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2023-01-17 12:05: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直流充电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2.液冷端子是一种安装在直流充电枪中,用于固定导体线缆,并对导体线缆进行冷却的装置。
3.导体线缆的一端装配液冷端子,另一端装配前端装配件,两者分别装配在导体线缆的两端,通常的装配步骤为:先在导体线缆的前端装配前端装配件、确定导体线缆的长度、再在导体线缆的尾端装配液冷端子。
4.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导体线缆的材质较软,容易在装配过程中发生退缩、弯曲等现象,导致安装不到位,并且尾端端子侧面的转接口无法看见尾端端子中用于固定安装导体线缆的卡槽,因此无法通过观察来确定导体线缆的位置是是否正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导体线缆的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液冷端子装配在导体线缆上时,容易安装不到位的问题。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结构,用于对导体线缆进行装配,包括:
7.前端装配件、液冷端子以及辅助组件;
8.所述前端装配件和所述液冷端子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用于设置所述导体线缆的空间;
9.所述前端装配件包括液冷管和液冷头,所述液冷头设置在所述液冷管上,用于向所述液冷管输入冷却液;
10.所述液冷端子包括端子主体、压接部、转接头以及衬套结构;
11.所述衬套结构和所述压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端子主体的两端,所述衬套结构与所述前端装配件固定连接,所述端子主体的侧面具有转接口,所述转接口用于安装所述转接头;
12.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牵引线、固定环以及标记;
13.所述固定环将所述牵引线压接在所述导体线缆上,所述牵引线通过所述转接口伸展出所述液冷端子,所述标记设置在处于所述转接口中心位置处的所述导体线缆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套结构包括衬套管和螺母;
15.所述衬套管分别与所述端子主体和所述液冷管固定连接;
16.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衬套管上,以固定所述液冷管和所述衬套管。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线的截面面积为0.7-0.8mm2。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线的长度为40-50mm。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通过压接工艺设置在所述导体线缆上,所述固
定环的外径为所述导体线缆外径的90%~100%。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导体线缆上的位置距离所述液冷管3-5mm。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接部通过压接工艺对所述导体线缆进行固定,所述压接部压接后的外径为压接前的70-90%。
2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方法,采用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结构,以对所述导体线缆进行装配,包括:
23.s1:在所述导体线缆的前端装配所述前端装配件;
24.s2:将所述牵引线通过所述转接口伸展出所述液冷端子;
25.s3:通过所述转接口观察所述标记,通过所述牵引线对所述导体线缆进行调整,令所述标记处于所述转接口的中心位置;
26.s4:对所述压接部进行压接。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包括:
28.s21:将所述液冷端子装配在所述导体线缆的后端;
29.s22:将所述牵引线从转接口处引出。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4包括:
31.s41:将所述牵引线缠绕在液冷端子上;
32.s42:对所述压接部进行压接;
33.s43:解除所述牵引线的缠绕,并剪断所述牵引线。
3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在导体线缆上设置有标记和牵引线,标记设置在转接口中心位置处的导体线缆上,牵引线由固定环压接在导体线缆上,在装配液冷端子时,通过转接口观察导体线缆上的标记,通过牵引线对导体线缆进行调整,以令液冷端子和导体线缆正确装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液冷端子装配在导体线缆上时,容易安装不到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结构的液冷端子示意图;
3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3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方法的步骤s2示意图;
40.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体线缆的装配方法的步骤s4示意图。
