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食材烹饪设备的冷热隔离装置及隔离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3-02-01 22:07: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厨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冷热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利用对食材加热而实现烹饪目的的食材加热烹饪设备种类很多,例如烤箱、蒸汽加热装置、微波炉以及蒸烤一体设备等。传统的食材加热烹饪设备因为不具有冷藏功能,长时间放置食材,容易导致食材营养流失、新鲜度降低,甚至腐烂,烹饪时需要用户自己将食材从冰箱拿出、解冻,然后放入到加热烹饪设备中进行加热烹饪。
3.为了能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也为了更方便用户的使用,现在一些食材加热烹饪设备增加了制冷模块,用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制冷保鲜,因此用户可提前将食材放置到烹饪腔内,并根据需要而预设加热时间。不过,由于烹饪腔为高温区域,高温容易造成制冷模块的损坏,因此,在烹饪腔和制冷模块之间需要进行热隔离。
4.但,现有用于在烹饪腔和制冷模块之间进行热隔离的结构隔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冷热隔离装置、隔离阀组件以及采用了这种冷热隔离装置或隔离阀组件的食材烹饪设备,用以提供一种新的冷热隔离结构。
6.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冷热隔离装置,包括:
7.烹饪仓,所述烹饪仓具有用于放置食材的烹饪腔;
8.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放置于所述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
9.制冷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具有制冷腔,所述制冷组件能够在所述制冷腔内形成冷气;
10.以及隔离阀组件,所述隔离阀组件具有对接座、隔热阀芯和弹性预紧件,所述对接座为所述制冷组件或所述烹饪仓的一部分,或所述对接座相对所述制冷组件和/或所述烹饪仓固定设置,所述对接座具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第一通气口,所述制冷组件和所述烹饪腔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所述制冷组件至少能够向所述烹饪腔内输入冷气,用以降低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
11.所述隔热阀芯能够相对所述对接座运动,以切断和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口;所述弹性预紧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所述隔热阀芯上,并向所述隔热阀芯提供促使所述隔热阀芯抵压所述对接座的预紧力,以提高所述隔热阀芯与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密封效果。
12.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隔离阀组件,包括:
13.对接座,所述对接座具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用于气体的通过;
14.隔热阀芯,所述隔热阀芯能够相对所述对接座运动,以切断和打开所述第一通气
口;
15.和弹性预紧件,所述弹性预紧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所述隔热阀芯上,并向所述隔热阀芯提供促使所述隔热阀芯抵压所述对接座的预紧力,以提高所述隔热阀芯与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密封效果。
16.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食材烹饪设备,包括:
17.烹饪仓,所述烹饪仓具有用于放置食材的烹饪腔;
18.以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隔离阀组件;
19.其中,所述烹饪腔与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
20.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食材烹饪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冷热隔离装置或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隔离阀组件。
21.依据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冷热隔离装置以及隔离阀组件中,通过隔热阀芯相对的对接座运动,来实现对第一通气口的切断和打开。该弹性预紧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隔热阀芯上,并向隔热阀芯提供促使隔热阀芯抵压对接座的预紧力,该弹性的预紧力使得隔热阀芯不仅能够更好的贴合对接座,从而提高隔热阀芯与第一通气口的密封效果,而且由于该弹性预紧件的存在,使得隔热阀芯能够根据对接座表面的结构而自适应调整位置,即使对接座外表面因加工工艺等原因造成凹凸不平等缺陷,隔热阀芯也可稳定地与对接座相对运动,这降低了对对接座外表面加工精度的要求,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和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食材烹饪设备在不同视角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此时仓门处于打开状态;
23.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蒸汽加热组件和电烤加热组件的示意图;
24.图4和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冷却组件部分结构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沿图5所示a-a剖视图;
26.图7为沿图5所示b-b剖视图;
27.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隔离阀芯处于打开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图8所示c-c剖视图;
29.图10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隔离阀芯处于关闭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图10所示d-d剖视图;
