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排水管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3-01-15 05:30: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排水管,包括墙壁(1),所述墙壁(1)位于地面(2),墙壁(1)上设置主管道(3),所述地面(2)上设置直管(5),所述直管(5)与主管道(3)的端部均设置固定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3)与直管(5)之间连接具有防护及固定功能的弯管机构(7);所述弯管机构(7)包括弯管主体(701),所述弯管主体(701)两端均等角度开设三组导向槽(702),弯管主体(701)两端设置两组对接头机构(703),所述对接头机构(703)内设置橡胶垫(704),所述橡胶垫(704)上等角度设置六组通孔一(705),所述对接头机构(703)上设置固定机构(706),所述对接头机构(703)包括对接头主体(7031),所述对接头主体(7031)内设置橡胶套(7032),所述橡胶套(7032)一端开设环形腔(7033),所述对接头主体(7031)内等角度设置六组承接杆(7034),所述承接杆(7034)一端设置密封套(70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主体(7031)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一端等角度固定连接三组导向块(32),壳体(31)内设置内圈环(33),所述内圈环(33)上等角度设置六组连接孔(34),所述壳体(31)上等角度开设六组矩形导向孔(35),所述壳体(31)上设置外螺纹(3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06)包括固定环(7061),所述固定环(7061)上等角度设置矩形孔(7062),所述矩形孔(7062)内设置顶推机构(7063),所述顶推机构(7063)连接螺纹套(7064),所述螺纹套(7064)一侧等角度开设六组斜孔(7065),螺纹套(7064)外圈等角度连接四组把手(7066),所述固定环(7061)固定在壳体(31)上,所述螺纹套(7064)内置的螺纹螺接壳体(31)上额外螺纹(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机构(7063)包括l型块(61),所述l型块(61)一端设置倒斜面一(62),l型块(61)另一端设置导柱(63),l型块(61)另一端固定连接承接柱(64),所述l型块(61)滑动连接矩形导向孔(35),所述倒斜面一(62)平行于环形斜面(603),所述l型块(61)另一端位于矩形孔(7062)内,l型块(61)另一端开设通孔二,通孔二滑动连接导柱(63),所述导柱(63)固定在矩形孔(7062)内,所述承接柱(64)插接斜孔(7065),并且承接柱(64)滑动连接斜孔(706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6)包括固定套主体(601),所述固定套主体(601)上设置环形斜面(603),固定套主体(601)一侧等角度设置六组插孔(602),两组所述固定套主体(601)分别固定在主管道(3)与直管(5)上,六组所述插孔(602)分别插接六组承接杆(703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7032)位于壳体(31)内,并且橡胶套(7032)一端通过胶液粘附在内圈环(33)上,六组所述承接杆(7034)分别插接六组连接孔(34),所述承接杆(7034)一端连同密封套(7035)滑动连接连接孔(34),所述承接杆(7034)贯穿通孔一(705),所述壳体(31)连同橡胶套(7032)滑动连接弯管主体(701),所述壳体(31)与内圈环(33)一体成型,所述导向块(32)滑动连接导向槽(702),六组所述连接孔(34)均连通环形腔(7033),两组所述壳体(31)分别插接主管道(3)与直管(5)。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排水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主管道(3)铺设在屋内,并且穿过墙壁(1)上的预留孔延伸到外面;步骤二:通过计算,得出地面(2)开孔的位置,在地面(2)上开孔直通下水道,将直管(5)通过开孔沿着进下水道内,通过填缝剂将直管(5)固定在开孔处;步骤三:将弯管机构(7)安装在主管道(3)与直管(5)之间,实现对排水管道的铺设。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排水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排水管,包括墙壁,墙壁位于地面,墙壁上设置主管道,地面上设置直管,直管与主管道的端部均设置固定套,主管道与直管之间连接具有防护及固定功能的弯管机构,将弯管机构放置在主管道与直管之间,推动一组壳体,壳体带动三组导向块分别沿着三组导向槽滑动,随着壳体移动,直管端部连同固定套主体均插入壳体内,同时六组承接杆分别插入固定套主体上的六组插孔内,同样方法,将另一组壳体与主管道对接,从而将整组弯管机构限位在主管道与直管之间,其次主管道与直管位于外界的部分均位于壳体内,使壳体对主管道与直管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主管道与直管遭到碰损。免了主管道与直管遭到碰损。免了主管道与直管遭到碰损。


技术研发人员:何承枫 林荆 薛裕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百利(福建)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9
技术公布日:2023/1/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