41.附图标记:1-导体线缆、2-前端装配件、3-液冷端子、4-辅助组件、21-液冷管、22-液冷头、31-端子主体、310-转接口、32-压接部、33-转接头、34-衬套结构、41-牵引线、42-固定环、43-标记、341-衬套管、34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3.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45.参照图1、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较佳实施例。
4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导体线缆1的装配结构,用于对导体线缆1进行装配,包括:
47.前端装配件2、液冷端子3以及辅助组件4。
48.具体地,前端装配件2和液冷端子3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用于设置导体线缆1的空间。
49.更具体地,前端装配件2包括液冷管21和液冷头22,液冷头22设置在液冷管21上,用于向液冷管21输入冷却液,以对导体线缆1进行冷却。
50.更具体地,液冷端子3包括端子主体31、压接部32、转接头33以及衬套结构34。
51.更具体地,衬套结构34和压接部32分别设置在端子主体31的两端,衬套结构34与前端装配件2固定连接,端子主体31的侧面具有转接口310,用于安装转接头33。
52.需要说明的是,导体线缆1抵接在压接部32的内部,压接部32通过压接工艺固定住导体线缆1,冷却液在端子主体31内流通,并通过转接头33流走,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
53.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冷却液的顺利循环,用于设置导体线缆1的前端装配件2和液冷端子3只有液冷头22和转接口310两个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因此在对导体线缆1进行装配时,只能通过液冷头22和转接口310对内部进行观察。
54.需要说明的是,导体线缆1的材质为易形变的柔软材质,在装配时容易发生弯折、错位等情况;更具体地,第一步先装配前端装配件2时,由于此时液冷端子3未装配,因此可以通过液冷管21的开口对液冷管21内部导体线缆1的装配情况进行观察,以辅助正确装配导体线缆1,但是在第二步装配液冷端子3时,只能通过转接口310对内部进行观察,此时无法观察到压接部32内导体线缆1的情况,无法确认导体线缆1是否装配在正确位置。
55.更具体地,辅助组件4包括牵引线41、固定环42以及标记43。
56.更具体地,固定环42将牵引线41压接在导体线缆1上,牵引线41通过转接口310伸展出液冷端子3,标记43设置在处于转接口310中心位置处的导体线缆1上。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未装配液冷端子3时,将导体线缆1放在液冷端子3外部与液冷端子3进行比对,在导体线缆1上进行标记43,标记43的位置为导体线缆1设置在液冷端子3内部时处于转接口310中心位置的导体线缆1上。
58.可以理解的是,导体线缆1在外部与液冷端子3比对时,代表着导体线缆1装配在液冷端子3中的理想情况,因此当导体线缆1装配在液冷端子3内部时,若标记43处于转接口310的中心位置,则代表导体线缆1在液冷端子3内部装配正确。
59.可以理解的是,固定环42将牵引线41压接在导体线缆1上,牵引线41通过拉拽可以对导体线缆1进行位置调整,因此当标记43未处于转接口310中心位置时,可以使用牵引线
41对导体线缆1进行位置调整,直至标记43处于转接口310的中心位置,此时代表导体线缆1在液冷端子3内部装配正确。
6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体线缆1的装配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1.在导体线缆1上设置有标记43和牵引线41,标记43设置在转接口310中心位置处的导体线缆1上,牵引线41由固定环42压接在导体线缆1上,在装配液冷端子3时,通过转接口310观察导体线缆1上的标记43,通过牵引线41对导体线缆1进行调整,以令液冷端子3和导体线缆1正确装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液冷端子3装配在导体线缆1上时,容易安装不到位的问题。
62.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结构34包括衬套管341和螺母342。
63.具体地,衬套管341分别与端子主体31和液冷管21固定连接,螺母342套设在衬套管341上,以固定液冷管21和衬套管341。
64.更具体地,衬套管341的一端与端子主体31嵌合,衬套管341的另一端与衬套管341嵌合。
65.更具体地,嵌合后的衬套管341固定不稳定,因此需要设置螺母342对其进行固定。
66.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线41的截面面积为0.7-0.8mm2。
67.具体地,牵引线41的截面不能过大,以防压接失败,或压接后对冷却液的流通造成阻碍。
68.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线41的长度为40-50mm。
69.具体地,牵引线41需要具有一定范围的长度,若牵引线41长度过短,则无法透过转接口310伸展出来,导致无法通过牵引线41对导体线缆1进行位置调整。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42通过压接工艺设置在导体线缆1上。
71.具体地,压接工艺是一种通过挤压令两者固定连接的工艺。
72.需要说明的是,导体线缆1设置在液冷管21内,冷却液在其中流通,若固定环42占据了过大的体积,则会对冷却液的流通造成阻塞,因此需要对固定环42实行大力度的压接,将固定环42压接至陷入导体线缆1之中,以令固定环42固定在导体线缆1上。