31.图1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隔热阀芯相对第一通气口横向运动的示意简图;
32.图1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隔热阀芯的运动轨迹在第一通气口的径向分量的示意简图;
33.图1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制冷组件位于烹饪仓的左侧壁的示意图;
34.图1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隔离阀组件的分解图;
35.图1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隔离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7为图16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37.图18和19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基座、盖体以及隔层板在不同视角下的分解图;
38.图20为图5所示e-e剖视图;
39.图2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隔离阀芯和驱动件位于制冷仓外侧的示意图;
40.图2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隔离阀芯和对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41.图23为图22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42.图24-图27分别为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隔离阀芯和对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隔离阀芯相对对接座旋转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44.图29为图28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材烹饪设备,该食材烹饪设备能够通过加热的方式对食材进行烹饪,该加热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蒸、烤、微波加热等。
47.请参考图1-7,一些实施例中,该食材烹饪设备1具有设备主体100和制冷模块200。该设备主体100为用来食材烹饪的区域,其可具有主壳体110、烹饪仓120、箱门130、加热组件140以及其他相关装置。该烹饪仓120和加热组件140可设于主壳体110内。该制冷模块200附接在设备主体100上,主要用于对烹饪仓120进行制冷降温。该制冷模块200具有模块壳体210,该模块壳体210内设有制冷组件220(见图1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烹饪仓120、加热组件140以及制冷组件220也可设置在同一个壳体内,即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而非分设于为两个壳体之内。
48.该烹饪仓120具有用于放置食材的烹饪腔122,被放置于烹饪腔122的食材通过加热组件140的加热作用而变成熟食。其中,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口感和营养。具体地,请参考图1、2和14,该烹饪仓120具有仓壁121,仓壁121具有食材取放口123,方便用户取放食材。本技术中将食材取放口123所在一侧称为设备的正面,该食材取放口123一侧通常使用时朝向用户,但一些实施例中,在使用时该食材取放口123一侧也可朝向其他方向。该箱门130活动设置,从而打开和闭合该食材取放口123。当箱门130闭合时,可与烹饪仓120形成一个闭合的腔体,方便食材的加工。
49.请参考图14,该烹饪仓120的仓壁121还可具有背侧壁124、左侧壁125、右侧壁126、底壁127和顶壁128,背侧壁124与食材取放口123相对设置,左侧壁125和右侧壁126位于食材取放口123与背侧壁124之间,顶壁128位于烹饪仓120的顶部,底壁127位于烹饪仓120的底部。其中,该左侧壁125和右侧壁126是指食材取放口123朝向用户时,位于用户左手的侧壁为左侧壁125,位于用户右手的侧壁为右侧壁126。当然,随着设备和用户相对位置的变化,各个仓壁121也可有不同的名称。在图14中,该烹饪仓120为方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烹饪仓12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球形或椭圆形结构。
50.该加热组件140用于对放置于烹饪腔122内的食材进行加热。该加热组件140可采用但不限于微波组件、蒸汽加热组件、电烤加热组件以及其他食材烹饪加热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请参考图3,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该加热组件140包括蒸汽加热组件142和电烤加热组件141,使得该食材烹饪设备1同时具备烤箱和蒸汽加热的功能。请参考图3,一些实施例中,该蒸汽加热组件142设置在烹饪仓120的背侧壁124或其他仓壁121上,其他仓壁121可以是烹饪仓120的顶壁128、底壁127或者左侧壁125、右侧壁126等。电烤加热组件141也可设置烹饪仓120的至少一个仓壁121上,例如设置在背侧壁124、顶壁128或者其他位置。
51.为了能够对食材保鲜,该食材烹饪设备1提供了制冷组件220。该制冷组件220具有
制冷仓221,该制冷仓221具有制冷腔2211,制冷组件220能够在制冷腔2211内形成冷气。在保鲜时,该冷气可通向烹饪腔122,降低烹饪腔122内的温度,从而实现对食材进行保鲜,用户可提前将食材放置到烹饪腔122内,并预约时间进行加热烹饪。
52.为了保护制冷组件220,避免加热烹饪过程中热气流进入制冷组件220而破坏其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来了一种隔离装置,该隔离装置除包括上述的烹饪仓120、加热组件140以及制冷组件220之外,还包括隔离阀组件230。该隔离阀组件230具有对接座231和隔热阀芯233。其中,该对接座231可为制冷仓221或烹饪仓120的一部分,如可参考图12所示示意图,直接由制冷仓221或烹饪仓120的一部分作为对接座231使用功能。或者,对接座231相对制冷仓221和/或烹饪仓120固定设置,如对接座231直接或间接安装在制冷仓221或烹饪仓120上,以实现相互之间的相对固定。该隔热阀芯233采用可耐高温的材料或结构制成,其不仅起到隔断密封效果,还同时起到隔热的效果。例如,隔热阀芯233可采用金属材料,或者还可在其内部填充隔热材料(如通常的隔热棉等)加强隔热效果。
