔道14和所述第二孔道15进入所述电池壳与所述中心板11之间的间隙,以对所述电池壳的侧壁施加压力。还可以封堵所述第一进气口22133,向所述第二进气口23133内充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依次经第六孔道23132、第四贯穿孔23213、第一孔道14和第二孔道15进入所述电池壳与所述中心板11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进气口22133和所述第二进气口23133均能向所述电池壳与所述中心板11之间的间隙充入高压气体,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所述气路通道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路通道8还可以为直接钻设在所述电池壳的侧壁上的进气孔,充气设备的充气管直接连在所述进气孔上即能向所述电池壳的内腔充气。
96.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机构8包括两块防护板81,在所述第一密封机构222和所述第二密封机构232分别抵持在所述电池壳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后,将两块所述防护板81一端均从所述第一升降部342上端置入第一安装槽3421,将两块所述防护板81的另一端均从所述第二升降部442的上端置入第二安装槽4421,在将所述防护板81置入所述第一安装槽342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4421内时,使所述两块所述防护板81分别位于所述电池壳的两侧,在将所述防护板81置入所述第一安装槽342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4421内后,所述防护板81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第一竖板341和所述第二竖板441上。所述防护板81能够阻挡所述电池壳的两侧,在向所述电池壳内加压过程中,能降低所述电池壳炸开伤人的可能性,能够提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耐压测试工装的安全性。可以理解,所述防护机构8不仅限于上述描述之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机构8还可以为包括两侧板和连接于所述两侧板的上端之间的顶板的防护罩,在对所述电池壳内加压前,将所述防护罩罩在所述电池壳上,也能实现防护作用。
9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