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04 17:50: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特别是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显示装置的设计趋势由以往的体积庞大、厚重的外型朝薄型化以及轻量化的方向发展,而且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渐渐趋向窄边框的设计,使得显示装置整体的体积缩小且在相同尺寸的显示装置下所能看到的显示画面的面积更大,视觉效果更好。
3.由于显示装置边框窄化的趋势,习知窄边框显示装置必须克服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或显示装置中的面板的固定问题。习知背光模组的背板或胶框除了作为承载面板之用,其中还设有至少一个凸柱,以供光学膜片上的挂耳挂附。然而,习知背光模组的背板或胶框必须有一定的厚度设置该凸柱,以供光学膜片的该挂耳定位,换言之,习知背光模组的窄边框极限在于背板或胶框的凸柱。此外,该光学膜片的挂耳也容易受到应力而断裂,整体背光模组的良率也不佳。
4.面对显示装置薄型化的需求,习知背光模组中的背板通常至少一侧设有u型弯折部,其中,该u型弯折部的内部空间容置灯条,该u型弯折部的底面用以承载导光板,而相对一侧的顶面用以承载面板,以致于习知背光模组的厚度无法降低。再者,灯条上方以反射片遮蔽漏光,由于u型弯折部的组装空间较小,导致反射片的组装贴附难度较高,不仅定位不易,且组装工时长,尔后的重工维修也不易完成。
5.综上所述,习知窄边框显示装置有以下缺失:1.需要利用较多部材组装以达到机构设计的固定效果,例如前述位于灯条上方的反射片需以一张双面胶贴附于背板的u型弯折部内侧,以及另一张双面胶贴附于导光板; 2.背板通常是以金属件冲压,其u型弯折部的制程,容易发生毛边异物残留,组装前尚需一道清洁工序,导致组装工时较长;3.背板的材料成本较高,且u型弯折部内部元件的组装不易容易发生重工,导致整体背光模组的成本较高;4.前述位于灯条上方的反射片需以一张双面胶贴附于背板的 u型弯折部内侧,以及另一张双面胶贴附于导光板,组装操作复杂,组装工时长。这些缺失使整体背光模组厚度与成本都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新型设计架构,利用支撑结构达到背光模组薄化与边框窄化的效果,还可同时达到多部材固定,简化组装工序与缩短工时的功效。
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新型设计架构,提升部材搭配良率,组装或重工工序简易,可以降低整体部材成本或因组装不良造成材料重工成本。
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底板及至少一个侧壁,该侧壁围与该底板之间形成空间;导光板,其具有入光面及连接该入光面的出光面,该导光板设置在该底板上;光源组件,其包含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该基板上,且所述光源邻设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支撑结构,其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该支撑结构具有至少一个定
位部,该定位部延伸至该光源组件中至少一个光源的顶面上;及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其设有限位孔对应所述定位部。
9.作为优选方式,该定位部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限位孔的深度。更佳的是,所述定位部横跨所述光源上方,且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各具有向下延伸的辅助支撑部。
10.作为优选方式,该支撑结构包含本体部与多个延伸部,这些延伸部自该本体部分别延伸至该光源组件中任两个相邻的光源之间。该支撑结构的这些延伸部的端面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接触。
11.作为优选方式,该支撑结构的该本体部与该基板间以第一黏贴件固定,且该第一黏贴件具有多个延伸段及多个弯折段,其中,所述延伸段对应该支撑结构的这些延伸部,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延伸部与该基板之间,所述弯折段分别与所述延伸段一对一连接,所述弯折段延伸至该导光板与这些延伸部的端面之间。
12.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光学膜片的数量为多个,最靠近所述光源的光学膜片为反射片,该反射片具有结合部,该结合部延伸至这些光源后方。该支撑结构包含本体部,该反射片的结合部与该支撑结构的该本体部的顶面以第二黏贴件固定,该第二黏贴件相对于该支撑结构的该定位部形成凹槽。更佳的是,位于该反射片上方的其它光学膜片也具有对应该定位部的限位孔。