53.请参考图6、7和14,一些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具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第一通气口232。该制冷腔2211、烹饪腔122和第一通气口232连通,从而使得制冷组件220至少能够通过第一通气口232向烹饪腔122内输入冷气,用以降低烹饪腔122内的温度。即,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口232为自制冷腔2211向烹饪腔122输送冷气的出气口2321,以实现冷气的输入。制冷腔2211和烹饪腔122之间可形成自制冷腔2211向烹饪腔122单向导通的冷气输入通道,烹饪腔122内的气体可通过其他的开口排出到烹饪腔122之外。请参考图6、7和14,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气口232可分为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均分别与制冷腔2211和烹饪腔122连通,以形成循环风道,这种将制冷腔2211和烹饪腔122循环连通的结构,有利于防止冷气的外泄,进而提高制冷组件220对烹饪腔122的降温效率,使其更快地达到需要的低温状态或者到达更低的温度。
54.该第一通气口232两端分别与制冷腔2211和烹饪腔122直接或间接连通,控制第一通气口232的通断状态即可控制制冷腔2211和烹饪腔122的通断状态。在隔热阀芯233的运动轨迹上具有关闭位和打开位。请参考图11,当隔热阀芯233位于关闭位时,隔热阀芯233切断第一通气口232,以将烹饪腔122和制冷腔2211隔离;请参考图9,当隔热阀芯233位于打开位时,隔热阀芯233打开第一通气口232,以将烹饪腔122和制冷腔2211连通。当隔热阀芯233沿第一通气口232横向运动,切断第一通气口232之后,密封效果更好,进而隔热效果也更好。当然,该隔热阀芯233对第一通气口232的切断控制,可通过隔热阀芯233直接封堵第一通气口232实现,也可通过隔热阀芯233切断与第一通气口232连通的其他通道来实现,即隔热阀芯233可以但不必须与第一通气口232直接接触。其中,该隔热阀芯233的运动轨迹是指隔热阀芯233上运动部分的任一点在打开和切断第一通气口232的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轨迹。
55.在通常的阀体结构中,阀芯既要顺畅运行,又要保证一定的密封性,在阀体设计领域是个难题。为了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不但对阀芯材料耐磨性有较高要求,对零件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较高,有的甚至需要对阀芯接触配合表面进行镀膜处理或强化表面处理,这极大增加了阀体的制造成本。并且,由于一般阀体采用接触面配合实现密封,对阀体零件的装配工艺要求较高,这同样增加了阀体的安装成本。
56.为了能够在保证隔热阀芯233顺畅运行以及保证密封性的同时,简化隔热阀芯233
及其配合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请参考图15和17,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阀组件230还包括弹性预紧件239,该弹性预紧件239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隔热阀芯233上,并向隔热阀芯233提供促使隔热阀芯233抵压对接座231的预紧力,以提高隔热阀芯233与第一通气口232的密封效果。
57.该弹性预紧件239可作用于隔热阀芯233的一处或多处。该弹性预紧件239可作为一个或多个。弹性压紧件可直接连接到隔热阀芯233上,也可以连接于与隔热阀芯233联动的结构上。该弹性预紧件239对隔热阀芯233的预紧力能够促使隔热阀芯233更紧密的抵接对接座231,进而更加贴合第一通气口232的端面,实现更好的密封。
58.由于设置了弹性预紧件239,因此可降低对隔热阀芯233以及与隔热阀芯233接触的其他部件(如对接座231)的表面加工要求以及装配要求,即使其他部件或者隔热阀芯233表面存在缺陷,如不够平滑或凹凸不平,也可通过弹性预紧件239而自适应地调整,进而可稳定地与对接座231相对运动,并且更加紧密的与第一通气口232的端面贴合,这降低了各部件表面加工精度的要求,各零部件安装简单、可靠、耐糙性强,极大提高了整个阀体的可靠性以及耐糙性,既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也便于降低装配难度。
59.进一步地,为了控制隔热阀芯233的运动,该隔离阀组件230具有驱动件234,驱动件234与隔热阀芯233连接,用以驱动隔热阀芯233在关闭位和打开位之间运动。其中,该驱动件234可以为电控驱动件,即由用户输入电信号指令或者由设备系统自动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电控驱动件的工作状态,例如电控驱动件可采用旋转电机、直线电机、气缸、液缸、电磁铁驱动件等现有的电控驱动件。和/或,该驱动件234也可为手动驱动件,即通过机械传动结构,由用户手动输入力信号,以驱动隔热阀芯233的运动,例如手动驱动件可为手柄、推拉杆、转盘等采用的机械控制结构。
60.请参考图8-11以及图15,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件234采用电机进行驱动,以提高对阀芯控制的便利性。该驱动件234可直接与隔热阀芯233连接,以实现联动。当然,隔离阀组件230也具有传动机构,驱动件234的输出端与传动机构连接,用以驱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与隔热阀芯233之间活动连接,以带动隔热阀芯233运动。
61.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热阀芯233以能够相对第一通气口232横向运动的方式设置,其中,请参考图12,相对第一通气口232横向是指隔热阀芯233沿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或与该径向呈一定角度切入或退出第一通气口232,图12中a以及a’分别为隔热阀芯233从不同角度相对第一通气口232横向运动的运动轨迹,以使得隔热阀芯233在第一通气口232轴向上占据更小的空间作为其运动空间,可充分利用第一通气口232周侧的横向空间,有利于在第一通气口232轴向上减小设备的体积。
62.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该隔热阀芯233的运动轨迹在第一通气口232径向的分量大于零,即隔热阀芯233的运动轨迹的方向可分为沿第一通气口232的轴向c1延伸(即垂直于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平面,与第一通气口232的轴向c1重合或平行)的运动轨迹a1以及沿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延伸的运动轨迹a2这两个分量,图13所示实施例中,该隔热阀芯233的运动轨迹沿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延伸的分量a2大于0。在其他实施例中,当隔热阀芯233沿第一通气口232轴向运动时,此时其在第一通气口232径向的分量a2为0;当隔热阀芯233沿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运动时,其在第一通气口232的轴向c1分量a1为0。
63.当隔热阀芯233位于关闭位时,在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平面上,隔热阀芯233的正
