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其使用方法

2023-02-04 17:11: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初级x射线的x射线发生器(1)、分光单元(2)、控制器(3)与xrf工作站(4),所述分光单元(2)包括进样系统(21)、分光器(22)、检测器(23)与温控加热器(24);所述进样系统(21)包括用于将盛装有试样(5)的试样盒(212)传送至试样室(211)内部的进样器(213)、升降器(214)、旋转器(215)与转盘(216),所述升降器(214)设置在所述旋转器(215)下方,所述进样器(213)连接在所述旋转器(215)的上方,所述转盘(216)通过固定块与所述进样器(213)连接,所述试样盒(212)设置在所述转盘(216)的上部;所述试样盒(212)包括多个,每个所述试样盒(212)对应一个所述分光器(22)与检测器(23)设置且相互独立检测,检测器(23)与控制器(3)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盒(212)包括盒体(2121)、设置在盒体(2121)内部的托盘(2123)与设置在盒体(2121)上部的盖板(2122),所述托盘(2123)与通过轴承(2124)转动设置在盒体(2121)的底部,所述托盘(2123)上设有弹簧(21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22)包括初级狭缝(2212)、衰减器(2213)、晶体转换器(2214)、分光晶体(2215)与次级狭缝(2216),所述初级狭缝(2212)通过光孔(2211)与所述试样室(211)内部的滤光器(221)相连通,所述衰减器(2213)设置在所述初级狭缝(2212)的出光端,所述分光晶体(2215)安装在所述晶体转换器(2214)上,所述次级狭缝(2216)与的出光端与所述检测器(23)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xrf工作站(4)包括带有显示器、鼠标、键盘的电脑,电脑通过rs-232c串口与cpu连接,同时电脑还连接有打印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包括主板与cpu,所述cpu安装在所述主板上,主板分别与分光单元(2)和x射线发生器(1)通信连接,cpu与xrf工作站(4)的电脑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发生器(1)包括x光管、高压转换器和x射线电源,所述高压转换器分别与x光管、x射线电源连接,所述x光管通过灯丝与x射线电源连接成完整回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23)包括用于检测重金属的闪烁计数器(2217)与检测轻元素的流气正比计数器(221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加热器(24)设置在所述试样室(211)内,包括加热器和风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22)连接有真空系统(25),所述真空系统(25)包括真空泵、泄气阀、抽气阀。10.一种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使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9,包括以下步骤:s1:将试样盒(212)放在转盘(216)上,转盘(216)由马达驱动旋转并将试样盒(212)带到位于进样口处;s2:试样盒(212)被升降器(214)和进样器(213)带到进样口,进入位于x光管下方的试样室(211)等待检测;s3:电脑上打开软件分析窗口,选择分析组,选择样品位置与样品名称,进行备注;
s4:试样(5)在试样室(211)中完成检测分析,分析过程中试样盒(212)由旋转马达驱动旋转;s5:判断检测分析数据,确认检测结果,试样盒(212)从进样口退出试样室(21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谱检测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及其使用方法,该光谱仪包括:X射线发生器、分光单元、控制器与XRF工作站,分光单元包括进样系统、分光器、检测器与温控加热器;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升降器、旋转器与转盘,升降器设置在旋转器下方,进样器连接在旋转器的上方,转盘通过固定块与进样器连接,试样盒设置在转盘的上部,试样盒包括多个,每个试样盒对应一个分光器与检测器设置且相互独立检测,检测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发明对光谱仪内部结构进行改变和重新布局,设置多个分光器与检测器,每个试样盒独立对应一个分光器与检测器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同时检测分析多个试样样品,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分析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分析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分析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冉春华 郝龙龙 覃丽禄 王敬丰 谭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3/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