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家电门体的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04 13:24: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家电门体的开合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冰箱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电门体的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家电领域中,随着技术的发展,提高自动化水平,越来越多的家电在提高其智能化水平的方向上进行研究,其中,自动开门是智能控制中一个较常见的功能,目前,为了实现自动开门往往会配置有开门装置,但是,发明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
3.首先,开门机构至少存在一动力产生机构以形成顶推力,在接收到指令后开门机构响应将门体顶开,但是,由于用户在对家电传输开门指令时,往往是站在家电面前的,为此需要延时开门以便于为用户预留准备时间;其次,当门体前方放置有障碍物限制正常开门时,现有的开门机构在顶推过程中易超负载而导致门体和开门机构本身的损坏。
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家电门体的开合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电门体的开合装置,包括:
6.推板;
7.顶推部,其设置在推板上;以及
8.动力构件,其用于驱动推板;
9.其中,推板与顶推部间设有弹性单元,
10.当动力构件驱使推板相对顶推部朝向家电门体方向正向运动,通过弹性单元形变以形成克服家电门体闭合连接力的顶推力;
11.当动力构件执行开门动作时,顶推部受障碍物抵靠,使得弹性单元形变程度增大直至动力构件执行完开门动作后,弹性单元带动推板恢复。
12.优选地,动力构件包括驱动组件及缺齿齿轮,缺齿齿轮上设有若干齿形部,推板上设有与齿形部啮合的齿条;
13.当齿形部与齿条处于啮合状态时,动力构件执行开门动作;而当齿形部与齿条切换至脱离状态下时,动力构件完成开门动作。
14.优选地,还包括支架,支架与推板间设置有复位单元;
15.当齿形部与齿条处于啮合状态时,复位单元形变以存储动能;当齿形部与齿条处于脱离状态时,复位单元回复并拉动推板反向运动。
16.优选地,推板上设置有作为顶推部滑动轨道的滑槽,滑槽延伸至推板上至少一端面并形成敞口,顶推部从推板上的敞口处伸出;弹性单元的两端连接在滑槽的内壁与顶推部上。
17.优选地,敞口内设有挡块以遮挡部分敞口,从而使得滑槽形成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
18.第一滑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顶推部沿滑槽限定的方向移动,顶推部的顶推端从第二滑槽内伸出。
19.优选地,顶推部的主体结构受第二滑槽限定滑动方向,顶推部相对顶推端的另一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块,第一滑槽限制第二限位块的滑动方向。
20.优选地,挡块对应第二限位块,当顶推部相对推板滑动,使得挡块位于第二限位块的移动路径上。
21.优选地,弹性单元为拉簧,拉簧设置在第二限位块与挡块间;
22.推板相对于顶推部运动,使得第二限位块与挡块间的距离增大,从而拉簧拉伸形变。
23.优选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源以及与动力源相连的动力传递单元;
24.其中,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安装有蜗杆;
25.传递单元包括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及与蜗轮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组;缺齿齿轮上设置有驱动齿,传动齿轮组与驱动齿啮合。
26.优选地,缺齿齿轮的外围上设有两齿形部,两齿形部对称设置,两齿形部间形成有槽部;
27.驱动组件驱使缺齿齿轮转动,齿形部与齿条从啮合状态下调整至脱离状态。
28.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家电门体的开合装置,在门体受到障碍物限制打开的情况下,通过弹性单元和缺齿齿轮配合,便于对该开合装置过载保护,保护开合装置内的部件不受损,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使用方便。
30.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3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2.图1为本发明中家电开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中家电开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中家电开合装置内顶推结构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中驱动组件与缺齿齿轮的正视图;