投影完全覆盖第一通气口232的正投影;当隔热阀芯233位于打开位时,在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平面上,隔热阀芯233的正投影至多覆盖第一通气口232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例如隔热阀芯233与第一通气口232完全错开,以便于第一通气口232可以通过露出的部分连通制冷腔2211和烹饪腔122。
64.请参考图12,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隔热阀芯233相对第一通气口232横向运动进一步限定为隔热阀芯233的至少一段运动轨迹与第一通气口232的轴线c1垂直(即夹角b1为90
°
)或形成大于或等于45
°
的夹角b2。该角度的设置,可以尽量少地使隔热阀芯233在运动过程中占据第一通气口232的轴向c1空间,避免导致整个结构在第一通气口232的轴向c1上体积过大。
65.较好地,请参考图8-11,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热阀芯233沿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插入第一通气口232以及从第一通气口232中退出。该实施例中,只需在第一通气口232的轴向c1预留略大于隔热阀芯233厚度(即隔热阀芯233在第一通气口232轴向上的尺寸)的空间,即可满足第一隔热阀芯233在该方向上的要求,不会格外增大在该方向上的空间。当然,由于制造误差、装配误差以及具体配合结构的变化,该隔热阀芯233沿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并非必须严格地要求隔热阀芯233与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平行或重合,只要隔热阀芯233与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所成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如10
°
以下或20
°
以下),都视为沿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运动。
66.为了保证第一通气口232的气体流通量,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该第一通气口232背离密封端2324的部分的径向截面大于密封端2324的径向截面。
67.更具体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第一通气口232中背离密封端2324的一端为对接端2325,对接端2325用于与烹饪腔122或制冷腔2211连通,对接端2325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该对阶段的径向截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其径向截面面积大于密封端2324的径向截面面积即可。
68.进一步地,在能够实现相对第一通气口232横向移动,并切断和打开第一通气口232的前提下,该隔热阀芯233相对对接座231的运动方式可自由选择,例如,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热阀芯233的运动为平移或旋转。其中,平移是指隔热阀芯233的运动轨迹大致位于一个平面(不限于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如图8-11所示,此时隔热阀芯233沿图示左右方向往复平移。当然,该平移是指隔热阀芯233的主要运动轨迹大致位于一个平面内,由于制造误差、装配误差以及具体配合结构的变化,当隔热阀芯233在平移过程中,也可以伴随一些垂直于其平移平面的浮动,本实施例将这些情况也视为平移的一种形式。隔热阀芯233的平移的轨迹可以为直线、曲线、折线、环形(即闭合路径,可以为圆环形、椭圆环形或环状多边形等)以及异形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该旋转则指隔热阀芯233以某一个为圆形进行转动,例如以其上一点为圆心自转。
69.当然,该平移和旋转只是隔热阀芯233的运动方式的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择其他的运动方式。
70.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17和23,一些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具有支撑面2313,隔热阀芯233沿支撑面2313的表面运动。例如,隔热阀芯233以能够在支撑面2313上平移或旋转的方式设置。该第一通气口232贯通设置在支撑面2313上,隔热阀芯233在运动过程中可与接触或不接触支撑面2313。该方式可减少隔热阀芯233在垂直于支撑面2313
方向上所占空间,可充分利用支撑面2313本身横向空间,有利于在垂直于支撑面2313的方向上减小设备的体积。
71.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仓壁121具有用于安装隔离阀组件230的对接外壁,隔离阀组件230位于对接外壁的外侧,第一通气口232的轴线c1与对接外壁所在平面垂直或形成锐角,如此,在具备冷却保鲜功能的同时,还可减少整个设备在对接外壁这一侧于第一通气口232轴向上的体积。其中,只要不与其他结构冲突,该仓壁121的任一侧都可作为对接外壁,例如背侧壁124、左侧壁125、右侧壁126、顶壁128和底壁127中的至少一侧具有对接外壁。
72.请参考图14,一些实施例中,该左侧壁125具有对接外壁129,即制冷组件220设置于左侧壁125上,在图示实施例中,该第一通气口232的轴线c1与左侧壁125相互垂直,当然,两者也可成锐角结构。其中,请参考图5和14,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220通过对接座231与烹饪仓120对接。为了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一些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与烹饪仓120之间设置隔热层235(如隔热棉等隔热材料制成)进行隔热。
73.进一步地,请参考图8,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增加制冷组件220与烹饪仓120的隔热效果,对接座231上填充有第二隔热层236(如隔热棉等隔热材料制成),通过第二隔热层236进行隔热。
74.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左侧壁125和右侧壁126中的至少一侧具有对接外壁129,相对于其他制冷组件220与左侧壁125和右侧壁126的安装方式而言,这种布置将使得整个设备左右方向(本实施例将其定义为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更小。此时,隔热阀芯233可沿对接外壁129的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相对对接座231运动。本实施例将食材取放口123所在一侧定义为前,背侧壁124所在一侧为后,左侧壁125所在一侧为左,右侧壁126所在一侧为右,顶壁128所在一侧为上,底壁127所在一侧为下。这些方位名词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各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实质在于强调各特征的相对位置,因此各方位名词可随着方向定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75.当制冷组件220设置于背侧壁124时,相对于其他制冷组件220与背侧壁124的安装方式而言,本实施例这种结构也可进一步减小设备在前后方向(本实施例将其定义为设备的深度方向)的尺寸;当制冷组件220设置于顶壁128或底壁127时,对于其他制冷组件220与顶壁128或底壁127的安装方式而言,本实施例这种结构也可进一步减小设备在上下方向(本实施例将其定义为设备的高度方向)的尺寸。
