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T形接触系统及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3-02-02 01:13: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t形接触系统及继电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继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体平衡力式磁保持继电器领域;再具体地,涉及一种t形接触系统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2.平衡力式磁保持继电器是指去激励后以磁钢磁力保持继电器处于激励状态的一种双稳态继电器。现有技术中的1立方英寸平衡力式磁保持继电器的典型结构为:包括磁路部分、衔铁部分、接触部分,其中磁路部分和衔铁部分通过轴架来实现固定连接,而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则通过支架来实现固定连接。
3.其中,为了提升触点的分断能力,接触部分通常采用实现四组动合触点结构;但现有继电器的体积较小,因此在继电器较小的内部空间内组装四组动合触点结构的操作难度较高,尤其是将静触点部分焊接在引脚上,因静触点部分的结构为异形,且间距较小,装配时会相互干扰,使得没有足够的工艺余量,操作难度高,装配工艺性较差,经常出现零件错装漏装的情况;最后,在规定负载下分断存在触点组间隙小导致电弧短路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t形接触系统及继电器,能够增加工艺装配余量,降低操作难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t形接触系统,包括静触点机构以及与所述静触点机构对应的动触点机构;所述静触点机构包括底座以及固定设于所述底座两侧的偶数个的第一静触点组件和第二静触点组件,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和第二静触点组件均包括引脚和静触点,所述引脚穿设于底座上;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还包括第一静触片,所述第一静触片包括相互垂直的支撑部和引出部,所述引出部横向设于支撑部的上端,所述静触点位于引出部上;其中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两两为一组,每组的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的所述支撑部相互靠近,所述引出部相互远离设置,以使每组的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大致形成“t”字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和第二静触点组件的数量为4个,所述动触点机构的数量与之对应。
8.进一步的,还包括隔弧罩,所述隔弧罩位于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所在侧,并罩设于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的外周,所述隔弧罩在位于两组第一静触点组件之间设有分隔板,以使所述隔弧罩在分隔板的两侧形成分隔空间以分别供两组第一静触点组件容纳。
9.进一步的,所述隔弧罩包括面板、设于面板两侧的侧板以及位于底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让位引脚的缺口;所述分隔板位于两侧的侧板之间,位于所述分隔空间内的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的静触点通过自身的所述支撑部分隔,以使两个所述静触点彼此分隔。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触片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下端,并
与所述支撑部垂直,同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引出部垂直,所述第一静触片通过连接部与所述引脚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和第二静触点组件的静触点的触点工作面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的静触点的触点工作面朝下,所述第二静触点组件的静触点的触点工作面朝上;所述动触点机构的动触点分别与其对应。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静触点组件包括第二静触片,所述第二静触片为平面状本体,所述静触点设于第二静触片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静触片的其中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安装部与所述引脚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动触点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和第二静触点组件分别对应的第一动触点组件和第二动触点组件,所述第一动触点组件和第二动触点组件均包括动簧片以及设于动簧片上的动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组件和第二动触点组件的动触点的触点工作面的朝向相反。
14.进一步的,所述动簧片呈u字形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动触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所述第一动触点组件的动触点的触点工作面朝向上方,所述第二动触点组件的动触点的触点工作面朝向下方。
15.一种继电器,包括外罩、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为上述所述的t形接触系统,所述电磁系统和接触系统设于外罩内,所述接触系统的动触点机构与所述电磁系统连接。
