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2023-01-15 00:33: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运车。


背景技术:

2.在特种作业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大量的瓶装氧气或者其他各类型的气体,运输这些瓶装气体的工具一般都是通过手推车对瓶体进行固定后运送到指定位置,现有的用于运输瓶体的转运工具存在不足之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128281u公开了一种稳定的氧气瓶或乙炔瓶转运车,其存在不足之处:该转运车在每次转运时只能转运一个装有气体的瓶体,一般情况下一个作业人员只能推送一个转运车到指定位置,而当气体需求量大时,需要通过多个作业人员各推送一个转运车到指定位置或者同一个作业人员不停地来回推送转运车,才能满足作业需求,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因此急需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运车,通过设置第一隔离杆和第二隔离杆形成多个放置单元,每个放置单元内可以放置一个瓶体,能够一次转运多个瓶体,大大提高了转运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转运车,包括底板、第一隔离杆和第二隔离杆,所述底板四个角处设有竖直向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框架连接,所述支撑杆内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部连接方形第二框架,所述第一隔离杆连接第二框架的两条短边,所述第二隔离杆连接第二框架的两条长边,通过所述第一隔离杆和第二隔离杆将第二框架分隔形成多个放置单元,所述放置单元内可以放置瓶体。
6.所述第一隔离杆两端连接有抱箍,所述抱箍与第二框架的短边固定。
7.所述第二隔离杆两端连接有第一管夹,所述第一管夹夹持在第二框架的长边上并通过螺栓固定。
8.所述第二框架的长边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一管夹与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
9.所述第一管夹下部连接有第二管夹,所述第二管夹能够夹持或脱离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长边下方的边。
10.所述伸缩杆下端插入支撑杆内,所述支撑杆与伸缩杆通过限位组件固定,所述限位组件插入伸缩杆下端固定,所述支撑杆侧面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通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正对通孔,所述限位块能够贯穿或脱离通孔。
11.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导向筋,所述限位块包括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能够沿着导向筋移动。
12.所述壳体上部盖合有封盖,所述封盖下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包括朝限位块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两个支撑筋内侧,所述限位块槽
弹簧的一侧设有限位台,所述弹簧套设在限位台外侧。
13.所述支撑杆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内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抵接或脱离限位块,所述弹片外侧设有凸块,所述套管位于第一框架上方。
14.所述底板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支撑杆包括凹部,所述伸缩杆与支撑杆通过凹部限位。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个放置单元内都可以放置一个瓶体,通过设置多个放置单元,能够实现多个瓶体一次性转运,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通过设置第一隔离杆和第二隔离杆,不仅能够对相邻两个瓶体进行隔离,防止瓶体间发生碰撞,还可以对瓶体进行限位,防止瓶体在运输时晃动,通过设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能够有效的防止瓶体掉出转运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20.图中:底板1、万向轮11、支撑杆2、凹部21、通孔22、第一框架23、伸缩杆3、第二框架31、螺纹孔32、第一隔离杆4、抱箍41、第二隔离杆5、第一管夹6、第二管夹61、限位组件7、壳体71、导向筋711、封盖72、凸台721、安装孔722、限位块73、支撑筋731、限位台732、弹簧74、套管8、弹片81、凸起82、凸块83、放置单元9。