37.图6为本发明中家电开合装置内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在家电开合装置内顶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8为本发明在家电开合装置内缺齿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
41.31、推板;
42.311、第一滑槽;312、第二滑槽;313、第一定位块;314、挡块;3141、安装口;315、齿条;
43.32、弹性单元;
44.33、顶推部;
45.331、第一限位杆;332、第二限位块;333、顶杆;334、凸台;335、第二定位块;
46.34、复位单元;
47.35、支架;
48.36、驱动组件;361、动力源;362、蜗杆;363、蜗轮;364、第一传动齿轮;365、第二传动齿轮;
49.37、缺齿齿轮;371、槽部;372、齿形部;373、驱动齿。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51.接下来,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52.如图1-3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电门体的开合装置,包括:
53.推板31;
54.顶推部33,其设置在推板31上;以及
55.动力构件,其用于驱动推板31;
56.其中,动力构件包括驱动组件36及缺齿齿轮37,缺齿齿轮37上设有若干齿形部372,推板31上设有与齿形部372啮合的齿条315;
57.驱动组件36驱使缺齿齿轮37转动,以使得齿形部372与齿条315形成啮合或脱离状态,进而动力构件对推板31间隙性传动;具体地,齿形部372与齿条315形成处于啮合状态下时,动力构件执行开门动作,而当齿形部372与齿条315从啮合状态切换至脱离状态时,动力构件完成开门动作。
58.推板31与顶推部33间设有弹性单元32,当齿形部372与齿条315处于啮合状态时,推板31相对顶推部33朝向家电门体方向正向运动,通过弹性单元32形变以形成克服家电门体闭合连接力的顶推力。
59.通过在推板31与顶推部33间设置弹性单元32,使得动力构件驱使推板31运动时,顶推部33具有柔性。
60.该顶推机构用于顶推家电上的门体,其中,顶推部33顶靠在门体上,而顶推部33具
有柔性由弹性单元32所提供,具体地,当外力驱动推板31时朝向门体运动时,由于顶推部33抵靠在门体上,限制了顶推部33的位置,从而使得推板31相对顶推部33运动,弹性单元32因为推板31与顶推部33的位置改变而产生形变;
61.更具体地是,由于家电上的门体与箱体间存在较强的吸附力,在弹性单元32形变所产生的弹性力不足以克服吸附力时,推板31与顶推部33间相对位置逐渐增大,使得弹性单元32形变程度增大,而当弹性单元32积聚的弹性力大于吸附力的一刻,顶推部33将门体顶开而后弹性单元32恢复,通过弹性单元32为顶推部33提供的柔性特性,使得弹性单元32形变程度逐渐增大以增大弹力克服吸附力的一段时间用于作为延时开门时间,为用户预留准备时间,同时,由于通过弹性单元32形变提供顶推力,使得弹性单元32形变所形成的弹性力等于或略大于吸附力(具体为从等于吸附力到大于吸附力的一刻)。
62.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家电上门体与箱体间的吸附力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使用时间越长吸附力越小,而现有的固定顶推力的开门装置,为了保证开门动作正常进行,往往会将顶推力设计的超出其预定的吸附力;相较于固定的顶推力,该顶推机构内形成的弹性力可自适应于吸附力,以提高开门过程中的安全性。
63.该开合机构还适用于家电前方设有障碍物限制门体打开的场景下,由于顶推部33具有柔性,弹性单元32可通过持续形变将缺齿齿轮37传动,而当缺齿齿轮37与齿条315从啮合状态切换到脱离状态时,弹性单元32恢复,从而保证了该开合装置内部的零部件不受损,从而起到了过载保护的作用。
64.近一步地,该双推杆机构还包括支架35,支架35与推板31间设置有复位单元34,支架35的一固定基面与推板31间设置有弹性的复位单元34,复位单元34的两端连接在支架35及推板31上,在动力构件驱使推板31运动时,复位单元34在推板31的运动作用下产生形变;
65.当齿形部372与齿条315处于啮合状态时,复位单元34形变以存储动能;当齿形部372与齿条315处于脱离状态时,复位单元34回复并拉动推板31反向运动。
6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齿形部372的数量为两个,两齿形部372以缺齿齿轮37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两齿形部372间形成有槽部371,齿条315与槽部371间隙设置,并且两齿形部372以缺齿齿轮37轴线对称设置,从而使得缺齿齿轮37转动一圈,实现从啮合状态下交替到脱离状态两次。