16.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的t形接触系统,第一静触点组件的支撑部为与引脚连接的部分,每组两个的第一静触点组件的支撑部相互靠近,方便从两侧对其进行与引脚的固定连接;且两组第一静触点组件的支撑部之间的间距足够大,更有利于操作,因此,本发明满足原有四组动合功能的要求,并且在没有增加继电器体积的情况下,增加了工艺装配余量,降低操作难度;
18.同时,t形接触系统使得每组两个的第一静触点组件之间通过自身的支撑部进行分隔;再与隔弧罩配合,使得相邻组的第一静触点组件之间也有分隔,实现每个第一触点组之间的隔绝,有效解决了触点组间燃弧干扰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t形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静触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静触点机构的侧视图一;
22.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静触点机构的另一角度的侧视图一;
23.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动触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隔弧罩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隔弧罩。
27.标号说明:
28.静触点机构1、底座101、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第二静触点组件103、引脚11、静触点12、第一静触片13、支撑部131、引出部132、连接部133、第二静触片14;
29.动触点机构2、第一动触点组件201、第二动触点组件202、动触点21、动簧片22、第一支臂221、第二支臂222、托片23;
30.隔弧罩3、分隔板31、面板32、侧板33、卡接槽331、安装板34、缺口340;
31.外罩100、电磁系统200、接触系统300。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3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4.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形接触系统,包括静触点机构1以及与所述静触点机构1对应的动触点机构2;静触点机构1包括底座101以及固定设于所述底座101两侧的偶数个的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和第二静触点组件103。本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底座在被安装后以引脚引出侧为下方,以静触点所在侧为上方,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和第二静触点组件103分设于底座101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具体地,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和第二静触点组件103的数量可设置为2个、4个等。本实施例中,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和第二静触点组件103的数量为4个,以提升触点的分断能力,使其更加适配于用户高电压大负载的情况。
35.参阅图1至图4所示,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和第二静触点组件103均包括引脚11和静触点12,引脚11穿设于底座101上;第一静触点组件102还包括第一静触片13,所述第一静触片13包括相互垂直的支撑部131和引出部132,引出部132横向设于支撑部131的上端,静触点12位于引出部132上;更进一步地,支撑部131的下端还设有连接部133,连接部133与支撑部131垂直,同时与引出部132垂直布设,第一静触片13的支撑部131、引出部132以及连接部133三者分属不同的平面,连接部133与引出部132不相连,二者之间的空间以供动触点机构2伸出。第一静触片13通过连接部133与所述引脚11固定连接。具体地,通过连接部133与引脚11焊接的方式以实现第一静触片13与引脚11的固定连接。如此,以最大可能减少第一静触片13的占用空间,以减小继电器的体积。
36.其中,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102两两为一组,每组的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引出部132相背设置,以使每组的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大致形成“t”字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数量为4个,则底座101的一侧形成双“t”字结构。由于每组的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第一静触片13呈直角状结构,第一静触片13的支撑部131相互贴近,引出部132相互背离,如此,每组相互贴近的两个支撑部131便于从两侧对其进行操作,以实现其与引脚的固定连接;而两组的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支撑部131之间的间距足够大,装配空间更大,装配时以避免出现干扰,更有利于操作;即双“t”字结构的工艺装配余量更大,方便安装,降低操作难度。
37.本实施例中,每组的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静触点12通过自身的第一静触片13的支撑部131进行隔绝,避免出现燃弧干扰的问题。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静触点组件102设置为多组时,相邻组之间的第一静触点组件出现燃弧干扰的情况,本双t形接触系统还包括隔弧罩3,所述隔弧罩3设于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102所在侧,并罩设于所述第一静触
点组件102的外周,所述隔弧罩3在位于每组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102之间设有分隔板31,如此,以对相邻组的第一静触点组件102进行隔绝。