76.进一步地,由于烹饪仓120在进行食材烹饪时处于高温环境,温度通常会自烹饪仓120传递到四周,也会一定程度的传递到隔热阀芯233和驱动件234上。当驱动件234为手动驱动件时,可能把热量传递到用户握持部,如果温度过高,将影响用户的操控体验。当驱动件234为电控驱动件时,过高的环境温度也不利于电控驱动件的工作效率,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利用制冷仓221的冷却效果附带给驱动件234以及隔热阀芯233降温。
77.请参考图6、7和18,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热阀芯233和驱动件234设于制冷仓221的内侧,制冷腔2211内的冷气能够对隔离阀组件230降温。其中,该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为制冷仓221的一部分,该第一通气口232直接设于制冷仓221的仓壁12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也可固定安装在制冷仓221上,不作为制冷仓221的一部分。
78.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7和图18和19,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冷仓221具有基座2214和盖体231(这些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作为盖体231),基座2214和盖体231固定并围合成制冷腔2211,这包括直接由基座2214和盖体231围成制冷腔2211,也包括基座2214和盖体231与其他部件一起围成制冷腔2211。其中,该基座2214和盖体231均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分别由多个子部件拼接组装而成。
79.具体地,作为一种示例,请参考图6、7和图18和19,一些实施例中,该盖体231具有朝向基座2214凸起设置的凸壳2314,该基座2214上具有与凸壳2314配合的配合部2215,在图示实施例中,该配合部2215可以为凹槽形式,以便凸壳2314能够嵌入至配合部2215中,以形成定位。基座2214和盖体231之间可通过螺钉固定、焊接、粘接、卡接等。该实施例中,盖体231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对接座231,隔热阀芯233沿盖体231的内表面运动,例如平移或者转动。当然,对接座231也可相对盖体231固定设置。
80.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6、7和图18和19,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隔层板2216,隔层板2216设于基座2214和盖体231之间,隔层板2216与基座2214形成第一制冷腔2212,制冷组件220具有制冷件222,该制冷件222的冷却部2221至少一部分设于第一制冷腔2212内。该第一制冷腔2212可与出气口2321连通,以便引导冷气从出气口2321排出。该第一制冷腔2212也可与进气口2322连通,以便来自外界或烹饪腔122的气体能够进入到第一制冷腔2212中。
81.该制冷件222的冷却部222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制冷腔2212内,该冷却部2221既可以包括制冷件222的制冷端,当制冷端上设有导温结构时,该冷却部2221还包括该导温结构。例如,请参考图6、7和图18-20,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冷件222为半导体制冷片,该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制冷端和热端,该冷却部2221包括制冷端和与制冷端连接的导温翅片,该导温翅片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制冷腔2212内。冷却部2221产生低温通过导温翅片传递至第一制冷腔2212内的空气,以形成冷气。
82.其中,请参考图6、7和图18-20,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制冷腔2212内还可以设有第一流体驱动件223,该第一流体驱动件223用于驱动气体流经冷却部2221,并向出气口2321流动,以提高冷气的排出量,增加制冷效率。在图示实施例中,该第一流体驱动件223为离心风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替换为其他形式的流体驱动件234。该离心风扇为径向出风,其可沿进气口2322的轴向设置,并与冷却部2221并排,从而减小了整个第一制冷腔2212在进气口2322和出口气轴向的空间要求,有利于在该方向上减小尺寸。
83.进一步地,该隔层板2216还与盖体231围成用于第二制冷腔2213,第二制冷腔2213与第一制冷腔2212相通或隔开,隔热阀芯233和驱动件234设于第二制冷腔2213中。在图6、7和图18和19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制冷腔2212和第二制冷腔2213连通,例如可通过隔层板2216与基座2214之间的缝隙连通,使部分冷气可以流动到第二制冷腔2213内,从而降低第二制冷腔2213内的温度,进而对隔热阀芯233、驱动件234以及对接座231(或盖体231)进行降温。
84.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制冷腔2212和第二制冷腔2213也可密封隔开,两者不相通,以保证第一制冷腔2212内的冷气可以尽可能多地输送至烹饪腔122内,提高制冷降温效率。此时,虽然第一制冷腔2212和第二制冷腔2213不相通,但第一制冷腔2212内的冷气依然可通过隔层板2216本身而传递至第二制冷腔2213中,进而一定程度地降低第二制冷腔2213内的温度,用作对隔热阀芯233、驱动件234以及对接座231(或盖体231)进行降温。
85.将制冷腔2211分为第一制冷腔2212和第二制冷腔2213,不仅可以使冷气输送更加独立,而且还可以利用冷气的低温来对隔热阀芯233、驱动件234以及对接座231(或盖体231)进行降温,同时也利于整个制冷组件220结构的紧凑,有利于体积的减小。