73.更具体地,固定环42呈圆管状,其截面为圆环状,固定环42在压接进导体线缆1后,其外径为导体线缆1外径的90%~100%。
74.更具体地,固定环42可以是铜管。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42设置在导体线缆1上的位置距离液冷管213-5mm。
76.具体地,固定环42用于固定牵引线41,牵引线41需要从转接口310伸展出液冷端子3。
77.更具体地,牵引线41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固定环42的位置需要设置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牵引线41能够从转接口310伸展出来。
78.参阅图3,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导体线缆1的装配方法,采用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导体线缆1的装配结构,以对导体线缆1进行装配,包括:
79.s1:在导体线缆1的前端装配前端装配件2。
80.具体地,在导体线缆1前端装配的为前端装配件2,前端装配件2包括液冷管2121和液冷头22,螺母342将液冷管21固定在外衬套上,其中,液冷头22设置在液冷管21上,并且液冷头22具有一个与外部连通的管道,用于向液冷管21内部输送冷却液,冷却液在液冷管21
中流通,以对内部的导体线缆1进行冷却。
81.s2:将牵引线41通过转接口310伸展出液冷端子3。
82.需要说明的是,牵引线41的作用是对导体线缆1进行拉拽,以将导体线缆1的在液冷端子3中的位置调整至正确状态,因此,牵引线41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度,以及柔软的性质。
83.s3:通过转接口310观察标记43,通过牵引线41对导体线缆1进行调整,令标记43处于转接口310的中心位置。
84.可以理解的是,导体线缆1的长度大于液冷管21的长度,因此在将液冷管21装配在导体线缆1上后,导体线缆1会有一部分暴露在外,这一部分将会设置在液冷端子3内部,由于衬套管341呈封闭结构,因此无法通过衬套管341观测导体线缆1。
85.需要说明的是,端子主体31上具有一个转接口310,用于安装转接管,转接管的用途是将端子主体31内的冷却液引导流走,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在将液冷端子3装配到导体线缆1上时,可以先不进行转接管的转配,此时通过转接口310可以对导体线缆1进行观测。
86.然而,端子主体31的后端具有一个压接部32,导体线缆1需要设置在压接部32中,对导体线缆1进行压接,以完成装配,而通过转接口310无法观测压接部32中导体线缆1的状况。
87.因此,在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中,在导体线缆1上进行标记43,标记43的位置为将液冷端子3装配到导体线缆1上时,在转接口310中心位置处的导体线缆1,如此在装配导体线缆1时,即可通过转接口310处看见的导体线缆1上的标记43的位置来确定压接部32中导体线缆1的状态,当标记43处于转接口310的中心位置上时,即可确定导体线缆1位置正确。
88.可以理解的是,在装配导体线缆1时,导体线缆1被液冷管21和液冷端子3包覆,因此当导体线缆1位置不当时,缺少调整导体线缆1位置的手段,只能够拆卸重新进行装配,步骤复杂,且成功率较低。
89.因此,在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中,在导体线缆1上绑定一根牵引线41,牵引线41通过转接口310伸展出来,因此可以通过拉拽牵引线41对导体线缆1的位置进行调整,当通过牵引线41将导体线缆1上的标记43调整至预设位置时,即代表导体线缆1在压接部32中进入了正确的位置,此时可以对压接部32进行压接操作,以完成导体线缆1的装配。
90.s4:对压接部32进行压接。
91.具体地,压接部32在压接后,会固定住导体线缆1。
92.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在压接过程中保持导体线缆1的稳定,需要预先将牵引线41缠绕在液冷端子3上维持稳定,而在压接完成后,为了令转接口310能够设置转接头33,因此需要剪断牵引线41。
93.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在导体线缆1上进行标记43和固定牵引线41,通过牵引线41对导体线缆1进行位置调整,通过标记43确定导体线缆1的位置是否调整正确,令导体线缆1能够装配进入液冷端子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液冷端子3装配在导体线缆1上时,容易安装不到位的问题。
94.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包括:
95.s21:将液冷端子3装配在导体线缆1的后端。
96.具体地,液冷端子3装配在导体线缆1的后端,与前端装配件2一起对导体线缆1进行封闭,令冷却液在其中流通。
97.s22:将牵引线41从转接口310处引出。
98.需要说明的是,牵引线41用于对导体线缆1进行调整,以令导体线缆1位置正确,因此,需要将牵引线41从转接口引出,以对导体线缆1进行位置调整。
99.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4包括:
100.s41:将牵引线41缠绕在液冷端子3上。
101.s42:对压接部32进行压接。
102.s43:解除牵引线41的缠绕,并剪断牵引线41。
103.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在压接过程中保持导体线缆1的稳定,需要预先将牵引线41缠绕在液冷端子3上维持稳定,而在压接完成后,为了令转接口310能够设置转接头33,因此需要剪断牵引线41。
10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