38.其中,参阅图6所示,隔弧罩3包括面板32、设于面板32两侧的侧板33以及位于底侧的安装板34,所述安装板34上开设有让位引脚11的缺口340。本实施例中,分隔板31的数量为一个,设于两侧的侧板33之间。如此,将隔弧罩3分隔成两个分隔空间,每个分隔空间以供每组的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容纳。此时,位于所述分隔空间内的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静触点12通过自身的所述支撑部131分隔,以使两个静触点12彼此分隔,这样进一步地实现每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静触点12之间的隔绝,有效解决了触点组间燃弧干扰的技术问题。
39.具体地,隔弧罩3罩设于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外周时,隔弧罩3的分隔板两侧分别形成以侧板33、面板32、分隔板31、安装板34以及第一静触片13的引出部132围合而成的一端开口的分隔空间,同时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第一静触片13的连接部133位于该分隔空间的开口处,以进一步封闭该分隔空间;以及,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第一静触片13的支撑部131以分隔两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静触点,以实现分隔空间内的每个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静触点12之间的彼此隔绝。
40.其中,为了方便隔弧罩的安装,所述隔弧罩3的两侧侧板33分别开设有供卡块卡接的卡接槽331。
41.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第二静触点组件103包括第二静触片14,所述第二静触片14与引脚11固定连接,静触点12设于第二静触片14上。具体地,第二静触片14为一平面状本体,静触点12设于第二静触片14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第二静触片14的其中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安装部用于与引脚11焊接,从而实现第二静触点组件103与引脚11的固定连接。其中,第二静触点组件103的数量也为4个,且其位于底座101上的位置与第一静触点组件13位于底座101上的位置对称。
42.进一步的,继续参阅图4所示,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和第二静触点组件103的静触点12的触点工作面的朝向相反,第一静触点组件102的静触点12的触点工作面朝下,第二静触点组件103的静触点12的触点工作面朝上;所述动触点机构2的动触点21分别与其对应。
43.本实施例中,动触点机构2包括与所述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和第二静触点组件103分别对应的第一动触点组件201和第二动触点组件202,所述第一动触点组件201和第二动触点组件202均包括动簧片22以及设于动簧片22上的动触点21,第一动触点组件201和第二动触点组件202的动触点21的触点工作面的朝向相反。具体地,第一动触点组件201的动触点21的触点工作面朝上,与第一静触点组件102对应;第二动触点组件202的动触点21的触点工作面朝下,与第二静触点组件103对应。
44.本实施例中,参阅图5所示,动簧片22呈u字形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臂221和第二支臂222,所述动触点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臂221和第二支臂222上。则第一动触点组件201和第二动触点组件202均设有2个动触点21,对应地,第一动触点组件201和第二动触点组件202的数量均为2个。
45.其中,第一动触点组件201和第二动触点组件202均还包括托片23和绝缘块(图中未示出)。第一动触点组件201和第二动触点组件202分别固定于绝缘块上,并相背设置。具体地,第一动触点组件201和第二动触点组件202的动簧片22以及绝缘块上分别开设有安装
孔,通过连接件锁紧于动簧片22和绝缘块上的安装孔,以实现三者的固定连接。连接件可为铆钉、螺栓等结构。其中,绝缘块可采用陶瓷块,具有绝缘性好、结构稳定且成本低等特点;当然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块也可以采用其他绝缘材质制备而成。其中,托片23设于动簧片22上,起到稳定动簧片22的作用,以及还能起到避免振动桥接的作用。具体地,托片23与动簧片22上的动触点21的触点工作面同侧,即,第一动触点组件201的托片23位于动簧片22的上方,第二动触点组件202的托片23位于动簧片22的下方。进一步地,托片23也为u形结构,具有两个支臂,二个支臂以分别对应动簧片22的第一支臂221和第二支臂222。当然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动触点机构2的结构不局限于此,本文不做限制。
46.参阅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继电器,具体为平衡力式密封电磁继电器,该继电器包括外罩100、电磁系统200和接触系统300,所述接触系统300为上述所述的双t形接触系统,所述电磁系统200和接触系统300设于外罩100内,所述接触系统300的动触点机构2与所述电磁系统200连接,通过电磁系统200控制动触点机构2动作以实现与静触点机构1的断开或者闭合。当然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双t形接触系统也可以运用在其他类型的继电器上。
47.其中,卡块设于外罩100的内部两侧,以与隔弧罩3的两侧卡接槽331相配合,实现隔弧罩3固定于外罩100上。当然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块和卡接槽的位置互换,即卡块设于隔弧罩上,卡接槽设于外罩上,也能实现二者的连接,本文不对隔弧罩3与外罩100的连接结构做限制。
48.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