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转运车,包括底板1、第一隔离杆4和第二隔离杆5,所述底板1四个角处设有竖直向上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通过第一框架23连接,所述支撑杆2内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上部连接方形的第二框架31,所述第一隔离杆4连接第二框架31的两条短边,所述第二隔离杆5连接第二框架31的两条长边,通过所述第一隔离杆4和第二隔离杆5将第二框架31分隔形成多个放置单元9,所述放置单元9内可以放置瓶体,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放置单元9内都可以竖直放置一个瓶体,通过设置多个放置单元9,能够实现多个瓶体一次性转运,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通过设置第一隔离杆4和第二隔离杆5,不仅能够对相邻两个瓶体进行隔离,防止瓶体间发生碰撞,还可以对瓶体进行限位,防止瓶体在运输时晃动,通过设置第一框架23和第二框架31,能够有效的防止瓶体掉出转运车。
24.所述第一隔离杆4两端连接有抱箍41,所述抱箍41与第二框架31的短边固定,通过设置抱箍41,不仅使得第一隔离杆4与第二框架31固定更加可靠,还便于第一隔离杆4在第
二框架31上移动和拆装。
25.所述第二隔离杆5两端连接有第一管夹6,所述第一管夹6夹持在第二框架31的长边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具体为,所述第二框架31的长边上设有多个螺纹孔32,通过移动第二隔离杆5将第二隔离杆5与不同位置处的螺纹孔32通过螺栓固定,能够实现第二隔离杆5的位置调节,通过设置第一管夹6,便于第二隔离杆5与第二框架31的安装和拆卸。
26.其中,第一隔离杆4和第二隔离杆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这样就能形成更多放置单元9来放置瓶体,并且通过移动第一隔离杆4和第二隔离杆5能够更好的对瓶体进行限位,防止瓶体晃动和瓶体间的碰撞;
27.作为优选,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隔离杆4的数量为一个,第二隔离杆5的数量为两个,因此能够形成六个放置单元,即可以放置六个瓶体。
28.所述第一管夹6下部连接有第二管夹61,所述第二管夹61能够夹持或脱离第一框架23位于第二框架31长边下方的边,当需要携带或运输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将伸缩杆3向下移动缩入支撑杆2内,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高度,便于本实用新型运输,当高度降低时,可以通过第二管夹61夹持第一框架23,有效地对伸缩杆3进行移动限位,防止在移动过程中伸缩杆3伸长。
29.其中,第一管夹6和第二管夹61均为塑料制品,通过塑料件的变形使其卡在对应的边上。
30.所述伸缩杆3下端插入支撑杆2内,所述支撑杆2与伸缩杆3通过限位组件7固定,所述限位组件7插入伸缩杆3下端固定,所述支撑杆2侧面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通孔22,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壳体71,所述壳体71内部设有两个限位块73,两个所述限位块73分别正对通孔22,所述限位块73能够贯穿或脱离通孔22,当伸缩杆3伸长时,限位块73贯穿通孔22从而对伸缩杆3进行限位,防止伸缩杆3从支撑杆2内部脱出,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31.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71内部设有导向筋711,所述限位块73包括支撑筋731,所述支撑筋731能够沿着导向筋711移动,所述壳体71上部盖合有封盖72,所述封盖72下部设有凸台721,所述凸台721包括朝限位块73设置的安装孔722,所述安装孔722内设有弹簧74,所述弹簧74两端分别抵接两个支撑筋731内侧,所述限位块73朝弹簧74的一侧设有限位台732,所述弹簧74套设在限位台732外侧,当伸缩杆3移动到限位块73正对通孔22时,弹簧74回弹带动限位块73移动并插入通孔22内限位,通过设置弹簧74,实现限位块73的自动移动,便于支撑杆3的位置固定。
32.所述支撑杆2外侧套设有套管8,所述套管8包括弹片81,所述弹片81内侧设有凸起82,所述凸起82能够抵接或脱离限位块73,所述弹片81外侧设有凸块83,所述套管8位于第一框架23上方,当需要将伸缩杆3向下移动时,即需要将限位块73脱离通孔时,将套管8向上移动至凸起82对应的通孔22处,此时可以通过手指按动凸块83,弹片81向内变形,使得凸起82抵接并推动限位块73朝中间移动,直到限位块73脱离通孔22,此时可以将伸缩杆3向下移动,完成对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通过设置套管8,大大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作业。
33.在本实用新型中,仅在位于两个对角的伸缩杆3底部设置限位组件7,从而能够在保证伸缩杆3固定稳定的情况下,便于对伸缩杆3及位于其上部的其余部件的升降。
34.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万向轮11,通过设置万向轮11,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35.所述支撑杆2包括凹部21,所述伸缩杆3与支撑杆2通过凹部21限位,通过设置凹部
21,不仅你能够对伸缩杆3进行移动限位,还能够起到定位作用,即能够在安装伸缩杆3和套管8时,通孔22、限位块73和凸起82能够相互对应。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