13.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含:底板及至少一个侧壁,该侧壁与该底板之间形成空间;导光板,其具有入光面及连接该入光面的出光面,该导光板设置在该底板上;光源组件,其包含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该基板上,且所述光源邻设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支撑结构,其设置在该基板上,且该支撑结构具有至少一个阶梯部,该阶梯部位于这些光源与该侧壁之间;及至少一个光学膜片,其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对应所述阶梯部。
14.作为优选方式,该阶梯部包含有多个贴合部,所述光学膜片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的定位部分别对应所述贴合部。更佳的是,该阶梯部包含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该第二贴合部高于该第一贴合部,所述光学膜片包含第一光学膜片、第二光学膜片及第三光学膜片,该第一光学膜片具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对应该阶梯部的第一贴合部及第二贴合部将该第一光学膜片定位,该第二光学膜片具有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小于该第一定位部,且该第二定位部对应该阶梯部的第二贴合部将该第二光学膜片定位,该第二光学膜片与该第一贴合部固定结合,该第三光学膜片与该第二贴合部固定结合。
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利用一种背光模组新型设计架构,藉由支撑结构达到背光模组薄化与边框窄化的效果,还可确保多部材的固定效果,减少传统多部材设计所衍生出部材搭配不良的问题,且组装工序简易,可以降低组装不良造成材料重工成本。
1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结构包含:前述的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其邻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中该导光板的出光面。
17.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背光模组中的定位部与该侧壁高度相同以支撑该显示面板。更佳的是,所述背光模组中的定位部或阶梯部与该侧壁高度相同以支撑该显示面板。
18.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背光模组新型设计架构,利用支撑结构及其定位部延伸至该光源组件中至少一个光源的顶面,或位于这些光源与该侧壁之间的阶梯
部,同步达到背光模组薄化与边框窄化的效果,还可确保多部材的固定效果,减少传统多部材设计所衍生出部材搭配不良的问题,提升部材搭配良率,缩短组装或重工工时,增加产品生产良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案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20.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组合后的a—a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21.图3为图1实施例的组合后的b—b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
22.图4为本案光源组件与支撑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3.图5为本案光源组件与支撑结构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24.图6为本案光学膜片与支撑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25.图7为本案支撑结构的另一实施示意图。
26.图8为本案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现在配合附图将本发明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所附附图主要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在这些附图中仅标示与本发明有关的元件,且所显示的元件并非以实施时的数目、形状、尺寸比例等加以绘制,其实际实施时的规格尺寸实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且其元件布局形态有可能更为复杂。
28.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附图,用以例示本发明可据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另外,在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的,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
29.请参照图1、图2及图3,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及局部组合剖面图。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包含:底板 110及至少一个侧壁120,该侧壁120与该底板110之间形成空间130,该空间130用以容置组成该背光模组100的元件。