67.在现有的开门装置中,为了保证输出端的转矩,增大缺齿齿轮37尺寸而提高传动比,由于家电的门体与家电的箱体之间存在较强的吸附力,该推杆机构用于克服吸附力,从而使得门体与箱体脱离;而现有的开门装置的缺齿齿轮37尺寸较大,使得在驱动过程中容易产生推杆构件行程过长的问题,导致推杆构件在顶推开门体后伸出的长度过程而干涉用户正常使用家电,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68.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参考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啮合驱动推板31运动的齿形部372分隔成两组,在保证缺齿齿轮37的尺寸大小不变的前提下,缺齿齿轮37转动一周驱动推板31往复一次的工作调整为转动一周驱动推板31往复两次,在减小了推板31的行程,优化了使用体验。
6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推板31上开设有滑槽,顶推部33设置在滑槽内,通过滑槽限定顶推部33的滑动方向,并且顶推部33从滑槽的一侧伸出至推杆,使得在推板31上形成供顶推部33伸出的敞口,敞口内设有挡块314,通过挡块314限制弹性单元32回弹
时带动顶推部33运动的终端位置。
70.近一步地,挡块314设于敞口位置处用以遮挡部分敞口,从而使得滑槽形成第一滑槽311及第二滑槽312;
71.第一滑槽311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312的宽度,顶推部33沿滑槽限定的方向移动,顶推部33的顶推端从第二滑槽312内伸出。
72.更近一步地,弹性单元32为拉簧,通过拉伸形变以形成弹性力。
73.具体地,拉簧包括两侧的连接端及过渡段,连接端连接在滑槽及顶推部33;
74.过渡段设置在两连接端间,两侧连接段朝过渡段中心方向的直径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拉簧呈橄榄型;过渡段直径较大使得其弹性形变的限度更大,通过橄榄型的拉簧,在拉动时过渡段的形变程度较大,而依然保证形变后可稳定恢复。
75.如图7所示,顶推部33包括位于滑槽内的限位模组,限位模组的一端安装有顶杆333,顶杆333伸出于推板31,限位模组包括第一限位杆331以及第二限位块332,第一限位杆331与第二限位块332一体成型形成l型的限位模组。
76.顶推部33的主体结构受第二滑槽312限定滑动方向,顶推部33相对顶推端的另一端向外侧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块332,第一滑槽311限制第二限位块332的滑动方向,第一限位杆331从敞口内伸出,顶杆333设于第一限位杆331上。
77.挡块314对应第二限位块332,当顶推部33相对推板31滑动,使得挡块314位于第二限位块332的移动路径上。
78.挡块314与第二限位块332上设置有弹性单元32的安装口3141,通过弹性单元32的连接段321固定安装在安装口3141内,使得推板31与顶推部33连接。
79.更近一步地,顶推部33与滑槽间通过定位块限制位置关系;
80.定位块安装在顶推部33和/或滑槽上,定位块从安装一侧向另一侧宽度减小并在其终端处形成限位棱边,限位棱边抵靠在滑槽内壁和/或顶推部33侧壁上,通过减小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滑动摩擦力。
81.具体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313及第二定位块335,第一定位块313设于第二滑槽312相对应的两侧壁上抵触第一限位杆331上,而第二定位块335设于第二限位块332相对应的两侧面,第二限位块332抵触第一滑槽311的内侧壁,从而通过第一定位块313及第二定位块335限制顶推部33滑动位置,避免顶推部33与滑槽间存在间隙而使得顶推部33运动不稳定。
8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顶杆333的一端上向外延伸形成凸台334,凸台334贴合在门体上,通过增大顶推部33与门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以保护门体,由于吸附力较大,使得顶杆333在顶推门体时所需的推力较大,当顶杆333接触面积较小时,易损坏门体。
8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驱动组件36包括动力源361以及与动力源361相连的动力传递单元;
84.其中,动力源361的动力输出轴安装有蜗杆363;
85.传递单元包括与蜗杆363相啮合的蜗轮363及与蜗轮363传动连接的传动齿轮组;缺齿齿轮37上设有驱动齿373,驱动齿373与第二传动齿轮365相啮合以使得动力源361带动缺齿齿轮37转动。
86.近一步地,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64及与第一传动齿轮364传动连接的第
二传动齿轮365,蜗轮363上设置有齿轮,第一传动齿轮364与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365与驱动齿373啮合,其中,传动齿轮组内相啮合的齿数不同,从而使得传动比不同,以实现减速的作用,进而提高输出转矩。
87.应当理解,上述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部分举例说明,不用于限制本技术范围。
88.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