86.为了能够进一步地减小体积,请继续参考图6、7和图18-20,一些实施例中,隔层板2216具有向第一制冷腔2212内部凹陷的凹陷槽2219,该凹陷槽2219用于收纳驱动件234。一些实施例中,该凹陷槽2219向第一制冷腔2212内凸起设置,使其伸入第一制冷腔2212内,从而利用第一制冷腔2212内的冷气,对驱动件234进行降温。例如,在图示实施例中,该凹陷槽2219向第一制冷腔2212凸起设置于位于冷却部2221的中间或位于相邻冷却部2221之间的间隙内。而且,该凹陷槽2219向第一制冷腔2212凸起设置,也可充分利用第一制冷腔2212内的空间来容置驱动件234,因此在出气口2321的轴向上不必另外设置过大的空间来容纳驱动件234,进一步地减小制冷组件220在出气口2321轴向c1上的尺寸,更利于制冷组件220在该方向上实现轻薄化。
87.为了将第一制冷腔2212与第一通气口232连通,请继续参考图18,一些实施例中,隔层板2216上设有第二通气口2219,第二通气口2219与对应的第一通气口232相通,以实现气体的通过。该第二通气口2219与对应的第一通气口232可直接对接连通,也可通过其他转接结构实现连通。
88.请继续参考图6、7和图18-20,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第一通气口232的数量和类型,该第二通气口2219同样可分为第二进气口2218和第二出气口2217,该第二进气口2218与对接座231的进气口2322连通,该第二出气口2217与对接座231的出气口2321连通。当然,当对接座231只有出气口2321时,该第二通气口2219也可只具有第二出气口2217,并与对接座231的出气口2321连通。
89.请继续参考图6、9,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通气口2219和第一通气口232之间可具有阀芯运动间隙237,隔热阀芯233在阀芯运动间隙237内运动,用以切断和打开第一通气口232与对应的第二通气口2219之间的通道。
90.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腔2211还可被分隔成更多的子制冷腔,每个子制冷腔用来容置不同的部件和结构。或者,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冷腔2211也可不分隔为多个子制冷腔,即制冷腔2211为一个连通的腔体,例如,将图6、7和图20中的第一制冷腔2212封闭,作为一个独立的制冷腔2211使用,此时,该隔离阀组件230可被设置在第一制冷腔2212内,也可按照现在的结构,安装在隔层板2216上,此时隔层板2216作为制冷仓221的仓壁121。
91.以上示出了一些将隔离阀组件230设于制冷仓221内的实施例,此外,隔离阀组件230还可设于制冷仓221的外侧,请参考图21,一些实施例中。隔热阀芯233和驱动件234设于制冷仓221的外侧,对接座231为制冷仓221的一部分或固定在制冷仓221上。
92.当隔离阀组件230设于制冷仓221外侧时,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冷仓221面向驱动件234的一面也可具有凹陷槽2219,凹陷槽2219自烹饪腔122所在一侧向制冷腔2211的内部凹陷,驱动件234嵌设于凹陷槽2219内。其中,凹陷槽2219的背面向制冷腔2211内凸起,用以通过制冷腔2211内的冷气对驱动件234进行降温,同时也可利用制冷腔2211的空间容置驱动件234,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减小通气口轴向的尺寸。
93.进一步地,该第一通气口232可直接与烹饪仓120连通,也可通过过渡结构与烹饪
仓120实现连通。请参考图5和14,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通气口232直接插入至烹饪仓120的烹饪腔122内。第一通气口232插入烹饪腔122的一端可设置滤网2323,以防止食材残渣进入到第一通气口232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通气口232也可与烹饪仓120上的对接口对接,或者由烹饪仓120上的对接口插入第一通气口232中。
94.请参考图16和17,一些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本身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一体成型的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该第一通气口232可贯通的设置在该一体成型的结构上。此外,该对接座231也可以由多个零件装配组合而成,请参考图8-11,一些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包括座体2311和设置在座体2311上的对接头2312,该第一通气口232贯通设置在对接头2312上。根据第一通气口232数量和类型的不同,该对接头231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对接座231可通过该对接头2312与烹饪仓120连通,如图5和14所示,对接头2312的一端直接插入到烹饪仓120内,对接头2312的另一端则用来直接或间接地连通制冷腔2211。
95.进一步地,请参考图8-11、图16和17以及图22-29,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气口232可分为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此时,利用同一个驱动件234控制隔热阀芯233同步打开和关闭进气口2322和出气口2321。具体地,当隔热阀芯233位于关闭位时,隔热阀芯233同时切断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当隔热阀芯233位于打开位时,隔热阀芯233同时打开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这种利用同一个驱动件234控制隔热阀芯233同步打开和关闭进气口2322和出气口2321的方式,能够节省驱动件234的数量,从而简化结构,有利于将结构设计的更紧凑,体积更小。
96.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针对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分别设置不同的驱动件234和隔热阀芯233进行通断控制。
97.进一步地,对接座23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通气口232具有多个时,这些第一通气口232可设置在同一个对接座231上,也可设于不同的对接座231上。例如,如图8-11、图16和17以及图28和29所示实施例,作为第一通气口232的进气口2322和出气口2321可设置在同一个对接座231上。再例如,如图22-27所示,作为第一通气口232的进气口2322和出气口2321可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对接座231上。
98.具体地,请参考图8-11、图16和17以及图28和29,一些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为一个,该对接座231可同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通气口232,第一通气口232分为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驱动件234安装在对接座231上,并位于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之间的区域,充分利用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之间的区域。