30.导光板200具有入光面210及连接该入光面210的出光面220,该导光板200设置在该底板110上。
31.光源组件300包含基板310及多个光源320,光源32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所述光源320间隔设置在该基板310 上,且所述光源320邻设于该导光板200的入光面210。如图2所示,所述光源320位于该导光板200与该侧壁120之间。
32.在一个实施应用上,该光源组件300为软性电路板,软性电路板的边缘延伸至该导光板200与该底板110之间,软性电路板是利用黏贴件(图中未示)贴附于该底板110。该导光板200与该底板110之间进一步设置反射片(reflector sheet)230,用于将该导光板200内的光线朝出光面220 反射,且前述用以黏贴该软性电路板的黏贴件也可延伸至该反射片230底下,该黏贴件同时将该反射片230贴附于该底板110。如此,可节省黏贴件的数量、材料成本与组装工时。
33.支撑结构400包含本体部410及至少一个定位部420,其中,该本体部410设置在该
基板310上,且位于所述光源320相对于该导光板200的后方,其中该本体部410的厚度较佳是至少与该光源320高度相同,所述定位部420自该本体部410延伸至所述光源320的顶面上(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部420用以定位至少一个光学膜片500。在一个实施应用上,所述定位部420横跨所述光源320上方,所述定位部420的两端各具有向下延伸的辅助支撑部421,所述辅助支撑部421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光源320之间并抵靠于该基板310上(如图3所示),增加所述定位部420的支撑强度,以便叠加其他背光模组的元件或显示面板后,能藉以分散前述元件或显示面板施予所述光源320的压力,使该背光模组100能够更稳固支撑显示面板。更佳的是,所述辅助支撑部421与该基板310之间以黏贴件固定。
34.此外,藉由位于所述光源320上方的该支撑结构400的定位部410来实现该光学膜片500的定位配置,不需占用背板或胶框的厚度,便能达到背光模组100窄化与多部材的固定效果。
35.在一个实施应用上,该光学膜片500包含限位孔510,举例而言,该限位孔510为穿孔,该支撑结构400的定位部420为凸柱,该定位部420 的厚度较佳是等于或大于所需使用的光学膜片500的限位孔510的深度,如此可确保该光学膜片500挂设于该定位部420时不易脱出,进而实现光学膜片500的定位配置,不仅达到多部材固定,简化组装工序与缩短工时的功效,还可提升部材搭配良率,降低整体部材成本或因组装不良造成材料重工成本。
36.在一个实施应用上,该支撑结构400还可包含多个延伸部430,这些延伸部430自该本体部410分别延伸至所述光源组件300中任两个相邻的光源320之间,这些延伸部430的端面431与该导光板200的入光面210 接触。
37.请参照图4及图5,为本案光源组件300与支撑结构400的爆炸示意图及局部组合关系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400的该本体部 410与该基板310间以第一黏贴件330固定,该第一黏贴件330具有多个延伸段331及多个弯折段332。其中,所述延伸段331对应该支撑结构 400的这些延伸部430,所述延伸段331位于所述延伸部430与该基板310 之间,所述弯折段332较佳是分别与所述延伸段331一对一连接,所述弯折段332延伸至该导光板200与这些延伸部430的端面431之间(如图4 所示)。藉此,第一黏贴件330可同时贴附固定该支撑结构400与光源组件300,以及该支撑结构400与该导光板200的侧面进行定位,本发明的支撑结构400不仅可实现光学膜片500的定位配置,还能同时固定该导光板200,达到多部材相互搭配的固定效果,具有降低成本、缩短工时的功效。
38.请参照图6,为本案光学膜片500与支撑结构400的组合关系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500的数量为多个,用来调整背光模组100的光学需求。举例而言,最靠近所述光源320的光学膜片500为反射片520,该反射片520设置于所述光源320的上方,用以遮蔽这些光源 320所发出的较大角度的光线,确保该导光板200的光学品味。该反射片 520具有结合部521,该结合部521延伸至这些光源320后方的该支撑结构 400的上方。该反射片520的结合部521与该支撑结构400的该本体部410 的顶面以第二黏贴件340固定,且该第二黏贴件340相对于该支撑结构 400的该定位部420形成凹槽341。当然,该反射片520与位于其上方的其他光学膜片500也具有对应该定位部420的限位孔510。组装固定上,透过该支撑结构400上方设有该第二黏贴件340与所述光学膜片500黏贴固定,该第二黏贴件340的该凹槽341对应该定位部420,以确保该反射片 520藉由该限位孔510定位于该定位部420时,该反射片520可平贴于该支撑结构400上,且该第二黏贴件340沿着所述光源320的上方朝向该
导光板200延伸,并与该导光板200黏贴固定,具有增加光学膜片500的固定及简化组装工序与缩短工时的功效。
39.图7为本案支撑结构400的另一实施示意图。该支撑结构400的本体部410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阶梯部440,该阶梯部440也是用以实现光学膜片500的定位配置,该阶梯部440较佳是位于这些光源320与该侧壁 120之间。该阶梯部440包含有多个贴合部450,每个贴合部450分别对应不同张光学膜片。
