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2023-01-17 10:24: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


背景技术:

2.现有床垫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呈矩阵状铺设的弹簧。通过调节各分区内弹簧的弹性系数可增加形变幅度,但由于弹簧间通过串簧拉拽或布袋粘连,使得芯体各分区的弹性形变差异不明显,导致芯体无法通过充足的形变来与使用者表面匹配贴合,进而无法对使用者的特定躯段进行有效支撑,影响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芯及使用其的床垫,通过在至少部分分区内设置软体填充层来改善弹性形变性能,使得芯体各分局具有较大的形变幅度,进而使得芯体能通过形变与使用者表面匹配贴合,提升躺卧舒适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床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包括若干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分区,至少部分分区为设有软体填充层的慢回弹区,使用时,慢回弹区受压定型并通过顶面与承托对象表面匹配贴合。将至少部分分区通过设置软体填充层来加工形成慢回弹区,既利用软体填充层来增加对应分区的形变幅度,进而确保芯体表面形变幅度满足使用要求,有效增加使用者表面与芯体表面间的接触面积,还利用慢回弹区的慢回弹特性来确保芯体表面在形变后均能向使用者施加均衡的支撑力,使得使用者的重力会被有效扩散,有效提升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分区包括设于芯体前部的肩部承托区,所述肩部承托区形成所述慢回弹区。使用者的肩部与相邻躯段间存在较大高差,尤其在使用者侧躺时,差值达到最大,通过在承托肩部的肩部承托区内设置软体填充层来提升形变幅度,确保使用者肩部以及相邻躯段表面均能与芯体表面贴合,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分散作用力,进而提升躺卧舒适性。
6.作为优选,所述分区包括设于芯体中部的臀部承托区,所述臀部承托区形成所述慢回弹区。使用者的臀部与相邻躯段间存在较大高差,尤其在使用者侧躺时,差值达到最大,通过在承托臀部的臀部承托区内设置软体填充层来提升形变幅度,确保使用者臀部以及相邻躯段表面均能与芯体表面贴合,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分散作用力,进而提升躺卧舒适性。
7.作为优选,部分分区为慢回弹区,所述芯体包括与慢回弹区拼合的通用区,所述通用区内设有与芯体厚度匹配的长簧组件。将具有较大形变幅度需求的分区设置为慢回弹区,将其余分区设置为通用区,既确保芯体表面能与使用者匹配贴合,还有效简化芯体结构,降低加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8.作为优选,所述慢回弹区包括短簧组件,所述短簧组件与软体填充层竖向叠置并与相邻分区具有相同厚度,以使慢回弹区顶面与相邻分区顶面拼合形成床芯平整的顶面。
短簧组件具有较短的长度,为设置软体填充层预留空间,确保软体填充层和短簧组件叠置后与普通区的厚度匹配,进而确保芯体具有平整的顶面和底面,既确保芯体能稳定承托使用者,还提升芯体美观性。
9.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填充层设置在慢回弹区顶部,所述短簧组件为一组,软体填充层搭接在所述短簧组件上方。软体填充层设置在芯体顶部,通过缩短软体填充层与使用者表面间距离来提升形变灵敏性,确保芯体灵敏形变并与使用者紧密贴合。
10.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填充层设置在慢回弹区中部,所述短簧组件为竖向叠置的两组,软体填充层夹设在所述短簧组件间。软体填充层设置在芯体中段,且被两组短簧组件竖向夹持,使用者与软体填充层之间设有短簧组件,软体填充层形变并控制上方短簧组件的升降,既确保使用者与芯体顶面匹配贴合,还确保芯体顶面具有较强的硬度,进而确保芯体顶部具有较好的支撑性。
11.作为优选,所述短簧组件具有差异化高度,以使软体填充层高度位置可调节。通过设置差异化的短簧组件来获得差异化的支撑体验,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12.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填充层包括至少一层记忆棉,利用记忆棉慢回弹的特点来使得装配有软体填充层的分区具有慢回弹的特性,进而确保芯体表面在形变后能均匀分散来自使用者的作用力,有效提升舒适性。
13.作为优选,所述软体填充层的高度为h,10mm≤h≤40mm。通过调节软体填充层的高度来使得慢回弹区具有不同的形变幅度,慢回弹区的形变幅度会随着软体填充层的高度提升而增加,以满足使用者的差异化使用要求。
14.一种床垫,包括床芯,所述床垫包括铺设在其顶面的舒适层以及包裹所述芯体的外罩。舒适层能为芯体顶部提供更大的形变幅度,进而确保芯体顶面与使用者紧密贴合,提升躺卧舒适性,外罩对芯体起到遮挡和保护作用,还方便对外罩进行单独清洁,提升使用体验。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至少部分分区通过设置软体填充层来加工形成慢回弹区,既利用软体填充层来增加对应分区的形变幅度,进而确保芯体表面形变幅度满足使用要求,有效增加使用者表面与芯体表面间的接触面积,还利用慢回弹区的慢回弹特性来确保芯体表面在形变后均能向使用者施加均衡的支撑力,使得使用者的重力会被有效扩散,有效提升躺卧舒适性,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床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床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三所述床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实施例三所述床芯具有差异化软体填充层高度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四所述床垫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1.1、芯体,2、慢回弹区,3、软体填充层,4、肩部承托区,5、臀部承托区,6、头部承托区,7、腰部承托区,8、腿部承托区,9、短簧组件,10、长簧组件,11、通用区,12、舒适层,13、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实施例一:
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床芯。
25.如图1所示的一种床芯,由芯体1组成,所述芯体1包括若干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分区,部分分区为设有软体填充层3的慢回弹区2,使用时,慢回弹区2受压定型并通过顶面与承托对象表面匹配贴合。通过在部分分区内设置软体填充层3来形成慢回弹区2,既能增大慢回弹区2的形变幅度,确保芯体顶面能与使用者表面贴合,还能在形变到位后为使用者提供均匀的支撑作用力,有效提升使用者的躺卧舒适性。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划分的头部承托区6、肩部承托区4、腰部承托区7、臀部承托区5以及腿部承托区8,其中,设置在芯体1前部的肩部承托区4和设置在芯体1中部的臀部承托区5内设置软体填充层3,使得肩部承托区4和臀部承托区5形成所述慢回弹区2。使用者躺卧时,肩部与腰部间、腰部与臀部间存在较大的高度,通过在肩部承托区4和臀部承托区5设置软体填充层3来增大该分区的形变幅度,既能通过降低肩部和臀部的高度来确保使用者的腰部能与腰部承托区7贴合,还能增加肩部与肩部承托区4间、臀部与臀部承托区5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扩散使用者重量,防止使用者局部集中受力而出现不适的情况,提升躺卧舒适性。
27.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分区为慢回弹区2,所述芯体1包括与慢回弹区2拼合的通用区11,所述通用区11内设有与芯体1厚度匹配的长簧组件10。具体地,所述头部承托区6、腰部承托区7以及腿部承托区8为通用区11,且通过长簧组件10拼合形成。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慢回弹区2包括短簧组件9,所述短簧组件9与软体填充层3竖向叠置并与相邻分区具有相同厚度,以使慢回弹区2顶面与相邻分区顶面拼合形成床芯平整的顶面。所述慢回弹区2包括与软体填充层3配合叠置的短簧组件9,软体填充层3既能为慢回弹区2提供更多的形变空间,还能在形变到位后提供均衡的支撑作用力,提升躺卧舒适性。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体填充层3设置在慢回弹区2中部,所述短簧组件9为竖向叠置的两组,软体填充层3夹设在所述短簧组件9间。上置的短簧组件9能调节芯体顶部硬度;上置的短簧组件9将接收到的压力向下传递至软体填充层3上,使得软体填充层3通过自身压缩提供形变空间,为使用者的臀部和肩部提供更多的容纳空间;下置的短簧组件9为慢回弹区2既能为上方的软体填充层3提供整体支撑,还用于调节慢回弹区2高度,确保慢回弹区2的高度与普通区的高度匹配,进而确保芯体1顶面和底面均保持平整。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体填充层3包括至少一层记忆棉,利用记忆棉慢回弹的特性使得肩部承托区4和臀部承托区5形成慢回弹区2。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慢回弹区2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二:
33.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芯体结构。
34.如图2所示,所述软体填充层3设置在慢回弹区2顶部,所述短簧组件9为一组,软体
填充层3搭接在所述短簧组件9上方。短簧组件9长度与软体填充层3的厚度之和与普通区的高度相同。利用软体填充层3直接与使用者接触,既确保软体填充层3能与使用者表面轮廓匹配并紧密贴合,还有效分散来自使用者的竖向作用力,防止使用者因局部集中受力而出现不适感。
35.本实施例所述床芯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36.实施例三:
37.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芯体结构。
38.如图3所示,所述芯体1内的所有分区均设有软体填充层3,使得所有分区均形成慢回弹区2。所述慢回弹区2通过调整软体填充层3的厚度以及设置位置来获得差异化的躺卧体验,进而满足使用者的躺卧需求,确保芯体1顶面能通过形变与使用者表面紧密贴合。
39.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慢回弹区2内的短簧组件9具有差异化高度(如图4所示),以使软体填充层3高度位置可调节,通过调整两组短簧组件9的长度来调节软体填充层3在慢回弹区2内的竖向位置,进而获得差异化的躺卧体验,均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地,当软体填充层3在慢回弹区2内较高的位置时,上置的短簧组件9高度较小且具有较小的形变空间,使得芯体1顶部硬度增强;反之,则芯体1顶部硬度减弱。软体填充层在不同区域可以设置不同的高度,一般情况下,软体填充层在肩部承托区和臀部承托区处的位置高于其它区域的位置,使得软体填充层更靠近床芯顶面,能更好地缓解肩部承托区和臀部承托区对使用者对应躯段的压迫感。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体填充层3的高度为h,参数h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10mm、20mm、30mm、40mm等,只要符合10mm≤h≤40mm的要求即可。
41.本实施例所述床芯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42.实施例四:
43.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床垫。
44.如图5所示一种床垫,由床芯组成,所述床垫包括铺设在其顶面的舒适层12以及包裹所述芯体1的外罩13。所述舒适层12完整覆盖所述床芯的顶面,所述外罩13完整包裹所述床芯和舒适层12。
45.本实施例所述床芯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一致,不再赘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