99.请参考图8-11、图16和17,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件234为电机,具体可以为旋转电机。该传动机构为丝杆螺母传动副,电机与丝杆螺母传动副的丝杆2381连接,该电机输出旋转运动,以带动丝杆2381旋转,进而传动螺母2382沿丝杆2381轴向往复运动,丝杆螺母传动副的螺母2382与隔热阀芯233连接,以带动隔热阀芯233沿丝杆2381的轴向往复运动,实现隔热阀芯233在打开位和关闭位之间的切换。这种传动方式简单稳定,有利于整个结构体积的简化,也便于实现隔热阀芯233对进气口2322和出气口2321的控制。
100.请参考图24-27,一些实施例中,该驱动件234为电机,具体可以为旋转电机。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电机与齿轮齿条机构的驱动齿轮2384连接,齿轮齿条机构具有至少一条齿条2385,驱动齿轮2384与齿条2385啮合,隔热阀芯233与对应的齿条2385形成隔热阀芯233联动结构,齿条2385带动隔热阀芯233在关闭位和打开位之间切换。
101.当第一通气口232分为进气口2322和出气口2321时,请参考图24-27,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齿轮2384的轴线平行于第一通气口232的轴线c1。齿条2385为两个,两个齿条2385相对地设置在驱动齿轮2384的两侧,驱动齿轮2384位于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之间的区域,各齿条2385分别与一个隔热阀芯233形成隔热阀芯233联动结构,以驱动两个隔热阀芯233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分别通过对应的隔热阀芯233控制切断和打开。
102.如图25所示,当两个齿条2385回缩时,由于隔热阀芯233与齿条2385在图示高度上有重叠,因此最多只能回到图25所示状态,这将造成整个隔离阀组件230在图示左右方向上长度较大。对此,请参考图26,一些实施例中,在隔热阀芯233联动结构中隔热阀芯233与齿条2385在驱动齿轮2384的轴向上形成台阶状,在隔热阀芯233向驱动齿轮2384回缩时,一个隔热阀芯233联动结构的隔热阀芯233与另一个隔热阀芯233联动结构的齿条2385在驱动齿轮2384的轴向上层叠设置。由于该台阶状的结构对隔热阀芯233形成了避让,因此可以将两个隔热阀芯233回缩到更接近的位置,进而减小隔离阀组件230在图示左右方向上长度。
103.此外,请参考图27,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齿条2385与驱动齿轮2384之间啮合设置有至少一个小齿轮2386,以拉开两个齿条2385之间的间隙,在隔热阀芯233向驱动齿轮2384回缩时,隔热阀芯233收纳于间隙中。因此可以将两个隔热阀芯233回缩到更接近的位置,进而减小隔离阀组件230在图示左右方向上长度。
104.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4-27,一些实施例中,该对接座231为至少两个,出气口2321和进气口2322分设于两个不同对接座231上,驱动件234位于两个对接座231之间的区域,以充分利用两个对接座231之间的空间,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105.以上各实施例所示的传动机构也可替换为同步带传动副或蜗轮蜗杆传动副等各种已被公开的传动机构。
106.进一步地,隔热阀芯233除了上述的平移运动之外,隔热阀芯233同样也可做旋转运动。请参考图28-29,一些实施例中,隔热阀芯233组件还具有导向结构2388,驱动件234相对对接座231固定设置,驱动件234或传动机构输出直线往复运动,隔热阀芯233与导向结构2388配合,将驱动件234输出的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隔热阀芯233的旋转往复运动。其中,该驱动件234可为直线电机、气缸、液缸、电磁铁等能够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结构,从而由驱动件234直接驱动隔热阀芯233。此外,该驱动件234也可为旋转电机,其输出旋转运动,再通过传动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传动机构可采用丝杆螺母传动副、齿轮齿条传动副、同步带传动副或蜗轮蜗杆传动副等等。
107.请参考图28-29,一些实施例中,隔热阀芯233相对对接座231转动连接,对接座231上的导向结构2388为凸起设置的导柱,隔热阀芯233设有与导柱配合的导槽,驱动件234驱动导柱往复直线运动,以带动隔热阀芯233旋转。和/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对接座231上导向结构2388也可替换为导槽,隔热阀芯233设有与导槽配合的导柱。
108.具体地,该驱动件234为旋转电机,该传动机构为丝杆螺母传动副,该丝杆螺母传动副的螺母2382与导柱或导槽联动,当驱动该导柱或导槽做直线往复运动时,由于隔热阀芯233只能转动,因此该直线往复运动将转换为隔热阀芯233的旋转运动,进而切断和打开进气口2322和出气口2321。
109.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该弹性预紧件239包括第二弹性件2391,该驱动件234的
输出端与隔热阀芯233通过第二弹性件2391形成浮动连接,第二弹性件2391用于向隔热阀芯233提供驱动隔热阀芯233向对接座231运动的弹性回复力,以促使隔热阀芯233贴合对接座231。当驱动件234的输出端与隔热阀芯233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时,该第二弹性件2391可设于传动机构和隔热阀芯233之间。
110.请参考图15和17,一些实施例中,该传动机构为丝杆螺母传动副,此时,螺母2382与隔热阀芯233活动连接,螺母2382和隔热阀芯233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2391,该第二弹性件2391用于向隔热阀芯233提供驱动隔热阀芯233向对接座231运动的弹性回复力,以促使隔热阀芯233贴合对接座231。
111.请参考图24-27,一些实施例中,该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该齿条2385与隔热阀芯233之间活动连接,且齿条2385和隔热阀芯233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2391,第二弹性件2391用于向隔热阀芯233提供驱动隔热阀芯233向对接座231运动的弹性回复力,以促使隔热阀芯233贴合对接座231。
112.请参考图28-29,一些实施例中,当隔热阀芯233相对对接座231旋转时,该隔热阀芯233也可设有第二弹性件2391,第二弹性件2391用于向隔热阀芯233提供驱动隔热阀芯233向对接座231运动的弹性回复力,以促使隔热阀芯233贴合对接座231。