40.以该阶梯部440是二阶为说明例,用以对应三张光学膜片的定位,其中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为第一光学膜片530,依序向上堆叠分别为第二光学膜片540及第三光学膜片550。该阶梯部440包含第一贴合部451 在第一阶梯部441的顶面,及第二贴合部452在第二阶梯部442的顶面,该第二贴合部452高于该第一贴合部451。
41.该第一光学膜片530具有第一定位部531,该第一定位部531对应该阶梯部440将该第一光学膜片530定位,即该第一光学膜片530的该第一定位部531对应该阶梯部440,将该第一贴合部451及第二贴合部452露出,且该第一光学膜片530固定在该支撑结构400的本体部420表面。更佳的是,该第一光学膜片530的表面与该第一贴合部451表面齐平。
42.该第二光学膜片540具有第二定位部541,该第二定位部541小于该第一定位部531,且该第二定位部541对应该第一阶梯部441将该第二光学膜片540定位,该第二光学膜片540固定在该第一阶梯部441的该第一贴合部451表面。更佳的是,该第二光学膜片540的表面与该第二贴合部 452表面齐平。最后该第三光学膜片550为最上方的膜片,实施上可以选择不设置该限位孔510,该第三光学膜片550可直接与第二阶梯部442的该第二贴合部452固定结合,如此将可以使显示器的光学品味更好。实施工序上,可透过设置在该支撑结构400的本体部420表面、第一贴合部 451及第二贴合部452的贴合件(图中未示),就可定位固定所述光学膜片500的所有膜片。如此,可同时达到多部材固定、提升部材搭配良率、简化组装或重工工序、缩短组装或重工工时及降低成本等功效。较佳的是,第一光学膜片530与其下方贴合件和其上方贴合件的总厚度,与该第一阶梯部441的厚度相同,有利于贴附第二光学膜片540的平整度;同理,第二光学膜片540与其上方的贴合件的总厚度,与该第二阶梯部442 的厚度相同,不仅有利于贴附第三光学膜片550的平整度,还可确保该第三光学膜片550不需设置用以定位的破孔(即限位孔510),有利于提高显示器的光学品味。本发明背光模组中,该支撑结构400可依照需求选择以定位部410或阶梯部440来定位光学膜片。
43.本案的背光模组100透过新型设计架构,利用该支撑结构400达到背光模组薄化与边框窄化的效果,不仅可达到多部材固定,简化组装工序与缩短工时的功效,还能利用支撑结构的设计提升部材搭配良率,简化组装或重工工序,降低整体部材成本或因组装不良造成材料重工成本。
44.图8为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前述背光模组100应用于显示装置600,包含显示面板700及前述背光模组100,该显示面板700设于所述背光模组100的该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20,即该显示面板700设于该背光模组100的上方。
45.于一个实施应用中,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定位部420的高度较佳是与该侧壁120的高度相同,或者所述背光模组100的阶梯部420的高度较佳是与该侧壁120的高度相同,藉由该侧壁120与该支撑结构400两者共同支撑在该背光模组100上方的该显示面板700。如此,本发明显示装置取消了习知弯折部,减少弯折部的壁厚,有助于背光模组薄型化,而且改以
该支撑结构400来承载该显示面板700,不仅可达成边框窄化的需求,也能降低组装难度,达成缩短工时的功效;此外,取消习知背板或胶框上的凸柱设计,将用以固定光学膜片的该定位部410重叠于该光源320上方,可使本发明显示装置达到边框窄化的功效。
46.上述揭示的实施形态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特点及其功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可实施范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形态进行修饰与改变。任何运用本发明所揭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改变及修饰,均仍应为权利要求所涵盖。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00:背光模组
49.110:底板
50.120:侧壁
51.130:空间
52.200:导光板
53.210:入光面
54.220:出光面
55.230:反射片
56.300:光源组件
57.310:基板
58.320:光源
59.330:第一黏贴件
60.331:延伸段
61.332:弯折段
62.340:第二黏贴件
63.341:凹槽
64.400:支撑结构
65.410:本体部
66.420:定位部
67.421:辅助支撑部
68.430:延伸部
69.431:端面
70.440:阶梯部
71.441:第一阶梯部
72.441:第二阶梯部
73.450:贴合部
74.451:第一贴合部
75.452:第二贴合部
76.500:光学膜片
77.510:限位孔
78.520:反射片
79.521:结合部
80.530:第一光学膜片
81.531:第一定位部
82.540:第二光学膜片
83.541:第二定位部
84.550:第三光学膜片
85.600:显示装置
86.700:显示面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