113.进一步地,该驱动件234可被安装在对接座231上,也可被安装在其他结构,例如安装在相对对接座231固定的其他结构,如制冷仓221、隔层板2216、烹饪仓120或其他结构等等。
114.请参考图8、15和16,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阀组件230包括驱动件支架2387,驱动件支架2387相对对接座231固定设置,驱动件234安装在驱动件支架2387上。为了使结构更加紧凑,该驱动件支架2387与对接座231之间留出隔热阀芯通道2388,隔热阀芯233位于隔热阀芯通道2388内,并穿过驱动件支架2387。在图8、15和16所示实施例中,该驱动件支架2387安装在对接座231(或盖体231)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驱动件支架2387也可安装在其他结构上,例如安装在制冷仓221的隔层板2216或者基座2214上。
115.进一步地,除了在驱动件234的输出端与隔热阀芯233形成浮动连接结构之外,还可在第一通气口232处设置其他弹性预紧件239,以加强隔热阀芯233与第一通气口232的密封效果。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392,第一弹性件2392用于向隔热阀芯233提供使隔热阀芯233压紧第一通气口232的预紧力。
116.请参考图8、9、15-17,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气口232的一端对应设有抵压座240,抵压座240与对接座231之间留有供隔热阀芯233进出的阀芯运动间隙237。该第一弹性件2392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抵压座240上,并向抵压座240提供驱动抵压座240向对接座231运动的弹性回复力,以在隔热阀芯233位于关闭位时将隔热阀芯233压紧在第一通气口232上。
117.请参考图8、9、15-17,一些实施例中,抵压座240具有对接口241,对接口241与第一通气口232连通,阀芯运动间隙237位于对接口241和第一通气口232之间,对接口241背离第一通气口232的一端用于与烹饪腔122或制冷腔2211连通,隔热阀芯233通过切断和打开对接口241与第一通气口232之间的通道,即可实现对烹饪腔122和制冷腔2211通断状态的控制。
118.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抵压座240也可只起到抵压隔热阀芯233的作用,不用于连通制冷腔2211和烹饪腔122。
119.更具体地,请参考图8、9、15-17,一些实施例中,对接座231上设有多个限位柱242,抵压座240活动安装于限位柱242上,第一弹性件2392设于限位柱242和抵压座240之间,以将抵压座240压向对接座231。该限位柱242可固定安装对接座231或者其他与对接座231相对固定的结构上。此外,该第一弹性件2392也可间接地连接到抵压座240上,以向抵压座240施加弹力。
120.进一步地,请参考图9,一些实施例中,抵压座240和对接座231中至少其一设有绕第一通气口232的轴线c1设置的凸起244,在隔热阀芯233位于关闭位时,凸起244与隔热阀芯233抵紧密封。凸起244可减小抵压座240以及对接座231与隔热阀芯233的接触面积,从而使两者之间抵压力更集中,更大,进而提高密封性。请参考图9和15,一些实施例中,该凸起244可为闭合的环状结构。
121.进一步地,该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截面可为各种形状,如图16和17所示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此外,该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截面还可为椭圆形、三角形以及各种多边形,此外,该第一通气口232的径向截面也可为异形,只要不影响气流的流动即可。
122.请参考图11和17,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热阀芯233具有密封部2331和连通口2332,密封部2331和连通口2332的数量与第一通气口232的数量对应。当隔热阀芯233位于关闭位时,密封部2331切断第一通气口232;当隔热阀芯233位于打开位时,连通口2332与第一通气口232对齐,打开第一通气口232。
123.请参考图22和23,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热阀芯233至少一端也可不另设连通口2332,只具有密封部2331,密封部2331的数量与第一通气口232的数量对应,当隔热阀芯233位于关闭位时,密封部2331切断第一通气口232;当隔热阀芯233位于打开位时,密封部2331从第一通气口232处移开,露出第一通气口232的至少一部分,以打开第一通气口232。
124.进一步地,为了限制隔热阀芯233的运动极限位置,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和10,隔离阀组件230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检测单元246和控制单元300(图中该控制单元300仅为简单的示意),位置检测单元246用于检测隔热阀芯233是否运动至限位位置,控制单元300根据位置检测单元246的反馈信号,控制隔热阀芯233停止运动。该位置检测单元246可采用已公开的各种能够实现位置检测的结构,例如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压力式位置传感器、光栅检测模块等。
125.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位置检测单元246失效,无法限制隔热阀芯233的运动极限位置,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和10,还包括机械限位结构247,机械限位结构247位于隔热阀芯233或与隔热阀芯233联动的其他部件的运动轨迹上,用以阻挡隔热阀芯233或与隔热阀芯233联动的其他部件运动。该机械限位结构247通常为凸块或其他能够阻挡隔热阀芯233以及与隔热阀芯233联动的其他部件运动的机械结构。当然,对应的,隔热阀芯233上也设有与位置检测单元246和/或机械限位结构247配合的凸起部2333,以便能够触发位置检测单元246和/或与机械限位结构247形成限位。
12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食材烹饪设备1,其包括烹饪仓120,烹饪仓120具有用于放置食材的烹饪腔122。该烹饪仓120可采用但不限于通过以上所述的加热组件140实现对食材的烹饪。同时,该食材烹饪设备还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隔离阀组件230,该烹饪腔122与隔离阀组件230的第一通气口232连通,该第一通气口232同时与另一个对象连通,该对象可以是但不限于制冷组件220。通过隔离阀组件230的控制,可以方便的切
断和打开烹饪腔122与其他对象之间通断,同时还可起到隔热的作用。
127.以上各实施例展示了隔离阀组件230在食材烹饪设备1中的应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隔离阀组件230也可被应用于其他需要进行流体控制的技术领域。
128.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